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生物武器防護

鎖定
為預防生物武器襲擊的危害,消除襲擊後果,治療病人、病畜所採取的措施。是軍隊作戰保障的組成部分,由各級指揮員和有關勤務部門組織實施。目的是減少人畜受染、發病和傳染病流行,保護有生力量。
中文名
生物武器防護
外文名
shengwu wuqi fanghu
目    的
減少人畜受染、發病和傳染病流行
特    點
有較強的致病性和傳染性
將生物(細菌)作為一種武器襲擊敵方軍民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年,德國間諜曾用鼻疽桿菌感染了協約國的4500匹騾子。大戰末期,德軍在羅馬尼亞空投被污染的食品,企圖殺傷當地軍民。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對中國的寧波、常德等城市投撒染有鼠疫桿菌的跳蚤,引起鼠疫,導致大批居民死亡。1952~1953年,美軍在朝鮮戰爭中對中朝軍民多次使用帶有鼠疫桿菌、炭疽桿菌、霍亂弧菌等戰劑的細菌武器。中國人民志願軍建立了各級防疫委員會,組織醫學、獸醫學、生物學專家等參加的各種反細菌戰機構和組織,制定了防護制度,採取了防護措施,取得了反細菌戰的勝利,不僅積累了防護經驗,而且為編寫出版生物武器防護手冊和《細菌武器的醫學防護》專著提供了第一手資料。①統一領導,密切協作。生物武器防護應根據指揮員的意圖,由指揮機關統一計劃組織,衞生、防化等有關勤務部門密切配合,分別組織實施。②軍事摧毀與政治鬥爭相結合。採取各種措施,堅決摧毀敵生物武器,同時在政治上揭露敵方使用生物武器的罪行。③軍隊與地方相結合。生物武器防護要軍隊與地方相結合,共同組織與實施。④醫學防護和其他防護相結合。人員服用預防藥物,注射預防疫苗,進行預防接種,並採取其他衞生預防措施,防止傳染病發生和傳播。還要採取其他防護措施,以收到更好效果。⑤專業技術保障與羣眾性防護相結合。對生物武器的防護,既要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檢驗生物戰劑,確定污染區域,診斷治療病人,又要發動羣眾,改善衞生條件,消滅病媒昆蟲、動物,消除污染。①做好預防準備。組織經常性的衞生防疫和生物武器防護的宣傳教育,開展羣眾性的衞生活動,貫徹各種衞生防疫制度,有計劃地組織部隊注射預防疫苗,進行戰區軍事醫學地理調查,為戰時組織防護打下基礎。②採用軍事手段摧毀。及時發現敵方的生物武器,使用火炮、飛機、導彈或派特種部隊予以摧毀破壞。③做好個人防護和集體防護。部隊各種觀察哨兼負觀察敵生物武器襲擊的任務。通過對空嚴密觀察,及時發現襲擊徵候,記錄有關數據後立即上報。部隊發現敵方襲擊或接到襲擊警報後,立即戴上防毒面具或防菌口罩,紮緊褲腳、袖口,上衣塞入褲腰,頸部圍上毛巾;利用個人消毒包擦拭暴露的皮膚;情況允許時,進入工事,以減少受染。④組織偵察、檢驗,採取有針對性的防護措施。派專業人員赴現場調查,分析各種情況,判斷是否受到敵生物武器襲擊;採集標本,進行檢驗,確定生物戰劑的種類,指導部隊有針對性地進行防護;利用戰鬥間隙組織洗消,消除服裝、武器、車輛上的生物戰劑;服用預防藥物,補種疫苗;定期組織衞生人員進行醫學觀察。⑤開展宣傳活動,揭露敵方罪行。在查實敵使用生物戰劑後,利用各種輿論工具,揭露敵方的陰謀和罪行,激起世界人民的公憤。⑥處理污染區,組織疫情監視或封鎖。鑑定出生物戰劑種類後,儘快劃定污染區範圍,明確受染部隊。對污染區,特別是各級指揮所、坑道、野戰工事、民房、廚房、糧食倉庫、交通要道等,實施消毒、殺蟲和滅鼠。對非烈性生物戰劑造成的污染區,應標出污染範圍,採取監視措施,限制區內人員與外部人員接觸,通常禁止部隊從污染區通過;必須通過時,應事先對道路消毒,並採取嚴密的防護措施。鼠疫、霍亂等烈性傳染病生物戰劑造成的污染區,無論是否發生病人,都應立即封鎖,禁止人員出入。在交通要道設立消毒站或檢疫站,防止疫情擴散。每日嚴格進行醫學觀察或檢驗,加強疫區管理,控制傳染病傳播。⑦隔離治療傳染病人,嚴禁長途後送。傳染病人原則上就地隔離治療,不要後送,以防擴大傳播。戰鬥後方地區的傳染病人可在部隊救治機構暫時隔離治療;烈性傳染病應在上級防疫機構的支援下,就地組織隔離治療。傳染病人後送,應採取嚴格隔離措施,不得與普通傷病員同車後送。未來戰爭對生物武器的防護更為複雜,健全防護組織,培養防護技術骨幹,研製先進的偵檢儀器,增強快速檢驗能力,研製新的有效疫苗,將是今後生物武器防護的發展方向。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