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英會

(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老生演員)

鎖定
王英會,戲曲演員,國家一級演員,現為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老生演員,曾獲河北省青年演員匯演一等獎及戲劇節優秀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 ” 獲得者。 [8] 
中文名
王英會
別    名
老王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中國
職    業
演員
代表作品
張金垠
嫦娥奔月
村官李天成
主要成就
河北省青年演員匯演一等獎及戲劇節優秀表演獎

王英會人物經歷

舞台上的王英會
舞台上的王英會(10張)
王英會,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曲學院第三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研究生。“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是一位戲劇界專家對他較為貼切的讚譽。他天資聰穎,悟性很高,又有一副得天獨厚的好嗓子,演唱高低音揮灑如珠落玉盤,醇厚的韻味如同煞口的佳釀,令人陶醉、回味;表演細膩、感人,身段動作瀟灑飄逸,亦帥亦美。 王英會已成為河北梆子界老生行當中的佼佼者。現為中國戲曲學院第三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學員,是河北梆子劇種首位表演專業研究生。
王英會 王英會
1999年底加盟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主工老生,經常演出的劇目有《趙氏孤兒》《王寶釧》《夜審姚達》《清鳳亭》《潘楊訟》《轅門斬子等》。在多年的努力學習和工作實踐中,王英會的藝術水平和社會知名度都有了較大的進步和提高。在河北省內外舉辦的各項專業大獎賽中屢獲佳績,多次榮獲河北省青年演員匯演一等獎及戲劇節優秀表演獎,他主演《張金垠》《嫦娥奔月》《清風亭》《夜審姚達》等劇目多次在喘電視台和河北電視台播出,他演唱的戲歌《吼春》《東方龍》《燕趙魂》《共創未來》等,分別在中央電視台《東西南北中》等欄目和大型晚會上演出。2001年在根據古希臘悲劇改編的大型河北梆子劇目《忒拜城》中扮演先知。2004年主演《村官李天成》。2005年在新編歷史劇《竇娥冤》中扮演竇天章。 [1] 
2022年12月16日,參加央視戲曲頻道《一鳴驚人》節目,並在節目裏擔任評審 [3] 
2023年1月1日,參加《龍鳳呈祥——2023年新年戲曲演唱會》 [4]  ;1月14日,參加《CCTV空中劇院》推出的《封箱戲——戲迷家庭》 [6]  ;1月20日,參加《2023名家名票新春戲曲演唱會》 [7]  ;1月28日,主演的《龍鳳呈祥》將在全國地方戲演出中心上演 [5]  。5月5日,參演的現代戲《人民英雄紀念碑》將亮相石家莊的戲曲舞台。 [8] 

王英會主要作品

《張金垠》《嫦娥奔月》《清風亭》《趙氏孤兒》《算糧登殿》《夜審姚達》《清鳳亭》《潘楊訟》《轅門斬子》《王寶釧》等。他演唱的戲歌《吼春》《東方龍》《燕趙魂》《共創未來》等,分別在中央電視台《東西南北中》等欄目和大型晚會上演出。 2001年在根據古希臘悲劇改編的大型河北梆子劇目《忒拜城》中扮演先知。
2004年主演《村官李天成》。
王英會 王英會
2005年在新編歷史劇《竇娥冤》 [2]  中扮演竇天章。

王英會藝術人生

王英會戲曲照 王英會戲曲照
王英會2005年正值四十,但在北京河北梆子劇團挑大樑卻已多年。他説,自己從11歲就開始接觸梆子戲,一練就是30年,對河北梆子藝術的執着從未動搖。王英會今年正式從中央戲曲學院畢業,成為第一個拿到研究生學歷的梆子劇演員。從1977年加入石家莊戲曲學校,王英會一直活躍在基層的舞台上,跟着劇團上山下鄉。1997年,有了20年的舞台表演經驗的王英會突然有股強烈的慾望想充電,雖然沒正經讀過幾年書,但憑藉着演《竇娥冤》等眾多歷史戲積累下來的知識,一個月的“臨陣磨槍”後,王英會通過文化課考試考上了戲曲導演系大專班,脱產學習兩年,開始嘗試戲劇創作與導演。1999年來到北京發展後,再次考入中戲進行系統性學習。2005年,王英會主演的《村官李天成》在北京遠郊區縣上演時受到羣眾廣泛好評,王英會把一個樸實憨厚的村幹部演得真實生動,王英會表示,在演戲的過程中也使自己的境界得到提升,《村官李天成》作為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階段的生動課程被推廣,“我們排這齣戲時的宗旨就是演李天成,學李天成,做李天成,不但要學習他的奉獻精神,還要學習他肯吃虧,敢吃虧,願吃虧。”王英會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摟着八歲的女兒,給她講戲裏的歷史故事,每次女兒都聽得津津有味,只要不上課,爸爸的戲逢場必看,劇中的台詞幾乎能倒背如流。只能在北京休息兩天,王英會馬上要趕到寧波參加戲劇節,表演拿手劇目《青風亭》等。王英會深情地表示,要堅守在摯愛的梆子劇舞台上,直到有一天唱不動。
王英會 王英會

王英會表演特色

首位就讀於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班的河北梆子演員王英會,2007年12月5日晚在北京戲校排練場上演了由他主演的《清風亭》,這也是第三屆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學生的彙報演出劇目之一。 王英會塑造的張元秀,年齡跨度達20年,這對演員的表演和演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為了體現20年的變化,演員從化妝、服裝方面力求體現不同的年代與境遇。
以往傳統戲裏,張元秀的裝束從始至終帶白滿(髯口),穿白色老斗衣,現改為60歲“拾子”時穿淡紫色褶子、扎小腰包,表現其無牽無掛、神清氣爽。72歲“還子”時,帶白滿(髯口),衣着略顯暗淡。
最後80多歲時成為乞丐,穿富貴衣(打補丁的乞丐服),原來的白色氈帽也改成撿來的破布帽,神形兼似,十分感人。作為第三屆戲曲研究生班中惟一的河北梆子學員,王英會此番擔綱《青風亭》,使他對刻畫人物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此前,他也曾演出過《青風亭》,“但當時對人物的理解沒有像現在這樣深。通過導演、作曲的指導,我進行了一些大膽的嘗試。《青風亭》是唱唸做打綜合性很強的一齣戲,我在表演中糅進了京劇馬派老生的瀟灑、麒派老生的蒼勁,並借鑑了其他劇種的一些表演特色。儘量將張元秀塑造為一個時而輕鬆時而凝重,既有剛直又具悲痛的多角度多色彩的新形象。”

王英會個人軼事

2006年1月24日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天橋樂茶園舉辦王英會專場演出,以《清風亭》《王寶釧》等劇目向來京務工人員表示慰問和感謝。
王英會是國家一級演員,主工老生,他的真假聲銜接得自然巧妙,舞台人物塑造得鮮活細膩。王英會在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班三年的學習已然功成業就,此次演出不僅是彙報這三年的學習成績,而且要為來京務工人員進行專場演出,藉此向他們表示親切的慰問。梆子團將把演出送到房山區霞雲嶺鄉四馬台村等邊遠山區,還要先後在天津、文安、山東、霸州、廊坊等地區進行演出,傳播民族文化
雖然茶園規模小,座位有限,還是吸引了近200戲迷前來捧場。《清風亭》上演前半段時,戲迷們都被演員們的唱功所折服,叫好聲不斷。隨着劇情發展到悲情的後半段時,很多戲迷都沉默了,似乎和台上的“可憐父親”一同傷心着。觀眾中有40人是來自朝陽田華集團五公司的建築工人,這些人中有不少是河北人,提起家鄉劇,他們説:“我就是愛聽家鄉梆子劇,王英會嗓子棒、唱得好,電影院的大片也比不上。”
此次演出也是王英會自中國戲曲學院第三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深造3年後的首次公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