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秋夜

(巴金散文作品)

鎖定
《秋夜》是巴金的一篇緬懷魯迅的散文,本文是巴金借用魯迅當年用過的題目,以懷念、追思、頌揚魯迅及其精神。 [1-2] 
作品名稱
秋夜
外文名
qiuye
作    者
巴金
創作年代
1956年
文學體裁
散文

秋夜作品原文節選

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盤墨汁,風從窗縫吹進來,寫字桌上的枱燈像閃眼睛一樣忽明忽暗地閃了幾下。我剛翻到《野草》的最後一頁。我抬起頭,就好像看見先生站在面前。
仍舊是矮小的身材,黑色的長袍,濃濃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須,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兩根手指夾着一支香煙。他深深地吸一口煙,向空中噴着煙霧。
他在房間踱着,在椅子上坐下來,他抽煙,他看書,他講話,他俯在他那個書桌上寫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發出來爽朗的笑聲……
這一切都是那麼自然,那麼平易近人。而且每一個動作裏彷彿都有先生的特殊的東西。你一眼就可以認出他來。
不管窗外天空漆黑,只要他抬起眼睛,整個房間就馬上亮起來,他的眼光彷彿會看透你的心,你在他面前想撒謊也不可能。不管院子裏暴雨下個不停,只要他一開口,你就覺得他的每個字都很清楚地進到你的心底。他從不教訓人,他鼓勵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睜大,牽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使有絆腳石,他會替你踢開。
他一點也沒有改變。他還是那麼安靜,那麼懇切,那麼熱心,那麼慈祥。他坐在椅子上,好像從他身上散出來一股一股的熱氣。我覺得屋子裏越來越温暖了。
...... [2] 

秋夜寫作背景

三十年代時,魯迅十分關心巴金,並對他有很好的評價:“巴金是一個有熱情的有進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數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巴金對魯迅也一直十分崇仰。1956年10月,正是魯迅去世二十週年;巴金難抑心中的懷念與思緒,寫下了這篇感人至深的散文作品。
新中國的建立,使巴金興奮、期待、歡快。可是,接二連三的批判運動,巴金有時會按上面的意圖去理解、有時會違心地去批判某某人與某某觀點、有時也會想不明白,委屈之情油然而生。

秋夜課文研討

一、如何理解“倘使有絆腳石,他會替你踢開”一句?
答:是指生活中的困難.挫折. 和麻煩事。
二、從全文看,“先生”具有怎樣的性格?用文中的話回答。
答:他還是那麼安靜,那麼懇切,那麼熱心,那麼慈祥。
三、文中許多句子都表現了“先生”的精神品質。請選一句作簡要分析。
答:“不管窗外天空那麼漆黑,只要他抬起眼睛,整個房間就馬上亮起來,他的眼光彷彿會看透你的心,你在他面前像撒謊也不可能。”通過人物描寫表現“先生”敏鋭的眼力和洞察力。

秋夜內容述評

一、淋漓盡致地表達出對魯迅的懷念與追思之情。
魯迅曾十分關心文學青年,為他們改稿、潤色、乃至作序、推薦發表、集資出版,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對巴金,魯迅特別關心,並有過很好的評價。魯迅説,巴金“固然有‘安那其主義者’之稱,但他並沒有反對我們的運動……”(《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這就表明,巴金雖然相信過無政府主義,但與魯迅是站在一起的。
對於魯迅的去世,巴金多次撰文,表示了沉重的哀痛。現在,魯迅去世二十週年紀念日來臨之際,巴金又寫下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 ,
作者從魯迅的音容笑貌寫起,表現魯迅的“平易近人”;寫了一連串魯迅的“聲音”,彷彿是重温魯迅的教誨。
作者由衷地發出感嘆:“我知道魯迅並沒有死,而且也永不會死!”這就十分明確地亮出了文章的主題,表達出作者的心聲。
二、以鮮紅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一顆心,來表現魯迅的性格、魅力與永存的價值。
文章從魯迅再現開始,“透過黑色長袍我看見一顆燃得通紅的心”,一直到這顆心“漸漸地升到了空中,就掛在天空,像一輪初升的紅日”,以及末尾一句“我的確看到了他那顆發光的燃燒的心”。全文自始至終貫穿這一描寫。
鮮紅,給人以熱烈、歡快的感覺;又彷彿是種感召,吸引着眾多的人們;
透明,也就是毫無保留,坦誠相見,內心所思所想,可以光照日月;
光芒四射,既是耀眼奪目,又猶如燈塔,給黑暗中的人們指出一條光明大道。同時,也照出妖魔鬼怪的原形嘴臉,使他們無處藏身。
是這樣的一顆心——作者以形象、簡潔的語言,勾勒出魯迅的為人與性格。
三、我們今天怎樣學魯迅?
文章中,引述了魯迅八句話。這八句話有兩層含意。第一是魯迅自己的生活準則:什麼都可以拿出來,沒有什麼顧慮、不退卻、不低頭,“敢説,敢做,敢罵,敢恨,敢愛”。第二是魯迅的期望:“為了真理,要敢愛,敢恨,敢説,敢做,敢追求!”“勇敢地繼續向着更大的光明前進!”
這八句話歸結為一個意思:不要顧忌什麼,為了真理,勇敢向前。
這就是巴金在魯迅去世二十週年時所提出的:我們今天如何學魯迅、學習魯迅什麼?

秋夜藝術特色

一、藉助夢境的虛幻性,使魯迅形象得以重現。
文章以夢境作為主幹、核心,取得了再現魯迅的藝術效果。《野草》大量採用夢境,使魯迅的理想、厭惡、彷徨、猶疑充分顯示;其中,又以死亡者的再現而深化了作品的內涵,使時空有了延伸與溝通。
巴金的《秋夜》以夢境貫穿始終,這就有可能讓魯迅與讀者見面。如果取消了這一夢境,就很難實現作者的意圖。
這裏還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巴金有過與魯迅的交往,熟悉魯迅的神態與風采。於是,為夢境提供了紮實的基礎。
二、用多種手法刻畫魯迅。
1.肖像描寫。如夢境開始,魯迅出現:“仍舊是矮小的身材,黑色的長袍,濃濃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須,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這樣,就使讀者如見其人。事實上,當時見到過魯迅本人的已經不多了。作者用猶如工筆的描寫,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動作描寫。如魯迅出現時,“右手兩根手指夾着一支香煙。他深深地吸一口煙,向空中噴着煙霧”。這兒的一連串動作,使人物頓時活了起來。肖像不再是肖像;魯迅就在我們身邊。當然,這也有賴於作者對魯迅的熟悉。
3.語言描寫。作品中有八句魯迅的話。這些話有些是魯迅原話,有些是略加改造,因而體現了魯迅的思想和精神,並且表現出魯迅的一貫風格。
三、激情洋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巴金的作品以充滿激情而著稱。《秋夜》更是有這方面的特色。
激情,首先來自對魯迅由衷的懷念、頌揚與追思。思緒萬千、浮想聯翩,有多少話要向先生傾訴。
在表現方法中,巴金多采用排比句式,例如,“他在房裏踱着,在椅子上坐下來,他抽煙,他看書,他講話,他俯在他那張書桌上寫字……”又如,“他還是那麼安靜,那麼懇切,那麼熱心,那麼慈祥。”這種一瀉千里的排比句,增添了文章的盎然激情,使讀者情不自禁地受到感染。

秋夜參考資料

……我出版了二十本散文集。其實這二十本都是薄薄的小書,而且裏面什麼文章都有。有特寫,有隨筆,有遊記,有書信,有感想,有回憶,有通訊報導……總之,只要不是詩歌,又沒有故事,也不曾寫出什麼人物,更不是專門發議論講道理,卻又不太枯燥,而且還有一點點感情,像這樣的文章我都叫做“散文”。(巴金《談我的“散文”》,《萌芽》1958年第9期)
我最近還在另一個地方説過:藝術的最高境界是無技巧。我幾十年前同一位朋友辯論時就説過:長得好看的人用不着濃妝豔抹,而我的文章就像一個醜八怪,不打扮,看起來倒還順眼些。他説:“流傳久遠的作品是靠文學技巧流傳,誰會關心百十年前的生活?”我不同意。我認為打動人心的還是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和主人公的命運。這仍然是在反對那些無中生有、混淆黑白的花言巧語。我最恨那些盜名欺世、欺騙讀者的謊言。(巴金《我和文學》,載《鐘山》1980年第4期)
熟悉巴金的讀者都知道,筆端感情洋溢是他的作品的主要特色。這在他的散文中表現得尤為充分。……,因為基調的高昂,聲音的響亮,感情的充實,使他酌作品對讀者更具有激發鬥爭熱情,鼓舞勝柯信心的力量和陶冶高尚情操的作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