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登(拼音:dēng)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字(常用字) [1]  。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雙手捧着盛放食物的器具向神靈進獻 [2]  ,這種進獻是為了祈禱豐收,故登引申指穀物成熟義,由成熟義引申為完成、實現義。登的基本義是升、自下而上。或借表登記、登載義。
中文名
拼    音
dēng
部    首
五    筆
WGKU [4] 
倉    頡
NOMRT [4] 
鄭    碼
XSJU [4] 
字    級
一級(編號:2813) [1] 
平水韻
下平十蒸 [5] 
注音字母
ㄉㄥ
總筆畫
5+7
UniCode
CJK統一漢字 U+767B
四角號碼
1210₈
造字法
會意字
結    構
上下結構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2]
會意字。從“登”字的甲骨文(圖2)字形來看,它的上面是兩個““(指腳),表示上升之義,中間是個裝有食品的“”(食器),下面是兩隻手(“”),整個字形是會意雙手高高地舉起食器,表示進獻之義。要穀物成熟、有收成才能進獻新谷新米,所以“登”引申出“成熟、收成”義。向祖先、統治者進獻新穀米飯食,在宗廟、祭壇或宮殿舉行儀式,要一步步走上台階,故引申出“升、由低處到高處”之義。甲骨文或省去兩手的構件作圖1,周金文(圖4)基本沿襲甲骨文,部分字形加米作圖A(姬鼎),其義十分明顯。商代金文(圖3)字形省去了上面的兩隻腳(止),突出了雙手捧食器(豆)之義(《甲骨文字典》520頁將此類字形釋為“𢍪”,意為進獻)。小篆(圖8、9)的形體又有所變化,省去了下面的兩隻“手”,而突出了上面的兩隻腳(止),而且趨向了線條化。隸書(圖10-12)、楷書的形體是沿襲小篆的形體而來的。 [6] 
因為“登”有上的意思。所以“登”以向高處攀升的意思比喻難度的增大、學問的加深及地位的升高等。如應試考中進士稱登科,也稱登第;做了官叫登仕;帝王即位稱登基;演員上台叫登場。人或事上了報紙叫登報,有關事項上了表冊叫登記。這裏的“登”就有刊載、登錄的意思。 [7]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dēng
名詞
古代祭祀時盛肉的禮器。

《詩經·大雅·生民》:“卬盛於豆,於豆於登。”

〈文言〉交趾茶名。

元·陸友《研北雜誌》:“李仲賓學士言交趾茶如綠苔,味辛烈,名之曰登。”

姓氏用字,參看“登姓”。



動詞
由低處到高處(多指步行)。
ascend;
mount;
scale
《易·明夷卦》:“初登於天,後入於地。”
唐·韓愈《送惠師》詩:“遂登天台望,眾壑皆嶙峋。”
葉聖陶《北上日記·一月七日》:“至十時乃登輪。”
登山;登陸;登機;一步登天
〈文言〉進獻;進入。
offer
《禮記·月令》:“﹝孟夏之月﹞農乃登麥。”
《呂氏春秋·仲夏》:“農乃登黍。”
《淮南子·繆稱訓》:“錦繡登廟,貴文也;圭璋在前,尚質也。”

〈文言〉增加;補充。
add
春秋·左丘明《左傳·昭公三年》:“陳氏三量,皆登一焉。”
《左傳·桓公二年》:“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
清·顧炎武《軍制論》:“五年一閲,汰其羸,登其鋭,而不必世其人。”

〈文言〉成就;完成。
become;
success
《尚書·泰誓下》:“爾眾士其尚迪果毅,以登乃闢。”
《詩經·大雅·崧高》:“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執其功。”

〈文言〉達到。

《陳書·宣帝紀》:“軍士年登六十,悉許放還。”
《西遊記》第五三回:“我這裏人,但得年登二十歲以上,方敢去吃那河裏水。”

〈文言〉指形成。

《史記·樂書》:“化不時則不生,男女無別則亂登,此天地之情也。”
《紅樓夢》第一○五回:“趙堂官即叫他的家人傳齊司員,帶同番役,分頭按房,查抄登賬。”

刊載;記載。

《周禮·秋官·司民》:“掌登萬民之數,自生齒以上,皆書於版。”
魯迅《致曹聚仁》:“舊詩一首,不知可登《濤聲》否?”
艾蕪《三十年代的一幅剪影》:“很使我高興,文章登出來了。”
登記;登載;刊登
(穀物)成熟;豐收。
harvest
《孟子·滕文公上》:“五穀不登,禽獸逼人。”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耒水》:“温水所溉,年可三登。”
王士禛《居易錄談》卷中:“谷耗不登,米價翔貴。”
五穀豐登
〈文言〉登天。指死。
die
《左傳·昭公十年》:“戊子,逢公以登,星斯於是乎出。”
登仙
〈文言〉取的敬辭。

《禮記·月令》:“﹝季夏之月﹞命漁師伐蛟、取鼉、登龜、取黿。”
宋·蘇轍《類篇敍》:“昔周公之為政,登龜、取黿、攻梟、去蛙之説,無不備具。”

〈文言〉加封;升任。
confer
晉·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子文無慾卿相,而三登令尹。”
《北齊書·後主斛律後傳》:“祖孝徵請立胡紹儀,遂登為皇后。”

〈文言〉進用;選拔。
promote
《後漢書·仲長統傳》:“善者早登,否者早去。”
《花月痕》第七回:“登劉蕡於上第,許仙人為狀頭。”

〈文言〉招用,招降。

明·宋濂《浙東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記》:“吳虜逞虐,登我叛臣;屢啓兵釁,來毒烝民。”

古代指科舉考試中選。亦泛指錄取。

唐·韓愈《唐故秘書少監獨孤府君墓誌銘》:“卓然早成,年二十四登進士第。”
登科;登龍門
〈文言〉超過。
surpass
唐·陳子昂《諫靈駕入京書》:“況我巍巍大聖,轢帝登皇,日月所照,莫不率俾。”

〈文言〉踏上。

唐·杜甫《石壕吏》詩:“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宋文同《將赴洋州書東谷舊隱》詩:“行復登長途,貌展心甚縮。

〈文言〉相等,符合。

《水滸傳》第十四回:“亦且年甲也不相登,必有些蹺蹊。”

用同“蹬”,腿和腳向腳底的方向用力。

《説岳全傳》第二七回:“兀朮翻入河中,卻被阮良連人帶斧兩手抱住,兩足一登,戲水如遊平地,望南岸而來。”

踩;踏。後作“蹬”。
step on;tread
《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藍嫂,你聽聽,不是貓把瓦登下來了哇?”
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九:“自從日本進攻以來,我一直悶了幾個月,這一下子我才算登着底了。”

穿(鞋、褲等)。後作“蹬”。
put on;wear
《西遊記》第四十回:“褪了僧鞋,登上無憂履。”
老舍《四世同堂》十二:“老三慌手忙腳的登上褲子,下了牀。”

蹲;呆。

明·馮夢龍《山歌·熬》:“二十姐兒困弗着在踏牀上登,一身白肉冷如冰。”
丁玲《在醫院中》:“我實在登不下去了。我們這醫院像個什麼東西。”

成摞地放上。

沙汀《淘金記》十六:“他照例十分莽撞地塞進一把圈椅裏去,順手將銅元登在茶几上面。”

掂量。

《文明小史》第二二回:“鄧門上一見雕鏤精工,愛不釋手,登一登分兩,有二十來兩重。”

副詞
立即;立刻。
at once
孔雀東南飛》:“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
《北史·劉尼傳》:“賀及渴侯登執宗愛、賈周等,勒兵而入。”
登時
形容詞
高。
high
《國語·晉語九》:“﹝君子﹞哀名之不令,不哀年之不登。”
揚雄《羽獵賦》:“涉三皇之登閎。”

dèng
名詞
通“”。

釋名·釋牀帳》:“榻登,施大牀之前,小榻之上,所以登牀也。”

通“”。石級。

宋·張孝祥《赭山分韻得成葉字》詩:“屋古少完壁,堂虛有危登。”

[8-9] 

近義辨析

登、蹬
這兩個字都有由低向高攀登、腿和腳向下用力、踩踏等義,作為語素構成複合詞時多用“登”,如:登山、登陸、登台、登攀、一步登天、捷足先登。“蹬”用於“蹬空”“蹬腿”,也可以單用,如:蹬三輪車、一隻腳蹬在窗台上。 [10]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二】【癶部】都滕切(dēng)
上車也。從癶、豆。象登車形。
𧰍,籀文登從𠬞
【註釋】①豆:登車的乘石。②從𠬞(gǒng):徐鍇《説文解字系傳》:“兩手捧登車之物也。登車之物,王謂之乘石。” [11] 

説文解字注

“上車也”注:引伸之凡上陞曰登。
“從癶豆。象登車形”注:都滕切。六部。
“𧰍,籀文登。從𠬞”注:按籀文省𢍪之肉。小篆並肉𠬞省之。 [12] 

廣韻

都滕切,平登端 ‖登聲蒸部(dēng)
登,成也。升也。進也。眾也。《説文》曰:“上車也。”亦州名,漢文帝封悼惠王子為牟平侯,即此地也,周為登州,取文登山而名。又姓,蜀有關中流人始平登定。都滕切。八。 [13] 

康熙字典

【午集中】【癶部】 登;部外筆畫:7
古文:𤼪、𤼷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並都騰切,等平聲。《爾雅·釋詁》:陞也。《玉篇》:上也。進也。《易·明夷》:初登於天。《書·堯典》:疇諮若時登庸。《左傳·僖九年》:王使宰孔賜齊侯胙,下拜登受。《禮·月令》:農乃登麥。《周禮·秋官》:司民,掌登萬民之數。《前漢·食貨志》:進業曰登。注:進上百工之業也。
又《爾雅·釋詁》:成也。《增韻》:熟也。《書·泰誓》:以登乃闢。《詩·大雅》:誕先登於岸。《周禮·地官·小司徒》:頒比法於六鄉之大夫,使各登其鄉之眾寡六畜車輦。注:登,成也。成猶定也。《孟子》:五穀不登。注:登,成熟也。
又尊之曰登。《禮·月令》:登龜。注:龜言登者,尊之也。
又《博雅》:登登,眾也。
又築牆用力相應聲。《詩·大雅》:築之登登。
又登聞鼓院。《宋史·職官志》:隷司諫正言,掌受文武官及士民章奏表疏。
又榻登。《釋名》:施於大牀之前,小榻之上,所以登牀也。《説文》作毾㲪。
又星名。《晉書·天文志》:歲星之精流,為及登。
又鳳皇朝鳴曰登晨。見《軒轅黃帝記》。
又州名。古萊子國,隋牟州,唐改登州,取文登山而名。
又姓。出南陽,蜀有關中流人,始平登定。
又《集韻》:丁鄧切,等去聲。履也。或作蹬。
又《字彙補》:東職切,等入聲。《公羊傳·隱五年》:公曷為遠而觀魚,登來之也。注:登讀言得。齊人名求得為得來。作登來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
又葉都籠切,音東。《前漢·宣元敍傳》:元之二王,孫後大宗。昭而不穆,大命更登。
又葉都郎切,音當。《易林》:南山高岡,回隤難登。道里遼遠,行者無糧。
《説文》:上車也。從癶、豆,象登車形。《集韻》:或作僜。《字彙》:登與豆豋之豋,從月從又者別。 [14]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4]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癶”窄“豆”寬,“癶”罩住“豆”。“癶”左右兩部分分寫在豎中線左右。“豆”,首筆橫在橫中線上方,“口”及以下各筆寫在下半格,末筆橫較長。 [3]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t
əŋ
王力系統
t
əŋ
董同龢系統
t
ə̂ŋ
周法高系統
t
əŋ
李方桂系統
t
əng
西漢



東漢





əng


ə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əŋ
北魏後期北齊

əŋ
齊梁陳北周隋

ə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t
əŋ
擬音/王力系統

t
əŋ
擬音/董同龢系統

t
əŋ
擬音/周法高系統

t
əŋ
擬音/陳新雄系統

t
əŋ
擬音/李方桂系統

t
əng
(參考資料:漢典 [15]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下平十七登

開口呼
一等
全清
都滕切
təŋ
集韻
平聲
下平十七登

開口呼
一等
全清
都騰切
təŋ
去聲
四十八隥

開口呼
一等
全清
丁鄧切
təŋ
禮部韻略


平聲





都騰切

增韻


平聲





都騰切

中原音韻

陰平
庚青

開口呼

全清

təŋ
中州音韻


平聲
庚青





多稜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八庚


全清
都騰切
təŋ
分韻撮要

陰平
第十五登等凳德






(參考資料:漢典 [15]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əŋ
55
陰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təŋ
213
陰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əŋ
21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ən
55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ən
44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ən
212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ən
21
陰平
晉語
太原
təŋ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tən
44
陰平
吳語
温州
taŋ
44
陰平
湘語
長沙
tən
33
陰平
湘語
雙峯
tæ̃
55
陰平
贛語
南昌
tɛn
42
陰平
客家話
梅縣
tɛn
44
陰平
粵語
廣州
tɐŋ
53/55
陰平
粵語
陽江
tɐŋ
33
陰平
閩語(閩南片)
廈門
tɪŋ
55
陰平
閩語(閩南片)
潮州
teŋ
33
陰平
閩語(閩東片)
福州
teiŋ
44
陰平
閩語(閩北片)
建甌
taiŋ
54
平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6]  、漢典 [15]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17]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08
  •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64
  • 4.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17]
  • 5.    平水韻 十蒸  .搜韻[引用日期2020-03-17]
  • 6.    何金松著.漢字文化解讀[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07:589
  • 7.    時學祥,趙伯平主編;中國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專題部編.語林趣話 精選本[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07.01:94
  • 8.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08
  • 9.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5[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2952
  • 10.    曹先擢,蘇培成主編;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新華多功能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5.12:143
  • 11.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235
  • 12.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20-03-17]
  • 13.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200-201
  • 14.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740
  • 15.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17]
  • 16.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33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