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簪花

鎖定
簪花是中國古代人頭飾的一種,也叫戴花、簪戴、插花,就是將鮮花或其他材料製作的花朵戴在頭上。 [1] 
簪花的習俗在我國已有兩、三千年的歷史。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就形象地再現了唐朝簪花戴彩的情況。近代在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中都有簪花婦女的形象。近代新娘亦常有簪花於發的裝扮,但不限於鮮花,也有用絹花。蘇南水鄉婦女仍喜簪絹花。北京絹花、大莊村絹花是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濃厚裝飾色彩的手工藝品,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1] 
中文名
簪花
外文名
Hairpin flowers
別    名
戴花、簪戴、插花 [1] 
屬    性
頭飾
釋    義
舊時插於頭上的首飾
讀    音
zān huā

簪花引證詳解

1.謂插花於冠。唐朝已有男子簪花的現象,到了宋朝更日益普遍
在宋代,女子簪花,男子也簪花。從社會階層看,上到皇帝貴族下到獄卒、罪犯,無不簪花。 [1] 
男子簪花 男子簪花
《宋史·禮志十五》:“禮畢,從駕官、應奉官、禁衞等並簪花從駕還內。” 宋廷專門規定,皇帝賜花百官,以羅花最貴,宰執以上官方可得之;欒枝次之,賜以卿監以上官;絹花賜以將校以下官。大羅花以紅、黃、銀紅三色,欒枝以雜色羅,大絹花以紅、銀紅二色。
據《夢粱錄》記載,皇帝祝壽御筵畢,賜宰臣、百官及衞士、殿侍伶人等花,各依品位簪花。後羅花亦賜百官。
《宋史·輿服五》:“中興,郊祀、明堂禮畢迴鑾,臣僚及扈從並簪花,恭謝日亦如之。大羅花以紅、黃、銀紅三色,欒枝以雜色羅,大絹花以紅、銀紅二色。羅花以賜百官,欒枝,卿監以上有之;絹花以賜將校以下。太上兩宮上壽畢,及聖節、及錫宴、及賜新進士聞喜宴,並如之。”
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三:“新進士釋褐於國子監,祭酒、司業皆坐彝倫堂,行拜謁簪花禮。”
2.猶戴花。
趙翼 《陔餘叢考·簪花》:“今俗惟婦女簪花,古人則無有不簪花者。”李漁説: “富貴之家,如得麗人,則當遍訪名花,植於閫內,使之旦夕相親,珠圍翠繞之榮不足道也。晨起簪花,聽其自擇,喜紅則紅,愛紫則紫,隨心插戴。”
《齊東野語》記載:“[名妓]大抵簪白花則衣紫,紫花則衣鵝黃,黃花則紅衣。”古代男女都作興在新春時簪花。
明人《北京歲華記》記當時都人元旦簪花雲:小兒女剪烏金紙作蝴蝶戴之,名曰鬧嚷嚷。節日間、新婚時,婦女簪花,有絨花、珠花、絹花種種,簪於纂上、鬢角上,偶爾亦有滿頭簪花的。少女則於端午節時簪艾、簪石榴花。
1972 年在新疆吐魯番的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絹花,雖歷千年,色彩仍然保持鮮豔。
據明《五三騁輯錄》記載: 晉人以剪花為業,染絹為英莖,捻蹄為綾耦,剪梅若生之事。
3.古代書體的一種。
王彥泓有女郎手寫餘詩數十首筆跡柔媚紙光潔滑玩而味之》詩之二:“ 江令詩才猶剩錦, 衞娘書格是簪花。”
錢謙益 《觀美人手跡戲題絕句》之四:“芳樹風情在,簪花體格新。”
朱彝尊詞《風入松》:“簪花小字篋中看,別思迴環。”
簪花仕女圖裝束復原 簪花仕女圖裝束復原
簪花仕女圖 簪花仕女圖
宋代簪花侍女 宋代簪花侍女

簪花簪花遊戲

義鬥草:這是舊時春夏間花草茂盛季節里人們的一種遊戲,又稱“鬥百草”。
簪花:舊時插於頭上的首飾。即是“鬥花”,是“鬥草”的一種形式。“簪”有戴或插之意。
簪花
簪花(18張)
鬥草簪花,有相互戴插以奇花多者優者為勝,或者互玩鬥百草遊戲。一種古代遊戲。競採花草,比賽多寡優劣,常於端午行之。《紅樓夢》第二十三回:“每日只和姊妹丫頭們一處,或讀書或寫字,或彈琴下棋,作畫吟詩,以致描鸞刺鳳,鬥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無所不至,倒也十分快樂。”
參考資料
  • 1.    陳炎主編.中國風尚史 隋唐五代宋遼金卷:山東友誼出版社,2015.01:第19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