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藴瑞

鎖定
王藴瑞(1910年—1989年3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河北省鉅鹿縣人。起義的舊軍官出身,解放軍中40餘年的著名參謀長,先後輔佐過粟裕陳再道陳錫聯楊成武、陳賡、鄧華、楊得志、楊勇、許世友等名將。參加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9年3月30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79歲。 [1] 
中文名
王藴瑞
別    名
王永瑞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0年
逝世日期
1989年3月30日
職    業
軍人
出生地
河北鉅鹿
軍    銜
少將(1955年)

王藴瑞人物生平

王藴瑞早年經歷

1910年,王藴瑞出生於河北省鉅鹿縣一貧農家庭, 7歲入學堂讀書,一直到高小畢業。

王藴瑞大革命時期

1926年,入天津陸軍模範團當兵, 參加馮玉祥的軍隊,北伐戰爭後,一度病休回鄉。後編入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孫連仲部,參加對中央蘇區的圍剿。

王藴瑞土地革命時期

1931年12月,參加季振同領導的寧都起義,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在紅五軍團第十四軍軍部任參謀。
193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建黎泰警備司令部任參謀。
1933年1月,任紅十一軍第十九師作戰科科長。10月,任紅七軍團司令部作戰科科長。參加東方軍入閩作戰,第五次反“圍剿”開始後,隨部倉促從閩北撤回,參加滸灣戰鬥。戰鬥失利後,隨軍團轉戰清流、歸化、沙田等地。在奔襲永安縣城的戰鬥中,王藴瑞建議尋淮洲粟裕等軍團領導,採用坑道爆破的方式攻城,一舉將城牆炸開一個大缺口,攻佔了永安縣城。在江山戰鬥中,他肺部被敵人子彈打穿,血流不止,但他堅決不下火線,身帶重傷繼續指揮戰鬥。
1934年7月,中共中央命令紅7軍團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向閩浙皖贛進軍,執行牽制任務,王藴瑞升任19師57團團長,他率部攻克大田、樟湖,進攻福州失利,襲佔羅源城,殲國軍一千餘人,被中央軍委授予二級紅星獎章,任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第三師師長。11月,紅7軍團與紅10軍合編為紅10軍團,王藴瑞升任3師師長。
1935年1月,任挺進師參謀長,協助粟裕開闢浙西南革命根據地。9月,國民黨軍向浙西南根據地進剿,粟裕率主力跳出包圍圈,王藴瑞率少數部隊在根據地堅持鬥爭。因粟裕部一直被國民黨軍5個團追堵,王藴瑞率部與國民黨軍幾十個團浴血奮戰,終因寡不敵眾,部隊打光了,王藴瑞突圍後輾轉回到河北老家,與黨組織失去聯繫。

王藴瑞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末,八路軍東進縱隊來到冀南,王藴瑞找到部隊,説明了身份,被任命為東進縱隊訓練科長。
1938年,任冀南軍區司令部參謀處長。
1942年,升任軍區參謀長,經歷了殘酷的反掃蕩鬥爭。

王藴瑞解放戰爭時期

1946年1月,王藴瑞作為中共代表,參加在石家莊與國民黨的談判。6月,升任晉冀魯豫野戰軍2縱參謀長,參與指揮了鉅金魚、定陶、魯西南戰役,對全殲國民黨軍整3師、66師起了重要作用。在淮海戰役中,協助陳再道出色完成了圍殲黃維兵團和阻擊李延年兵團的任務,被陳再道譽為“難得的參謀長”。
1949年1月,任3兵團副參謀長,代行參謀長職責,協助兵團司令員陳錫聯指揮了渡江戰役和解放大西南戰役。

王藴瑞建國之後

1950年,擔任川東軍區參謀長,協助王近山剿滅土匪10萬人。
1951年,任3兵團參謀長,協助陳賡入朝作戰。先後協助陳賡、王近山指揮了第五次戰役和上甘嶺戰役。
1961年1月,任第二野戰軍戰史編輯室主任,為整理撰寫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光輝歷史嘔心瀝血。
1962年5月,任南京軍區參謀長,積極協助許世友司令員組織野營訓練,組織全區部隊開展大練兵、大比武,為和平時期軍隊建設提供了可貴的經驗,受到了毛澤東和葉劍英的高度評價。
1969年,軍委突然下達一號戰備命令,全國幹部大疏散,王藴瑞被下放到湖南洞庭湖畔漢壽縣的一個部隊農場勞動。 [2] 
1972年4月,又轉到坐落在寧鄉縣灰湯鎮附近的解放軍364醫院休息。 [2] 
1973年12月,被任命為軍事科學院副院長兼辦公室主任。
1975年8月至1983年4月,任軍事科學院顧問。
1989年3月30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終年79歲,骨灰安放在八寶山公墓。

王藴瑞所獲榮譽

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二級國旗勳章各一枚。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8年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