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鎖定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設置了高教、職教、國際、萌芽四大版塊。2020年,1088所高校的3.8萬餘個項目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參與學生人數共計16萬餘人,項目經費達7.6億元 [1]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高教主賽道省市優秀組織獎10個,高校集體獎20個,冠軍1名、亞軍2名、季軍3名,單項獎項目4個,金獎項目104個、銀獎項目214個、銅獎項目772個;“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省市優秀組織獎8個,高校集體獎29個,單項獎項目4個,金獎項目23個、銀獎項目59個、銅獎項目127個;職教賽道單項獎項目1個,金獎項目25個、銀獎項目60個、銅獎項目128個;萌芽版塊單項獎項目1個,創新潛力獎項目20個 [7] 
中文名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時    間
2020年6月 至 2020年11月
主辦單位
教育部、中央統戰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等
承辦單位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市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
舉辦規模
164箇中國大陸參賽項目、23箇中國港澳台地區參賽項目、111個國際參賽項目
高教主賽區獲獎數量
省市優秀組織獎10個,高校集體獎20個,冠軍1名、亞軍2名、季軍3名,單項獎項目4個,金獎項目104個、銀獎項目214個、銅獎項目772個
紅旅賽道獲獎數量
省市優秀組織獎8個,高校集體獎29個,單項獎項目4個,金獎項目23個、銀獎項目59個、銅獎項目127個
職教賽道獲獎數量
單項獎項目1個,金獎項目25個、銀獎項目60個、銅獎項目128個
萌芽版塊獲獎數量
單項獎項目1個,創新潛力獎項目20個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賽事背景

為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大學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領創新創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加快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促進創新驅動創業、創業引領就業,決定舉辦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5]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舉辦進程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前期準備

2019年12月23日,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工作研討會在教育部召開 [3] 
2020年6月2日,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東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暨大賽指導組工作會議召開 [4] 
2020年6月4日,教育部宣佈舉辦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5] 
2020年6月18日,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開始徵集吉祥物 [6] 
2020年7月28日,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評審規則公佈 [10] 
2020年10月2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吉祥物評選結果公佈 [12]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賽事舉辦

2020年11月17日-2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 [1]  [11] 
2020年11月18日,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金獎爭奪賽高教主賽道評審結果公示 [13] 
2020年11月23日,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公示各項名單 [14] 
2020年12月21日,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對總決賽獲獎公示及信息核對 [8] 
2020年12月3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獎名單公佈 [7]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賽事主題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主題為“我敢闖、我會創”,以此引領高校人才培養範式變革,提升學生敢闖的素質、會創的能力,同時展現出廣東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地,“領風騷、站潮頭、開先河”的“敢闖會創”精神 [4]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舉辦信息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舉辦單位

主辦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統一戰線工作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共青團中央和廣東省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市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 [2]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舉辦規模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報名中國內地共有2988所學校的147萬個項目、630萬人報名參賽;包括中國內地本科院校1241所、科研院所43所、高職院校1130所、中職院校574所。較之2019年,參賽項目與人數均增長25%,紅旅賽道項目數增幅54%。中國港澳台地區報名參賽項目已超過去年的總數,達到256個 [2] 
截止到2020年11月,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共有來自113個國家和地區的1158所國外院校報名參賽,報名項目3291個、報名學生8981人,均已超過上一屆大賽。經統計,世界前100強的大學中有一半以上報名參賽,包括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慕尼黑工業大學、莫斯科鮑曼國立技術大學等學校 [2]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參賽要求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參賽資格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由各省(區、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各有關學校負責審核參賽對象資格;已獲往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各賽道金獎和銀獎的項目,不可報名參加該屆大賽 [5]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項目要求

  • 項目主題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參賽項目能夠將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下一代通訊技術、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緊密結合,服務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新模式;發揮互聯網在促進產業升級以及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服務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製造業、農業、能源、環保等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互聯網在社會服務中的作用,創新網絡化服務模式,促進互聯網與教育、醫療、交通、金融、消費生活等深度融合 [5] 
  • 項目要求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參賽項目須真實、健康、合法,無任何不良信息,項目立意應弘揚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參賽項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所涉及的發明創造、專利技術、資源等必須擁有清晰合法的知識產權或物權;抄襲、盜用、提供虛假材料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一經發現即刻喪失參賽相關權利並自負一切法律責任 [5]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參賽項目涉及他人知識產權的,報名時須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書面授權許可書、專利證書等;已完成工商登記註冊的創業項目,報名時須提交營業執照及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相關複印件、單位概況、法定代表人情況、股權結構等。參賽項目可提供當前財務數據、已獲投資情況、帶動就業情況等相關證明材料。在大賽通知發佈前已獲投資1000萬元及以上或在2019年及之前任意一個年度的收入達到1000萬元及以上的參賽項目,請在全國總決賽時提供相應佐證材料 [5]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參賽項目根據各賽道相應的要求,只能選擇一個符合要求的賽道參賽 [5]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評選規則

高教主賽道
  • 高教主賽道創意組項目評審要點
評審要點
評審內容
分值
創新性
1.具有原始創新或技術突破,取得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創新成果(專利、創新獎勵、行業認可等)。
2.在商業模式、產品服務、管理運營、市場營銷、工藝流程、應用場景等方面取得突破和創新。
30
團隊情況
1.團隊成員的教育、實踐、工作背景、創新能力、價值觀念、分工協作和能力互補情況。
2.團隊的組織構架、股權結構、人員配置以及激勵制度合理性情況。
3.創業顧問、投資人以及戰略合作伙伴等外部資源的使用以及與項目關係的情況。
25
商業性
1.商業模式設計完整、可行,項目已具備盈利能力或具有較好的盈利潛力。
2.項目在商業機會識別與利用、產品或服務設計、技術基礎、競爭與合作、資金及人員計劃,以及在現行法律法規限制等方面具有實施的可行性。
3.對行業、市場、技術等方面有詳實調研,並形成可靠的一手材料,強調實地調查和實踐檢驗。
4.項目目標市場容量及市場前景;發展戰略和規模擴張策略
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財務管理(籌資、投資、營運資金、
利潤分配等)方面的合理性。
5.項目對相關產業升級或顛覆的情況;項目與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相結合情況。
20
帶動就業
1.項目直接提供就業崗位的數量和質量。
2.項目間接帶動就業的能力和規模。
15
引領教育
1.項目充分體現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結合,體現團隊成員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在項目和相關創新創業活動中的轉化與應用。
2.突出大賽的育人本質,充分體現項目成長對團隊成員創新
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鍛鍊和提升作用。
10
參考資料 [10] 
  • 高教主賽道初創組、成長組項目評審要點
評審要點
評審內容
分值
商業性
1.商業模式設計完整、可行,產品或服務成熟度及市場認可度。
2.經營績效方面,重點考察項目存續時間、營業收入(合同訂單)現狀、企業利潤、持續盈利能力、市場份額、客户(用户)情況、税收.上繳、投入與產出比等情況。
3.成長性方面,重點考察項目目標市場容量大小及可擴展性,是否有合適的計劃和可靠資源(人力資源、資金、技術等方面)支持其未來持續快速成長。
4.現金流及融資方面,關注項目已獲外部投資情況、維持企業正常經營的現金流情況、企業融資需求及資金使用規劃是否合理。
5.項目對相關產業升級或顛覆的情況;項目與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相結合情況。
30
團隊情況
1.團隊成員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創新能力、價值觀念、分工協作和能力互補情況,重點考察成員的投入程度。
2.團隊的組織構架、股權結構、人員配置以及激勵制度合理性情況。
3.創業顧問、投資人以及戰略合作伙伴等外部資源的使用以及與項目關係的情況。
25
創新性
1.具有原始創新或技術突破,取得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創新成果(專利、創新獎勵、行業認可等)。
2.在商業模式、產品服務、管理運營、市場營銷、工藝流程、應用場景等方面取得突破和創新。
20
帶動就業
1.項目直接提供就業崗位的數量和質量。
2.項目間接帶動就業的能力和規模。
15
引領教育
1.項目充分體現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結合,體現團隊成員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在項目和相關創新創業活動中的轉化與應用。
2.突出大賽的育人本質,充分體現項目成長對團隊成員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鍛鍊和提升作用。
10
參考資料 [10] 
  • 高教主賽道師生共創組項目評審要點
評審要點
評審內容
分值
商業性
(未註冊公司)
1.商業模式設計完整、可行,項目已具備盈利能力或具有較好的盈利潛力。
2.項目在商業機會識別與利用、產品或服務設計、技術基礎、競爭與合作、資金及人員計劃,以及在現行法律法規限
制等方面具有實施的可行性。
3.對行業、市場、技術等方面有詳實調研,並形成可靠的一手材料,強調實地調查和實踐檢驗。
4.項目目標市場容量及市場前景;發展戰略和規模擴張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財務管理(籌資、投資、營運資金、利潤分配等)方面的合理性。
5.項目對相關產業升級或顛覆的情況;項目與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相結合情況。
30
商業性
(已註冊公司)
1.商業模式設計完整、可行,產品或服務成熟度及市場認可度。
2.經營績效方面,重點考察項目存續時間、營業收入(合同訂單)現狀、企業利潤、持續盈利能力、市場份額、客户(用户)情況、税收上繳、投入與產出比等情況。
3.成長性方面,重點考察項目目標市場容量大小及可擴展性,是否有合適的計劃和可靠資源(人力資源、資金、技術等方面)支持其未來持續快速成長。
4.現金流及融資方面,關注項目已獲外部投資情況、維持企業正常經營的現金流情況、企業融資需求及資金使用規劃是否合理。
5.項目對相關產業升級或顛覆的情況;項目與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相結合情況。
30
團隊情況
1.團隊成員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創新能力、價值觀念、分工協作和能力互補情況,重點考察師生分工協作、利益分配情況及合作關係穩定程度。
2.項目的組織構架、股權結構、人員配置以及激勵制度合理性情況。
3.創業顧問、投資人以及戰略合作伙伴等外部資源的使用以及與項目關係的情況。
25
創新性
1.具有原始創新或技術突破,取得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創新成果(專利、創新獎勵、行業認可等)。
2.在商業模式、產品服務、管理運營、市場營銷、工藝流程、應用場景等方面取得突破和創新。
20
帶動就業
1.項目直接提供就業崗位的數量和質量。
2.項目間接帶動就業的能力和規模。
15
引領教育
1.項目充分體現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結合,體現團隊成員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在項目和相關創新創業活動中的轉化與應用。
2.突出大賽的育人本質,充分體現項目成長對團隊成員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鍛鍊和提升作用。
10
參考資料 [10] 
“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
  • 紅旅賽道公益組項目評審要點
評審要點
評審內容
分值
項目團隊
1.團隊成員的基本素質、業分能力、奉獻意願和價值觀與項目需求相匹配。
2.團隊的組織架構與分工協作合理。
3.團隊權益結構或公司股權結構合理。
4.團隊的延續性或接替性。
20
公益性
1.項目以社會價值為導向,以解決社會問題為使命,不以營利為目的,有可預見的公益成果,公益受眾的覆蓋面廣。
2.在公益服務領域有良好產品或服務模式。
20
實效性
1.項目對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和社區治理等社會問題的貢獻度。
2.在引入社會資源方面對農村組織和農民增收、地方產業結構優化等的效果。
3.項目對促進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等方面的效果。
20
創新性
1.鼓勵技術或服務創新、引入或運用新技術,鼓勵高校科研成果轉化。
2.鼓勵組織模式創新或進行資源整合。
20
可持續性
1.項目的持續生存能力。
2.創新研發、生產銷售、資源整合等持續運營能力。
3. 項目模式可複製、 可推廣、具有示範效應等。
10
引領教育
1.項目充分體現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結合,體現團隊成員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在項目和相關創新創業活動中的轉化與應用。
2.突出大賽的育人本質,充分體現項目成長對團隊成員創新
10
必要條件
參加由學校、省市或全國組織的“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符合公益性要求。
參考資料 [10] 
  • 紅旅賽道商業組項目評審要點
評審要點
評審內容
分值
項目團隊
1.團隊成員的基本素質、業務能力、奉獻意願和價值觀與項
目需求相匹配。
2.團隊的組織架構與分工協作合理。
3.團隊權益結構或公司股權結構合理。
20
實效性
1.項目商業模式設計完整、可行,產品或服務對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和社區治理等社會問題的貢獻度。
2.在引入社會資源方面對農村組織和農民增收、地方產業結構優化的效果。
3.項目對促進文化、教育、醫療、養老、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等方面的效果。
4.項目的成長性與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相結合。
20
創新性
1.鼓勵技術或服務創新、引入或運用新技術,鼓勵高校科研
成果轉化。
2.鼓勵在生產、服務、營銷等方面創新。
3.鼓勵組織模式創新或進行資源整合。
20
可持續性
1.項目的持續生存能力。
2.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適度融合。
3.創新研發、生產銷售、資源整合等持續運營能力。
4.項目模式可複製、可推廣,具有示範效應。
15
帶動就業
1.項目直接提供就業崗位的數量和質量。
2.項目間接帶動就業的能力和規模。
15
引領教育
1.項目充分體現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結合,體現團隊成員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在項目和相關創新創業活動中的轉化與應用。
10
必要條件
參加由學校、省市或全國組織的“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符合公益性要求。
參考資料 [10] 
職教賽道評審規則
  • 職教賽道創意組項目評審要點
評審要點
評審內容
分值
創新性
1.具有原始創意、創造。
2.具有面向培養“大國工匠”與能工巧匠的創意與創新。
3.項目體現產教融合模式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創新、工學一體模式創新。
4.鼓勵面向職業和崗位的創意及創新,側重於加工工藝創新、實用技術創新、產品(技術)改良、應用性優化、民生類創意等。
30
團隊情況
1.團隊成員的教育、實踐、工作背景、創新能力、價值觀念、分工協作和能力互補情況。
2.團隊的組織構架、股權結構、人員配置以及激勵制度合理性情況。
3.創業顧問、投資人以及戰略合作伙伴等外部資源的使用以及與項目關係的情況。
25
商業性
1.商業模式設計完整、可行,項目已具備盈利能力或具有較好的盈利潛力。
2.項目在商業機會識別與利用、產品或服務設計、技術基礎、競爭與合作、資金及人員計劃,以及在現行法律法規限制等方面具有實施的可行性。
3.對行業、市場、技術等方面有詳實調研,並形成可靠的一手材料,強調實地調查和實踐檢驗。
4.項目目標市場容量及市場前景;發展戰略和規模擴張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財務管理(籌資、投資、營運資金、利潤分配等)方面的合理性。
20
帶動就業
1.項目直接提供就業崗位的數量和質量。
2.項目間接帶動就業的能力和規模。
15
引領教育
1.項目充分體現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結合,體現團隊成員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在項目和相關創新創業活動中的轉化與應用。
2.突出大賽的育人本質,充分體現項目成長對團隊成員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鍛鍊和提升作用
10
參考資料 [10] 
  • 職教賽道創業組項目評審要點
評審要點
評審內容
分值
商業性
1.商業模式設計完整、可行,產品或服務成熟度及市場認可度。
2.經營績效方面,重點考察項目存續時間、營業收入(合同訂單)現狀、企業利潤、持續盈利能力、市場份額、客户(用户)情況、税收上繳、投入與產出比等情況。
3. 成長性方面, 重點考察項目目標市場容量大小及可擴展性,是否有合適的計劃和可靠資源(人力資源、資金、技術等方面)支持其未來持續快速成長。
4.現金流及融資方面,關注項目已獲外部投資情況、維持企業正常經營的現金流情況、企業融資需求及資金使用規劃是否合理。
5.項目對相關產業升級或顛覆的情況;項目與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相結合情況。
30
團隊情況
1.團隊成員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創新能力、價值觀念、分工協作和能力互補情況,重點考察成員的投入程度。
2.團隊的組織構架、股權結構、人員配置以及激勵制度合理性情況。
3.創業顧問、投資人以及戰略合作伙伴等外部資源的使用以及與項目關係的情況。
25
創新性
1.具有原始創意、創造。
2.具有面向培養“大國工匠”與能工巧匠的創意與創新。
3.項目體現產教融合模式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創新、工學一體模式創新。
20
帶動就業
1.項目直接提供就業崗位的數量和質量。
2.項目間接帶動就業的能力和規模。
15
引領教育
1.項目充分體現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結合,體現團隊成員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在項目和相關創新創業活動中的轉化與應用。
2.突出大賽的育人本質,充分體現項目成長對團隊成員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鍛鍊和提升作用。
10
參考資料 [10] 
萌芽賽道評審規則
評審要點
評審內容
分值
創新性
1.項目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就發現的問題和解決途徑進行創意設計,創意設計過程符合客觀規律。
2.科技創意證據充分,有足夠的科學研究參與度(調查、實驗、製作、驗證等)。
3.文化創意邏輯清晰、完整,調研和分析數據充分。
40
實踐性
1.項目的可行性、應用性和完整性。
2.項目具備可執行的計劃或實踐方案。
3.項目具有可預見價值,能夠讓未來的生活更美好。
20
自主性
1.項目符合團隊成員年齡段的知識結構和實施項目能力。
2.項目選題、創意模式構建主要由學生提出和完成。
3.團隊成員能夠準確表述項目內容及原理,真實可信。
4.涉及科技成果和專利發明的,需提供證明材料或授權證明材料。
20
團隊情況
1.團隊成員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與能力。
2.項目團隊成員的教育背景、基本素質、價值觀念、知識結構、擅長領域。
3.團隊構成和分工協作合理。
20
參考資料 [10]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獎作品

  • 高教主賽道獲獎名單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高教主賽道省市優秀組織獎10個,高校集體獎20個,冠軍1名、亞軍2名、季軍3名,單項獎項目4個,金獎項目104個、銀獎項目214個、銅獎項目772個,入圍總決賽項目112個 [7] 
  • “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獲獎名單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省市優秀組織獎8個,高校集體獎29個,單項獎項目4個,金獎項目23個、銀獎項目59個、銅獎項目127個 [7] 
  • 職教賽道獲獎名單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職教賽道單項獎項目1個,金獎項目25個、銀獎項目60個、銅獎項目128個,入圍總決賽項目25個 [7] 
  • 萌芽賽道獲獎名單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萌芽版塊單項獎項目1個,創新潛力獎項目20個,入圍總決賽項目207個 [7] 
  • 單項獎、集體獎、組織獎名單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文化特色

  • 文化活動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組織“智創未來”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展、“智繪未來”世界灣區高等教育論壇、“智聯未來”全球獨角獸企業尖峯論壇、“智享未來”全球青年學術大咖面對面、“智投未來”資源對接會等一系列活動 [15]  [17] 
  • 吉祥物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大賽吉祥物為勇仔 [9] 
勇仔 勇仔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賽事評價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設置了高教、職教、國際、萌芽四大版塊,形成了包括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的貫通式“雙創”教育鏈條。在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帶動下,青年學子的實踐鍛鍊能力顯著增強 [1] (新華網 評)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作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平台,集中展示了藴含在青年學生中的創新力量。項目科技水平大幅提升,從模式創新逐步轉向技術創新,大批高精尖項目競相湧現,體現了信息技術、航空航天、量子信息、新材料等重點領域的前沿趨勢和最新成果,很多項目都已經進入行業發展的“無人區”,或者成為行業領跑者,青年學子創新創業的熱情被激發點燃 [11] (央廣網 評)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賽場之外

  • 電商平台直播帶貨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從“線下”發展到“線上線下融合”,“‘紅旅’+互聯網直播電商”的模式形成巨大能量,截止到目前,全國已有60萬青年學生通過電商平台直播帶貨,銷售額達4.3億元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