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錫侯

(清朝文學家)

鎖定
王錫侯(1712年-1777年),又名王濱州、王侯。清新昌(今浙江省新昌縣)塘埔人。中國清朝文學家。 [2] 
王錫侯自幼天資聰慧,勤奮好學。五歲隨兄景雲啓蒙,八歲已能通訓詁,十二歲應童子試,自擬題目作文。二十三歲輯成《故事提要錄》八十卷,三十八歲中舉,後屢試不第。家有祖輩遺留藏書數萬卷,取而攻讀,勤而輯著,成就卓傑。其秉性耿直,任俠仗義,尤好濟困扶危,敢於主持正義,因而得罪不少豪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因仇家王瀧南誣以刪改《康熙字典》,另刻《字貫》,呈文告官,世宗以其序文、凡例內將廟諱及御名開列,治以大逆之罪,下詔將王錫侯全家抄斬,將其著述悉行銷燬。 [2] 
王錫侯著有《國朝詩觀》《王氏通譜》《唐人試帖詳解》《經史鏡》《字貫》等著作。其《字貫》例仿《爾雅》,按義分類,據類查字,字義因而貫通,故名。全書分“天文”、“地理”、“人事”、“物”等四大類,類下又各分部,共六十卷,計總目一卷,提要十卷,本編四十二卷,附錄七卷,且其對《康熙字典》的錯誤頗多糾正。 [2]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江西宜豐縣棠浦鎮沐溪村
出生日期
1713年
逝世日期
1777年
主要作品
《字貫》
本    名
王錫侯

王錫侯人物生平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出生,後與兄長王景雲共同啓蒙 [1]  ,為追求功名,自己鎖在王氏祠堂的小房裏,日以繼夜地苦讀,一天三餐由家人從地檻下的小洞送進去。二十四歲才補博士弟子,1750年三十八歲時中舉。孟森在“字貫案”説王錫侯“蓋亦一頭巾氣極重之腐儒”,“鄉里小儒氣象”。以十七年光陰自編《字貫》一書,分天文地理人事、物類四大類,共四十卷。此書針對《康熙字典》收字太多,“然而穿貫之難”等缺失,加以補強,並稱“字猶零錢,義以貫之,貫非有加於錢,錢實不妨用貫,因名之曰《字貫》”。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為一個仇家王瀧南向江西巡撫海成舉發,又誣陷説,王錫侯有40裏花園,10裏魚塘。乾隆以“罪不容誅,即應照大逆律問擬”,抄家時僅獲七十多兩銀子。《字貫》凡例寫入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之名諱(玄燁、胤禛、弘曆),沒有缺筆避諱,更被認為非常不敬。王錫侯被監送京城問斬,子孫七人都被判斬,其他人“充發黑龍江,與披甲人為奴”。胡思敬的《鹽乘》説:“被誅時情狀甚慘”。原來江西巡撫海成上奏時建議革去王錫侯“舉人”頭銜,乾隆認為刑罰太輕,有替罪人説好話之嫌,先被判斬監侯;臨刑時,才被赦免,改判流放新疆;江西布政使周克開、按察史馮廷丞也因為看過《字貫》一書,未指出悖逆之處,遭到革職處分。

王錫侯個人作品

字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