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止(拼音:zhǐ)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1]  。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模擬人足,本義是足,引申指腳趾,這些意思後來寫作“趾”。足在人體的最下面,故又引申指地基,字後作“阯(址)”。通過腳可以去任何地方,故引申為至、臨義,由至、臨引申為停止、靜止義,進一步引申為停留、逗留義。由停留引申為居住、處所義。由停止義引申為禁止、去除義。由本義亦可引申指人的舉止、容止。 [2-3] 
中文名
拼    音
zhǐ
部    首
五    筆
HHHG(86);HHGG(98) [4] 
倉    頡
YLM [4] 
鄭    碼
II [4] 
筆    順
豎—橫—豎—橫
字    級
一級(0109) [1] 
平水韻
上聲四紙 [5] 
注音字母
ㄓˇ
筆畫數
4+0(部首+部首外)
統一碼
6B62 [4] 
造字法
象形字
結    構
獨體字,獨體結構
國標碼
D6B9
四角碼
2110₀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2]
甲骨文中“止”作圖1、2,在象形程度比早期甲骨文和一般金文都高的用作族名的金文中,“止”作圖A,顯然這是人的腳。徐灝在《説文解字注箋》中説,金文中“手”只列三指,象手掌之形,“止”也同樣,只列三指,象足趾之形。“止”在甲骨文和一般金文中“只列三指”,不像在族名金文中描摹逼真,所以不太容易直接看出“足”的意思。西周金文(圖3)對照甲文字形,大同小異,只是腳跟邊緣的線向右延伸,稍失其形。戰國文字(圖4)不離甲、金文之形。篆文(圖5)顯承於金文。隸書二例,一例全據篆文為形(圖10);一例大腳趾變為橫線,自失其形(圖7、8、10),而楷書之止,即沿自後者。以上諸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
“止”的本義是“腳”,腳是用來走路的重要器官。走路自然要達到某一目的地,所以“止”便引申出“至、到”的意思,到達目的地之後自然不再走了,所以“止”又有了“停止”的意思。“止”字也是重要的意符,古文字中的“止”構件往往預示着動作、行動,如:等。
許慎在《説文解字》中依據小篆的字形,把“止”的本義解釋為“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許慎認為,因“止”的字形“象草木出有址”,所以才有“足”的意思。徐灝《説文解字注箋》:“許以為象草木出有址,殆非也“。 [2]  [6]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zhǐ
名詞
足,腳。 後通作“趾”。
foot
《儀禮·士昏禮》:“御衽於奧, 媵衽良席在東, 皆有枕, 北止。”
《漢書·刑法志》:“當斬左止者, 笞五百。”

〈文言〉住所。

歐陽修《與薛少卿書》:“某到此, 以敝止未完固, 少留以葺。”

人的儀態舉止。

《詩經·大雅·抑》:“淑慎爾止, 不愆於儀。”

〈文言〉盡頭;止境。
end
韓愈《曹成王碑》:“刻詩其碑, 為示無止。”

〈文言〉用以擊柷止樂的槌。

《爾雅·釋樂》:“所以鼓柷謂之止。”

〈文言〉地基。 後作址、址。

徐弘祖《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八》:“岰間有頹垣遺構, 為玉峯寺廢止。”一本作“址”。

(Zhǐ)姓氏用字,參看“止姓



動詞
〈文言〉至;到。
arrive
《詩經·魯頌·泮水》:“魯侯戾止, 言觀其旗。”

停住;不再進行
halt;stop
《易·蒙卦》:“山下有險, 險而止。”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袁圓大笑,小柱兒站在門口也哈哈不止。”
止步;止境;靜止;適可而止
〈文言〉停息;居住。
stay;station;
dwell
《詩經·秦風·黃鳥》:“交交黃鳥, 止於棘。”
《詩經·商頌·玄鳥》:“邦畿千里, 維民所止。”

攔阻;使停住。
prevent
《戰國策·齊策三》:“孟嘗君將入秦, 止者千數而弗聽。”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嘗有罪, 竊計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
止血;止痛;禁止;制止
截止,到一定期限停止。
close


〈文言〉挽留;收留。
take sb. in
《論語·微子》:“止子路宿, 殺雞為黍而食之。”

〈文言〉扣留。
detain
《國語·晉語三》:“丕鄭如秦謝緩賂, 乃謂穆公曰: ‘君厚問以召呂甥、郤稱、冀芮而止之。 ’”

〈文言〉俘獲。
detain;
arrest
《魏書·鹿悆傳》:“﹝鹿悆﹞為綜(蕭綜)軍主程兵潤所止。”

〈文言〉等待。

《禮記·檀弓上》:“故喪事雖遽不陵節, 吉事雖止不怠。”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子姑止之。”

〈文言〉減省。

《周禮·地官·倉人》:“若谷不足, 則止餘法用;有餘, 則藏之, 以待兇而頒之。”

副詞
僅;只。
only
《莊子·天運》: “仁義, 先王之蘧廬也, 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處。”
納蘭性德《臨江仙·盧龍大樹》詞:“九秋黃葉五更煙, 止應搖落盡, 不必問當年。”
不止
助詞
〈文言〉語氣助詞。 用於句末, 表確定語氣。

《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 亦既覯止, 我心則降。”

zhí
名詞
〈文言〉通“”。 職分, 職事。

《詩經·小雅·巧言》: “匪其止共, 維王之邛。”

zhì
名詞
〈文言〉通“”。無腳的蟲。

《莊子·在宥》: “災及草木, 禍及止蟲。”


參考資料: [7-9]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二】【止部】諸市切(zhǐ)
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凡止之屬皆從止。 [10] 

説文解字注

“下基也”注:與丌同部同義。
“象艸木出有阯”注:止象艸木生有阯。屮象艸木初生形,𡳿象艸過屮枝莖益大,出象艸木益滋上出達也。
“故以止為足”注:此引伸假借之法。凡以韋為皮韋,以朋為朋黨,以來為行來之來,以西為東西之西,以子為人之偁皆是也,以止為人足之偁與以子為人之偁正同。許書無趾字,止即趾也。《詩》麟之止;《易》賁其止,壯於前止;《士昏禮》北止。注曰:止,足也。古文止為趾。許同鄭從今文,故不錄趾字。如從今文名,不錄古文銘也。或疑銘趾當為今文,名止當為古文。周尚文,自有委曲煩重之字不合於倉頡者。故名止者,古文也。銘趾者,後出之古文也。古文禮今文禮者,猶言古本今本也。古本出於周,從後出之古文。今本行於漢,轉從冣初之古文。猶隸楷之體,時或有舍小篆用古籀體者也。諸市切,一部。 [11] 

廣韻

諸市切,上止章 ‖止聲之部(zhǐ)
止,停也。足也。禮也。息也。待也。留也。諸市切。十。 [12] 

康熙字典

【辰集下】【止部】 止
《唐韻》《集韻》《韻會》並諸市切,音芷。《説文》: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徐曰:初生根幹也。
又《廣韻》:停也,足也。《易·艮卦》: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又靜也。《禮·玉藻》:口容止。注:不妄動也。《莊子·德充符》: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
又已也,息也。《論語》:止吾止也。《史記·酷吏傳》:寇盜不為衰止。
又居也。《詩·大雅》:乃慰乃止。又《商頌》: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又心之所安為止。《書·益稷》:安汝止。孔傳:言當先安好惡所止。正義曰:止謂心之所止。《大學》雲: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好惡所止,謂此類也。
又朱子曰: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謂。
又留也。《論語》:止子路宿。《孟子》:可以止而止。
又行師營曰止,暫待曰次。又凡戰而被獲曰止。《左傳·隱十一年》:公與鄭人戰於狐壤,止焉。杜注:內諱獲,故言止。又《僖十五年》:輅秦伯將止之。
又容止。《詩·鄘風》:人而無止。箋:止,容止。無止則無禮節也。《孝經·聖治章》:容止可觀。
又舉止。《齊書·張欣泰傳》:欣泰著鹿皮冠衲衣。世祖曰:將家兒何敢作此舉止。
又俗謂德行曰行止。《外史檮杌》:鄭奕敎子《文選》,其兄曰:莫學沈、謝嘲風弄月,污人行止。
又樂器。《爾雅·釋樂》:所以鼓柷謂之止。注:止者,其椎名也。《書·益稷》:合止柷敔。鄭注:柷,狀如漆桶,中有椎,合之者,投椎於其中而撞之。
又鳥集亦曰止。《詩·小雅》:載飛載止。
又三止,三禮也。班固《幽通賦》:嬴取威於百儀兮,姜本支乎三止。注:謂齊之先伯夷典三禮也。
又語辭。《詩·周頌》: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又首止,衞地名。在陳留襄邑。《春秋·僖五年》:齊侯會王世子於首止。
又與趾同。《儀禮·士昏禮》:皆有枕北止。鄭注:止,足也。古文止作趾。《山海經》:韓流麟身,渠股豚止。郭注:止,足也。《前漢·郊祀歌》:獲白麟,爰五止。師古注:止,足也。時白麟足有五蹄。 [13]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廣韻》書影 《廣韻》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4]

書寫提示

止字書寫筆順 止字書寫筆順
首筆豎在豎中線。第二筆短橫在橫中線上側。末筆橫長而平。 [14]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ȶ
i̯əɡ
王力系統
ȶ
ǐə
董同龢系統
ȶ
jəɡ
周法高系統
t
jiəɣ
李方桂系統
t
jəgx
西漢



東漢





jəї


jəї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jəї
北魏後期北齊

jəї
齊梁陳北周隋
脂之

jei
隋唐
高本漢系統

i
王力系統

ǐə
董同龢系統

i
周法高系統

i
李方桂系統

ï
陳新雄系統

ǐə

參考資料: [15]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六止

開口呼
三等
全清
諸市切
tɕi
集韻
上聲
六止

開口呼
三等
全清
渚市切
ʨie
韻略


上聲





諸市切



上聲





諸氏切

中原音韻

上聲
支思

開口呼

全清

tʂï
中州音韻


上聲
支思





之始切

洪武正韻

上聲
二紙


全清
諸氏切
tʃie
分韻撮要

陰上
第三幾紀記







參考資料: [15]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ʂʅ
214
上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tʂʅ
55
上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sɿ
53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sɿ
42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sɿ
53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ʂʅ
24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sɿ
42
上聲
晉語
太原
tsɿ
53
上聲
吳語
蘇州
tsʮ
52
上聲
吳語
上海
tsɿ
334
陰去
吳語
温州
tsɿ
45
陰上
湘語
長沙
tsɿ
41
上聲
湘語
雙峯
tʂʅ
31
上聲
贛語
南昌
tsɿ
213
上聲
客家話
梅縣
tsɿ
31
上聲
粵語
廣州
tʃi
35
陰上
粵語
陽江
tʃi
21
上聲
閩語(閩南語)
廈門
tsi
51
上聲
閩語(閩南語)
潮州
tsi
53
陰上
閩語(閩東語)
福州
tsi
31
上聲
閩語(閩北語)
建甌
tsi
21
上聲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方音字彙》 [16]  、漢典 [15]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2-28]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06
  • 3.    董蓮池編著.新金文編 上[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10:146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6-08-25]
  • 5.    平水韻 四紙  .搜韻[引用日期2020-02-28]
  • 6.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86-87
  • 7.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5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299
  • 8.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673
  • 9.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3[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1537
  • 10.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231
  • 11.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20-02-28]
  • 12.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250
  • 13.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532
  • 1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455
  • 15.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2-28]
  • 16.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6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