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發生學研究

鎖定
發生學是跨學科的學科方法鈎沉和歷史科學邏輯的探索相結合的綜合性研究體系。特點是:起步於自然科學,流變於科學哲學方法論,成型於統一的歷史科學建構。 [1]  這引起了發生學研究的轉向升級問題。 [2] 
資本論》中的發生學研究極大化了這種研究路徑,統一了主觀思維的發生認識和客觀批判過程,實現了通常説的“歷史和邏輯的內在一致”。 [3]  歸根結底,發生學是中華的辯證法用語。從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從唯物主義辯證法,從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它從行動方面形成了對“邏輯”的內在認識。 [4] 
中文名
發生學研究
外文名
Phylogenetics Research
研究門類
自然-社會-歷史-人文
學科範圍
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藝術
意 義
統一了學科方法和工作邏輯

發生學研究論文背景

最早研究發生學的典籍 最早研究發生學的典籍
發生學,中國典籍很早就有記載。希臘語 φυλογένεση,φύλο,現代希臘語:fílo - 種系,性別和γεννήση,現代希臘語:jénnissi - 新生,誕生。按照現代科學用語,其也被徑直稱作“系統發生”。
生物學意義是指在地球歷史發展過程中生物種系的發生和發展。這個概念不單止用於動物種系的發生與發展,還會用在系統學各個層面的分類單元上面。它也會被用到某一特徵的在生物發育過程中的進化這一方面。 發生學是多學科嫁接的工作用語和邏輯方法。《資本論》創造性地使之“辯證法”化,闡述了關於“歷史發生學”、“系統發生學”、“現象發生學”、“認識發生學”的客觀邏輯和主觀邏輯的統一,締造了自然科學基礎上的真正意義的社會科學。 [4] 
發生學是世界級別的研究方法和學術事體,發生學研究是一綜合學術知識薈萃。門類繁多,包括有:種系發生學、分子系統發生學(諸如所謂Molecular phylogenetics,是指從生物大分子的信息確定不同生物在進化過程中的地位、分歧時間以及親緣關係,建立分子系統樹,推斷生物大分子的進化歷史的學科 [5]  )、“發生學批判”(和解釋學批判相對的客觀批判)、思維發生學(語言發生學、藝術發生學)、文本發生學(文獻發生學、情報發生學、學説發生學)、自然發生學(土壤發生學等等)、歷史發生學、科學發生學、系統發生學,以及人體發生學、事件發生學 [6-7]  ,等等。
自然科學發生學研究論著 自然科學發生學研究論著
黑格爾有一説,即哲理從東方傳至西方,到德國停止了。依託馬克思主義,又從西方一路傳至中國。這是不妥當的。實質的內容應該是“中學西漸”和隨之而來的“西學東漸”。據此,日本哲學家廣松涉認為,中國與日本可以相互協作,發掘出與歐洲的“實體主義”相對應的、在亞洲生長起來的“關係主義”思想,並將之體系化。我們面臨着近代世界觀的全面的解體期,必須揚棄“近代”世界觀的根本圖式本身,從認識論的立場來説,就是要超越近代的“主觀-客觀”圖式,建構新的認識論。同時,可以從對近代世界觀的超越這一觀點來重新理解馬克思,從而探討超越“人本主義”與“科學主義”對立的途徑。 [8] 
因而認識這個過程,是努力學習和保衞馬克思《資本論》學術價值的結果。馬克思《資本論》是一部讀和用的著作,實踐性強。所以,我們對待經典的態度應該是堅持活學活用,學以致用,同時,《資本論》還是一部偉大的史書。以發生學研究為切入就很好理解了“範疇生產”和“範疇批判”。 [9] 

發生學研究自然科學成就——辯證唯物主義

自然科學是發生學研究始源 自然科學是發生學研究始源
綜上所述, 在“發生” 語義上貫之以“學”, 其實是説明一種盧卡奇意義上的總體的人文科學觀“因此, 對馬克思主義來説, 歸根結底就沒有什麼獨立的法學、政治經濟學、歷史科學等, 而只有一門唯一的、統一的— 歷史的和辯證的— 關於社會作為總體發展的科學。” 歸根到底, 馬克思的辯證方法, 旨在把社會作為總體來認識。
發生,它的內在機制是什麼?一般認為,所謂發生學研究,就是找出某種事物或現象發生的端點以及作為端點。例如這樣認識:統一的方法論是對現實世界進行假設(邏輯起點),建立假設是必須要對真實世界進行簡化的,不可能100%符合真實。然後通過邏輯推理建立分析模型。自然科學如此,社會科學如此。有時人們不自覺地建立了假設,假設沒有寫明,甚至頭腦不清晰的作者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假設是什麼。
但是,人在走路,每步都需要“假設”,但很快就否決“假設”。邏輯起點就是每一步。如何推理呢?所以我們必須要説,自然科學成就了唯物主義,主體和客體的統一促成唯物主義的工作統一。
專項發生學研究 專項發生學研究
人類的啓航是站在物質文明規劃的基石之上。工藝學的發展成就達到一定的高度,使得人們具有自覺認識批判的可能。而由於有了對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科學發現,這才有了真正意義的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規定。單純的唯物主義概念則並未根除抽象的終極追問,本身存有本體論的工作幽靈。
進一步,辯證法的工作命題在於發掘“存在者”,由此產生了現代語義的科學,多學科的專門化研究能夠為統一研究對象規定所協整。相應,科學的命題即在於工作燭照這個存在者。辯證法是元概念意義的科學,馬克思主義者將之鍛造為建設世界、改造世界的鋭利武器。由於旨在克服片面科學的侷限性,確證科學的總體存在性,——只有統一的一門科學即歷史科學,辯證法作為“科學”就只能作為鋭利思想武器之規定。其克服舊唯物主義的根本缺陷之處,就在於將存在看作自為生成的生長對象,從而最終落腳為批判和能動實踐。故而關於辯證唯物主義是“哲學”(辯證認識論)的説法,並非列寧為反擊資產階級哲學所採用的權宜之計的想法。實際的藴涵是:反對既成事實,主張運用辯證的歷史的方法來把握唯物主義存在規定。這種工作性質使得“辯證的唯物主義”的説法極具廣泛性、工作涵容性。 [10] 
從而,一般人可能誤解了“發生學批判”。這個詞,不能從字面上理解,是一種方法論要求,説白了,即發生學,猶如馬克思説政治經濟學批判,其實也是政治經濟學本身。這導致:統一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科學構造出大寫的科學規定,形成為關於實踐科學和批判科學的大寫規劃。 [11] 

發生學研究發生學與科學抽象法——解釋學轉向

人類思維世界的發生學研究 人類思維世界的發生學研究
讓我們從發生學科學抽象法的工作關係説起。例如,生生何謂?如何發生?這需要從學科——科學的歷史生長路徑説起。舉一個例子:勞動。勞動如何發生?抽象勞動範疇是對“發生學”的詮釋嗎?
我們的認識是:勞動二重性學説自然是對唯識學“心物一元論”的唯物主義匡正,是變一元二面為一元二重。説歷史存在現象是“心”“物”一元,在於指明物是具體存在,心是抽象存在,即變動不居的發展事物是具體性和抽象性的統一;其中,“心”乃是實質,“物”乃實質規定的肉體之軀。商品的唯物主義的一元實為勞動,價值實為商品社會的“人心”。唯“心”者——並非哲學觀意義的唯心主義者——觀之倫理的因素,馬克思視為社會發展內容的歷史實體。一言以蔽之,價值乃是眾心所指、人心所向。 [12] 
於是,馬克思認為:抽象勞動是不斷否定自身的生成性實體,否定的最終根據仍然是勞動具體性的生成。勞動的自我批判從而發展建基於能力的發展和能力差異的發展,後者將與不同財產關係和形式結合,並不斷揚棄它們。因此,“要考察共同的勞動即直接的社會勞動,我們沒有必要回溯到一切文明民族的歷史初期都有過的這種勞動的原始的自然形式。”“最後,讓我們設想有一個自由人聯合體,他們用公共的生產資料進行勞動,並且按照預先商定的計劃,把他們許多個人勞動力當作一個社會勞動力來使用。我們關於魯濱遜的勞動所談到的一切,在這裏重演了,不過不是在個人身上,而是在社會範圍內重演。” [13-14] 
發生學邏輯——從歷史的發生、運動變化、消滅中研究事物——使二重性、辯證法成為社會歷史的紐結,成為實踐性認識的中心構造。這種邏輯和方法論是馬克思據以進行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基礎,源出對黑格爾哲學發動的科學批判。猶如盧卡奇所言:“在這裏就令人驚奇地形成了馬克思後來許多表述的基礎。這種基礎不僅就個別來説,而且就整體來説都是他的典型的方法論……所有這一切在《經濟學哲學手稿》中至少都有了萌芽和開端。”馬克思之後,發生學研究一直以相對獨立的“科學身份”與《資本論》保持聯繫。列寧和盧卡奇則從唯物史觀、本體論與辯證法的結合角度重新發掘了這種邏輯,使之達成大寫字母意義的歷史發生學。
發生學方法論研究 發生學方法論研究
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在實踐中形成統一。立足於此,馬克思體認到:古典經濟學實踐產生了從實在和具體中形成抽象概念的要求,但庸俗拓展使之虛假化、顛倒化,一般認識關係(由個別、特殊到一般)被裝裱成合乎自然的邏輯(從“具體”上升到“抽象”),人為製造了一勞永逸的永恆秩序。這種純粹抽象規定之間的關係曲解了認識本身。相反,黑格爾的邏輯學實踐則虛幻而顛倒,由於將思維掌握對象世界的關係(由一般到特殊、個別)謀劃為合乎辯證法的概念生成運動(從“抽象”上升到“具體”),導致將精神活動產物的純邏輯虛假為歷史生成運動本身。這是雙重顛倒:既將認識論顛倒為邏輯本身,又將概念辯證法顛倒為歷史本身。對雙重顛倒的批判不是重回顛倒,——無論作為顛倒的綜合亦或顛倒的顛倒,而是重塑歷史內在過程的邏輯學。馬克思在這一反思性建構中提煉的科學抽象是:“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是科學上唯一正確的邏輯展開方法,是唯一符合客觀辯證法的方法”,並且“對於這一方法的真正具體的論證應當到馬克思的《資本論》中,到對於這一著作的邏輯結構的分析中去尋找。”事的科學催生方法論的實踐統一。 [15] 

發生學研究《資本論》的貢獻——向《道德經》迴歸

《資本論》實質性地提出了系列的發生學範疇,如歷史發生學、系統發生學、現象發生學、認識發生學等等。有人問:《資本論》真的和《道德經》相關嗎,文科乎?理科乎?什麼樣的邏輯方法呢? [1] 
我們謹慎地説:經濟學是文科,兼容理科。社會科學的基本方法是發生學方法。經濟學科深化了這一認識。
讀《資本論》 讀《資本論》
發生學方法:一種工作方法,反映和揭示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形式發展、演化的歷史階段、形態和規律的方法。特點是把研究對象作為發展的過程,注重歷史過程中主要的、本質的、必然的因素。“事的科學”蓋由《道德經》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行動之綱領,學、思、識、行一體!!!過程一體,行動一體!!!後來的《資本論》則具有發生學方法上的認識結構:《資本論》第一卷——歷史發生學;《資本論》第二卷——系統發生學;《資本論》第三卷——現象發生學;《資本論》第四卷——認識發生學。 [16] 
保衞資本論立體圖 保衞資本論立體圖
《資本論》是怎樣的科學?物的科學,還是事的科學?一般而言,前者適用於自然史即工藝學領域,後者適用於人類史即社會發展領域。恩格斯説這兩個科學是統一的。統一的觀點,一般稱為“辯證唯物主義”,統一的方法則是“唯物辯證法”。但恩格斯同時強調:“社會發展史卻有一點是和自然發展史根本不相同的。在自然界中(如果我們把人對自然界的反作用撇開不談)全是沒有意識的、盲目的動力,這些動力彼此發生作用,而一般規律就表現在這些動力的相互作用中……相反,在社會歷史領域內進行活動的,是具有意識的、經過思慮或憑激情行動的、追求某種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沒有自覺的意圖,沒有預期的目的的。但是,不管這個差別對歷史研究,尤其是對各個時代和各個事變的歷史研究如何重要,它絲毫不能改變這樣一個事實:歷史進程是受內在的一般規律支配的。”結論是,“無論歷史的結局如何,人們總是通過每一個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覺預期的目的來創造他們的歷史,而這許多按不同方向活動的願望及其對外部世界的各種各樣作用的合力,就是歷史。”因此,與社會科學有關的理論的構造圖式實際上可稱之為“行動理論或圖式”。《資本論》四卷所完整刻畫者,資本的社會歷史生產圖式、資本的流通行動圖式、資本的生活交往圖式,以及資本的認識圖式。 [17] 
“行動(規定)”的加入,使得“事”和“物”分開。物的科學追索“物的世界圖景”,相反,事的科學追索“事的歷史圖景”,中國人稱之為:“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事的科學相對物的科學而言,更加關注時間過程的優先性,這是把時空規定區分開來之後,再予以統一的一種科學工作模式。就其特點而言,實際上是把“主客一體”或“主客兩分”的工作模式區分和轉換為“客觀過程-主觀過程”(歷史和邏輯統一工作模式)進行研究,在這當中,並且強調了客觀形成和發展過程(即客觀批判)的先決性和根本決定性作用。這樣就得到了“道”“德”分別闡述條件下的事物發展的運動規律及其認識,而事物的本質就體現在“道”和“德”的統一性當中。即馬克思的航程乃是“歷史”到“邏輯”,再到“歷史”。它的內在的方法、邏輯和工作話語是“歷史唯物主義發生學”,這是中華條件下的馬克思的“我的辯證方法”工作語境,由此,我們可以在歷史探究方面合併敍述“農業史的經典著作——《道德經》”和“工業史的經典著作——《資本論》”。 [18]  《資本的生產過程》可以説明為歷史發生學的“邏輯”;《資本的流通過程》可以説明為系統發生學的“邏輯”;《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可以説明為現象發生學的“邏輯”。與之相適應,《剩餘價值理論》可以説明為認識發生學的“邏輯”。將歷史發展過程説明為由這些“史”的內容和形式的統一規定所構築,乃是昇華了《資本論》的工作邏輯。 [9] 
最後,我們可以概括説:西方術語:本質=道+德。歷史分析和過程分析結合的方法,馬克思稱為“唯物主義方法”和“我的辯證方法”,其起源於《道德經》。如上所論,表達這種思想的最為著名的一句話即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發生學研究發生學與中國經濟學研究

馬克思的發生學研究專著 馬克思的發生學研究專著
從科學抽象法走出,邁向發生學,其道遠乎。曰:道不遠人。至此可結論説,什麼是發生學,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從唯物主義到辯證法,從辯證唯物主義到歷史唯物主義。這是中華的辯證法用語。保衞資本論,回家,回曆史,回中國,經濟學文科也!同時,每一科學都有使自身成立的邏輯。政治經濟學作為一門歷史科學,特殊之處在於使歷史化為邏輯。實踐文本是《資本論》。 [15] 
馬克思主義的真正航程乃是“歷史”到“邏輯”,再到“歷史”,即歷史唯物主義發生學。新世紀我們迎來”保衞《資本論》“時代。大寫字母意義的“保衞《資本論》”行動即社會主義價值取向的“中國經濟學”建構,是對《資本論》邏輯的最新的中國化的概括和提煉。其認為《資本論》猶如《道德經》,從母説到子,這是基本邏輯。《保衞資本論》深化了國內學者的資本研究現狀,而使研究帶有原創性。創新性研究是這麼三條:一,區分“對象”和“研究對象”;二,區分“物”和“事”;三,區分“物的科學”和“事的科學”。另外,《資本論》也啓發我們: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並不在於市場經濟。 [19] 
本詞條主旨在考察發生學中國經濟學的實踐關係。《保衞資本論》作者圍繞着《資本論》中藴含的邏輯和方法論的性質問題, 寫作並發表了一系列的研究論文,提出了“發生學” 的思維與語言的經濟學工作體式主張。得出結論:發生學,作為學術用語似乎更多流行於哲學科學界,而並非經濟科學界,似乎是源自西方的典型的舶來用語。其實,它是馬克思對歷史學加以科學化改造所逐漸形成的特定用語和範疇。
中華髮生學權威讀本 中華髮生學權威讀本
即從時代條件出發,需要對馬克思主義辯證法中藴涵的本真思想進行認識還原,達成對資產階級經濟學及一切非批判的和庸俗化了的經濟思想之確實批判,同時確實依據實踐態的歷史對之加以思維還原和語言還原,實現辯證法時代轉向——工作思維及工作語言的具體化、民族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建構之路只能歸結為唯物主義史觀上的一個“具體發生學”,乃是在開放結構中不斷予以實踐錨定的規定。這一實踐邏輯工作路線旨在徹底衝破“資產階級牢籠”、大寫化和凸顯“唯物主義發生學”。具有如下工作內涵: 以“唯物主義邏輯”實踐化理解研究對象結構,引出認識生產的社會規定性; 以“唯物主義辯證法”規定性摒棄科學主義,全面拒絕解釋學的主張。從而其作為“唯物主義認識論”,乃是要求於實踐發展域中重構理論,尋求經濟學的“本質”。這種以歷史實踐主義為取向的認識生產即是關於中國經濟學的寫真,它圖畫了經濟學的內涵底藴。
讓我們蕩起“國學馬克思主義+中國經濟學”雙槳!!這是實踐的建構之路。而我們之所以選擇《道德經》為工作開局,在於:
一,經濟學的源頭是《道德經》;
二,《道德經》研究的兩個基本範疇“道”“德”,是經濟形態社會理論的總綱;
三,《道德經》總覽了《資本論》的邏輯。 [20] 

發生學研究餘論:解釋學批判

生生之道,在於永不停息、變易不居。生長,發展,以何為本!!其自身即生即滅,何來發展?!説明本體論是錯誤的,只有本體論批判之説,無本體論的形而上之説。我們的認識路徑是:從解釋學批評到發生學批判,前者是主觀性反思,後者是客觀批判。 [1]  [21] 
發生學的經濟形態社會理論研究 發生學的經濟形態社會理論研究
回顧資產階級思想史,儘管發生學的語義很雜, 但是於斯密發動了資產階級經濟學的革命之後, 仍舊可以梳理出兩個基本的研究進路:發韌於馬克思歷史理論的成長路徑及與之毗鄰而又曲解其本真涵義且實質是發韌於達爾文進化理論的成長路徑。馬克思對於“發生學” 的創造性闡釋和運用, 在於確立了《資本論》的典範性研究文獻。猶如列寧所言“雖説馬克思沒有遺留下`邏輯' 大寫字母的, 但他遺留下《資本論》的邏輯, 應當充分地利用這種邏輯來解決這一問題。在《資本論》中, 唯物主義的邏輯、辯證法和認識論不必要三個詞它們是同一個東西都應用於一門科學, 這種唯物主義從黑格爾那裏吸取了全部有價值的東西並發展了這些有價值的東西。” [4] 
產品形態和商品形態的歷史發生研究 產品形態和商品形態的歷史發生研究
馬克思主義域內看,對發生學做出重要闡發的是“意大利學派” , 其中的兩位重要作家是拉布里奧拉、葛蘭西。例如, 拉布里奧拉在致恩格斯的信中談到根據意大利的情況看, “我認為發生概念這個名稱更明確些, 當然它是包羅更廣的, 因為它既包括處在形成中的事物的實在內容,也包括把這些事物理解為形成中的東西的邏輯形式技巧。如果説發生概念,那麼達爾文主義、唯物主義歷史觀以及尚在形成過程中的事物的其他一切解釋,都有了具體形式並取得了自己的地位” 。拉布里奧拉的開拓性貢獻其實是確立一種建設性認識“ ’歷史' 具有雙重內涵它一方面是現實的人的實踐活動所形成的具有整體性和統一性的歷史另一方面又是一系列的生成過程。因此, 歷史唯物主義既代表着一種以‘歷史地生成' 的視野分析事物的思維方式, 又指以這種思維方式分析人類社會歷史活動所形成的歷史理論, 它既是馬克思的世界觀也是馬克思的歷史觀……正是在這一意義上……歷史唯物主義在一定意義上也就是整個馬克思主義”。可見,意大利學派運用發生學這一術語的用力之處在於弘揚馬克思的歷史理論和辯證法, 在於有力抵禦資產階級實證主義哲學和庸俗進化論的傳播和氾濫。這最終啓動了葛蘭西“實踐哲學” 研究和有目的性地傳播。就盧卡奇本人而言, 其援引“本體論一發生學” 的研究範式也是為了根本杜絕資產階級“存在論” 解釋學。盧卡奇正確認識到,資產階級實證主義的錯誤在於:“試圖通過消除任何本體論,通過科學`語言' 的純粹統一,通過邏輯操作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 盧卡奇這裏是指着手解決統一科學的建構問題,所謂“如果存在方式的多樣性同時包含於它的不可分割的聯繫和質的差異當中的話, 那就能產生出內在統一的科學。” “然而這種辯證的統一隻能在現實本身中找到,只有當我們成功地在現實本身中發現一種統一性和多樣性的統一的結構和動力的學科並上升到意識之中, 世界認識的統一性才能產生…… ”
可見,資產階級工作路線將“歷史學→經濟學” 逆轉為“數學→經濟學” , 將政治經濟學降格為數學之分支。所以, 資產階級恰恰滯留於自然史領域, 打造“非批判科學” , 進行着所謂“人類理性” 之不遺餘力地編織。就是説, “以物質為本位, 以認識和佔有物質為目的… …以物質財富所有權為核心… …唯物主義從哲學上將資本擴張、增殖的要求論證為物質的自然規律, 將資本對人類的控制、主導論證為自然秩序” 。 [22]  於是,“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 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們當做感性的人的活動, 當做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因此, 和唯物主義相反, 能動的方面卻被唯心主義抽象地發展了…… ” [23] 
這種“廢墟中的景觀”在於:在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各個分支中,新制度經濟學可算是"此物最相思",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所謂的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新制度主義,乃是資產階級本體論意義上的虛假理論發展之路;它的"虛假"就在於本體論工作預設,在於邏輯推理所依據的本體的虛假性,這樣才有“社會物理學→數學物理學→現象學的社會物理學”的體系更迭性和知識不斷翻新。其中的話語則是高度一致的物象學科(工作)語言。科學物象法,既是科學抽象法的反面,又是對發生學研究的反動。因此可以説,資產階級理論為社會主觀批判實踐提供了"漫畫",創立工作範型,巧設了批判模本。這就要求研究對象規定的真正意義的去魅。
參考資料
  • 1.    發生學與科學抽象法(保衞資本論)  .人大經濟論壇.2016-02-29[引用日期2016-02-29]
  • 2.    朱學平. 《改造性批判與歷史發生學批判——關於馬克思之“批判”概念辨正》.《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14年第4期.
  • 3.    馬克思 .《資本論》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 .
  • 4.    許光偉 .《保衞資本論——經濟形態社會理論大綱》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4.
  • 5.    黃原 . 《分子系統發生學》.《遺傳》 2012年11期 .
  • 6.    中國人為什麼接受馬克思主義:發生學的再思考  .中國社會科學網.2016-02-29[引用日期2016-02-29]
  • 7.    真理:是本質意義上的還是發生學意義上的?  .中國社會科學網.2016-02-29[引用日期2016-02-29]
  • 8.    野家啓一. 《“廣松哲學”的發生學研究》.《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 2002年第5期.
  • 9.    《資本論》第四卷的邏輯:認識發生學(許光偉)  .中國政治經濟學教育科研網.2016-02-29[引用日期2016-02-29]
  • 10.    許光偉 .《保衞資本論——經濟形態社會理論大綱》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4 .114-116 .
  • 11.    許光偉 .《保衞資本論——經濟形態社會理論大綱》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4 .117 .
  • 12.    許光偉 .《保衞資本論——經濟形態社會理論大綱》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4 .99 .
  • 13.    馬克思. 《資本論》法文版.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23.
  • 14.    許光偉 .《保衞資本論——經濟形態社會理論大綱》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4 .98 .
  • 15.    許光偉. 《資本論第一卷的邏輯:歷史發生學》.《當代經濟研究》2011年第7期.
  • 16.    保衞《資本論》  .中國政治經濟學教育科研網.2016-02-29[引用日期2016-02-29]
  • 17.    許光偉 .以事的科學審查《資本論》邏輯. 載於《研究》 第11卷. 北京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2015 :175-176.
  • 18.    《資本論研究》第11卷要文:以事的科學審查《資本論》邏輯  .人大經濟論壇.2016-02-29[引用日期2016-02-29]
  • 19.    保衞《資本論》:一本好書  .人大經濟論壇.2016-02-29[引用日期2016-02-29]
  • 20.    《道德經》與經濟學(保衞資本論)  .人大經濟論壇.2016-02-29[引用日期2016-02-29]
  • 21.    保衞資本論選讀  .豆丁網.2016-02-29[引用日期2016-02-29]
  • 22.    許光偉. 《發生學與中國經濟學研究》.《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2012年第5輯.
  • 23.    馬克思和恩格斯 .《馬恩選集》第一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54 .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