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小

(唐代杜甫詩作)

鎖定
《白小》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詠魚。杜甫大曆元年(766)寓居夔州時,寫了一組詠物詩黃生評曰:“前後詠物諸詩,合作一處讀,始見杜公本領含蓄無限。”
作品名稱
白小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大曆元年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律詩
題    材
詠物詩

白小作品原文

白小
白小羣分命①,天然二寸魚②。
細微沾水族,風俗當園蔬③。
入肆銀花亂,傾筐雪片虛④。
生成猶拾卵,盡取義何如⑤。 [1] 

白小作品註釋

①白小,【舊注】即今麪條魚。羣分命,各分一命也。《易》:“物以羣分。”
曹植《桔賦》:“體天然之素分。”庾信《小園賦》:“一寸二寸之魚”
③《賓退錄》:《靖州圖經》載其俗居喪不食酒肉鹽酪,而以魚為蔬,今湖北多然,謂之魚菜。夔與湖北為鄰,故云。 陶潛詩:“園蔬有餘滋。”
④《詩》:“不盈傾筐。”
⑤《西京賦》:“獲胎拾卵,蚳蝝盡取。”末二句用之。 [2] 

白小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唐代宗大曆元年(766)。黃鶴注:當是大曆元年羹州作,與前數首連類而詠物也。 [2] 

白小點評鑑賞

《唐詩歸》:
鍾雲:精切奇妙,別具筆舌。鍾雲:五字胸中造化(首句下)。譚雲:形容細魚賤而多,妙絕!鍾雲:此“風俗”字尤用得奇(“細微”二句下)!鍾雲:問得貧饞人語塞。譚雲:菩薩心(末二句下)。
《杜臆》:
起來二句,仁心藹然,真有萬物一體之思。……蓋十字為句者,老杜往往有之。
《姜齋詩話》:
詠物詩齊梁始多有之。其標格高下,猶畫之有匠作,有士氣。徵故實,寫色澤,廣比譬,雖極鏤繪之工,皆匠氣也……李轎稱“大手筆”,詠物尤其屬意之作,裁剪整齊,而生意索然,亦匠筆耳。至盛唐以後,始有即物達情之作。……杜陵《白小》諸篇,踸踔自尋別路,雖風韻不足,而如黃大痴寫景,蒼莽不羣。
杜詩詳註》:
唐人詠物詩,唯李巨山集中最多,拈一字為題,用五律寫意,其對仗亦頗工緻;但有景無情,全少生動之色。閲此八首,皆託物寓意,情與景會,身分便自不同矣。
讀杜心解》:
中四,措語風秀。 [3] 

白小作者簡介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天寶三載(744年),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峯,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4]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76
  • 2.    (清)仇兆鰲注.杜詩詳註.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07-6-1
  • 3.    白小(唐·杜甫)  .搜韻網[引用日期2015-05-23]
  • 4.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