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甲珠

鎖定
甲珠是一種中藥,還有炮甲珠、炮山甲等名。一般由鯪鯉(穿山甲,保護級別:極危(CR) IUCN標準)的鱗甲炮製後使用。
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2020年6月5日,穿山甲升為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1] 
也已經有臨牀實驗證明,豬蹄甲在消癰、抗炎、催乳等方面可以取代穿山甲的功效。 [1] 
中文名
甲珠
外文名
Pangolin Scales
性    質
中藥材
原料來源
穿山甲,保護級別:極危(CR)IUCN標準
出自文獻
本草圖經

甲珠基本信息

甲珠 甲珠
中文名】甲珠
【來 源】:為鯪鯉科動物鯪鯉的鱗甲。 [2] 
【功 效】:消腫潰癰,搜風活絡,通經下乳 [3] 
【主 治】:治癰疽瘡腫,風寒濕痹,月經停閉,乳汁不通,便血。
【性味歸經】:味鹹,性涼。①《別錄》: "微寒。"②《藥性論》: "有大毒。"③《滇南本草》: "性寒涼,味鹹。"入肝、胃經 [4]  。①《綱目》: "入厥陰、陽明經。"②《本草匯言》: "入足太陰、厥陰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3-9g);或入散劑。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用藥忌宜】:氣血不足,癰疽已潰者慎服。《本草經疏》:"癰疽已潰不宜服,痘瘡元氣不足不能起發者,不宜服。"
【別 名】:鯪鯉甲(《別錄》)、鱣鯉甲(《補缺肘後方》)、鯪鯉角(《本草衍義》)、川山甲(《三因方》)、鱉鯉甲(《本草經疏》)、山甲(《本草求真》)、甲片(《瘍科遺編》)、麒麟片、鱗片、隨鹼片(《廣西中藥志》) [2] 
穿山甲 穿山甲
【處方名】:穿山甲、山甲、甲片、炮山甲、炮甲、甲珠、炮甲片、炙山甲、炙甲片、山甲珠、炮甲珠、醋山甲、醋甲片、炒穿山甲等。處方中寫穿山甲、山甲、甲片均指生穿山甲片,為原藥去雜質,洗淨,曬乾,搗碎入藥者。炮山甲又稱炮甲、炮甲片、炮甲珠、山甲珠、炙山甲,為山甲片用砂子炒至鼓起呈深黃色入藥者。醋山甲又名醋甲片,為炮山甲炒成後,篩去砂子,趁熱放入醋內浸淬,再用清水漂洗乾淨,曬乾入藥者。
商品名】:小甲片,又名鐵甲片,為外部呈褐色者,質佳。大甲片,又名銅甲片,為外部呈灰黃色者,質次。甲張,又名甲殼,為帶有甲片的甲皮。生甲片,將甲皮放入沸水中略煮,刮下甲片,曬乾,即為生甲片。以甲片均勻、表面光潔、色黃褐或黑褐、半透明、無腥氣。不帶皮肉者為佳。
【動植物資源分佈】:藥材主產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浙江、福建、湖南、安徽等地亦產。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捕得後殺死,去淨骨肉,曬乾,即為"甲殼"(亦稱"甲張")。將甲殼置沸水中,甲片自行脱落,曬乾;或直接用沸水燙死,取下甲片,洗淨曬乾。 [2] 
【拉丁名】:Squama Manitis 原動物Manis pentadactyla L. [2] 
【炮製方法】:炮山甲:取揀淨的穿山甲片,分開大小,另將砂子置鍋內炒至輕鬆,加入穿山甲片,炒至鼓起呈金黃色時,取出,篩去砂子,放涼。醋山甲:用上法炒至鼓起呈金黃色時,篩去砂於,立即將炮山甲片倒入醋盆內,攪拌略浸,撈出,用水漂洗,曬乾。 (每穿山甲片 100廳,用醋50斤)①《滇南本草》:"土炒,炮用。"②《綱目》:"方用或炮,或燒,或酥炙、醋炙童便炙,或油煎,土炒,蛤粉炒,當各隨本方,未有生用者。仍以尾甲為力勝。" [2] 
【考 證】:出自《本草圖經》。

甲珠穿山甲從《中國藥典》除名

在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其中,6月5日,穿山甲升為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1] 
參考資料
  • 1.    穿山甲從《中國藥典》除名  .南國都市報[引用日期2020-06-10]
  •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9
  • 3.    高春花 肖聰穎 汪冶.攙硫酸鎂穿山甲洗脱後不能作正品入藥[J]. 懷化醫專學報,2006年02期
  • 4.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