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雲洞

(山東省青州市白雲洞)

鎖定
雀山白雲洞,位於青州城西25公里處邵莊鎮的東雀山山之中,在刁莊村東約1公里處 海拔550餘米。雀山以它優美的風光而聞名,自古既為名勝,吸引着文人墨客和遊人來此遊覽觀光。
中文名
青州雀山白雲洞
地理位置
山東省青州市 [1]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佔地面積
10 km²

白雲洞青州雀山

雀山,青州市級風景區。位於西部20公里處,邵莊鎮刁莊村以東。雀山海拔528米,山勢險絕,林木茂密,洞穴眾多,山泉流淌,氣候宜人,以自然生態美著稱,兼有依山而建的院落和附洞而設的景物。
自唐代開始,農曆三月十五日前後,雀山都有大型山會,常年遊客不斷。現存康熙、乾隆等年間的古碑記載着雀山的歷史沿革及建築修建情況。宋代栽植的古柏、銀杏、白檜子樹(流蘇)等古木現存數十株,虯枝龍爪,古老蒼勁,為景區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主要景點有白雲洞、玉皇洞、珍珠泉、齊公堂、晏嬰井、放馬場等。

白雲洞雀山白雲洞

白雲洞因秋夏時節常有白雲從洞中飄出而得名。洞室高、寬各10米左右,深達300多米,相傳是宋代任道庵歸隱修仙的地方,現塑有觀音像及漢代的民間保護神爐姑像。玉皇洞高20多米,分三層,底下是樓梯,二層是三官閣,上層是玉皇閣,玉皇洞因閣而得名。齊公堂也是一個高、深各40米,寬60米的山洞。相傳春秋時期,齊景公曾在這裏運籌帷幄,指揮作戰。  珍珠泉常年滴水不斷,水積為偌大的池塘,是天然的礦泉水。晏嬰井也是一組深山中泉眼,泉水常年湧流。相傳齊國的相國晏嬰為解士兵之渴,指地為泉,遂成此井。其實是山頂千畝放馬場所滲之水
白雲洞 白雲洞
千畝放馬場是海拔400多米丘陵地區一處高原盆地,盆地內山草豐厚。相傳齊景公曾在此屯兵。站在山顛,可望一望無際的山頂大草原,令人心曠神怡。另外,區內還有文昌閣、青龍山、筆架山等,為景區增添了獨特魅力

白雲洞關於白雲洞的傳説

山上一盤棋,山下一百年
白雲洞 白雲洞
據殘碑記載:“青郡城西四十里,刁莊東,雀山白雲洞,是任道庵修仙處......。”任道庵,據老漢講是北宋楊繼業手下的一員猛將。當年楊家將遭難後,他與另一叫閻龍的將軍來到這裏隱居修行,任道庵住白雲洞,閻龍住南山另一處。兩人閒來無事經常相約坐在山頂上下棋
有一次,山下一農夫上山砍柴,看到他倆在山上下得正不分勝敗。農夫被他倆的精湛棋藝所吸引,便站在一邊觀看。只見兩人一邊下棋還一邊不時地俯身在旁邊的一塊大青石上用舌頭舔一下。農夫感到很奇怪,也去用舌頭舔了一下,頓時感到腹內不飢,口中不渴,渾身有勁,精神大振。這一盤棋殺了有多久不知道,農夫只看到腳下的青草一回兒變黃,一回兒變青,頭頂上的羣雁一回兒向南飛,一回兒向北去。直到這盤棋下完了農夫才想起該回家了。回到村中不覺一楞:村中大變樣了,連自己的家院也面目全非。一進家門,家裏人出來相問:“你是何方人士?”農夫説:“我就住這裏啊。”家人中一老者頓然醒悟説:“聽父親説過,俺家老輩中有一人當年上山砍柴失蹤了,莫非你......”農夫一聽,吃驚不小,明白自己在山上遇到的是仙人,看完那一盤棋已是已百年過去了。便回身往雀山而去,從此再也沒回來
爐姑捨身除惡牛,化作白雲繞雀山
據白雲洞處另一碑文記載:“黑石山出一鐵牛,肆毒無極......。”黑石山,也稱鐵山,據傳在今刁莊東南。當時出現一鐵牛精,危害四方,民憤極大,可又對付不了它。此事傳到縣衙,縣令便召集全縣的爐匠、鐵匠造了一隻大火爐,將鐵牛縛至爐中熔之,可就是熔不化它。縣令又下死令:燒不化它,誰也不準回家。這下可苦了眾爐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燒光了柴草,累壞了爐匠,百姓叫苦連天。
白雲洞 白雲洞
黑石山附近有一孟家莊,莊中有一老爐匠也被召去燒鐵牛。家中妻子常年有病,全靠女兒爐姑服侍。老爐匠常年不回,妻子不免牽掛,便打發女兒爐姑前去探望。女兒來到燒牛的大火爐旁,只見爐旁眾鐵匠十分辛苦,老爹爹也累病了,不由得失聲痛哭。哭中不小心將一隻耳環掉入爐中,只見爐中烈火頓旺,瞬間便熔化了鐵牛的一隻角。姑娘生疑,便摘下另一隻耳環試着投入爐中,只見鐵牛的另一隻角也被熔化。眾鐵匠驚喜萬分,姑娘心中豁然明朗。她眼含熱淚望了望爹爹和眾鄉親,俯身拜了三拜,縱身跳入爐中。只聽得鐵牛精長嘯一聲立即熔化,爐中升起一股白煙,煙雲中,姑娘騎在鐵牛背上向雀山方向飛去。從此,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五,鄉親們都來到雀山祭拜為民捨身除害的孝女,並在白雲洞旁為姑娘建造了碑坊。
東雀山風光秀麗,白雲洞傳説奇異,古蹟歷史悠久,是休閒度假,避暑玩耍的好去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