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馬尼亞王國

鎖定
羅馬尼亞王國(羅馬尼亞語:Regatul României),是1881年羅馬尼亞公國的大公卡羅爾一世即位國王后成立的國家,位於東南歐巴爾幹半島東北部。
中文名
羅馬尼亞王國
外文名
Kingdom of Romania
簡    稱
羅馬尼亞
所屬洲
歐洲
首    都
布加勒斯特
主要城市
雅西蒂米什瓦拉克盧日納波卡康斯坦察加拉茨布拉索夫
國慶日
1881年3月14日
國    歌
《君王萬歲》
官方語言
羅馬尼亞語
貨    幣
羅馬尼亞列伊
政治體制
君主立憲政體
國家領袖
卡羅爾一世
斐迪南一世
卡羅爾二世
米哈伊一世
人口數量
20,058,378(1940)
人口密度
68人/平方公里(1940)
主要民族
羅馬尼亞人 [1] 
主要宗教
東正教 [1] 
國土面積
295,049平方公里(1940)

目錄

羅馬尼亞王國發展歷史

1890年的疆域 1890年的疆域
羅馬尼亞人的祖先是達契亞人,在羅馬人到來之前就已世代居住於此。公元前70年,建立了最早的達契亞人國家。公元106年被羅馬征服,成為羅馬的一個省,達契亞人改講拉丁語,並改為自稱“羅馬尼亞人”,以後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羅馬尼亞民族。公元272年羅馬帝國達契亞撤軍,羅馬尼亞人重獲獨立。
14世紀先後組成瓦拉幾亞、摩爾多瓦和特蘭西瓦尼亞3個公國。16世紀後成為奧斯曼帝國附庸。1859年,瓦拉幾亞公國摩爾多瓦公國合併,稱羅馬尼亞,仍隸屬奧斯曼帝國。1877年5月9日,羅馬尼亞宣佈獨立。1881年,改稱羅馬尼亞王國。1918年12月1日,特蘭西瓦尼亞公國與羅馬尼亞王國合併。至此,羅馬尼亞形成統一的民族國家
1914年疆域 1914年疆域
羅馬尼亞王國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持中立態度,在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對保加利亞宣戰,獲得了南多布羅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羅馬尼亞王國參加了協約國一方,戰後獲得了布科維納、特蘭西瓦尼亞、多布羅加、比薩拉比亞等大片土地,實現了大羅馬尼亞的構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羅馬尼亞王國是軸心國集團的成員,在納粹德國的壓力下,被迫將北特蘭西瓦尼亞割讓給匈牙利,南多布羅加割讓給保加利亞,同時蘇聯出兵佔領了布科維納和比薩拉比亞。當時的國王卡羅爾二世對領土喪失的不作為引起了民眾的強烈不滿,被迫在1940年退位。二戰之後,蘇聯軍隊佔領了羅馬尼亞。
1947年12月30日,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成立,君主制度被終止,羅馬尼亞王國滅亡。

羅馬尼亞王國地理

羅馬尼亞王國疆域,1939年 羅馬尼亞王國疆域,1939年
羅馬尼亞王國位於東南歐巴爾幹半島東北部, 北部和東北部與俄羅斯帝國交界;西北部和西南部分別同奧匈帝國與塞爾維亞王國接壤;南部同保加利亞王國多瑙河為界;東臨黑海

羅馬尼亞王國經濟

王國國徽 王國國徽
羅馬尼亞王國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工業創造的國民收入很小的比重。
1937年,工業所創造的國民收入只佔全部國民收入的33.7%,而農業和林業卻佔54.9%。1938年,生產資料的生產只佔工業總產值的45.5%,機器製造和金屬加工工業的產值只佔工業總產值的10.2%。羅馬尼亞石油儲備佔歐洲第2位,但沒有石油機器製造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前,99%的機牀靠進口。外貿以出口農產品和石油為主,其中原油佔40.5%,糧食佔32.2%,種子和豆類佔5.5%,木材佔9%。

羅馬尼亞王國外交

同美國的關係
美國於1880年6月14日在羅馬尼亞設立辦事處,同年8月11日,該辦事處升為公使館。1941年12月羅美斷交。
俄羅斯的關係
羅馬尼亞王國與俄羅斯帝國於1878年9月建立公使級外交關係,1918年兩國斷交。1934年6月9日,與蘇聯建立外交關係。1941年6月22日,兩國再次斷交。1945年8月6日,雙方建立公使級外交關係,同年8月24日,兩國外交關係升格為大使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