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祭屈原文

鎖定
《祭屈原文》是南朝宋文學家顏延之創作的一篇駢文。此文哀悼屈原,並以屈原自況,寄託了作者的遭遇與感慨。開頭為序,交代祭奠之事。前兩層感嘆屈原生不逢時,為奸臣妒害的歷史遭遇。第三層頌揚屈原才德芬芳廣傳,光輝遠照。最後一層深致祭奠之意。文章寫得凝練灑脱,感情深沉,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1] 
作品名稱
祭屈原文
作品別名
為湘州祭屈原文
作    者
顏延之
創作年代
南朝
作品出處
《文選》
文學體裁
駢文

祭屈原文作品原文

祭屈原文1並序
惟有宋五年月日2,湘州刺史吳郡張邵3,恭承帝命,建旟舊楚4。訪懷沙之淵5,得捐佩之浦6。弭節羅潭7,艤舟汨渚8。乃遣户曹掾某9,敬祭故楚三閭大夫屈君之靈10
蘭薰而摧11,玉縝則折12,物忌堅芳,人諱明潔。
曰若先生13,逢辰之缺14。温風迨時15,飛霜急節16。贏、羋遘紛17,昭、懷不端18,謀折儀、尚19,貞蔑椒、蘭20。身絕郢闕21,跡遍湘幹22
比物荃蓀23,連類龍鸞24。聲溢金石25,志華日月26。如彼樹芳27,實穎實發28
望汨心欷29,瞻羅思越30。藉用可塵31,昭忠難闕32 [1] 

祭屈原文註釋譯文

祭屈原文詞句註釋

  1. 屈原:戰國時楚國政治家,詩人。文章題名一作“為湘州祭屈原文”。 [2] 
  2. 有宋五年:南朝劉宋景平二年。
  3. 湘州:治所在今湖南省長沙。吳郡:治所在今江蘇省蘇州市。
  4. 建旟(yú):語出《周禮·春官》:“州里建旟。”指為刺史。旟:繪有展翅疾飛的鳥隼圖像的旗幟。舊楚:湘州屬故楚之地。
  5. 懷沙:懷抱沙石自沉於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原)乃作《懷沙》之賦。……於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6. 捐佩:捐棄玉佩。屈原《九歌·湘君》:“捐餘塊兮江中,遺餘佩兮澧浦。”得:到。
  7. 弭(mǐ)節:駐車。羅:汨羅江。
  8. 艤(yǐ):移船靠岸。汨:汨羅江。
  9. 户曹:掌管民户、祭祀、農桑的官署。掾(yuàn):副官。
  10. 三閭(lǘ)大夫:官名,戰國時楚國特設。楚國王族分屈、景、昭三姓,三閭大夫負責處理三姓內務。
  11. 薰:芬芳。
  12. 縝(zhěn):細潤。
  13. 曰若:助詞。先生:指屈原。
  14. 辰:時。缺:衰落。
  15. 怠時:應時不至。喻敗落。
  16. 急節:急變了時令。
  17. 贏(yíng):秦君之姓。羋(mǐ):楚君之姓。遘(gòu)紛:製造糾紛。
  18. 昭:秦昭王。懷:楚懷王。不端:不正。
  19. 折:挫敗。儀:張儀。戰國時縱橫家,秦國之相。尚:靳尚。楚國佞臣。
  20. 貞:忠貞不二。椒:子椒。楚之佞臣。蘭:子蘭。楚國司馬,懷王少弟。
  21. 郢(yǐng)闕:指楚都郢。
  22. 幹:岸。
  23. 比物:連綴相類的事物.進行排比歸納。荃蓀(quánsūn):香草。
  24. 連類:意同“比物”。
  25. 金石:李善注:“樂也。”
  26. 志華日月:李善注:“《史記》太史公曰:推此志也,與日月爭光可也。”
  27. 芳:種植芳草。
  28. 實:猶“是”。穎:結穗碩碩。發:發芽。
  29. 欷(xī):悲。
  30. 思越:神思飛越。
  31. 藉用可塵:李善注:“《周易》曰:藉用白茅,何咎之有?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句中白茅是一種多年生草,其地下莖白軟有節,味甜可食,古代常用以包裹充祭祀的禮物。
  32. 昭忠:顯示忠信。闕:缺。 [3-4]  [5] 

祭屈原文白話譯文

大宋元嘉五年某月某日,湘州刺史吳郡張邵,遵奉皇帝之命,在過去楚國的土地上,豎起刺史的旌旗。訪問屈原的遺蹟,尋找他投江的地方。在汨羅潭邊停住節旄,洲渚旁泊下了船隻。於是派遺户曹掾某某,祭奠楚國三閭大夫屈君的英靈:
芳蘭因為香氣而受摧折,美玉因為質地細潔而遭毀壞。物品忌的是堅硬芬芳,人格忌的是明智高潔。
屈原先生啊,你生不逢辰。萬物在温風吹拂中生長,而又在寒霜中被扼殺。秦、楚兩國爭端紛起,昭王用卑鄙的手段囚禁了懷王。你的才智壓倒張儀、靳尚;你的志節非子椒、子蘭所能比方。可是你被迫離開了郢都,你的足跡遍佈湘江。
你像那香草,虯龍、鸞鳳才配得上做你的同類。你的聲名遠揚,如同鍾、磬奏出的音樂一樣宏亮;你的志節像太陽,像月亮,發出光芒。像開花的樹木,結實顆顆飽滿。
望着汨羅江,心中唏噓,神思飛越。我借用白茅等微薄的祭品獻給您,即使沾染上塵土也沒有關係,而用它們來表明我對您的一片忠心卻不可或缺啊! [2]  [5] 

祭屈原文創作背景

這篇祭文大約寫於南朝宋少帝(劉義符)景平二年(424)。顏延之學識淵博,深得宋武帝(劉裕)欣賞,當時有雁門人周續之,隱在廬山,在儒學方面頗有名望,後被徵入京城辦學授課。宋武帝訪問周續之時,朝中大臣都會跟隨而去,顏延之雖然官位比較低,但都能跟在前面,宋武帝命令顏延之與周續之探討學術,顏延之總能以名詞著理辯勝周續之。於是顏延之倍受信任與重用,官位升遷為尚書儀曹郎、太子中舍人。當時,有尚書令傅亮以文采著稱,號稱無人可及,顏延之認為自己的才華不再傅亮之下,所為被傅亮所嫉恨。廬陵王劉義真非常喜愛有文采的人士,所以顏延之也經常被他款待,然而這卻遭到司空徐羨之的猜疑與嫉妒。宋少帝即位後,傅亮、徐羨之專權,顏延之被貶為員外常侍,外放始安郡(今廣西桂林一帶)太守。顏延之在赴任途中,經過汨羅江,代湘州刺史張邵作此祭文。 [1] 

祭屈原文作品鑑賞

祭屈原文文學鑑賞

全文分序文和祭文兩部分。
序文交代了祭祀的時間、地點、祭祀人以及祭祀對象。序文中的“訪懷沙之淵,得捐佩之浦”,暗用了屈原的作品《九章·懷沙》及《九歌·湘君》,在未道及屈原名字之前就已喚起對屈原的思念之前。“弭節羅潭,艤舟汨渚”把汨羅二字拆開,使用了駢文中常用的離合修辭法。“訪懷沙之淵,得捐佩之浦。弭節羅潭,艤舟汨渚”,四句同義反復,四個水字旁的字“淵”、“浦”、“潭”、“渚”排用,表現出刻意修飾的特點。
祭文可分為四層。第一層四句(“蘭薰而摧”至“人諱明潔”)既是對屈原的總體肯定——蘭薰、玉縝;堅芳、明潔;又是對屈原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摧、折、忌、諱;同時也是作者人生觀的高度概括。這四句是先分後合、由物及人的轉折關係。“物忌堅芳”是“蘭薰而摧,玉縝則折”的綜合,堅承玉而來,芳承蘭而來,此三句先分析後綜合。“物忌堅芳,人諱明潔”又由物轉為人。其中,句中用“蘭”、“玉”作比,不僅契合屈原的品質,也契合屈原慣用的“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由“物”忌堅芳過渡到“人”(屈原)諱潔明,既暗點屈原才德不能用於世的緣由,又寓含告慰死者的意義。
第二層十句(“曰若先生”至“跡遍湘幹”)像是一篇《屈原列傳》,精練地敍寫了屈原所處的戰國時代楚國內部爭權奪利、君主昏聵的歷史事實,屈原高超的謀略和堅貞的信念以及被流放行吟的悲慘遭遇。作者首先感嘆屈原生不逢時。“温風怠時,飛霜急節”,是“辰之缺”的形象表述,“贏、羋遘紛,昭、懷不端”是對“辰之缺”的具體説明。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屈原雖然“謀折儀、尚,貞蔑椒、蘭”,卻懷才不遇,“身絕郢闕,跡遍湘幹”,落得個流放、自殺的下場。
第三層六句(“比物荃蓀”至“實穎實發”)稱頌屈原的辭賦。“比物荃蓀”是象徵手法,“連類龍鸞”是想象力豐富。“ 聲溢金石”,是説明屈原的作品可以雕刻在金鐘石罄上,響徹人間,流傳千古。“志華日月”一語從劉安《離騷傳》中借來:“濯淖污泥之中,蟬蜕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其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如彼樹芳,實穎實發”,形象地把屈原的作品比喻成茂盛的芳樹,芳香四溢,蔭蓋後人。
第四層四句(“望汨心欷”至“昭忠難闕”)以悲傷感慟的筆調抒寫對屈原的景仰悼念之情,末二句始點明所獻祭品,這與一般祭文於開篇點明祭品的寫法頗不相同,既可避免祭文的呆板性,又能體現出祭者重在懷人的主旨。筆法變幻,戛然而止。
這篇祭文作者誦罷掩卷,似乎言猶未盡——正如向秀悼念故人嵇康的《思舊賦》,有一種“剛開頭便又煞了尾”的印象。屈原的為人,高潔卓立;他的遭際和作者顏延之差不多,作者因為在朝中“辭意激揚,每犯權要”,遭尚書令傅亮等人所忌,終於被外放始安郡(治所在今廣西桂林)太守。當其“弭節羅潭,艤舟汨渚”,祭奠這位命運相似的古賢時,該會有無限憂憤湧瀉筆端。當如劉勰的説法:“祭奠之楷,宜恭且哀”(《文心雕龍·祝盟》)。而此文卻一發即收,少有“哀”情之激盪。這一點應緊密結合序文。因為序文中已交代“主祭”原本就不是顏延之,而是“湘州刺史吳郡張邵”。也就是説,這篇祭文是作為堂堂刺史祭奠屈原的“官樣文章”,而由顏延之代筆。這一點決定了作為官方祭文,作者只能冠冕堂皇地寫些仰瞻高風、虔誠致奠的內容,方能為張邵所接受;不能自由地抒發自身的感懷。這也就是所謂“代哭不哀”的道理。
這篇駢體祭文,詞藻華麗、對偶工穩、結構嚴密、韻律諧和,以簡練、凝重的語言,表現了作者對屈原的極高評價與崇敬,文章敍事、抒情錯落有致,渾然一體,表現了很高的藝術技巧。 [4]  [5]  [6] 
這篇祭文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簡潔、樸實;絕無繁長語,無南北朝時期的厚重華麗文體。二是借古喻今,借屈道已:借屈原在楚國的“逢辰之缺”,喻作者在劉宋的生不逢時;借椒蘭之輩的妒賢忌能,揭露作者所處時代的“物忌堅芳,人諱明絮”。古今打成一片,頗多文外之旨。 [7] 

祭屈原文名家點評

古來文士之厄,大都如此。每讀一過,為悽咽久之。(許槤《六朝文絮》)
果是八寶流蘇,中以四言括三間之事,筆力高古。(陳天定《古今小品》) [2] 

祭屈原文作者簡介

顏延之塑像 顏延之塑像
顏延之,字延年,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市)人。生於公元384年(晉孝武帝太元九年),卒於公元456年(宋孝武帝孝建三年)。少年時孤貧好學,無所不覽。喜飲酒,性偏激,好肆意直言。官至金紫光祿大夫。詩歌創作在當時與謝靈運齊名,但雕詞煉句,好用典故,缺少自然的風格。有《顏光祿集》。 [8] 
參考資料
  • 1.    陳宏天 趙福海 陳復興.昭明文選譯註 第6卷 .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651頁
  • 2.    夏鹹淳 陳如江.歷代小品文觀止.西安市: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108-109頁
  • 3.    王友懷 魏全瑞.昭明文選注析:三秦出版社,2000年:833-834頁
  • 4.    傅德岷 張耀輝.中外散文名篇鑑賞辭典.安徽市:安徽文藝出版社,1989年:150-152頁
  • 5.    王人恩.古代祭文精華.蘭州市:甘肅教育出版社,1993年:70-71頁
  • 6.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編.古文鑑賞辭典珍藏本 上.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742-743頁
  • 7.    孟慶文.新古文觀止賞析.海口市:南海出版社公司,1997年:208頁
  • 8.    顏延之詩《五君詠》講解  .中國作家網.2012-02-24[引用日期2014-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