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積翁

鎖定
王積翁(1229~1284年,宋末元初),字良存,一字良臣,福建福寧赤岸人(今霞浦)人。原為宋臣,後降元。1312年元仁宗加贈他為榮祿大夫、平章政事、上柱國,追封閩國公,改諡“忠愍”。福州府名宦祠將其與唐常袞、宋蔡襄、元董文炳等共21人並祀。著有《平心錄》4卷。
本    名
王積翁
良存、良臣
所處時代
宋末元初
民族族羣
南方漢人
出生地
福建長溪赤岸
出生日期
1229年
逝世日期
1284年
主要作品
《平心錄》
《稷思堂頌》
主要成就
為戰亂的福建保境安民,提議膠萊運河拓寬,齎國書和日本通好
官    職
宋朝:進士、寶章閣學士、福建制置使;元朝:中奉大夫、正奉大夫、刑部尚書、兵部尚書、户部尚書、福建道宣慰使,參知政事(行省江西)、國信使(宣諭日本)

王積翁歷史事件

宋淳祐五年(1245年)入國子監求學。翌年,以蔭補承務郎,歷官富陽知縣、臨安府通判、徽州知事兼都督兵馬府參議等職。德祐二年(1276年)三月,元兵攻下臨安,積翁隨皇室益王、信王南下福州。當年五月一日,益王趙昰登極福州,改元景炎,積翁出任福建制置使。十一月,元將率兵壓境。積翁獻閩圖籍降元為內應,福州府尹王剛中獻出端宗臨時京都福安府城(今福州市區)。元授積翁為福建道宣撫副使,鎮守福州。後元兵他去,在福州的淮軍欲殺積翁以響應張世傑,為積翁所敗。積翁任中奉大夫、福州路總管、福州府尹,又改福建道宣慰使至元十五年 (1278) 入京,以全閩八郡圖籍獻元世祖忽必烈。世祖使中書左丞張謙詢以日本事情,回答、策劃甚稱世祖之意,授以刑部尚書、佩金虎將。
至元十六年(1279年),公曾向元力薦文天祥,並在元帝安排下試圖勸降文天祥,未果。並曾試圖聯保文天祥性命--削髮為僧,為同僚留夢炎所阻。
地圖 地圖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擢户部尚書。至元十九年(1282年),除江西行省參知政事。時值元軍徵日第二次海戰失敗之後,以不見重用,自稱能宣諭日本上言世祖。謂:日本難以力服,可以計取。如令臣去,事成,不至勞師喪財;事不成,亦無損於國威。世祖惑其言,命為赴日宣諭國信使,齎國書赴日,並以普陀僧如智為副使。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經温州出海時,強索縣民任甲船赴日,中途又常鞭苔任甲。在船近日本對馬島時,甲不堪虐待,乘醉夥同水手殺之,掠財物逃走,積翁與隨從50餘人同時遇害。另外一種説法是:‘’夜,俄有舉火噪讙島山者,公竟遇害而薨‘’。公赴日宣諭之任,未能完成。享年56歲。

王積翁人物生平

宋紹定二年(1229年)積翁出生,福建勸儒鄉(長溪、霞浦)赤岸人;
宋淳祐六年(1246年)就學於國子監。宋朝進士
宋淳祐七年(1247年)以父蔭親入仕,蔭補承務郎,調監嚴州(今浙江建德)都酒務(從八品)。
宋寶祐四年(1256年),師從馬光祖,受聘任奉國軍節度使推官(掌管刑事判案),後又改任沿海制置使司幹辦公事(負責軍事務),在慶元(今浙江寧波);
宋景定二年(1261年)十一月,積翁任浙江安撫司幹辦公事;後歷任富陽知縣(今浙江杭州)、臨安府通判(今浙江杭州)、文思院提轄、太府寺丞、兵部郎官等職。任徽州知事兼都督兵馬府參議官時(今安徽黃山),以平息軍帥李銓謀變有功,被加封為兵部侍郎(從三品),不久調任江南東路提舉常平茶鹽。
宋德祐初年(1275年),改任福建路提點刑獄(今福建福州)。
宋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初五,在臨安府(今浙江杭州)的宋恭帝(年僅五歲)及謝太后向元軍投降,並傳旨全國停止抵抗。隨後宋益王趙昰立於福州,改元景炎。同年八月,積翁被宋端宗任命為福建提刑兼招捕使、知南劍州,加封兵部尚書,負責上三郡防務。十一月,被加封為寶章閣學士、福建路制置使。宋廷撤離福安府(福州)後,元兵大軍壓境下,積翁留守空城,約以元兵進城不擾民和獻八郡圖籍為條件降元。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二月,元大軍北撤,改福安府為福州,元朝任積翁為福建宣撫副使。後升宣撫使、福州路總管兼提刑按察使;
至元十六年(1279年)陸秀夫揹着八歲宋末帝趙昺在崖山(今廣東新會)投海身亡,十萬軍民跳海殉國,南宋殘存勢力滅亡。十月,元世祖命積翁公帶着聖旨去勸降文天祥(已被關押在大都近三年),文天祥不屈後忠貞就義。
至元十七年(1280年)正月,在大都(今北京),積翁公任兵部尚書(正三品),後改任户部尚書(正三品),後因平章政事阿合馬政見不一致而託病辭職;
至元十九年(1282年)被重新起用以正奉大夫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從二品),建議朝廷開新河以通漕運,膠萊運河擴大運河的利用率,江南運糧北上。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四月,積翁公和普陀山如智禪師、思溪禪師接到詔書,作為元朝“宣諭使”赴日,勸日本“歸附”。從鄞縣起航(今寧波),七月十五日凌晨,至日本對馬島使船發生譁變遇害。元世祖追封“敬愍侯”。

王積翁親屬和後代

父母
生父:王方大。生母:張普貴。嗣父:王伯大(為宋參知政事)。
配偶
陳氏、林氏、葉氏、張氏 、嚴氏(妮)等多位夫人妾氏。張普貴於京城淨垢寺為尼後遷平江(蘇州)妙湛寺,為王都中生母,在平江撫養王都中長大。葉氏在杭州明慧寺出家。
嚴氏與積翁公合葬在吳川麻文山。
子女
共七個兒子,時中、琦中、權中、升中、建中、端中和 都中。共六個女兒, 四位嫁給名門, 兩個為尼。
後代
因積翁公葬於化州路沿海(今吳川塘綴鎮麻文山),其三個兒子王琦中、王權中、王升中從祖籍搬遷到化州盈河定居(今化州市楊梅鎮芬坡),隨後分別遷往東埇村潦口村莞塘村等地繁衍,今有數十萬後裔分佈在廣東、廣西、海南等地。
其第七子王都中在平江(今蘇州、無錫),後代眾多,集中分佈在今江蘇蘇州、無錫、福建霞浦。
後代官職
琦中(明威將軍、同知肇慶路總管府事)
權中(從仕郎、同知循州事)
升中(從仕郎、寧海縣尹)
建中(從仕郎、建安縣尹)
端中(從仕郎、尤溪縣尹)
王都中(正奉大夫、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

王積翁人物評價

個人能力:”性至孝,博學,工為文辭”。有商務、農業、審案、軍事多方面執政能力。能文能武、心繫百姓、獨當一面。不畏強權貴胄。才華和見識在宋末和元初的大臣中都可謂翹楚。
降元評論:作為宋臣降元的官員,他頗具典型,倍受歷代爭議,時褒時貶。多數華人認為蒙元為北方異族,元代民間疾苦,認同感低。從多角度歷史客觀評價他降元:從民眾角度,地主階級角度,保境安民角度,中華統一角度,南宋衰敗角度,個人進取有為角度,歷史發展角度,朝代更迭角度。
出使日本:對日勸降“歸附”: 此前蒙元軍已兩次征戰日本,均佔領對馬島後遇颱風大敗,兩次使節出使日本皆被斬首。準備第三次武力出征,復調撥糧食、兵員水手、造船等,沿海民不聊生,盜賊竊發。此時他主動請願出使“勸附”如成可無殘民匱財,如敗則國力無損、但他個人則凶多吉少。有為民捨生取義之仁。
入祀福州府名宦祠,《浙江通志》在《宋·名宦》中為其立傳。
元世祖對其追封“敬愍侯”。元仁宗對其追封“閩國公”,改諡“忠愍”,加贈“榮祿大夫、平章政事、上柱國。

王積翁後世紀念

祠堂
現今有五處:
1.霞浦赤岸“錦祠堂”
2.福州烏山祠堂(于山)
3.寧波祠堂鄞縣西湖旁(月湖景區)
4.蘇州吳縣忠愍王公祠堂 (至德鄉白蓮橋之西)
5.蘇州敬愍侯祠 妙湛寺內(十梓街東)
墓地
積翁公的衣冠冢建在今霞浦建善寺後面半山。墓地建在今吳川塘綴鎮麻文山。倍受後代拜祭。
墓地上民國時的墓碑記載:妮嚴氏夫人護積翁府君,是夫妻合葬墓。妮為小妾婢女。
墓地為什麼在吳川呢,積翁公及隨從遇害後屍首船隻隨颶風南下,於當年秋漂到化州路海域(今吳川海),當地漁民發現並上報朝廷,兒子永益、永鎮、永顯聞訊前往(名字號琦中、權中、升中)。因時元軍攻打占城(今越南)封鎖海道,陸路坎坷,無法返鄉。唯有將積翁公安葬於當地,三人不忍離去,在鑑水上岸隱姓定居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