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痹證

鎖定
“痹”有閉阻不通之義,因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氣血不能暢行,引起肌肉、筋骨、關節等痠痛、麻木、重着、伸屈不利,甚或關節腫大灼熱等為主要臨牀表現。臨牀根據病邪偏勝和症狀特點,分為行痹、痛痹、着痹和熱痹。
風濕性關節炎、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纖維織炎和神經痛等病,均屬中醫“痹證”範疇。須與骨結核、骨腫瘤鑑別,以免延誤病情。
針灸治療對本證有較好效果,但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纏綿反覆,非一時能獲效。
就診科室
內科
常見發病部位
肌肉、筋骨、關節等
常見病因
正氣不足,感受風、寒、濕、熱之邪
常見症狀
關節疼痛、屈伸不利
中文名
痹證

痹證病因病機

痹證多由正氣不足,感受風、寒、濕、熱之邪所致。
素體虛弱,腠理疏鬆,營衞不固,外邪乘虛而入;或居處潮濕,涉水冒寒;或勞累之後,汗出當風,以致風寒濕邪侵襲人體,注於經絡,留於關節,氣血痹阻而發。
(1)行痹風寒濕痹中雖有關節痠痛,但無局部紅腫灼熱。偏於風勝者,以關節痠痛遊走不定為特徵。
(2)着痹風寒濕痹中偏於濕勝者,以肢體痠痛重着,肌膚不仁為特徵。
(3)痛痹風寒濕痹中偏於寒者關節痛劇,疼痛不移為特徵。
2.熱痹
素體陽盛或陰虛有熱,復感風寒濕邪,鬱久化熱;或感受熱邪,留注關節,出現特徵性的關節紅腫熱痛或發熱。
3.痰瘀痹阻及久痹正虛
病程日久者,可出現痰瘀痹阻氣血不足及肝腎虧虛。

痹證臨牀表現

關節疼痛、屈伸不利是共同症狀。
風邪偏盛,肢體關節疼痛遊走不定,痛無定處,關節屈伸不利,或見惡風發熱,苔薄白,脈浮。
寒邪偏盛,肢體關節疼痛較劇,痛有定處,遇寒痛增,得熱則減,關節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紅,觸之不熱,苔薄白,脈弦緊。
濕邪偏盛,肢體關節疼痛重着不移,痠痛或有腫脹,肌膚麻木不仁,陰雨寒冷可促使發作,苔白膩,脈濡緩。
熱邪壅滯經絡關節,發為熱痹,症見關節疼痛,局部灼熱紅腫,痛不可觸,關節活動不利,可累及一個或多個關節,伴發熱惡風,口渴煩悶,苔黃燥,脈滑數。

痹證診斷

1.臨牀以肢體、關節疼痛、酸楚、麻木、重着、活動障礙為主要症狀表現。
2.一般發病比較緩慢,部分開始可有發熱、汗出、口渴、咽痛、全身不適等症狀,繼之而出現關節症狀。
3.往往呈漸進性或不規則的發作性。
4.實驗室檢查,可見血沉、抗“O”增高,類風濕因子試驗陽性等。

痹證辨證施治

治療以祛風、散寒、除濕、清熱,以及活血舒經通絡為基本原則,後期還應配以補益正氣之法。
1.風寒濕痹型
(1)證候關節疼痛、屈伸不利,肌肉關節疼痛痠麻,或有腫脹,遇陰雨寒冷則疼痛加劇,得熱痛減,口淡不欲飲或喜熱飲。舌質淡苔白膩,脈弦緊。
(2)治則祛風散寒,除濕通絡。
(3)方藥治療
①主方蠲痹湯(程鍾齡《醫學心悟》)。
②處方羌活、獨活、秦艽克,海風藤,桂枝、當歸,川芎,威靈仙、白芍,甘草。水煎服。
若風勝者,加防風、白芷。濕勝者,加防己,薏苡仁,萆薢。寒勝者,加川烏頭、熟附子,細辛。
(4)中成藥追風透骨丸、腰椎痹痛丸、風濕藥丸、除痹湯(胡熙明等《中國中醫秘方大全》)等。
(5)針灸治療
①治則温經散寒,祛風通絡,除濕止痛。
②處方根據風寒濕邪偏盛不同及發病部位,分部循經取穴。
分型選穴行痹取膈俞、血海;痛痹取腎俞、關元;着痹取陰陵泉。
分部肩部—肩髃、肩髎;肘部—曲池、天井;腕部—外關、陽池;背腰部—身柱、腰陽關;髀部—環跳、髀關;股部—承扶、風市;膝部—犢鼻、鶴頂;踝部—丘墟、申脈。
操作毫針刺,平補平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30分鐘,可配合艾灸,10次為一個療程。
(1)證候關節疼痛,局部灼熱紅腫,得冷稍舒,痛不可觸,可病及一個或多個關節,多兼有發熱、惡風、口渴、煩悶不安。苔黃膩,脈滑。
(2)治則清熱通絡,祛風除濕。
(3)方藥治療
①主方宣痹湯(吳鞠通《温病條辨》)加減。
②處方防己、北杏仁,連翹,滑石、薏苡仁,梔子,金銀花藤,赤小豆,蠶砂,龍膽草,桑枝,甘草。水煎服。
皮膚有紅斑者,加牡丹皮、地膚子,赤芍。化火傷陰者,加生地黃克,玄蔘、麥冬。
(4)針灸治療
①治則利濕清熱,通經止痛。
②處方根據發病部位局部取穴,選大椎、曲池。毫針刺,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20~30分鐘,10次為一療程。
3.痰瘀痹阻型
(1)證候痹證日久,關節腫大,甚至強直畸型,屈伸不利。舌質紫暗苔白膩,脈細澀。
(2)治則化痰祛瘀,搜風通絡。
(3)方藥治療
①主方桃紅飲(林佩琴《類證治裁》)加味。
②處方當歸尾,川芎,桃仁、紅花,威靈仙,穿山甲,地龍、地鱉蟲,白芥子、膽南星,烏梢蛇、露蜂房,甘草。水煎服。
(4)中成藥小活絡丸、活絡止痛丸等。
4.久痹正虛型
(1)證候骨節疼痛,時輕時重,腰膝軟痛,形瘦無力。舌質淡,脈沉細無力。
(2)治則養血益氣,培補肝腎。
(3)方藥治療
①主方獨活寄生湯(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加減。
②方藥獨活、秦艽、當歸、桂枝,桑寄生,川芎、熟地黃、白芍、茯苓、續斷、黨蔘、牛膝,狗脊、杜仲,炙甘草。水煎服。
若久痹內舍於心,可選用於炙甘草湯(張仲景《傷寒論》)加減。
(4)中成藥舒筋健腰丸、壯腰關節止痛丸、温腎止痛丹(賴天松等《臨牀奇效新方》)等。

痹證其他治療

1.外治法
(1)威靈仙研末,葱白搗爛,用醋適量共調成糊狀,外敷。
(2)絲瓜絡,地龍,萊菔子,共搗爛,外敷痛處。
(3)乳香、沒藥,地骨皮,車前草,共搗爛,外用。
(4)鮮威靈仙,松樹針,甘草,水煎,燻蒸並熱敷。
(5)食鹽,小茴香研末,共炒熱,用布包熨痛處。
(6)川烏頭、草烏、松節、生膽南星、生半夏,共研細末,酒調拌,外敷貼於痛處。每日1次,每次1小時。或浸酒外擦患處(不可內服)。
2.刺灸法
(1)選穴按不同部位,關節選擇相應穴位,也可選阿是穴。
①肩部肩髃、肩髎、肩貞。
②肘臂曲池,合谷,天井,外關,天澤。
③背脊水溝,身柱,腰陽關。
④髀部環跳,居髎,懸鐘。
⑤股部秩邊,承扶,陽陵泉。
⑥膝部犢鼻,梁丘,陽陵泉,膝陽關。
⑦踝部中脈,照海,崑崙,丘墟。
(2)按痹證類型加穴
①行痹者加膈俞、血海。
②痛痹者加腎俞、關元。
③着痹者加足三里、商丘。
④熱痹者加大椎、曲池。
(3)操作
①行痹、熱痹者用毫針瀉法淺刺,並可用皮膚針叩刺。
②痛痹者多灸,深刺留針,可兼用隔姜灸。
③着痹者針灸並施或兼用温針、皮膚針和拔罐法。
3.耳針法
耳區相應部位選穴:腎上腺、神門。方法:毫針刺,每日1次,每次留針20~30分鐘;亦可撳針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貼壓,每3~4日更換1次。
4.穴位注射法
(1)選穴參照刺灸法穴位。
(2)方法當歸注射液或威靈仙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射0.5~1ml,注意勿注入關節腔,每隔1~3日注射1次,10次為一療程。每次選穴不宜過多,交替應用。
5.電針法
(1)選穴參照刺灸法穴位。
(2)方法進針得氣後,通電針機,先用連續波5分鐘,後改疏密波,通電時間10~2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間歇3~5日。
6.飲食療法
(1)胡椒根煲蛇肉胡椒根,蛇肉,共煲湯服食。
(2)老桑枝煲雞老桑枝,母雞1只(去毛及內臟),鹽調味飲湯食雞。適用於風濕熱痹。
(3)千斤拔煲豬尾千反拔、狗脊,豬尾1條,加清水適量共煲湯,飲湯吃肉。適用於久痹肝腎虧虛。

痹證預防

注意平時注意保暖、防寒、防潮,避免風寒濕之邪侵入人體。汗出勿當風,患者應加強個體調攝,如房事有節、飲食有常、勞逸結合、運動後不可乘身熱汗出入水洗浴等。起居作息規律化等。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運動,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對外邪的抵抗力。
患者對寒涼之品不宜多食,如雪條、竹筍、通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