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16屆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獎

鎖定
第16屆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獎(16th International Film Music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簡稱16th IFMCA Awards)是由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主辦的音樂類獎項。
該屆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獎共分電影類、電視類、遊戲類、榮譽類4個評獎類別,共16個獎項。最終約翰·威廉姆斯憑藉《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獲得年度電影配樂,《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中的配樂《The Rise of Skywalker》獲得年度電影配樂單曲,貝爾·麥奎瑞獲得年度電影配樂師,Nainita Desai獲得年度突破電影配樂師 [1] 
2020年2月20日,該屆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獎在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官網公佈獲獎名單 [1] 
中文名
第16屆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獎
外文名
16th International Film Music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16th IFMCA Awards(簡稱)
類    型
音樂類獎項
國家地區
國際
線上頒獎時間
2020年2月20日
線上頒獎平台
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官網

第16屆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獎獎項歷程

時間
日程
2020年2月6日
公佈提名名單 [2] 
2020年2月20日
公佈獲獎名單 [1] 

第16屆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獎評選規則

第16屆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獎參評資格

  1. 參評該屆國際電影配樂評論協會獎的電影作品必須在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公共影院上映,或直接發行DVD/VOD,或在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愛爾蘭、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法國、德國、意大利、波蘭、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東亞、東歐、南歐中的任一國家/地區進行電視播出。如果僅在電影節上映,而未進行廣泛發行,不具備參評資格。
  2. 參評該屆國際電影配樂評論協會獎的電視作品必須在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電視/流媒體平台播出。
  3. 參評該屆國際電影配樂評論協會獎的遊戲作品必須在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發行。

第16屆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獎投票規則

該屆國際電影配樂評論協會獎的所有獎項均由國際電影配樂評論協會的會員投票選出,會員由影視音樂評論人等專業人士組成。
注:以上僅介紹主要評選規則,詳細規則請至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官網查看,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3] 

第16屆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獎獎項評審

評審名單
Roberto Aschieri、David Doncel Barthe、John Bender、Phil Blumenthal、Basil Boehni、Mike Brennan、Ley Bricknell、Charlie Brigden、Jonathan Broxton、Tim Burden、Mikael Carlsson、Jocelyn Clarke、Christian Clemmensen、Christopher Coleman、Erin Veronica Corrado、Paul Cote、Joep de Bruijn、Cédric Delelée、Olivier Desbrosses、Clark Douglas、Panos Gkenas、Thomas Glorieux、Dan Goldwasser、Florent Groult、Thor Joachim Haga、Roger L. Hall、Bob den Hartog、Sergio Hardasmal、Mogens Skaaning Høegsberg、Kees Hogenbirk、Tom Hoover、Juan Carlos Jiménez、Ryan Keaveney、Steve Kennedy、Thomas Kiefner、Kevin Koltz、Karol Krok、Randall Larson、Craig Lysy、John Mansell、Mihnea Manduteanu、Rubén Franco Menéndez、Eleni Mitsiaki、Yavar Moradi、Pablo Nieto、Miguel Ángel Ordóñez、Massimo Privitera、Roberto Pugliese、Kyle Renick、Dimitri Riccio、Alan Rogers、Johannes Ruckstuhl、Mike Rumpf、Brian Satterwhite、Daniel Schweiger、Asier G. Senarriaga、David Serong、Oscar Gimenez Serrano、Peter Simons、Damian Soltysik、Konstantinos Sotiropoulos、James Southall、Paul Stevelmans、孫新愷、Giuliano Tomassacci、Stefanos Tsarouchas、Steve Vertlieb、Łukasz Waligorski、Erik Woods、Łukasz Wudarski、Conrado Xalabarder、邱陽
參考資料來源: [4] 

第16屆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獎提名名單

獎項名稱
提名方
電影類
年度電影配樂
(FILM SCORE OF THE YEAR)
年度電影配樂單曲
(FILM MUSIC COMPOSITION OF THE YEAR)
A Hidden Life《隱秘的生活
Call Me Joker《小丑
The Night Windows《1917
The Rise of Skywalker《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
年度電影配樂師
(FILM COMPOSER OF THE YEAR)
托馬斯·紐曼
年度電影配樂唱片公司
(FILM MUSIC RECORD LABEL OF THE YEAR)
Intrada Records
La-La Land Records
Movie Score Media
Music Box Records
Quartet Records
年度突破電影配樂師
(BREAKTHROUGH COMPOSER OF THE YEAR)
Nainita Desai
Bobby Krlic
Mathieu Lamboley
Anne-Sophie Versnaeyen
劇情類最佳原創配樂
(BEST ORIGINAL SCORE FOR A DRAMA FILM)
喜劇類最佳原創配樂
(BEST ORIGINAL SCORE FOR A COMEDY FILM)
納塞紐·梅切利《愛·悦
動作/冒險/驚悚類最佳原創配樂
(BEST ORIGINAL SCORE FOR AN ACTION/ADVENTURE/THRILLER FILM)
Carlos Martín Jara《無聲血戰》
奇幻/科幻/恐怖類最佳原創配樂
(BEST ORIGINAL SCORE FOR A FANTASY/SCIENCE FICTION/HORROR FILM)
Bobby Krlic《仲夏夜驚魂
邁克爾·埃布爾斯《我們
動畫類最佳原創配樂
(BEST ORIGINAL SCORE FOR AN ANIMATED FEATURE)
Arturo Cardelús《布努埃爾在神龜迷宮中
丹·萊維《我失去了身體
紀錄類最佳原創配樂
(BEST ORIGINAL SCORE FOR A DOCUMENTARY)
Chad Cannon《CyberWork and the American Dream》
Christoph Zirngibl《天涯海角》
Nainita Desai《野性的羅馬尼亞》
最佳唱片發行:配樂再版/重錄類
(BEST NEW ARCHIVAL RELEASE – RE-RELEASE OR RE-RECORDING)
詹姆斯·伯納德《弗蘭肯斯坦的詛咒》
最佳唱片發行:精選合集類
(BEST NEW ARCHIVAL RELEASE – COMPILATION)
約翰·威廉姆斯《the Disaster Movie Soundtrack Collection》
馬可·貝特拉米《Marco Beltrami: Music for Film》
多位配樂師《Nevada Smith: The Paramount Westerns Collection》
傑裏·戈德史密斯《Planetof the Apes: Original Film Series Soundtrack Collection》
電視類
電視類最佳原創配樂
(BEST ORIGINAL SCORE FOR TELEVISION)
約翰·戴布尼喬爾·麥克尼利、Andrew Cottee《奧維爾號第二季》
遊戲類
遊戲類最佳原創配樂
(BEST ORIGINAL SCORE FOR A VIDEO GAME OR INTERACTIVE MEDIA)
奧斯丁·温特里《艾瑞卡》
參考資料來源: [2] 

第16屆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獎獲獎名單

獎項名稱
獲獎方
電影類
年度電影配樂(FILM SCORE OF THE YEAR)
年度電影配樂單曲(FILM MUSIC COMPOSITION OF THE YEAR)
"The Rise of Skywalker"《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
年度電影配樂師(FILM COMPOSER OF THE YEAR)
年度電影配樂唱片公司(FILM MUSIC RECORD LABEL OF THE YEAR)
La-La Land Records
年度突破電影配樂師(BREAKTHROUGH COMPOSER OF THE YEAR)
Nainita Desai
劇情類最佳原創配樂(BEST ORIGINAL SCORE FOR A DRAMA FILM)
喜劇類最佳原創配樂(BEST ORIGINAL SCORE FOR A COMEDY FILM)
動作/冒險/驚悚類最佳原創配樂
(BEST ORIGINAL SCORE FOR AN ACTION/ADVENTURE/THRILLER FILM)
奇幻/科幻/恐怖類最佳原創配樂
(BEST ORIGINAL SCORE FOR A FANTASY/SCIENCE FICTION/HORROR FILM)
動畫類最佳原創配樂(BEST ORIGINAL SCORE FOR AN ANIMATED FEATURE)
紀錄片最佳原創配樂(BEST ORIGINAL SCORE FOR A DOCUMENTARY)
最佳唱片發行:配樂再版/重錄類
(BEST NEW ARCHIVAL RELEASE – RE-RELEASE OR RE-RECORDING)
最佳唱片發行:精選合集類(BEST NEW ARCHIVAL RELEASE – COMPILATION)
電視類
電視類最佳原創配樂(BEST ORIGINAL SCORE FOR TELEVISION)
遊戲類
遊戲類最佳原創配樂
(BEST ORIGINAL SCORE FOR A VIDEO GAME OR INTERACTIVE MEDIA)
榮譽類
羅伯託·阿斯切裏特別獎(THE ROBERTO ASCHERI SPECIAL AWARD)
參考資料來源: [1]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 《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
《小婦人》 《小婦人》
《喬喬的異想世界》 《喬喬的異想世界》
《1917》 《1917》
《馴龍高手3》 《馴龍高手3》
《我們的星球》 《我們的星球》
《電話謀殺案》 《電話謀殺案》
《切爾諾貝利》 《切爾諾貝利》

第16屆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獎獎項幕後

  1. 這是國際電影配樂評論協會獎首次出現由女性配樂師(希爾迪·居茲納多蒂爾,5項提名)領跑提名名單 [2] 
  2. 這是約翰·鮑威爾第3次憑藉《馴龍高手》系列提名國際電影配樂評論協會獎年度電影配樂 [2] 
  3. 羅伯託·阿斯切裏特別獎是以已故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的成員羅伯託·阿斯切裏命名,授予在配樂方面有重大成就的個人 [5] 

第16屆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獎獎項評析

冰島配樂師希爾迪·居茲納多蒂爾憑藉漫改電影《小丑》和HBO出品的電視劇《切爾諾貝利》獲得包括年度電影配樂和年度電影配樂師在內的5項提名,領跑第16屆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獎。同樣同時提名年度電影配樂和年度電影配樂師的人還有托馬斯·紐曼和約翰·威廉姆斯。托馬斯·紐曼為薩姆·門德斯執導的聚焦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史詩電影《1917》創造了充滿創造性和戲劇性的音樂;而約翰·威廉姆斯用近40年的時間為9部《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創造了9部樂章,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音樂任務 [6]  。最終,貝爾·麥奎瑞憑藉在2019年為包括《哥斯拉2:怪獸之王》《教授與瘋子》在內的6部電影和4部電視劇創作了令聽眾驚訝的音樂而獲得了該屆國際電影音樂評論協會獎年度電影配樂師。Nainita Desai為紀錄片《野性的羅馬尼亞》創作了豐富多彩的配樂,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象,因而獲得年度突破電影配樂師 [5] (《Awards Watch》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