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糧食主產區

鎖定
全國共13個糧食主產區,分別為黑龍江、河南、山東、四川、江蘇、河北、吉林、安徽、湖南、湖北、內蒙古、江西、遼寧十三個省份。全國糧食主產區包含100個糧食生產大縣。 [1]  [4]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更新農田水利,推廣精準灌溉,發展智慧農業,加快發展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確保糧食的穩產、增產、高產。 [5] 
中文名
糧食主產區
地理位置
中國
數    量
13個
法律法規
國務院關於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指導意見 [10] 

糧食主產區歷史沿革

早在2001年,為了適應新的糧食生產和流通格局變化,我國劃分了13個糧食主產區、7個主銷區和11個基本平衡區,使糧食優勢產區能穩定地發揮地理資源優勢,確保了糧食產能逐步提高。 [7] 
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佈局示意圖白色為底,以綠、紅標識的兩個區域,代表着我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關係到我國14億人能不能吃得飽、吃得好。綠、紅兩個區域整體上位於“胡煥庸線”以東。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代表的糧食生產功能區,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和中部地區。在“胡煥庸線”西北、黃河幾字彎的左拐角上,也有一塊綠色,那是被稱為“塞上糧倉”的河套平原。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膠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星星點點分佈於我國東北、西北、中部、西南地區以及海南島 [9] 
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佈局示意圖 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佈局示意圖 [9]

糧食主產區生產建設

2008年,原農業部開展農機化示範區建設,以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湖北等糧食主產區為代表的糧食生產機械化示範成效顯著。 [1] 
各糧食主產區通過建倉擴容、促銷騰庫、跨省移庫、騰倉並庫等多種措施,鼓勵和引導各類市場積極參與糧食收儲,千方百計提高糧食收儲能力。同時改進和創新糧食收儲服務方式,為新型糧食經營主體提供烘乾、收購、存儲等產後服務。在確保口糧絕對安全的前提下,主產區大力推動糧食就地轉化,促進糧食倉儲能力與加工轉化能力有機結合,激活糧食加工產業的巨大潛力。 [6] 
“糧食生產功能區”是指在全國範圍劃定9億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其中,6億畝用於水稻、小麥生產。具體而言,以東北平原長江流域、東南沿海優勢區為重點,劃定水稻生產功能區3.4億畝;以黃淮海地區、長江中下游、西北及西南優勢區為重點,劃定小麥生產功能區3.2億畝。以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遼河平原、黃淮海地區以及汾河渭河流域等優勢區為重點,劃定玉米生產功能區4.5億畝。 [11] 

糧食主產區政策法規

200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糧油倉儲設施項目管理暫行辦法》。 [8] 
201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最新修訂的《糧油倉儲設施建設方案》提出,將重點支持包括黑龍江省在內的糧食主產區倉儲設施建設。 [3] 
2022年3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印發《“兩增兩減”蟲口奪糧促豐收行動方案》的通知,以糧食主產區和病蟲害源頭區、遷飛流行過渡區、主要發生危害區為重點,加密監測預警、強化統防統治、推進綠色防控、及時應急處置,分作物、分病蟲、分區域打好防控攻堅戰,堅決遏制重大病蟲害暴發危害,切實提高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覆蓋率,減少病蟲危害損失和化學農藥使用量。 [2] 
202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統籌規劃、同步實施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各地要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級。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