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癭蚊

鎖定
癭蚊是雙翅目癭蚊科昆蟲的通稱, [2-3]  又叫小紅蛆、癭蠅。 [4]  成蟲似蚊而小,身體纖細; [5]  頭小,複眼大;觸角念珠狀,11節;前翅透明,後翅退化為平衡棒;足細長。頭部、腦部和背面深褐色,其他呈黑褐色或橘紅色。 [6] 
癭蚊喜歡生活於腐殖質及污水中,幼蟲喜潮濕。有趨光性。幼蟲在水中可存活多日,而在乾燥條件下,活動閒難,常很多幼蟲聚在一起。 [6]  成蟲不取食;幼蟲植食性、腐食性或捕食性。 [5]  成蟲在培養料及腐爛的子實體內產卵,常以幼蟲進行繁殖,稱幼體繁殖。繁殖週期短,1周繁殖1代。 [6] 
癭蚊危害所有的食用菌,其中蘑菇受害最嚴重。 [7]  可通過保持菇房周圍清潔衞生,及時清理垃圾、污水、廢料,剷除蟲源滋生地;菇房門窗及通氣孔安裝紗網,以阻止成蟲飛入產卵;進行燈光誘殺等方法進行防治。 [6] 
中文學名
癭蚊
拉丁學名
Diarthronomyia chrysanthemi Ahlberg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亞    門
有顎亞門Mandibulata
昆蟲綱Isecta
亞    綱
有翅亞綱Pterygota
雙翅目
亞    目
長角亞目Nematocera
癭蚊科
Diarthronomyia
癭蚊

癭蚊形態特徵

成蟲
Rhopalomyia californica,癭蚊的一種。 Rhopalomyia californica,癭蚊的一種。
體小,長3毫米;狀如蚊蟲,具膜質透明翅一對,具3條明顯縱脈,無橫脈。後翅退化成平衡棒。胸背灰黑色。
淡褐色,橢圓形。
幼蟲
無足,蛆形體黃至橙色,紡錘形,長約3.5毫米。
長橢圓形,腹部橙紅色,胸部及腹背等黑色。 [1] 

癭蚊發生規律

癭蚊
癭蚊(5張)
癭蚊的成蟲脆弱,飛翔能力不強,多在幼蟲生活場所附近棲息,只少數種類夜間向光。卵產於寄主植物表面、花蕾或嫩芽的隙間、樹皮縫內以及幼蟲生活的其他場所。多散產,不成卵塊。植食性癭蚊中,許多種類為害林木、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捕食性種類常為害蟲的天敵,有益於人類。
雙翅目(Diptera)癭蚊科(Cecidomyiidae或Itonididae)的纖小昆蟲。特徵為︰觸角念珠狀,毛較多︰翅上有短毛,幾乎無翅脈。幼蟲色豔,生活在葉和花中,通常引起蟲癭。少數生活在其他雙翅目昆蟲的蟲癭內。在癭內或土中化蛹;以老熟幼蟲越冬。小麥癭蚊(Hessian fly)是本科最嚴重的害蟲。歐洲和北美的菊癭蚊(Diarthronomyia hypogaea)在葉上形成小蟲癭。薔薇癭蚊(Dasyneura rhodophaga)為害薔薇的幼芽和嫩枝,為温室中重要害蟲,但室外罕見。其他重要害蟲如麥紅及漿蟲、高粱癭蚊稻癭蚊、苜蓿癭蚊和梨癭蚊。防治用煙草燻和土壤噴灑的方法。
少數癭蚊取食介殼蟲小蠹幼蟲。賤癭蚊屬(Miastor)有一種能營幼體生殖,即大幼蟲體內產生較小的子幼蟲,子幼蟲留在母幼蟲體內,以它為食,最終把母幼蟲吃光。然後子幼蟲逸出,而且它能以同樣的方法再繁殖,進行好幾代直到化蛹為止。

癭蚊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強植株抵抗力。及時清園。秋冬季深翻土壤,消滅越冬幼蟲。
(2)保護和利用天敵。主要有姬蜂小蜂天敵昆蟲
(3)化學防治 在初夏幼蟲開始活動或在成蟲羽化及幼蟲剛孵化時,噴灑20%菊殺乳油2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進行防治。 [1] 
參考資料
  • 1.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防治方法資料來源 
  • 2.    曾容毅,衞治民編著,氣生型蘑菇栽培技術,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0.10,第103頁
  • 3.    肖自添,何煥清,食用菌病蟲害安全防治,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08,第61頁
  • 4.    鞍山市科學技術協會編著,食用菌栽培技術,瀋陽出版社,2011.04,第259頁
  • 5.    唐濤,周明成主編,動物辭典 上,遠方出版社,2005.01,第298頁
  • 6.    王振河,武英霞編著,金針菇標準化生產 最新版,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3,第138頁第139頁
  • 7.    萬增強,劉少芬編著,食用菌栽培學教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08,第2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