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着痹

鎖定
病證名。痹病中的一種。風寒濕三氣合而致病,以濕邪為主,表現肢體疼生酸困、病處不移的一類痹證。《素問·痹論》:“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着痹也。”《內經》名之曰着痹。《素問·痹論》:“濕氣勝者為着痹也。”又名肌痹。《證治準繩·雜病》:“濕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緩弱,皮膚不仁,……”《症因脈治》卷三:“濕痹之證,或一處麻痹不仁,或四肢手足不舉,或半身不能轉側,或濕變為熱,熱變為燥,收引拘攣作痛,蜷縮難伸,名曰着痹,此濕痹之證也”。
別    稱
濕痹
英文名稱
stationary bi
就診科室
中醫科
常見病因
風寒濕三氣合而致病,以濕邪為主
常見症狀
肢體關節疼痛重着、酸楚,或有腫脹,痛有定處,肌膚麻木等

着痹病因病機

正氣不足是痹病的內在因素和病變的基礎。體虛腠理空疏,營衞不固,為感邪創造了條件,故《諸病源候論·風病·風濕痹候》説:“由血氣虛,則受風濕”。《濟生方·痹》也説:“皆因體虛,腠理空疏,受風寒濕氣而成痹也。”正氣不足,無力驅邪外出,病邪稽留而病勢纏綿。外邪則由濕痹之因,或身居卑濕,濕氣襲人;或衝風冒雨,濕留肌肉,內傳經脈,或雨濕之年,起居不慎。

着痹辨證施治

證候:肢體關節疼痛重着、酸楚,或有腫脹,痛有定處,肌膚麻木,手足困重,活動不便,苔白膩,脈濡緩。治則:除濕通絡,祛風散寒。主方:薏苡仁湯加減。
加減:方以薏苡仁、蒼朮健脾滲濕;羌活、獨活、防風祛風勝濕;川烏、麻黃、桂枝温經散寒;當歸、川芎養血活血;生薑、甘草健脾和中。關節腫脹者,加秦艽、萆蘚、防己、木通、薑黃除濕通絡。肌膚不仁,加海桐皮、稀薟草祛風通絡,或加黃芪、紅花益氣通痹。若痛甚者,可用《醫學心悟》蠲痹湯治之。

着痹預防護理

本病是因正氣不足,感受外在的風寒濕熱之邪而成。因此,平時注意調攝,增強體質和加強病後調攝護理,便顯得格外重要。預防方面,鍛鍊身體,增強機體御邪能力;創造條件,改善陰冷潮濕等不良的工作、生活環境,避免外邪入侵;一旦受寒、冒雨等應及時治療,如服用薑湯、午時茶等以祛邪等措施都有助於預防痹病的發生。病後調攝護理方面,更需做好防寒保暖等預防工作;應保護病變肢體,提防跌撲等以免受傷;視病情適當對患處進行熱熨、冷敷等,可配合針灸、推拿等進行治療;鼓勵和幫助患者對病變肢體進行功能鍛鍊,有助痹病康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