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雲洞

(中國道教全真道金山派宮觀)

鎖定
白雲洞,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地處嶗山巨峯東麓刁龍嘴以西冒嶺山陽,南、西、北三面環山,東面朝向大海,始建於唐代天寶二年(743年),後屢經興衰,今道觀建築無存,石洞尚存,為道教全真道龍門派支派金山派宮觀 [1]  [4] 
白雲洞為4塊巨石構成,分別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獸命名;洞額橫鐫“白雲洞”,為清末翰林尹琅若書。洞西為白雲洞道觀,以青龍閣為主要建築,磚木結構,分上下兩層,長約12米,共有6個門洞;總佔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白雲洞是嶗山名洞之一與明霞洞所在的山谷並稱為前、後澗,是研究嶗山道教歷史與近代抗戰史的重要文物遺存。 [1] 
1982年,白雲洞被青島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白雲洞
地理位置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
所處時代
明清時期
保護級別
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天
氣候類型
温帶季風氣候

白雲洞歷史沿革

唐代天寶二年(743年),方士姜撫為唐玄宗到嶗山採煉藥丹,選擇了此處依山傍海的山洞修煉,始建白雲洞道觀。 [3] 
南宋時期,江南道教內丹派第五祖“紫清真人”白玉蟾增修嶗山白雲洞。
明末清初,道士田白雲大規模建設白雲洞及道觀。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道人趙體順重修白雲 [3]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道人鄒全陽於洞左青龍石前建青龍閣,形成了以青龍閣為主體的殿房24間,共建成房屋70間;白雲洞時有道士40餘人,房屋70間,土地700多畝,山嵐2000餘畝。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青島保安隊常駐於此,並在洞內設有軍械修造所,現遺存有當年碾炸藥的石碾。嶗山道士積極支持抗日戰爭,面對日寇,白雲洞道士大義凜然,威武不屈,奮勇抵抗。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農曆三月十五日,日寇入侵嶗山,火燒塘子觀後,侵入白雲洞,殺害道士鄒全陽、王真樸等4人及僱工2人,縱火焚燒所有房屋,將清代陸潤庠楷書的尹琳基《白雲洞觀海市記》八幅條屏焚燬,掠去明宣德年間銅鑄香爐4只,6寸金神像一尊,逃出的1名道士悲憤之極,投海自盡;自此,白雲洞中斷了道事活動。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修復房屋14間。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重建有2層樓房10間,名“迎賓樓”。
1956年,青島市人民政府曾撥款修繕白雲洞。
“文化大革命”初期,白雲洞遭到毀壞,廟內神像、文物全部被搗毀焚燒,殿堂被拆除,僅石洞留存 [1]  [3-4] 
白雲洞

白雲洞建築格局

白雲洞主殿是由三塊巨石天然疊架而成,洞廳深寬各約十五米,主殿原供奉銅鑄玉皇大帝神像,供信客拜奉。圍攏白雲洞的三巨石以及後面一巨石,分別命名為青龍石、白虎石、朱雀石和玄武石,分別代表着東、西、南、北四方之神。洞額橫鐫“白雲洞”,為清末翰林尹琅若書。洞西為白雲洞道觀,以青龍閣為主要建築,磚木結構,建於發券的拱形門上,分上下兩層,長約12米,共有6個門洞。總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平方米 [1]  [4] 

白雲洞文物遺存

白雲洞內祀明、清時銅鑄三清、玉皇等神像10尊。石洞內有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道士題字。院內有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廟碑1通,還有清代木版刊本《道德經》、《南華經》等15部,清代字畫6軸 [1] 

白雲洞歷史文化

白雲洞得名由來

白雲洞之名的來源有二説,一是因白雲洞位處高山而又臨海,經常雲霧繚繞,故名;另有一説,是因其開山祖師為田白雲道士而得名。 [3] 

白雲洞雲洞蟠松

白雲洞風景 白雲洞風景
雲洞蟠松是嶗山十二景之一,指白雲洞周圍古松環繞,前有合抱粗銀杏2株分立左右。洞後1古松,名“華蓋松”,老幹蟠曲,虯枝四出,一枝斜出,似龍飛舞洞頂。前人詩讚曰:“白雲深處白雲洞,日日洞口白雲封。驚看雲中龍出沒,一株洞後百年松。” [1] 

白雲洞相關詩文

明代藍田《巨峯白雲洞記》
即墨之東南,百里皆山焉。山之大者,曰勞山。勞山之羣峯其最高者,曰巨峯。巨峯之巔有洞焉,曰白雲洞,深而明,旁有水泉,可引以漱濯,甲於巨峯。雖當晴晝,雲氣蓊鬱,則咫尺不可辨,頃刻變幻,則又漠然不知其所之矣。然地高氣寒,又多烈風,非神完骨強者,不敢久居。其登也,緣崖攀蘿,崎嶇數十里,非有泉石之癖者,亦不能至也。北泉山人,薄遊海上,南訪朐山,登琅邪台,北觀之罘山,雄秀突兀,皆未有若勞山者也。《齊記》曰:“泰山雖雲高,不如東海勞。”是勞山之高,高於泰嶽矣。然勞山僻在海隅,名未聞於天下,而朐山、琅邪、之罘,以秦皇之遊覽也,人人知之。嗚呼!山之見知與不見知而亦有幸不幸存焉。山川且然,而況於人乎!道人張某,得白雲洞曰:是與人境隔異,直可以傍日月而依星辰,非元武之神,不足以當之也。乃於其中,奉事元武,而自居其傍,學煉形之術焉。嘉靖壬午,北泉山人登巨峯之巔而望焉。面各數百里,海濤蜃氣,起伏洶湧,而島嶼出於其中者,皆若飛鳧來往,旦夕萬狀,連峯有無,遠邇環繞,村墟城郭,隱隱可指數,神觀蕭爽,非世人耳目所嘗見聞者也。夜宿洞中,援筆題於石上,勞山餐紫霞。”嗚呼!安得斷棄家事而餐霞洞中,彈琴鼓缶,以詠屈子《遠遊》之篇也哉。顧今所未暇,聊記於此,以志自愧雲。 [2] 

白雲洞保護措施

1982年,白雲洞被青島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白雲洞旅遊信息

白雲洞地理位置

白雲洞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嶗山東麓刁龍嘴以西冒嶺山陽。 [1] 

白雲洞交通線路

乘坐青島公交304路、106路到埡口下車步行上山即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