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1713年

鎖定
1713年是一個平年,是農曆癸巳年,是蛇年。年號:清聖祖康熙五十二年。它的第一天在星期日開始。
中文名
1713年
別    名
農曆癸巳年
又    稱
康熙五十二年
中國事件
康熙六十壽辰,發行“康熙通寶”
歐洲事件
腓特烈一世去世

1713年一月

1月——冷枚繪成《避暑山莊圖》繪製工作,為清聖祖玄燁六十壽辰獻上了一份厚禮。冷枚,膠州人,字吉臣,號金門畫史,生年不詳,約卒於乾隆七年(1742)。他是清朝康熙晚期三個著名的宮廷畫家之一,與焦秉貞、沈喻齊名,擅長於仕女、神佛羅漢等人物畫。
1月——貝克萊出版《海拉斯和斐洛諾斯的對話三篇》,均成為當時英國各大學熱烈討論的問題。

1713年二月

2月25日——清政府處理順天鄉試舞弊案。順天鄉試中第一名查為仁之父查日昌,請人為其子代筆,賄買書辦,傳遞文章,事發後脱逃被獲,處斬監候。
2月25日——父親腓特烈一世去世,腓特烈·威廉一世即位成為國王。

1713年三月

3月——康熙皇帝六十壽辰,福建省寶福鑄錢局鑄造發行了一種生辰錢向皇帝祝壽。這種生辰錢正面為“康熙通寶”四字,與普通的“康熙通寶”錢基本相同,但錢背除鑄有滿漢文“福”字外,還在錢穿上方多鑄一個代表生肖的地支文字。

1713年四月

4月——法國同英國荷蘭、普魯士、葡萄牙和薩伏依簽訂和約。

1713年五月

5月——英國為對付俄國和同法國簽定《烏得勒支和約》第二年神聖羅馬帝國與法國簽定《拉施塔特和約》戰爭結束。
5月——維也納皇帝授予萊布尼茨帝國顧問的職位,邀請他指導建立科學院。

1713年七月

7月——法國同英國、荷蘭、普魯士、葡萄牙和薩伏依簽訂英西條約及西班牙、薩伏依條約。

1713年十一月

11月——荷蘭烏得勒支(Utrecht)條約正式承認為法蘭西屬地,在北部省。
11月3日——艾德蒙·哈雷任皇家學會秘書長。

1713年十二月

12月——改為徵收丁銀皆以康熙五十年丁冊為常額,續生人丁永不加賦。從此開始,丁賦有了常額。

1713年出生

8月9日——艾普出生在阿格萊亞,尼芙河東岸的彼蒂宮。
10月5日——法國哲學家狄德羅生於法國朗格爾一個有名的制刀師傅家庭。童年曾受過耶穌會學校教育。

1713年逝世

著名學者毛奇齡逝世,終年91歲。毛奇齡,字大可,又名甡,浙江蕭山人。清初參加寧波抗清義軍,失敗後到處流亡十餘年。康熙十八年薦舉博學鴻儒科,授翰林檢討,充任明史纂修官。康熙二十四年託病辭官。毛奇齡著述極多,對經學尤為精通。
2月25日,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1657年7月11日-1713年2月25日),全名腓特烈·威廉·馮·霍亨索倫(Friedrich Wilhelm von Hohenzollern),普魯士的第一位國王(1701年至1713年在位),得到國王的稱號前為勃蘭登堡選帝侯普魯士公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