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篩管細胞

鎖定
篩管細胞為了提高運輸效率,所有細胞器都退化了,篩管細胞就好比一個管道,如果管道里有很多固體雜質,運輸效率就會很低下。所以在進化中,篩管細胞的細胞核和其他細胞器就退化了,而完全靠伴胞養活。所以成熟的篩管細胞是沒有細胞核的。
中文名
篩管細胞
外文名
Sieve cells
法    語
Tamis cellulaire
韓    語
체관 세포
生    科
生物
領    域
生命科學

目錄

篩管細胞簡介

篩管形成後,篩管細胞成為無核的生活細胞;但有人認為篩管細胞始終有核,且為多核結構,只不過核小而分散,不易觀察到而已。此外組成篩管的細胞壁是由纖維素構成的,不木質化,也不像導管壁那樣增厚。 [1] 
篩管細胞一側的細胞,叫做伴胞。由於伴胞在起源和功能上與篩管關係很密切,共同起源於一個細胞,也就是説它們是由一個細胞分裂而來的。因此,常把它們稱為篩分子--伴胞複合體。伴胞具有明顯的細胞核和豐富的細胞質,在生理上十分活躍,成熟的伴胞仍保留有細胞核,原生質濃厚,核糖體豐富,含大量的線粒體、粗糙內質網質體,且與篩管分子間有稠密的原生質絲相通。篩分子--伴胞複合體的功能與運輸有機物有關。被子植物具有篩管和伴胞。裸子植物沒有篩管和伴胞,只具有由單細胞構成的篩胞
伴胞有3種:
(1)通常伴胞有葉綠體胞間連絲較少;
(2)傳遞細胞(transfer cell)的胞壁向內生長(突出),增加質膜的面積,且胞間連絲長且分支,增強物質運送篩分子,分佈於中脈周圍;
(3)居間細胞(intermediary cell)有許多胞間連絲,與鄰近細胞(特別是維管束)聯繫,它能夠合成綿子糖和水蘇糖等。

篩管細胞篩管

篩管是被子植物韌皮部中輸導有機養料的結構,由多數稱為篩管分子的筒狀細胞上下承接溝通而成。篩管分子的端壁和側壁的某些區域上具有稱為篩孔的穿孔,原生質體藉此相連。壁上具篩孔的區域稱為篩域。成熟的篩管分子端壁特化為具有成羣穿孔的篩板,細胞核雖已解體,但仍為活細胞。上下鄰接的篩管分子有較粗的原生質絲(又稱連絡索)通過篩孔互相聯繫。有機物的運輸,便是通過篩管分子間原生質體的這種密切聯繫實現的。
篩管在結構上有以下特點:
(1)組成篩管的細胞是生活細胞,但細胞成熟後細胞核消失。
(2)組成篩管的細胞的細胞壁是初生壁,主要由纖維素構成。
(3)相連的篩管分子的橫壁上有許多小孔,稱為篩孔,具有篩孔的橫壁稱為篩板。篩板兩邊的原生質絲通過篩孔彼此相連,與胞間連絲的情況相似,但較粗壯,稱為聯絡索。有些植物的篩孔也見於篩管的側壁上,通過側壁上的篩孔,使相鄰篩管彼此聯繫:在篩管的篩板上或篩管的側壁上篩孔集中分佈的區域又稱為篩域。在一個篩板上如果只有一個篩域的稱為單篩板;如果分佈數個篩域的則稱為復篩板。聯絡索通過篩孔上下相連,彼此貫通,形成同化產物運輸的通道。 [2] 

篩管細胞細胞結構

篩管的細胞壁很薄,沒有木質化,存在於植物的韌皮部,具有篩孔的橫壁叫做篩板。成熟的篩管細胞無細胞核、液泡膜微絲微管高爾基體、和核糖體,但有質膜線粒體質體光面內質網細胞壁周圍具有胼胝質,即某些碳水化合物,所以篩管是活的。篩孔間有胞間連絲相通,這有利於有機物的運輸。
雖然篩管沒有細胞核,但成熟植物的篩管細胞仍可存活好幾年。篩管細胞內部有各種細胞器官和粘質物。篩管細胞的兩端與下一個篩管細胞接觸,但在其交界面上有叫做篩板的多孔質。在篩板上的孔叫篩孔,由粘質物所構成的連綹絲通過其間,細胞間質即在連絡絲中或沿着連絡絲進行移動。在篩管細胞幼小時期,連絡絲較粗,物質也容易通過,但老化的篩管細胞,因篩孔周圍有一種屬於纖維素的聚合糖澱積,使篩孔變容,因此連絡絲變細,物質的移動也減少。而且在篩管細胞的側壁,密集存在着一種細胞叫伴細胞。這種細胞的機能尚不甚清楚,可能具有輔助篩管細胞的作用。 [3] 
參考資料
  • 1.    石門主編,生物與生態,遠方出版社,2005.01,第63頁
  • 2.    劉春生主編,藥用植物學 第4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08,第34頁
  • 3.    (日)村田吉男 玖村敦彥 石井龍一著 吳堯鵬 蔣彭炎 許德海 雷雪琴譯,作物的光合作用與生態:作物生產的理論及應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年03月第1版,第9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