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糯米餈荔枝

鎖定
糯米餈荔枝(學名:Litchi chinensis 'Nuo Mi Ci')是無患子科、荔枝屬植物荔枝的栽培品種。樹冠傘形,樹幹灰褐色。一年生枝黃褐色;複葉柄短,紅褐色,背面略帶綠色。小葉2-3對,對生或互生。小葉柄綠色,葉枕較明顯,帶褐紅色;葉披針形,葉尖漸尖而歪。花穗中等大,分枝多,小花密生。雄花花柄黃綠色,絨毛疏而短,萼片碗狀,黃綠色,絨毛疏短;雌花花萼大,外緣反捲,花盤小。果大,扁心形;果皮鮮紅色;龜裂片較大,隆起呈狹長形,縱向排列,裂片峯缺,縫合線較明顯;果肉乳白色或淡黃色。種子多退化,扁長圓形,種子黑褐色。 [2] 
分佈於中國廣東、廣西、台灣等地。 [2]  糯米餈荔枝屬南亞熱帶果樹,適宜夏季高温多濕,冬季有一定時間的低温乾旱氣候。主產區丘陵、山區地勢較高,土壤深厚,有機質和礦物元素豐富,土壤疏鬆、透氣性能好,為微酸性的沙質紅壤。 [4] 
果肉厚,肉質軟滑細嫩、多汁;風味濃甜,微香,可食率82.0-86.0%;是鮮食、制乾的良種。 [2] 
中文名
糯米餈荔枝
拉丁學名
Litchi chinensis 'Nuo Mi Ci' [1] 
別    名
水晶丸(古稱)
糯米甜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無患子目
無患子科
荔枝屬
荔枝
品    種
糯米餈荔枝
分佈區域
中國廣東、廣西、台灣等地

糯米餈荔枝植物學史

因果肉軟滑似糯米餈,故名。來源於中國廣東。是廣東優良品種之一。吳應逵《嶺南荔枝譜》1826年載:“水晶丸俗名糯米餈,出於番禺鹿步司之北村(今廣州市郊南崗筆村)”,現羅崗及筆村仍有過百年生老樹。1923年從廣東引入台灣。 [2] 
廣西由廣東引入種植,引入年代無法查考。1964年南寧市柳沙園藝場,1969年北流荔枝場從廣州市郊引入,成片種植。 [3] 

糯米餈荔枝形態特徵

樹冠傘形,樹幹灰褐色,稍粗糙。一年生枝黃褐色,皮孔細,極密,近圓形,明顯。複葉柄短,5.9釐米,紅褐色,背面略帶綠色。小葉2-3對,對生或互生。小葉柄綠色,葉枕較明顯,帶褐紅色;葉披針形,葉尖漸尖而歪,葉基楔形,葉緣微波浪狀或稍向上卷,葉薄,長6-9釐米,寬2-3釐米,葉面濃綠色,有光澤,葉背青綠色。 [2] 
花穗中等大,長11.0-31.0釐米,分枝多,小花密生。雄花高9.5毫米,直徑9.6毫米,花柄長0.3釐米,黃綠色,絨毛疏而短,萼片碗狀,黃綠色,絨毛疏短,雄蕊6-8枚,一般6枚,被疏短毛,花葯大,花盤小,2.5毫米,淡黃色,退化雌蕊小,長形,基部白色,上部淡黃褐色呈尖突形,被白柔毛;雌花高9.3毫米,橫徑6.7毫米,花柄長0.3釐米,花萼大,外緣反捲,花盤小,直徑3.2毫米,退化雄蕊花絲較長,開張度較大。 [2] 
果大,平均重25克(縱徑3.2-3.7釐米,橫徑 3.2-3.6釐米);扁心形,果肩一邊顯著隆起,果基微凹,果頂渾圓;果皮鮮紅色,厚0.5-0.8毫米,較韌;龜裂片較大,隆起呈狹長形,縱向排列,裂片峯缺,縫合線較明顯;果梗細長,直徑2.0毫米,多斜生;果蒂直徑3.0毫米;種柄細,長4.5毫米,寬4.6毫米;果肉乳白色或淡黃色,肉厚1.0-1.6釐米。種子多退化,焦核縱徑1.7釐米,橫徑0.8釐米,重0.6克。有些年份會出現飽滿的種子,扁長圓形,縱徑2.1釐米,橫徑1.6釐米,重2.5克,種子黑褐色,有光澤。 [2] 
糯米餈荔枝

糯米餈荔枝生長環境

糯米餈荔枝屬南亞熱帶果樹,其生長、掛果與地理氣象條件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在廣東東莞,地處南亞熱帶,面臨海洋,常在季風控制下,因而夏季高温多濕,冬季有一定時間的低温乾旱。每年11月至次年2月的低温、乾旱,利於荔枝花芽分化,3-6月氣温回暖有雨,有利於荔枝開花結果;7-10月高温多雨,利於荔枝梢生長。主產區丘陵、山區地勢較高,土壤深厚,有機質和礦物元素豐富,土壤疏鬆、透氣性能好,為微酸性的沙質紅壤,非常適合荔枝生長。 [4] 

糯米餈荔枝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廣東、廣西、台灣等地。廣東多分佈於廣州市郊、東莞、增城、番禺,次為新會、羅定、新興、高鶴、寶安、中山、南海、從化,潮安、揭陽、清遠等地。以廣州市郊筆村,羅崗、東莞、增城所產較為著名。廣西多分佈於北流縣荔枝場、柳沙園藝場、橫縣南鄉、靈山三海鄉,次為靈山、合浦、欽州、玉林、博白等地。台灣分佈於屏東、高雄等地。 [2] 

糯米餈荔枝生長習性

在廣東廣州市郊,3月下旬至4月下旬開花,花期約20-25天。果實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熟。 [2] 
在廣東東莞,3月下旬至4月中旬開花,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實成熟。 [4] 
在廣西北流,幼齡樹每年抽梢四次,春梢2月中旬至8月下旬,夏梢6月上旬至下旬,第一次秋梢7月下旬至8月中旬,第二次秋梢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露蕾期2月18日第一次雄花期8月28日至4月1日,雌花期4月4日至4月8日;第二次雄花期4月8日至4月18日。果熟期7月2日。 [3] 

糯米餈荔枝繁殖方法

糯米餈荔枝基本上是利用嫁接和圈枝兩種方法繁殖苗木的。其嫁接的接穗和圈枝用的枝條都直接採自結果母樹。所以,這些通過無性繁殖出來的後代,都具有與母樹相似的遺傳性狀,也就是説,既保持了母樹的優良性狀的遺傳本質,也具備了早結果的內在生理基礎。 [4] 

糯米餈荔枝栽培技術

糯米餈荔枝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以生草為主。生草可減少土壤沖刷,遺留草根增加了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理化性狀,使土壤保持良好的團粒結構。在自然生草基礎上保留良性雜草如藿香薊等,重點保留豆科雜草和蜜源植物,保護果園自然天敵和土壤有益生物,只在年底進行一次清園。 [5] 

糯米餈荔枝施肥管理

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有機肥、微生物肥和化肥相結合。有機肥可選用堆漚好的豬牛糞、灰糞和餅枯等,應用得較多、效果也較好的農家有機肥是花生枯和雞糞,花生枯和雞糞以在施用前1-2個月先放在糞池內按1:6的比例加水腐熟為好。無機肥可選用尿素過磷酸鈣氯化鉀複合肥等。 [5] 
宜根據果園肥力狀況和荔枝生長髮育需要及時施肥,施肥部位在樹冠滴水線附近,有機肥宜溝狀深施,溝深約40釐米,寬約20釐米;化肥宜開溝淺施並覆土,深約20釐米,寬約20釐米。 [5] 
基肥:基肥是全年的重點肥,其氮、磷、鉀的施用量分別佔全年施肥總量的50%,34%和25%。基肥要求質量高,有機肥和無機肥配合使用。於6月底或7月初施足基肥,使第1次秋梢在7月下旬至8月初抽出。施肥量應視植株當年結果量、樹勢、樹齡和土壤條件等區別對待,大體分強、中、弱3類。樹勢強、果少的施肥量可少些,果多或樹勢弱者應增加施肥量。對當年打算培養兩次秋梢的,一般每生產100千克果施花生枯4.5-5千克+尿素2千克+過磷酸鈣1.5千克+氯化鉀1.5千克。 [5] 
花前肥:施用花前肥可提高花穗質量和着果率,促進營養生長。一般在2月(“立春”至“雨水”)進行,但壯旺樹宜適當遲施或不施,弱樹則要適當早施多施。施肥量根據樹勢和成花量而定,成花多、樹勢弱者多施,反之則少施。此次施肥宜以氮肥為主,一般按產果100千克計,施尿素0.7-1.5千克+過磷酸鈣0.5-1.2千克+氯化鉀0.3-0.8千克,如果結合施用適量的腐熟有機肥,效果更好。 [5] 
壯果肥:壯果肥可及時補充開花時樹體的營養消耗,保證果實生長髮育所需要的養分,減輕落果,促進果實增大,提高當年產量,同時避免因養分消耗過度導致樹體衰退,此次肥在謝花後至第1次生理落果期(幼果綠豆大小)施用。花量大的樹宜早施;花量少的樹宜遲施;樹體壯旺而花量少者可不施。施肥量根據樹體葉色及掛果量而定。葉色濃綠,則以鉀肥為主,按產果100千克計,施氮肥1.2-1.5千克+磷肥0.8-1.2千克+鉀肥2.2-2.6千克,可結合施一次腐熟有機肥。 [5] 
根外追肥:在果實發育期根外追肥可促進果實發育。可結合防治荔枝害蟲用 0.4%尿素、0.3%磷酸二氫鉀或0.1%硼砂等葉面肥與農藥混用,輪流多次噴灑樹冠。 [5] 

糯米餈荔枝水分管理

灌水:糯米餈荔枝秋梢抽生期、花穗抽生期、開花期和果實生長髮育期等如遇乾旱應及時灌水,保持土壤濕潤,灌水量達到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除地面灌溉外,儘量採用滴灌、穴灌和噴灌等節水灌溉方法。 [5] 
排澇:清理好果園排水溝道,地勢低窪或地下水位較高園地,及時排除園內積水。掛果期如遇暴雨和長時間下雨,也要及時排除積水,防止裂果。 [5] 

糯米餈荔枝控梢

適時促放第2次秋梢:第2次秋梢萌動時間直接影響結果母枝的老熟和花芽分化,抽發太早易長出冬梢,通常需要多次控冬梢;抽發太晚往往不能及時老熟,芽萌動晚,多抽遲花,而遲花結出的果實發育不正常,果小、易落、易裂且產量低。第2次秋梢萌動的最佳時間是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該段時間抽出的結果母枝粗度較理想,單株產量較高。 [5] 
環割預防或減少冬梢的抽生:末次秋梢剛老熟後進行環割,在其後的1-2個月裏,整個樹體的葉色由鮮綠色逐漸轉為深綠色,後又轉為淺綠色,末次梢的頂芽由綠色轉為褐色,環割後的樹較少萌發冬梢。如果不實行該措施,則出現部分樹老熟後葉色不能轉為淺綠色,葉片由鮮綠色轉為深綠色後開始抽冬梢。 [5] 
短截晚秋梢或早冬梢促梢老熟:對晚秋梢和早冬梢,利用短截嫩梢的方法促其儘快老熟,完成花芽分化過程。晚秋梢或早冬梢經短截後,枝梢和葉片在其後的1-2個月內生長老熟,其側芽和基部的潛伏芽可正常進行花芽分化。晚秋梢或早冬梢如果不實行短截則枝梢生長緩慢,老熟也需較長時間,即使部分枝梢能夠進行花芽分化,其抽出的花穗也較弱小。這是因為短截晚秋梢或早冬梢後,新梢基部的枝條集中供應營養,新梢老熟加快;不短截的枝梢因冬季温度較低,日照時間較短,生長和老熟較慢,營養積累不夠而不能良好地進行花芽分化。 [5] 
施用乙烯利殺晚冬梢:如有部分樹體抽發晚冬梢,可用低濃度的乙烯利控制,可使幼葉脱落,殺死嫩梢,減少養分消耗,也可促進花芽分化。通常應用40%乙烯利,濃度為0.03%-0.04%。 [5] 

糯米餈荔枝清園

在冬季低温來臨之前,鏟去果園裏的雜草,地面全面噴灑0.5%等量式波爾多液一次,然後把雜草埋於樹盤下,用表土蓋實,減少越冬病源和蟲源。 [5] 

糯米餈荔枝控花

灌水促花:在花芽形成分化期或花穗抽生期(秋梢頂芽露“白點”後),如土壤比較乾旱,需在樹盤灌水或淋水,使土壤保持濕潤,以利於花穗抽出。 [5] 
環剝壯花:環剝可起到壯花作用。糯米餈荔枝環剝可依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在始花前或盛花期對一級主枝進行螺旋環剝一圈半,剝口寬0.3釐米。 [5] 
殺除花上小葉:在花穗抽生後,花穗上如果帶有較多小葉,可在其葉片尚未展開前噴灑低濃度乙烯利將其殺除。 [5] 
人工疏花和短截花穗:花量如果過大,開花消耗大量養分,謝花後很多幼果因養分不足而陸續脱落,嚴重影響產量。通過疏花減少花量是減少養分消耗,促進有效着果,提高產量的有效措施。疏花在始花時進行,無論是大、中花量樹還是小花量樹,疏花都能增加每穗果數和單株產量,大花量樹增產效果最明顯,單株產量可提高2-3倍,中花量樹疏花疏蕾效果也十分明顯,單株產量可提高1-2倍,小花量樹效果不很明顯,但產量也可提高10-30%。 [5] 

糯米餈荔枝收果

環割保果:於第二次生理落果前約1周時進行。環割能明顯提高單株產量,保果效應十分明顯。 [5] 
果實採收:糯米餈荔枝應適時、合理採收,這是克服大小年結果現象的重要措施之一。老弱樹和掛果多的樹應先採收,以儘快恢復樹勢,不影響秋梢結果母枝的萌發。同一株樹的果實應一次採完,以求髮梢整齊。 [5] 

糯米餈荔枝病蟲防治

糯米餈荔枝蟲害有荔枝蒂蛀蟲荔枝椿象尺蠖荔枝癭蟎等,病害有荔枝霜疫黴病等。 [5] 
治原則是“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對荔枝的主要病蟲害進行預測預報,通過保留果園良性雜草形成果園生物的多樣性,充分利用果園天敵的控制作用,結合荔枝的豐產穩產技術,根據病蟲害的測報結果指導用藥,減少用藥次數,只選用對天敵影響較小的低毒、高效的無公害農藥。 [5] 
  1. 對荔枝的主要害蟲蒂蛀蟲進行預測預報。應用田間套袋和室內培養觀察進行荔枝蒂蛀蟲預測預報,建立果園成蟲羽化始盛期(5%)至盛末期(95%)有期距法進行荔枝蛀蒂蟲種羣發生期的預測。通過預測預報發現,在廣東省珠江三角地區荔枝花果期荔枝蒂蛀蟲發生3-4代(第2代至第4、5代,掛果期4-6月)蒂蛀蟲羽化始盛期至盛末期(5-95%)的平均期距為8.67±2.33天,利用田間套袋與室內培養觀察並應用期距法相結合,測報出荔枝蒂蛀蟲成蟲高峯期與實際發生期僅相差1-2天,基本上能滿足對生產中指導適期防治的要求。 [5] 
  2. 種植良性雜草,利用天敵控制病蟲害。對為害花果梢的重要害蟲荔枝椿象的防治,主要應用成熟的控制技術——釋放平腹小蜂;對為害梢果的主要害蟲之一的尺蠖的防治,是在利用自然天敵基礎上,再適期大量釋放卵寄生蜂赤眼蜂,並結合微生物殺蟲劑快速控制尺蠖幼蟲;對潛在性次要害蟲荔枝癭蟎的防治,主要是利用捕食蟎等的作用,結合合理施用無公害農藥控制其擴散,果園種植藿香薊有利於捕食蟎繁殖。 [5] 
  3. 無公害農藥防治荔枝病蟲害。通過多年試驗研究,找到了一些好的防治荔枝主要病蟲害的無公害農藥。滅幼脲對荔枝蒂蛀蟲卵和幼蟲均有較好毒殺效果,且濃度較低時並不影響其效果,具有較長持效期和耐雨水沖刷等特性,在田間應用上起到少噴藥、長效、低毒和對環境影響小的作用;大多數微生物殺蟲劑Bt類對荔枝尺蠖幼蟲均有較快、較好毒殺作用,尤其是蟲瘟1號B型,對荔枝尺蠖1-5齡幼蟲48小時內致死率達100%;通過噴施瀏陽黴素控制荔枝癭蟎,噴施克露可較好地控制荔枝霜疫黴病。 [5] 

糯米餈荔枝下級分類

糯米餈的品系有:紅皮大糯(廣東東莞);雙皮紅殼(廣州羅崗);雙肩紅(廣東增城),果大、皮厚、不易裂果,呈鮮豔深紅色。白皮小糯(廣州羅崗稱白殼仔),果較小,皮薄,易裂果,呈淺紅色,單株產量高。 [2] 

糯米餈荔枝主要價值

果肉厚,肉質軟滑細嫩、多汁。風味濃甜,微香,含可溶性固形物18.0-21.0%,100毫升果汁含維生素C20.42-36.08毫克,酸0.18-0.26克;可食率82.0-86.0%,品質優。是鮮食、制乾的良種。 [2] 
參考資料
  • 1.    糯米餈荔枝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24-06-15]
  • 2.    吳淑嫺主編. 中國果樹志 荔枝卷[M].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1998:155-156.
  • 3.    吳仁山主編;廣西農業科學院,廣西農業學校編. 廣西荔枝志[M]. 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 1986:128-129.
  • 4.    《農區生物多樣性編目》編委會編. 農區生物多樣性編目 上[M].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8:639-640.
  • 5.    尹金華,羅詩,賴永超,吳美良,羅華建.糯米餈荔枝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J].柑桔與亞熱帶果樹信息,2004(0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