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名
- 王頎
- 字
- 孔碩
- 所處時代
- 魏晉時期
- 出生地
- 東萊(治今山東萊州)
- 主要成就
- 討伐高句麗、伐蜀
王頎生平事蹟
編輯正始三年(242年),曾歸附的高句麗復叛,正始五年(244年),時任“行裨將軍、領玄菟太守”的王頎與毌丘儉一同討伐高句麗,期間奉毌丘儉之命出使夫餘求取軍糧。
[2]
到正始六年(245年)討伐高句麗大勝,過沃沮千餘里,於肅慎之南刻石紀功,這次事蹟都被記錄在已出土的《毌丘儉紀功碑》上。正始八年(247年),接替戰死的弓遵成為帶方太守,當時因為倭女王卑彌呼與狗奴國男王卑彌弓呼素來不和,倭女王卑彌呼派遣使者載斯、烏越等到帶方郡向王頎報告戰事,王頎則奉命派遣塞曹掾史張政跟隨之前倭國使者難升米一起前往倭國調解。
[3]
景元四年(263年),以天水太守之職位隨同鄧艾伐蜀。
[4]
晉武帝時,官至汝南太守
[5]
。其孫為西晉叛民領袖王彌。
王頎藝術形象
編輯王頎韓國史書記載
編輯據韓國史書《三國史記》記載,當時王頎前去追擊高句麗王時,有一名魏將與高句麗的紐由同歸於盡
[6]
,現今很多人認為這名魏將指的是王頎然後用中國史書王頎未死來推翻這個記載,但其實仔細看會發現,《三國史記》中並未言明被殺的魏將為王頎,《三國志》中也有王頎派出別將追討高句麗王的記載
[7]
。《三國史記》中同歸於盡的魏將或即是這名不知名的別將。另外《三國史記》中記載毌丘儉討伐高句麗在246年(實則為244-245),據《三國志》記載在246年則有帶方太守弓遵在討伐諸韓時戰死
[8]
,或《三國史記》中這名魏將的事蹟實際是上是弓遵。
- 參考資料
-
- 1. 《三國志·魏書·毌丘儉傳》引《魏晉世語》:頎字孔碩,東萊人,晉永嘉中大賊王彌,頎之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11-09]
- 2. 《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正始中,幽州刺史毌丘儉討句麗,遣玄菟太守王頎詣夫餘,位居遣大加郊迎,供軍糧。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11-09]
- 3. 《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倭》:其八年,太守王頎到官。倭女王卑彌呼與狗奴國男王卑彌弓呼素不和,遣倭載斯、烏越等詣郡説相攻擊狀。遣塞曹掾史張政等因齎詔書、黃幢,拜假難升米為檄告喻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11-09]
- 4. 《三國志·魏書·鄧艾傳》:艾遣天水太守王頎等直攻維營,隴西太守牽弘等邀其前,金城太守楊欣等詣甘松。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11-09]
- 5. 晉書 列傳第七十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12-24]
- 6. 《三國史記·卷十七·高句麗國本紀第五·東山王》:紐由隱刀食器,進前,拔刀刺魏將胸,與之俱死,魏軍遂亂。 .殆知閣[引用日期2017-11-09]
- 7. 《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王頎別遣追討宮,盡其東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11-09]
- 8. 《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韓》:臣智激韓忿,攻帶方郡崎離營。時太守弓遵、樂浪太守劉茂興兵伐之,遵戰死,二郡遂滅韓。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