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空中力量

鎖定
武裝力量是航空兵力量的統稱,主要包括空軍、海軍、陸軍、防空軍和特種作戰部隊的航空兵。空軍航空兵是國家空中力量的支柱。
中文名
空中力量
所屬學科
軍事學
在空中進行軍事活動的各種力量的統稱。主要由國家武裝力量中的航空兵構成,也包括用於軍事目的的民用航空力量。現代國防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18世紀末,法國成立氣球部隊,開始出現空中力量。20世紀初,飛機用於軍事鬥爭後,歐美很多國家組建了裝備飛機的航空部隊,空中力量快速發展。在1911~1912年的意土戰爭、1912~1913年的巴爾幹戰爭中,交戰國的航空部隊除了執行偵察、通信、校正炮兵射擊等任務外,還對敵方進行了轟炸活動。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國將航空兵區分為偵察、殲擊、攻擊、轟炸等機種部隊,空中作戰活動也由主要進行偵察等輔助性勤務活動發展為空戰、攻擊敵地面目標和轟炸敵後方城市等多種作戰活動,使戰爭實現了由平面向立體的轉變。1918年,英國創立了與陸軍、海軍並列的空軍,從此空軍成為空中力量的主體。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軍事強國的空中力量組織進一步健全,有的國家建立了擔負戰略任務的遠程航空兵和運輸航空兵,海軍艦載航空兵開始出現。在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西班牙內戰等局部戰爭中,空中力量發揮了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主要交戰國組建了規模龐大的空中力量,用以遂行爭奪制空權、戰略轟炸、防空、支援地面與海上部隊作戰、空運和空降等各種任務,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產生了重大影響。戰後,世界主要國家競相研製發展性能先進的飛機、導彈等武器裝備和指揮控制系統,空中力量的作戰能力持續提高,作戰樣式、手段和方法日益增多,活動範圍也更加廣闊。朝鮮戰爭期間,作戰雙方第一次使用噴氣式飛機進行大規模空戰。越南戰爭中,美國首次投入大量直升機參戰,並使用精確制導武器對地面目標進行突擊。以色列在1982年入侵黎巴嫩戰爭中,組成以預警指揮機為核心的多機種空中力量進行聯合作戰,取得令人矚目的戰果。美國在1989年入侵巴拿馬作戰中,第一次使用隱身飛機。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獨立空中力量作戰成為多國部隊作戰行動的主要階段和實現戰爭目標的主要方式。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開創了空中力量獨立贏得戰爭的先例。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美國、俄羅斯大力發展軍事航天技術,建設航天部隊,使空中力量及其活動逐漸延伸到外層空間領域。中國是較早建立空中力量的國家之一。1908年,清政府設立陸軍氣球隊。辛亥革命時期,革命黨人組建了多支航空隊。北伐戰爭中,國民革命軍航空隊隨隊作戰。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空軍部隊英勇作戰,對侵華日軍給予了沉重打擊。1949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正式成立。1950年6月,組建了第一支航空兵部隊。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兵邊戰鬥、邊建設,在短時期內迅速成長壯大,成為保衞國家空中安全的主要力量。195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組建航空兵,198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航空兵開始組建,空中力量得到全面發展。現代空中力量主要裝備有殲擊機、轟炸機、殲擊轟炸機、強擊機、偵察機、運輸機、直升機、空中預警指揮機、電子戰飛機、空中加油機等多種飛機。基本任務是奪取制空權,進行空襲、防空反導、支援地面和海上部隊作戰、航空偵察、空運及信息作戰等。空中力量既能與其他軍事力量聯合作戰,又能獨立作戰,是進行核威懾、常規威懾和進行空中戰爭的骨幹力量,能對戰爭進程和結局產生重大影響。世界大多數國家均擁有以空軍航空兵為主體的空中力量。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空中力量已具備了全球到達、全球作戰的能力。隨着信息化的空中作戰平台和高精度、遠射程、大威力、智能化彈藥的不斷出現,以及陸、海、空、天相結合的情報、指揮、通信、導航等系統的廣泛應用,空中力量的信息感知、指揮控制、全維作戰、遠程機動、隱身突防、精確打擊和支援保障能力將日益增強,組織結構日趨精幹,作戰功能和遂行的任務將更加多樣化;與空間力量的融合程度將越來越高,航空航天一體化的進程將進一步加快。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