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病柏

鎖定
《病柏》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之一,作者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作品名稱
《病柏》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文學體裁
五言排律

病柏作品原文

病柏
有柏生崇岡②,童童狀車蓋③。
偃蹙龍虎④姿,主當風雲⑤會。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
豈知千年根,中路顏色壞。
出非不得地,蟠據亦高大。
歲寒忽無憑,日夜柯葉改。
丹鳳領九雛,哀鳴翔其外。
鴟鴞志意滿,養子穿穴內。
客從何鄉來,佇立久籲怪。
靜求元精理,浩蕩⑥難倚賴。

病柏作品註釋

此詩作於上元二年(761)秋,杜甫時居成都草堂。
崇岡:高大的山岡。崇:高大,如崇山。
童童:茂盛的樣子。
狀:形狀、樣子。
車蓋:古代車上遮雨蔽日的篷。狀如傘,有柄。
偃蹇:高聳的樣子。
姿:姿態。
當:承擔。
神明:英明、聖明。
故老:元老,舊臣。
再拜:古代禮儀,拜而又拜,表示恭敬之意。
中路:中途。
出:生長。
得地:得到適宜生長的土壤。
蟠據:盤踞、佔據。
歲寒:一年中的寒冷季節,深冬。
無憑:無所倚仗。
柯葉:枝葉。柯:草木的枝莖。
丹鳳:即鳳凰,傳説中的神鳥。特指紅色的鳳凰。
雛:幼小的鳥。
鴟鴞:貓頭鷹。
穴:洞穴。
佇立:長時間地站立。
籲怪:驚訝、驚異。
元精理:事物根本的道理。
浩蕩:無常不定。

病柏作品譯文

有一株繁盛的柏樹生長在高大的山岡之上,它的樹冠是那樣的茂盛,形狀就像是車上遮雨蔽日的車篷。它那如蛟龍猛虎般的風姿是那樣的魏然高聳,它一定可發主持擔當高風流雲的際會。它是如此的聖明,所以正直之人都依附於它,元老舊臣也對它再三地頂禮膜拜。
我怎麼能夠知道已經生長了一千年的樹根,中途卻變了顏色成為枯槁,不再有當年的風姿。它生長的地方不是得不到適宜生長的土壤,它盤據地地方是如此的高大峻峭。在凜冽的寒冬它突然間失去了依仗,一天天地過去,它的枝葉失去了青葱的蒼翠,變得沒有了生機。
一隻美麗的鳳凰帶領着它的九隻幼鳥,悽慘地哀鳴飛翔在它的周圍。而一隻醜陋的鴟鴞卻志得意滿,在柏樹的洞穴內將養自己的幼子。
不知從何處來了一位漂泊之人,它面對此情此景長久地佇立,長久地驚訝。靜下來去探求事物根本的道理,世事無常不定難以倚仗依賴。

病柏意象分析

這首詩主要運用了病柏、丹鳳、鴟鴞三種意象。病柏由盛而衰的變化,象徵了唐朝從強盛到衰落的滄桑鉅變;丹鳳哀鳴,象徵了正直之人被擯斥在外;鴟鴞意滿,象徵了奸佞小人盤踞於朝中。詩人藉助這些意象表達了對國運時局的憂慮。

病柏作者簡介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峯,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1] 
參考資料
  • 1.    《辭海》(縮印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15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