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科普中國·科學百科

鎖定
科普中國·科學百科項目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與百度百科權威共建的大型科普項目,通過對科學類詞條的權威編輯與認證,將科普資源信息化,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中文名
科普中國·科學百科
外文名
China Science Communication·Science Encyclopedia
建立者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與百度百科
目    的
將科普資源信息化

科普中國·科學百科成立背景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要講話精神,中國科協深入推進科普信息化建設工程。科普信息化建設工程項目中特設立“科普中國·科普百科詞條編撰與傳播”子項目,建設“科普中國·科學百科” [1]  ,並在百度百科平台上具體實施。
百度百科作為網絡搜索領先知識入口,其中科學類詞條搜索量佔總搜索量15%,本項目以百度百科為平台滿足了公眾、泛在、個性的科普需求,順應了公民科普知識學習習慣,有利於提升科普傳播能力水平,增強科普的受益面和實效性。

科普中國·科學百科項目內容

科學百科建設覆蓋了航空航天、天文學、信息科學、動植物等所有的自然科學、工程技術、交叉學科門類。主要包括這些領域的科學術語、科技熱點、科學原理、科學方法、科技應用、科學事件、科學人物、科學機構等。
科學百科詞條:超級月亮 科學百科詞條:超級月亮
科學百科的呈現方式為詞條,以其公眾習慣性搜索的關鍵詞,以及學科中的通俗名詞為主要線索,確定詞條名稱。每個詞條的釋義,依據其詞條本身的特點,採取不同的釋義方式。其內容主要由權威認證詞條組成。權威認證詞條即嵌入了認證模塊的百科標準詞條,在這些詞條上項目對科普中國品牌和專家信息進行充分展示,以彰顯詞條的權威性和科學性。

科普中國·科學百科項目成果

截止項目已完成了近20萬權威科普詞條建設,並邀請了2000餘名副高以上的評審專家、1000餘名來自全國頂尖高校的學生詞條編輯志願者入駐項目平台。
在內容的豐富化建設方面,項目完成了1000餘條動畫、專家講解視頻,讓複雜的理論知識更通俗易懂,形象生動。
此外,項目嚴格落實中國科協科普工作進鄉村、進社區和進學校的要求,將科普知識送到廣大人民羣眾的身邊,用科學糾正他們認識上的誤區,激發全社會對科學知識的興趣。項目已經舉辦了6場大型的線下傳播活動,包括科普中國“Running百科少年”活動等。

科普中國·科學百科品牌傳播活動

在內容輸出方面項目採用了線上和線下兩大展示策略。在線下,
1、科普日活動 [2] 
2016年9月17-23日, 百度作為重要參展單位參與了全國科普日第六屆科學嘉年華,在炫彩科普中國展區展示了與中國科協合作推出的“科普百科詞條編撰與傳播”項目,包括權威詞條及科普視頻,例如圖靈測試引力波石墨烯等,以及今年百科在VR、AR領域的最新成果。
9月18日,北京市副市長隋振江、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徐延豪等領導出席了全國科普日活動,重點參觀了百度百科展台的諸多科技創新展品,包括增強現實(AR)體驗、VR博物館體驗等,並對百度百科在科學百科詞條項目中的努力給予好評和認可。
2、科普中國“科學進鄉村”活動 [3] 
2016年11月24日“科學進鄉村”活動來到平谷區東高村鎮,為當地村民帶來葡萄種植專題活動。活動結合生活案例引導公眾如何使用科學百科平台,在網絡上搜索權威科學知識,如何鑑別權威認證,以警惕網絡謠言,提高生活、生產技能。活動還邀請了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徐海英,為現場百餘位農民朋友帶來“葡萄優良品種優質栽培種植技術”的培訓講座。在座村民表示,“希望通過此次葡萄種植技術培訓,以提升當地葡萄產業發展,帶動民眾農業技能和科學素質的雙重提升。”
3、科普中國“Running百科少年”活動 [4] 
“Running百科少年”是依託科普中國·科學百科動植物類詞條展開線下趣味競賽。活動前期發佈全國招募活動稿件,並與山東省科協、浙江省科協、北京自然博物館等權威科普機構合作,設置北京、濟南、杭州3個招募點,指定選拔標準和機制,最終參選300餘人,入圍50人進入複選。 12月17日,科普中國·科學百科“Running百科少年”競賽活動在北京自然博物館正式開啓。
4、科普中國·科學百科遊園會品牌傳播活動
2017年4月15日,結合科普中國·科學百科權威認證的詞條,在北京、昆明、哈爾濱、杭州、濟南、西安六地開展了“科學百科遊園會”主題活動。線上通過 H5“翻圖猜物贏多肉”互動小遊戲引爆宣傳,為線下活動引流。線下游園採用權威專家帶隊+趣味互動遊戲+北京遊園雙平台直播的模式,在北京植物園、昆明植物園、杭州植物園、哈爾濱市農科院、濟南泉城公園、陝西師範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植物園,由植物學專家帶領線上招募的300名百科用户(親子為主)開展了線下科普活動。
5、Online南極科考品牌傳播活動 [5] 
2017年4月20日-23日,在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和浙江省科協大力支持下,百度百科聯合科普中國攜手第33次南極科考的葉瑛、袁園、陸蓉3位專家,發起科普中國·科學百科“Online南極科考”招募活動。
線上搭建網絡平台H5,邀請廣大用户答題“探秘”我國四大南極科考站, 線下與200名科考愛好者在浙江科技館就南極科學考察百科知識開展面對面沙龍活動。
6、“撩”解你是否焦慮
科學百科遊園會
2017年,5月上旬,科普中國·科學百科結合權威專家認證的2600個心理學詞條(焦慮症、自我損耗)和上萬條醫療健康詞條,發起“撩”解你是否焦慮品牌傳播活動。線上H5測評,經中國心理學會權威授權,採用國內最新研究成果——心理損耗測試法,以趣味互動方式呈現測試結果,吸引大量用户轉發,同時為線下活動引流。線下沙龍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中國心理學會心理普及工作委員會支持下,中國心理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主任高文斌與篩選出的50名活動參與者在博瑞大廈者開展沙龍活動,讓更多人瞭解如何處理矛盾、調整心理,緩解公眾的心理損耗狀態。
7、“科普中國·科學百科建設工程”發佈會 [6] 
科普中國·科學百科建設工程發佈會 科普中國·科學百科建設工程發佈會
2017年7月11日,百度百科聯合中國科協在京舉辦“科普中國·科學百科建設工程”啓動發佈會。工程秉承“讓科學沒有門檻”宗旨,將攜手10萬以上科學家和專家、100萬以上編撰志願者,共同打造權威準確、實時更新、詞條量級在百萬以上的互聯網科學百科全書。這是迄今為止中文互聯網世界裏最雄心勃勃的科普計劃,每一箇中文用户只需要一部手機或者一台電腦打開百度百科,就可以獲取高質量的科普知識。
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徐延豪、中國科協科普部部長白希、百度公司副總裁沈抖、百度百科總經理陳合春,以及各大科普機構、學術機構和高校團體參加了本次活動。會上數學家林羣,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歐陽自遠,太陽物理學家汪景琇,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專家陳可冀、生物學家楊煥明等5位中科院院士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作為首批參與“科普中國·科學百科建設工程”的科學家,被授予了“科普中國·科學百科建設工程”首期科學顧問稱號。
基於該項目的良好合作,百度百科與中國科協共同啓動“科普中國·科學百科建設工程”。中國科協科普部部長白希在致辭中指出,中國科協作為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牽頭單位,長期以來致力於全民科學素質的提升。科普中國·科學百科建設工程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三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舉措,是增強我國科普傳播能力、建設世界科普強國的全新手段,也是適應信息化條件下公眾獲取科學知識行為習慣需求和適應智能化社會科普發展新需要的必然要求。

科普中國·科學百科科學顧問

歐陽自遠 歐陽自遠
林羣 林羣
楊煥明 楊煥明
陳可冀 陳可冀
汪景琇 汪景琇
李蘭娟 李蘭娟
歐陽自遠:中國科學院院士、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
林羣: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家
楊煥明: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學家
陳可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專家
汪景琇:中國科學院院士、太陽物理學家
李蘭娟: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專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