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巴爾幹戰爭

鎖定
巴爾幹戰爭,是指1912年到1913年期間在南歐巴爾幹半島上先後爆發的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1]  的對戰雙方是巴爾幹同盟奧斯曼帝國。結果奧斯曼帝國戰敗,其在巴爾幹半島上的土地除伊斯坦布爾附近的一小塊之外,全部割讓給同盟四國,同時阿爾巴尼亞獨立。其後由於戰後利益分配上的問題,又很快爆發了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2]  ,這次的交戰雙方分別是保加利亞王國,對抗希臘王國塞爾維亞王國黑山王國羅馬尼亞王國奧斯曼帝國聯軍。結果保加利亞戰敗,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保加利亞割讓了大片土地。
塞爾維亞經過這次戰爭,變得更加強大;這引起奧匈帝國的不安,兩國間的敵視成為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保加利亞由於被巴爾幹鄰國擊敗,因而轉向復仇主義,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加入同盟國(因塞爾維亞、希臘、羅馬尼亞皆為協約國成員),尋求恢復大保加利亞的光榮。
名    稱
巴爾幹戰爭
發生時間
1912年10月9日
地    點
巴爾幹半島
參戰方
巴爾幹同盟、奧斯曼帝國
結    果
奧斯曼土耳其戰敗 [4] 

巴爾幹戰爭簡介

戰前的巴爾幹半島 戰前的巴爾幹半島
20世紀初,歐洲大陸到處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國家以及與國家之間矛盾不斷加深,鬥爭愈演愈烈。巴爾幹地區,重重矛盾在這裏匯聚着、鬥爭着,1912年終於爆發了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黑山所組成的“巴爾幹同盟”反對土耳其的戰爭。由於歐洲國家在巴爾幹地區有着重大利益之爭,它們干預這場戰爭又成為必然。對戰爭的干預導致歐洲國家之間矛盾進一步激化,於是也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接上了導火線。
位於地中海和黑海之間的巴爾幹半島,飽經了歷史上無數次戰爭創傷。20世紀初期,曾於14世紀初興起於小亞細亞半島西北部的國家土耳其仍控制着巴爾幹半島南部的大片領土和屬地,阿爾巴尼亞還沒有取得獨立;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人民在馬其頓、色雷斯一帶還受政治壓迫和迫害。
1912年3月,南方斯拉夫國家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簽訂反土同盟條約。5月,希臘和保加利亞訂立盟約,黑山也在8月參加。這樣就形成了四個巴爾幹國家反土同盟,並決定利用意土戰爭的時機發動對土戰爭。但歐洲國家圖謀巴爾幹人民掌握自己的命運,他們各自懷着利益進行干預。 1912年10月8日,門的內哥羅(黑山)首先對土耳其宣戰,保、塞、希也相繼在17、18日向土耳其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土耳其軍隊撤出巴爾幹。
土耳其政府拒絕了這個要求,並開始進行軍隊動員。這就構成巴爾幹聯盟對土宣戰的直接口實。18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和希臘也相繼對土採取軍事行動。
巴爾幹同盟各國在兵員數量和武器質量,尤其是在炮兵質量和軍隊戰鬥訓練水平上,均勝過土耳其軍隊。這些國家的軍隊在民族解放鬥爭目標的鼓舞下,士氣高昂。保加利亞軍隊在伊斯坦布爾方向以三個集團軍組成主要集團。塞爾維亞的主要兵力(三個集團軍)對付土耳其軍隊在馬其頓的集團。希臘的弗薩利亞集團軍和伊皮魯斯集團軍分別準備對付薩洛尼卡和亞尼納的軍隊。希臘海軍準備對土耳其海軍採取行動,保證盟國在地中海的制海權。門的內哥羅軍隊的任務是協同塞爾維亞軍隊在馬其頓作戰。盟軍對土耳其軍隊形成了包圍態勢,準備在土耳其援軍到達之前擊潰敵軍。
1912年10月22日,門的內哥羅軍隊與為數2萬人的塞爾維亞伊巴爾部隊共同對色雷斯北部和阿爾巴尼亞北部的土耳其軍隊進攻,保軍越過保土邊界向南推進。位於保軍集團右翼的第集團軍擊退上軍。在左翼作戰的保軍第一、三集團軍,在多次擊退土耳其軍隊後,於10月22~24日在基爾克—基利塞(洛澤格拉德)附近擊潰土耳其軍隊第三軍,開始向南推進。1912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在盧累布爾加茲發生激烈交戰,土耳其軍隊第四軍被擊潰。土耳其軍隊倉促退卻。
1912年10月24日,塞爾維亞各集團軍發起總攻,馬其頓的土耳其軍隊集團被粉碎。在馬其頓南部,希軍於11月1、2兩日在葉尼傑附近獲勝,向薩洛尼卡展開進攻,該城守軍於9日投降。
希海軍封鎖土海軍達達尼爾海峽出口,實施了奪取愛琴海諸島嶼的戰役。1912年11月28日,阿爾巴尼亞宣佈獨立。但盟軍爾後的幾次軍事勝利並不符合一些大國的利益。俄羅斯(1547~1917)在支援巴爾幹國家的同時,又擔心保軍進抵伊斯坦布爾不利於自己解決黑海海峽問題。德國(1871~1918)和奧地利(1867~1918)則認為塞爾維亞和希臘是站在協約國一方的,因此不希望它們強大,卻把土耳其看作是自己潛在的盟邦,因此竭力防止土耳其覆滅。在各大國的壓力下,1912年12月,土耳其與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簽訂了停戰協定。
戰後的巴爾幹半島 戰後的巴爾幹半島
1913年1月23日,土耳其境內發生政變,新政府(青年土耳其黨)拒不接受和約條件。2月3日,巴爾幹聯盟各國重新開戰。土耳其在接連遭到幾次失敗後,於4月簽訂第二次停戰協定。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以簽訂1913年5月《倫敦和約》而告終。根據這項條約,土耳其喪失了它在歐洲的幾乎全部領土。巴爾幹各國人民擺脱土耳其壓迫的願望得以實現。
這場戰爭客觀上具有進步的民族解放的性質。俄國革命家列寧指出:“巴爾幹戰爭是標誌着東歐中世紀社會崩潰的一系列世界事件中的一環。”
1913年6月29日至8月10日,以保加利亞為一方,塞爾維亞、希臘、羅馬尼亞、門的內哥羅和土耳其為另一方進行了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它是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原有盟國之間矛盾激化的結果,失去亞得里亞海出海口的塞爾維亞,要求馬其頓償付賠款。希臘也希望犧牲保加利亞(當時保加利亞已收回大部分土地)以擴大自己的領土。羅馬尼亞向保加利亞提出對多布羅加的領土要求。在奧德同盟的唆使下,保加利亞於1913年6月29 日夜間,對馬其頓的塞爾維亞軍隊與希臘軍隊採取軍事行動。保軍各集團軍的進攻受阻,塞軍進行反擊,突破了保加利亞第四集團軍陣地。戰鬥繼續到7月6日,保軍被迫撤退。
10日,羅馬尼亞對保開戰,未遇什麼抵抗。21日,土耳其撕毀1913年《倫敦和約》,與保軍作戰,佔領埃迪爾內。保加利亞在全面潰敗的威脅下,於29日宣告投降。根據1913年《布加勒斯特和約》,保加利亞不僅失去已收回的大部分領土,而且喪失了多布羅加的南部。1913年保、土簽訂的《君士坦丁堡和約》又迫使保加利亞將埃迪爾內歸還。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的結果是巴爾幹半島的力量重新改組:羅馬尼亞脱離1882年三國同盟,而與協約國靠近,保加利亞則加入德奧同盟,因失去許多領土而大大削弱了。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王國像扎進奧地利身邊的一根刺,幾乎把領土擴大了一倍,1913年夏季,奧地利秘密地向它的盟國建議採取一些措施來抑制塞爾維亞。可是,德國(1871~1918)和意大利拒絕採取行動。這些都成了1914年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要因素。
巴爾幹戰爭導致國際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巴爾幹各國在戰後矛盾也進一步加深,為大國繼續幹涉和控制巴爾幹提供了可乘之機,為世界戰爭埋下了導火線。巴爾幹戰爭之後,各國加緊了軍備競賽,大量徵集兵員,研製和生產各種新式兵器,軍費大幅度增加。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德奧兩國軍事預算達140億馬克,協約國軍事預算也達47.6億馬克。兩大軍事集團各自 召開軍事會議,討論制定作戰計劃,力圖先發制人。德國(1871~1918)總參謀長毛奇曾經説:“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對於我們,戰爭越快越好。”大戰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在巴爾幹戰爭中,火炮的射程和射速均有提高,機槍數量增加,飛機除進行空中偵察外,還用以實施轟炸,以及裝甲車和無線電等軍事技術裝備大量使用,這一切促使陸軍改用疏開戰鬥隊形,為了隱蔽而利用地褶和壕溝,同時還必須保護部隊免遭空襲;軍隊在前線數百公里地段上展開。防禦強度的增加,又使機動作戰更加困難。過渡到陣地戰這種作戰樣式的趨向愈益明顯。這些對以後的戰爭產生了重大影響。

巴爾幹戰爭事件背景

巴爾幹半島的10個國家共有面積大約是154.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3億。其中,土耳其面積為78萬平方公里,人口6690萬;羅馬尼亞面積23.7萬平方公里,人口2320萬;南斯拉夫(包括塞爾維亞和黑山)面積10.2萬平方公里,人口1064萬;希臘面積13.1萬平方公里,人口1047萬;保加利亞面積11萬平方公里,人口843萬,克羅地亞面積5.6萬平方公里,人口469萬;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面積5.1萬平方公里,人口452萬;阿爾巴尼亞面積2.8萬平方公里,人口333萬;馬其頓面積2.5萬平方公里,人口203萬;斯洛文尼亞面積2萬平方公里,人口197萬。由於土耳其有3%的領土位於巴爾幹,所以一般把土耳其包括進巴爾幹國家的行列。土耳其,巴爾幹地區的面積近80萬平方公里,人口7000多萬。
巴爾幹地區位於歐洲的接壤處,是歐洲的下腹部,扼黑海、地中海的咽喉,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同時,這裏民族成份複雜,宗教多樣。自古以來,這裏就是歐洲的火藥桶。
巴爾幹地區長期是各大國覬覦的對象,多次遭到大國的統治。14世紀下半期,起源於土耳其內陸地區、後向土耳其遷徙並興起於土耳其安納托利亞半島西北部土耳其入侵巴爾幹半島;19世紀中期,奧地利(1867~1918)也開始將巴爾幹的西北部地區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下;俄羅斯(1547~1917)自從15世紀以來一直打着解放“斯拉夫人”的旗號在巴爾幹地區爭奪勢力範圍。在這些帝國的統治之下的巴爾幹各國人民長期受到民族歧視和宗教壓迫,巴爾幹人民的解放事業往往與民族解放和宗教信仰聯繫在一起。民族解放和宗教信仰在巴爾幹人民的爭取獨立的運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於錯綜複雜的歷史原因,巴爾幹地區的民族和宗教關係十分複雜,歷史遺留問題更是難以解決,特別是領土問題。各個民族都想建立單獨的民族國家,擴大領土範圍。

巴爾幹戰爭起因

巴爾幹戰爭地圖 巴爾幹戰爭地圖
巴爾幹半島位於歐洲的東南部,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匯合處,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門户,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有着豐富的自然資源。自14世紀以來,這一地區一直處於興起於歐洲東南部、後向歐洲東南部和非洲北部地區擴張的土耳其軍事統治和奴役之下。因而巴爾幹各族人民迫切要求擺脱土耳其的奴役,建立獨立的民族國家。加上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着來自歐洲的土耳其的日益衰落,尚未被瓜分的土耳其及其統治下的巴爾幹半島,成為外國瓜分的重要目標。所以這裏一直存在着錯綜複雜的矛盾。其中既有歐洲大國之間的矛盾,也有巴爾幹各族人民與外國矛盾,還有巴爾幹人民同土耳其統治者的矛盾,以及巴爾幹各國和各民族之間的矛盾。所有這些矛盾、特別是列強之間的矛盾使巴爾幹半島地區經常發生糾紛、衝突和戰爭。 [3] 
1912年3月至8月間,已經獨立的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門的內哥羅(黑山)4國先後結成反土同盟,即巴爾幹同盟。隨後各國出於自己的目的,都插了進來。俄、英、法站在巴爾幹同盟一邊,德、奧則支持土耳其。這樣巴爾幹的局勢更加複雜化。10月,同盟各國相繼對上宣戰,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爆發。戰爭結束,土耳其戰敗求和。同年12月巴爾幹同盟四國與土耳其在倫敦舉行談判,由於兩大集團的插手,使交戰雙方的談判斷斷續續地拖了好幾個月,直到1913年5月30日,才簽訂了《倫敦和約》:土耳其在歐洲的領土除保留伊斯坦布爾及附近的一小塊地區外,其餘部分分割給巴爾幹同盟各國;承認阿爾巴尼亞獨立。對於巴爾幹各國來説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是一次正義的民族解放戰爭。
歐洲的首腦們企圖壓下巴爾幹危機,然而,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後,由於各帝國主義的挑撥,在分配戰果時巴爾幹同盟內部產生於嚴重分歧。塞爾維亞和希臘對保加利亞獲得馬其頓和色雷斯的大部分土地非常不滿,於是塞爾維亞和希臘於1913年6月1日簽訂了反保加利亞同盟條約,隨後羅馬尼亞也加入其中。俄羅斯(1547~1917)想利用這個同盟對抗德、奧,便對其表示支持。奧匈帝國(1867~1918)為了對付俄羅斯(1547~1917),便支持保加利亞。1913年6月29日,保加利亞在奧地利慫恿下,先發制人挑起了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第二次巴爾於戰爭是一次非正義的爭奪領土的王朝戰爭。結果,保加利亞被塞、希、羅、門、土五國聯軍打敗。1913年8月10日,雙方在布加勒斯特簽訂了和約,保加利亞不僅喪失了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從土耳其得到的大部分土地,而且還喪失了一部分原有土地。
兩次巴爾幹戰爭中,交戰雙方的背後都有歐洲大國的支持,因此,巴爾於戰爭實際上反映了兩大集團的矛盾鬥爭。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後,保加利亞為了伺機“復仇”積極投靠德、奧集團;塞爾維亞、希臘和羅馬尼亞則加強了同協約國的聯繫。這樣,兩大集團對巴爾幹的爭奪和巴爾幹各國之間的矛盾更加劇烈和複雜,終於成為矛盾的焦點和歐洲的火藥庫。隨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火由此而起。

巴爾幹戰爭戰爭過程

巴爾幹戰爭第一次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1912.10~1913.5)
巴爾幹戰爭 巴爾幹戰爭
巴爾幹同盟對土耳其的戰爭。意土戰爭(1911~1912)期間,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門的內哥羅結成巴爾幹同盟,1912年10月9日 ,門的內哥羅首先向土宣戰,17、18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和希臘先後參戰。10月底保軍逼近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至11月中旬,土耳其在巴爾幹的屬地只剩君士坦丁堡等5處。11月初,土耳其請求歐洲列強調停,並於12月3日與保、塞、門三國簽訂休戰協定。在歐洲列強斡旋下,1912年 [1]  12月16日土耳其與4個交戰國在倫敦開始議和談判。1913年1月23日,土耳其國內發生政變,新政府在德國(1871~1918)的支持下,態度強硬,和談破裂。2月3日,戰事再起。3月5日,希軍攻克亞尼納。3月26日,保 、塞聯軍攻陷亞得里亞堡。4月22日,斯庫台奧斯曼帝國軍隊投降。土耳其帝國再次求和。5月30日,土耳其與巴爾幹4國簽訂《倫敦條約》。條約規定,埃內茲至黑海的米迪耶一線以西的土耳其歐陸屬地(阿爾巴尼亞除外)和克里特島割讓給巴爾幹同盟國家;阿爾巴尼亞獨立,但須受俄、英、法、德、奧、意6大國監督;愛琴海諸島問題則由德、奧、英、俄4國處理。 [2] 

巴爾幹戰爭第二次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1913.6~1913.8)
以保加利亞為一方,希臘、塞爾維亞、羅馬尼亞、門的內哥羅和土耳其為另一方的戰爭。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結束後,塞爾維亞由於未得到通往亞得里亞海出海口,要求得地最多的保加利亞劃出馬其頓的一部分作為補償;希臘要求領有馬其頓的南部和西色雷斯。未參加同盟的羅馬尼亞則要求佔有南多布羅加。1913年6月1日,塞 、希秘密訂立反保同盟,羅馬尼亞旋即加入。6月29日,保對塞、希發動突然攻擊,遭到猛烈抵抗,希臘在基爾基斯戰役中打敗保軍。土耳其欲乘機收復失地,於7月16日向保加利亞發動進攻。7月29日保加利亞力屈乞和。8月10日簽訂了《布加勒斯特條約》。依約,塞取得馬其頓的大部,希取得馬其頓南部(包括薩洛尼卡)、色雷斯西部和克里特島,羅取得南多布羅加,土收回東色雷斯和亞得里亞堡,門的內哥羅的領土也有擴充。通過兩次巴爾幹戰爭 ,塞爾維亞實力大為增強。這就加深了塞與奧匈帝國(1867~1918)的矛盾,終於使巴爾幹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地。

巴爾幹戰爭戰爭結果

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門的內哥羅(即黑山)所組成的“巴爾幹同盟”,反對土耳其的控制和壓迫所進行的戰爭。盟國由於向土耳其提出給予馬其頓和色雷斯自治權的要求遭到拒絕,在沙皇俄羅斯帝國(1547~1917)支持下於1912年10月9日對土耳其宣戰。盟軍為民族解放而戰,士氣旺盛。經過激戰,塞、門兩軍進佔馬其頓和亞得里亞海沿岸;保軍控制伊斯坦布爾以西地區;希軍進佔愛琴海諸島;土耳其軍隊敗退到埃迪爾內、約阿尼納和斯庫台等地。11月3日土耳其被迫請求歐洲列強進行和平調處。由於盟國得到俄羅斯(1547~1917)支持,土耳其得到德國(1871~1918)和奧地利(1867~1918)支持,在大國影響下,直到1913年5月30日簽訂《倫敦條約》,戰爭宣告結束。戰敗國土耳其喪失了在歐洲的大部領土。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的結果,使巴爾幹半島各國人民擺脱了土耳其的長期統治,具有進步的民族解放的性質。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的結果,使巴爾幹各國重新分化,羅馬尼亞與英、法、俄協約國靠近,保加利亞則加入德奧同盟國。戰爭中,由於新式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飛機、裝甲車、無線電)的使用,作戰方法也有新的變化:戰鬥隊形更加疏開;軍隊行動更注意隱蔽;進攻多采取機動作戰和迂迴包圍;防禦多采取陣地作戰。巴爾幹戰爭導致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巴爾幹戰爭巴爾幹同盟

巴爾幹戰爭 巴爾幹戰爭
1912~1913年在巴爾幹爆發了2次戰爭。第1次巴爾幹戰爭是巴爾幹同盟(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門的內哥羅)與土耳其之間的戰爭,其目的是要求給予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各民族以自治權,把土耳其人從歐洲驅逐出去。戰爭以土耳其的失敗而告終。第2次巴爾幹戰爭是以保加利亞為一方,希臘、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為另一方的戰爭,後來羅馬尼亞和土耳其乘機也參加了這場對保加利亞的戰爭。結果是保加利亞戰敗。這兩場戰爭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在巴爾幹這個歐洲火藥庫爆發的具有重要影響的局部戰爭
歷史上,巴爾幹地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據不完全統計,自14世紀以來,那裏生活着大小20多個民族,其中較大的有土耳其、希臘族、保加利亞族阿爾巴尼亞族塞爾維亞族。由於歷史的原因,這些民族居住得比較混雜,相互之間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如塞爾維亞族居住地,那裏既有塞爾維亞族,又有波斯尼亞族和門的內哥羅族。不僅如此,巴爾幹地區還居住着俄羅斯人、馬扎爾人、猶太人、穆斯林人和茨岡人等大量的外國僑民。馬其頓地區有153.1萬人,其中41萬是信奉基督教的保加利亞人,4.6萬信奉伊斯蘭教的保加利亞人,14.5萬希臘人,12萬塞爾維亞人,9.5萬贊扎爾人和4.8萬猶太人。塞爾維亞有293萬人,其他地區還有134萬塞爾維亞族人。整個巴爾幹地區,希臘的僑民甚至超過希臘本土人口。據1907年的人口調查結果表明,希臘國內有263.7萬人,而整個巴爾幹地區的希臘僑民竟高達400萬。在阿爾巴尼亞、馬其頓、愛琴海沿岸、黑海沿岸到多瑙河入海口和小亞細亞地區,到處都有希臘的僑民。
自14世紀土耳其人入侵巴爾幹地區以來,該地區各民族一直受土耳其貴族的統治和壓迫。經過長期的英勇鬥爭,到19世紀,希臘、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先後擺脱土耳其的統治,獲得了獨立或自治,但是仍有一部分土地和人民處在土耳其的統治之下。1908年,具有革新思想的青年土耳其黨人在土耳其執政,但是並沒有使土耳其改變其對巴爾幹諸國的政策,被壓迫的各民族沒有得到自由,新政權仍然實施土耳其化。巴爾於各族人民不滿於現狀,塞爾維亞、希臘、阿爾巴尼亞不斷爆發起義,爭取民族解放、建立統一的民族獨立國家的鬥爭一浪高過一浪,他們要求本國政府與土耳其政府決裂,把土耳其統治者趕出巴爾幹,讓巴爾幹享有自治權,成為真正巴爾幹人的巴爾幹。巴爾幹各族人民的這種願望,乃是促成巴爾幹國家結盟的原動力。在這方面,塞爾維亞的官僚和軍隊順應了塞爾維亞人民擺脱奧斯曼帝國和哈布斯堡帝國壓迫的願望。1911年,德拉古廷·迪米特里耶維奇一阿皮斯上校在塞爾維亞建立了一個名為“要麼聯合要麼死亡”的秘密組織,這個組織的章程中提到,把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門的內哥羅、舊塞爾維亞、馬其頓、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和斯雷姆、伏伊伏丁那和達爾馬提亞等地區解放出來,使它們成為“塞爾維亞的各個省份”。
無獨有偶,其他巴爾幹國家的統治階級在本國人民追求民族解放和自治的呼聲下,也懷有各自的打算:
希臘政府夢想恢復當年地跨歐、亞兩洲的希臘一拜占庭帝國。在這種“大希臘思想”的指導下,它不僅想從土耳其手中奪回一水之隔的克里特島,而且準備向西、北兩個方向擴張,攫取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南部大片土地。
保加利亞企圖實現“聖斯特芬諾大保加利亞”的理想,獨佔馬其頓和色雷斯地區,兼有薩洛尼卡和卡瓦拉等港口,進入愛琴海。
塞爾維亞想建立包括大部分馬其頓在內的“大塞爾維亞”。為此,它想分割阿爾巴尼亞,佔領薩洛尼卡,獲得愛琴海和亞得里亞海兩處出海口。
門的內哥羅也不甘落後,它想擴大自己的版圖,分割諾維巴薩,強佔阿爾巴尼亞北部,與塞爾維亞接壤。
巴爾幹諸國為了銷售日益增多的商品,獲得高額利潤,不僅想極力擴大國內市場,而且急需向外擴張,奪取新的市場。於是巴爾幹各國政府把矛頭指向土耳其,特別是指向當時仍處於土耳其人統治下的馬其頓、色雷斯、愛琴海諸島嶼和阿爾巴尼亞等地區。它們想通過一場反對土耳其的戰爭達到各自的目的。由於國力不強,巴爾幹各國的民主階級軟弱無力使得經濟上和政治上必然的聯盟變成了巴爾幹君主國的聯盟。1911年意土戰爭的爆發和土耳其的腐敗,加速了巴爾幹各國政府反對土耳其的軍事結盟。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經過多次談判,簽訂了一項反土防奧的軍事同盟條約,雙方互相保證各自國家的獨立和領土完整,如其中一方遭到他國侵犯時,另一方應全力予以支援;雙方約定,在有利時機進攻土耳其;當南部進攻土耳其時,北部要對奧地利(1867~1918)採取守勢。雙方還就肢解馬其頓達成了一致意見並標明瞭有爭議的地區。在這兩個王國瓜分有爭議的地區時,選定俄羅斯帝國(1547~1917)沙皇尼古拉二世為仲裁者。
同年5月29日,保加利亞和希臘簽訂了《希保防禦同盟條約》。條約規定當土耳其攻擊締約國的一方領土或者破壞根據條約或國際法基本原則所享有的權利時,雙方以它們的一切武裝力量彼此幫助。9月,門的內哥羅和保加利亞、塞爾維亞也達成共同對土耳其作戰的協議。至此,以保加利亞為核心的巴爾幹同盟形成了。
應當指出的是,巴爾幹同盟的形成,不僅是巴爾幹各國政府不同利益相互妥協的產物,而且是帝國主義列強在巴爾幹地區推行擴張政策的結果。列強之間的衝突總是給巴爾幹半島投下陰影。在當時已經形成的兩大帝國主義國家集團(英國、法國和俄羅斯帝國(1547~1917)組成的協約國與德意志帝國(1871~1918)、奧匈帝國(1867~1918)和意大利組成的同盟國)的戰爭計劃中,巴爾幹半島對雙方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德意志帝國(1871~1918)視巴爾幹半島為通向中歐和近東的橋樑,因此千方百計想打進這一地區。德意志帝國(1871~1918)在土耳其佔據了重要地位:它承擔了土耳其軍隊的改組工作,得到了建造巴格達鐵路的特許權。對於奧匈帝國(1867~1918)來説,巴爾幹地區的戰略位置尤其重要。它要確保亞得里亞海、巴爾幹半島、地中海東部和北非的部分地區,為此想吞併塞爾維亞的東北部,而將塞爾維亞的其他地區交給保加利亞。它已從土耳其政府得到興建從烏瓦茨到科索沃米特羅維察的鐵路的特許權,而在科索沃米特羅維察已經建成了通往薩洛尼卡的鐵路。俄羅斯帝國(1547~1917)在巴爾幹擴張的傳統的和最重要的目標仍然是君士坦丁堡和打通達達尼爾海峽,為達到這一目標,它拉攏巴爾幹諸國,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反對德奧,打擊土耳其。
帝國主義列強在巴爾幹地區的明爭暗鬥,直接影響着該地區諸國的內外政策,左右着巴爾幹政局的發展和變化。在這裏,民族之間的矛盾使得人們內心的傳統意識更加根深蒂固,由於民族的興亡受到傳統敵人的威脅,巴爾幹各國決心聯合起來,對付共同的敵人土耳其。將它趕出歐洲,解放被佔領土,實現各民族自治,這正是巴爾幹同盟得以建立的直接成因和爾後的一致目標。在這種形勢下,巴爾幹地區醖釀着一場迫在眉睫的戰爭。

巴爾幹戰爭評析

巴爾幹戰爭 巴爾幹戰爭
巴爾幹戰爭是第1次世界大戰前夕一場多國參加的國際性戰爭。它受着各種地緣政治和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和影響,集中地反映了該地區和世界兩大帝國主義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這就決定了戰爭性質的複雜性。就第1次巴爾幹戰爭而言,雖然巴爾幹諸國王室和政府有着擴張領土的意圖,有帝國主義列強的不斷干預,但它有進步意義,因為戰爭的矛頭指向了長期壓迫和奴役該地區各民族的奧斯曼帝國,指向了落後的封建制度,順應了世界歷史的發展趨勢,符合大多數人民的願望。通過這場戰爭,巴爾幹地區80%以上的領土和70%以上的歐洲人口擺脱了奧斯曼帝國的統治。阿爾巴尼亞人民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馬其頓和色雷斯等地的人民獲得瞭解放。因此,這場戰爭具有正義性,它在“摧毀整個東歐的中世紀殘餘方面”“向前邁了一大步”。
第2次巴爾幹戰爭的性質與第1次不同,由於帝國主義列強的插手,巴爾幹諸國統治階級為爭奪土耳其在歐洲的屬地而引起了一場王朝戰爭,具有非正義性,這場戰爭把巴爾幹各族人民拖進了深淵。據不完全統計,有50萬以上的人口被迫出逃或被驅逐,流離失所。23.4萬土耳其人被趕出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1.5萬保加利亞人被迫從馬其頓遷到希臘,7萬希臘人從色雷斯逃往保加利亞,7萬阿爾巴尼亞人被遣往埃皮爾,26.5萬希臘人被土耳其驅逐出境,10萬土耳其人也不得不從希臘移到小亞細亞。
兩次巴爾幹戰爭不僅未能解決巴爾幹諸國間舊的矛盾,而且還增加了它們的新矛盾。馬其頓被幾國瓜分並未取得當地人民的同意;羅馬尼亞佔領南多布羅加也決非當地人民的意願;保加利亞對希臘和塞爾維亞版圖的成倍擴大而極為不滿,曾多次表示要修改《布加勒斯特條約》。新的矛盾和利益衝突促使巴爾幹諸國的力量重新組合,即原來的巴爾幹同盟不復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兩個集團:塞爾維亞、希臘和羅馬尼亞集團與保加利亞、土耳其集團。這兩個集團的背後又分別由協約國和同盟國的勢力支持着。
巴爾幹戰爭增加了帝國主義列強內部的磨擦。各大國在巴爾幹的經濟利益和勢力範圍決定着各自的政治態度,在具體問題上明爭暗鬥,但為了各自集團的戰略利益,互相又有所讓步。這些暫時的讓步雖沒有引發歐洲的大戰,但卻加深了協約國與同盟國之間的敵視和對立,刺激了普遍的擴軍備戰。特別是協約國支持的塞爾維亞,由於它在2次巴爾幹戰爭中是最大的贏家,領土擴大1倍,人口由300萬增加到近450萬,勢力和影響進一步擴大,這對德意志帝國(1871~1918)和奧匈帝國(1867~1918)的擴張計劃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奧匈多次宣稱要對塞爾維亞發動戰爭,這就使得巴爾幹地區成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火藥庫。
在軍事學術上,巴爾幹戰爭的作戰方法發生了一些變化。火炮射程和射速的提高,機槍數量的增加(盟軍有474挺,土耳其軍隊有556挺),飛機、裝甲車和無線電等新式武器和技術裝備的使用,使得地面部隊經常採用疏開戰鬥隊形,充分利用塹壕加強隱蔽,並注意了防空。在巴爾幹戰爭中,進攻一方善於實施機動作戰,向心突擊和迂迴包圍,這對導致作戰的勝利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這次戰爭還為多國部隊聯合作戰和加強盟軍的戰略協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巴爾幹戰爭結束

1913年8月10日 巴爾幹戰爭結束
1912年至1913年,圍繞土耳其在巴爾幹的屬地問題接連爆發了兩次巴爾幹戰爭。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是巴爾幹同盟反對土爾其的戰爭。1911年意大利與土爾其之間戰爭的爆發促成了巴爾幹各國反土力量的聯合。1912年3月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建立反土同盟,隨後希臘和門的內哥羅也相繼加入,巴爾幹同盟形成。1912年10月9日因土耳其拒絕給予馬其頓和色雷斯自治,門的內哥羅首先對土作戰,10月17日至18日,塞、保、希也先後參加對土戰爭。致使奧斯曼帝國軍隊三面受敵,節節敗退。12月3日土與保、塞、門三國達成停火協議。後因土政府拒絕議和條件,1913年2月3日戰火重起,同盟軍接連奪得亞尼納、亞得里亞堡和斯庫台,土耳其被迫求和。5月30日在歐洲列強斡旋下,土耳其與巴爾幹同盟四國簽訂《倫敦和約》,土耳其喪失了除君士坦丁堡及色雷斯一小部分以外的全部歐洲領地。阿爾巴尼亞獲得獨立。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結束了土在巴爾幹半島長達500年的統治。
然而《倫敦和約》墨跡未乾,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已經爆發。這是由巴爾幹同盟各國為爭奪領土而引起的王朝戰爭。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結束後,巴爾幹各統治集團在分配戰果時發生爭吵。塞爾維亞因未得到亞得里亞出海口,要求獲利最多的保加利亞割讓一部分馬其頓領土作為補償。希臘要求佔有馬其頓南部和西色雷斯,羅馬尼亞也希望佔有南多布羅加。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大帝國主義集團也插手其間。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和希臘簽訂《反保同盟》,隨之羅馬尼亞加入同盟。6月29日保加利亞軍隊對駐紮在馬其頓的塞、希軍隊突然發起進攻,拉開戰爭序幕,不久門的內哥羅和土耳其參加塞、希、羅一方對保作戰。保軍四面受擊,接連受挫。7月末塞、希、羅軍隊兵臨保首都索非亞城下,保加利亞被迫求和。1913年8月10日保、塞、門、希、羅五國在布加勒斯特簽訂和約,保加利亞喪失其在馬其頓和色雷斯的大部分土地及南多布羅加。以後,根據《保土條約》,土耳其又重佔亞得里亞堡。至此,巴爾幹戰爭結束。
兩次巴爾幹戰爭推動了波斯尼亞人和黑塞哥維納境內的民族解放運動。他們要求擺脱中歐地區的奧匈帝國(1867~1918)統治,與塞爾維亞合併,建立大塞爾維亞國家。而位於東歐地區的俄羅斯帝國(1547~1917)出於侵略目的,對這些要求予以支持。奧匈帝國(1867~1918)則堅決反對塞爾維亞的擴大,還力圖吞併塞爾維亞。這得到了德意志帝國(1871~1918)的支持。而奧塞兩國的衝突又勢必引起奧俄衝突乃至同盟國與協約國的衝突。兩大帝國主義集團在巴爾幹角逐爭鬥,使其成為歐洲的火藥庫。《布加勒斯特和約》簽訂不到一年,規模空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因巴爾幹問題而突然爆發。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