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璡

(中國近代分析化學學科的開創人)

鎖定
王璡(1888~1966),字季梁,黃岩寧溪人,中國化學史與分析化學研究的開拓者。畢生致力研究中國化學史,擅長經典微量分析。用古錢分析研究中國古代冶金史,解決正確區分漢、三國、晉、隋五銖錢,中國用鋅的起源與進化,鑞的化學成分與鉛、錫、鋅之間的關係等問題的爭議。主要著作有《五銖錢的化學成分》、《古代應用鉛鋅錫考》、《中國古代金屬化學》、《丹金術》等。
曾任國立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所長,四川大學、浙江大學教授、浙江師範學院、杭州大學教授。是全國政協二、三、四屆委員,政協浙江省二、三屆委員會副主席,九三學社杭州分社三屆委員會副主委。 [1]  中國化學學會理事、浙江分會理事長。
中文名
王璡
別    名
王季梁 [2] 
出生日期
1888年1月7日 [1]  [3] 
逝世日期
1966年12月28日 [1]  [3-4] 
主要成就
籌建我國第一個化學工程系。開創中國分析化學的科學時代。 [2]  [5-7] 
出生地
黃岩寧溪 [8] 
代表作品
《五銖錢的化學成分》
政治面貌
九三學社社員 [5] 

王璡個人簡介

王璡(1888~1966),字季梁,黃岩寧溪王氏第三十世孫,太原王氏的後裔。 [9]  我國著名化學史家、分析化學家、化學科學先驅者。 [1]  籌建了我國第一個化學工程系。 [5] 
主要著作有《五銖錢的化學成分》、《古代應用鉛鋅錫考》、《中國古代金屬化學》、《丹金術》等。
曾任國立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所長,四川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師範學院、杭州大學教授。 [5]  中國化學學會理事、浙江分會理事長。
他是東南大學建校元老,浙江大學建校元老。 [2]  白手起家創立浙大師範學院,還興辦了實驗小學、浙大附中。 [10]  曾任浙江大學化學系主任、理學院及師範學院院長、代理校長等職務。 [6] 

王璡生平

1888年1月7日, [3]  出生於福建閩侯縣 [11]  幼受庭訓,稍長接受經史教育,習作八股文並參加鄉試。他是清末秀才出身,精通四書五經,對梵文佛教亦頗有研究。古文功底非常紮實。 [1] 
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王璡決心走“科學救國”之路。
1907年,王季梁、孫模、黃家瑞編譯上海最早的舞蹈出版物《舞蹈大觀》。 [12] 
1909年,王璡新婚。 [1]  參加第一屆庚子賠款考試,留學美國科興學院(Cohen Academy)。 [1] 
1911年,考入美國裏海大學攻讀化學工程,獲化學工程學士學位。 [5] 
1915年10月25日,與留美學生任鴻雋趙元任胡明覆秉志、相銓、竺可楨楊杏佛過探先等,在哈佛大學成立近代中國最重要的科學組織中國科學社 [13]  創建《科學》雜誌。 [1] 
1916年,畢業回國,先後任湖南工業專門學校、國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數理化學部教授、化學系主任,中央大學教授、理學院院長,中國科學社論文講演委員會委員。 [11]  並在浙江公立工業專門學校(國立浙江大學工學院前身) [14]  籌建了我國第一個化學工程系。 [5] 
1921年,被推選為中國科學社1921~1923年度董事和《科學》雜誌編輯部部長。
1922年,被推選為《科學》編輯部主任,延任至1933年止。
1923年,發表《五銖錢化學成分及古代應用鉛、錫、鋅、鑞考》、《中國古代金屬原質之化學》、《中國古代金屬化合物之化學》、《中國古代酒精發酵業之一斑》、《中國古代陶業之科學觀》等論文。
王璡在祖居前留影 王文中提供 王璡在祖居前留影 王文中提供 [15]
1927年8月4日,中國化學工業會成立,王璡當選為第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及首任會計。此後歷任中國化學工業會上海分會和浙江分會理事長等職。
1920年代末,應蔡元培邀請擔任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首任所長,組建了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中藥、纖維素、油脂、油漆塗料、陶瓷玻璃等小組, [11]  並結合中國化學資源開展化學研究,都取得較大成績,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1927年,他提出了南京飲用水安全性的研究報告《南京之飲水問題》,這是我國最早的有關水質分析的研究報告。
1927年4月,他擔任了以李振吾為校長的浙江工專校務會的七委員之一,出任浙江工專教務部主任。同年,浙江工專討論籌備“工專”改“大學”,又被推為“浙江大學”的九個籌備委員之一。是浙江大學的建校元老。 [16-17] 
1928年,參加中國工程師學會。 [3] 
1931年,王璡與柳大綱撰有《宜興陶業之初步化學考察》。 [3] 
1934年,王璡再出國門,進入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任研究員,師從著名物理化學家、分析化學家 LW.Kolthoff繼續深造。
1936年5月,提出了《鉑、金、銀在不同電解質溶液中的電極電位》碩士論文,首次解釋了鉑、金、銀在不同的電解質溶液中不同抗腐蝕能力的原因。
1936年,獲碩士學位。返國途中赴英、德、法、瑞士和意大利大學以及研究機構從事考察。 [1] 
1936年夏,王璡接四川大學校長任鴻雋之聘,任該校化學系教授。
1937年,受竺可楨校長之聘,歷任浙江大學理學院化學系主任、師範學院院長兼理化繫系主任和理學院代院長 [1]  及代校長等職。 [8]  是教育部部聘的一級教授。 [1] 
1941年,與浙大教授德夢鐵結婚。 [1] 
1946年,王璡教授與德夢鐵教授 1946年,王璡教授與德夢鐵教授 [18]
1949年6月,全國科學會議籌備會在北京召開,王璡也是由全國科學團體公推去京開會的五位浙江大學教授之一,這五人是:王璡、蔡邦華、貝時璋、蘇步青、王淦昌。 [2]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二屆政協會議上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並與毛主席同桌共餐。 [1] 
1952年,浙江大學院系調整後,先到浙江師範學院執教,後為杭州大學一級教授。
1950年代,王璡受高教部的委託,與他的學生戚文彬編寫了全國高等師範院校通用的《分析化學》教材。全書共60餘萬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於1958年出版,其時王璡已年過七旬。 [2] 
1966年12月28日,王璡遭暴徒入室搶劫,慘遭殺害。 [4]  一個大學生從抄家紅衞兵那裏得到內幕消息,王璡家的財錢已經發還了。為了謀財,他用隨身攜帶的一根鐵棒,從背後偷襲了王璡,一代科學巨匠就此離世。 [10] 
1978年,王璡90歲壽誕之日,杭州大學為他開了追悼會,推倒了對他的一切誣陷、不實之辭。 [3] 

王璡家庭成員

父親:王士駿(1838~1917) [19]  ,擔任縣令達20餘年, [20]  官至知府銜直隸州知州,從四品,授清朝議大夫。 [19]  原配葉氏育二子王璠(永春鹽大使)、王珩(候選光祿寺署丞), [20]  側室杜氏育三子王珽(伯明翰大學商學士)、 [20-21]  王璡(中央研究院化學所所長,著名化學家)、王曰偉(中央大學理學士,杭州大學教授)。 [20] 
母親:杜氏 [20] 
妻子:楊湘波,孫珍如, [22]  德夢鐵 [1] 
1965年,王璡(右)和長子王秉忱 1965年,王璡(右)和長子王秉忱 [21]
長子:王秉忱, [21]  1910年3月15日出生,其母親楊湘波1918去世,由繼母孫珍如撫養。 [22]  解放後擔任了中南建築設計院副總設計師(未設總設計師), [5]  [23]  設計了武漢長江大橋等諸多著名的建築。 [24]  王秉忱的長子王天駿、長女王蜀音(現名金立文) [22] 
次子:王啓東,國內聞名的材料科學家, [19]  美國斯坦福大學機械工程學碩士、愛荷華大學哲學博士,在浙江大學創辦了我國第一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曾任浙大副校長、教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浙江省科協主席、 [5]  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 [24] 
女兒:王寶琳,中國兒科腎臟病專業的奠基人之一, [24]  1994年獲亞洲兒科腎病協會先驅獎, [19]  北京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授。 [5] 
女婿:林秉南,水力學與河流動力學家, [24]  中國科學院院士。 [5] 
孫子:王天駿(美國匹茲堡大學電子工程博士,著有《文明夢——記第一批庚款留學生》)、 [21]  王宇平 [25] 
王士駿像及光緒御批 王士駿像及光緒御批 [24]
王士駿大女兒王瓊瑛的兒子柯俊柯偉 [26]  及夫人李依依,三人均為院士。 [15]  王士駿家族一門四院士,多有在國內為各學科開創者之大才,國內罕見。 [19] 

王璡個人成就

創立“中國科學社”
1915年,王璡在美國伊薩卡城發起創立“中國科學社”,是《科學》的發起人和撰稿者。在1930年~1933年間擔任中國科學社的社長。 [6] 
1916年,回國,先後在湖南工業專門學校、國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數理化部任教授兼化學系系主任。
1918年,中國科學社及其《科學》雜誌遷回上海,王璡為《科學》雜誌撰寫了不少論文及介紹國外最新科學成就與著名科學家的文章。
1921年,被推選為中國科學社1921~1923年度董事和《科學》雜誌編輯部部長。在《科學》雜誌上連續發表7篇文章,包括:國外科學家的傳記(如《化學家任默塞傳》);討論哲學與科學關係的《哲學與科學》;關於中國化學史的論著《中國製錢之定量分析》、《中國古代陶業之科學觀》等。
1922年~1934年,擔任《科學》雜誌主編。 [6] 
1927年8月4日,中國化學工業會成立大會,王璡當選為第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及首任會計,為學會辦刊及審稿付出了諸多心血。此後,還歷任中國化學工業會上海分會和浙江分會理事長等職,為中國化學工業會的創建與發展作出了貢獻。
1928年,協同蔡元培創建中央研究院,並任化學研究所所長。是我國分析化學與化學史的創史人。 [6]  他上任後,結合當時國家化學學科現狀和科技發展規劃,組建了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中藥、纖維素、油脂、油漆塗料、陶瓷玻璃等小組進行工作,並結合中國化學資源開展化學研究,都取得較大成績,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1931年,王璡親自參加山東博山、江蘇宜興的陶業調查,與柳大綱撰有《宜興陶業之初步化學考察》一文。
1944年10月25日,中國科學社浙大分會在貴州湄潭文廟舉行年會,李約瑟博士應邀與會致詞、對王璡教授在中國古代化學史上的重大貢獻十分讚賞。王璡的成果為後來李約瑟撰寫《中國科學技術史》這部鉅著起了重要作用,《中國科學技術史》的序言中特別提到竺可楨、錢寶琮、王璡三位的名字。
中國分析化學先驅王璡教授 中國分析化學先驅王璡教授 [2]
創新中國化學史研究方法
王璡是我國提倡並實行分析實驗與歷史考證相結合研究化學史的拓荒人。
王璡研讀了有關中國科學史古籍,運用現代廣博科學知識與方法,進行實驗分析,測定大量數據,而後又與歷史記載、文獻考據結合起來比較研究,以得出準確可靠的結論。
王璡潛心化學史的研究,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發表了研究論文,如《中國古代金屬原質之化學》、《中國古代金屬化合物之化學》、《中國古代酒精發酵業之一斑》、《中國古代陶業之科學觀》等。
1923年,王璡發表的《五銖錢化學成分及古代應用鉛、錫、鋅、鑞考》一文,通過對若干枚不同朝代五銖錢的分析化驗,由分析結果得出判斷五銖錢年代的科學依據。這在我國化學史研究中是屬開創性研究,也為後人的研究開拓一條正確的途徑。
王璡對中國古代化學成就、中國銅合金冶煉技術,中國古代金屬化合物、中國古代實用化學知識和技術,中國科學思想史等方面的研究,都有獨到的見解和成果。
開創中國近代分析化學
王璡講授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工業化學等課程,並用化學分析的方法進行科學研究,取得了不少開創性的成果。
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期,他以銅合金的系統精確分析為依據的中國古代化學史系列研究論文,既反映了他在化學史研究領域的新成就,也説明了他在化學分析領域的新開拓。
1923年,王璡在分析五銖錢的化學成分前,首先對分析所用方法的準確程度進行研究,這在我國化學界是前無古人的。
1925年,王璡對江蘇鳳凰山鐵礦之化學成分進行了分析。詳細分析鐵礦中不溶物Fe2o3、Sio2、Mno2和Al2o3、Cao、Mgo的含量,這對合理利用鳳凰山鐵礦資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1927年,他用化學分析的方法,對南京水源進行了仔細考察、化驗,通過對長江水、九眼井水、雨花台水、胭脂井水和塘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氨態氮、蛋白氮、亞硝態氮和硝態氮的分析,提出了南京飲用水安全性的研究報告《南京之飲水問題》。這是我國最早的有關水質分析的研究報告。
王璡結合浙江黃鐵礦資料,作過“關於浙江黃鐵礦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鐵量以及黃鐵礦系統分析方法”的研究,和“均相沉澱”的研究,為浙江省黃鐵礦的開採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王璡畢生從事分析化學的教學工作,分析化學課是他教學工作的重頭戲,講過高等分析10年,近代化學分析選論2年,定量分析(理論與實驗)24年,微量分析5年,定性分析12年等,無論在培養人才上、理論上、分析方法上及實驗研究上,都是中國分析化學的先驅與開拓者。
王璡教授 王璡教授 [5]
培養大批化學人才
1916年,王璡學成歸來即執掌起了教鞭,先後在湖南工業專門學校、國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等校任教,並在浙江高等工業學校籌建了我國第一個化學工程系。
1936年,王璡第二次留學回國,先後任教於四川大學、浙江大學。
1937年,他隨浙大西遷,一路上歷盡艱辛,始終堅守崗位。有段時期,化學系主任因事離開,竺可楨校長請他暫代主任。他毫不猶豫地挑起了重擔;又有一段時期,化學系請不到物理化學老師,竺校長請他代課。雖然他沒有教過這門課,還是毫無二話承接下來,一盞油燈伴他備課至深夜,令人感動不已。 [5] 
在浙大西遷湄潭辦學時,實驗條件更差,他總是千方百計自己動手創造條件多開實驗。師範學院需要實習學校,王璡設法在宜山藍靛村辦起實驗小學,在湄潭辦起浙大附中,既解決教職工子弟和周邊民眾子弟入學難問題,又解決實習場所,一舉兩得。
王璡協助當地教育部門負起輔導黔桂兩省中等教育教師之使命,開辦教師進修班、暑期講習班等。
王璡勤勤懇懇為國家培養科學技術人才,一貫重視基礎理論和實驗課的教學。在南京高等師範、東南大學時,曾授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高等分析等課,對實驗要求十分嚴格。經過6年努力,使實驗研究工作初具雛形。
在數十年的任教生涯中,王璡開設了多門新課,自編講義,講義裏有新材料、新觀點,有世界學科前沿的新成就,具有鮮明的特色。他受教育部委託編了數十萬字的高校教學用書《分析化學》(上、下冊);最早翻譯了蘇聯學者阿列克塞耶夫主編的《定量分析》(上冊)。
王璡上分析化學課,採用箭頭圖解逐步進行方式,凡是加什麼試劑及其用量均註冊在箭頭的上方,而且有關分析操作手續如加熱、冷卻、攪拌、沉澱、過濾、或分析溶液應該通什麼氣體(N2、H2S等等)則將其註明在箭頭的下方,這樣既精簡了教學的內容,又能使學生一目瞭然,大大加深了理解和記憶,且容易記課堂筆記,深得學生的讚賞,在大家心坎中還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1] 
王璡除擔任分析化學課外,還開過物理化學、化學史、礦物學等課。他講課語言生動、邏輯清晰,多有啓發,循序漸進,把學生引進科學的殿堂。他還結合教學寫了不少科普文章。文章通俗易懂、文筆流暢,對普及科學、啓迪青年向科學家學習產生深遠影響。
王璡在培養學生中,堅持高質量、嚴要求,學生要完成學業比其他學院難。如,浙江大學師範學院第一屆招生60人,畢業時不到 40人,第二屆招46人,畢業生僅18人,第三屆招82人,畢業生僅34人。
王璡學風篤實,教學認真,邏輯清晰,循序漸進,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化學人才,深受學生的尊敬。 [5] 
王老師身上真正體現了三風,可歸納為:一、學者之風,二、長者之風,三、儒者之風(可界定為對師生員工的彬彬有禮,不分高下,一視同仁)。可謂是達到了“為人”的最高境界。 [1] 
王璡教授 王璡教授
王璡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化學研究人才。其中有20世紀40年代中央研究院化學所的所長吳學周,1949年以後中國科學院有機化學研究所的所長王葆仁,中國科學院化學所的所長柳大綱,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科學院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錢人元等都是他早年的學生。許多我國知名科學家如嚴濟慈趙忠堯周厚復王家輯伍獻文程開甲葉篤正楊士林等等也都受過他的教誨。

王璡人物軼事

王璡發現華羅庚

1929年間,身為《科學》雜誌主編的王璡,收到了江蘇金壇中學基層職員華羅庚的一篇論文《Sturm氏定理的研究》,便親自將其編髮1929年12月出版的《科學》14卷14期上。 [2] 
1930年春,王璡又把華羅庚另一篇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編髮在《科學》雜誌上,一時轟動了數學界。 [2] 
他還將華羅庚推薦給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先生,瞭解到華羅庚的自學經歷和數學才華後,熊慶來教授打破常規讓華羅庚進入了清華大學圖書館擔任館員。1931年後,又提拔華羅庚在清華大學數學系擔任助教、講師等職,此後經過長期的努力,華羅庚成了世界著名的數學家。 [2] 
王璡熱情的鼓勵,成就了一個天才的人生。 [2] 

王璡赤膽忠心

王璡的大半生在中國近代最為動盪、苦難的時期度過。他曾赴漢口參觀工廠,僅僅因為在碼頭上誤走了一條所謂“洋人專用”的道路,就遭到了巡捕的痛打。“為什麼中國人的地方中國人不能走” [5] 
滿腔的悲憤化了“一·二八”淞滬抗戰時的行動。 [5] 
1931年,“一·二八”淞滬抗日戰爭事起,王璡號召科學界捐獻財物,支援抗日。他和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同事,冒着生命危險在實驗室秘密製造爆炸性很強的硝酸纖維炸藥,並僱了一個船工由小船拖着炸藥包去炸日艦。因船工過於緊張,過早引爆,雖未能危及日艦,足見王璡捨命保家衞國的革命精神。
抗戰後期,通貨膨脹嚴重,很多人搶購黃金銀元以求保值。有人勸王璡也這樣做,卻被他嚴詞拒絕。他説:“抗戰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我既不能上前線殺敵,還要在後方擾亂金融麼” [5] 
從動盪苦難歷史中一路走來的王璡,在感受到了新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之後,深深為國家、民族重獲新生而感到由衷的高興。他本人兩度留洋,對國外優越的條件沒有半分留戀,學成即回國。 [5] 
解放後,王璡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新中國,滿腔熱情地寫信給在美國的兒子王啓東,女兒王寶琳,女婿林秉南,希望他們為新中國效力。1951年起,他們先後衝破重重阻礙,回到祖國,為祖國經濟社會的建設與發展作出了貢獻。
1956年9月,年近70的王璡加入了九三學社。他在入社申請書中深刻剖析了自己的思想轉變歷程。他説:“我雖已是垂老之年,但‘老黃忠’的勁頭還是有的,我要跟共產黨走,追求科學進步,為社會主義建設多添一磚一瓦。” [5] 

王璡求是精神

1937年,王璡隨浙大西遷。他以多年積蓄在南京和上海建築的兩處寓所,毀於兵燹,雖感痛惜,擔憂晚年生活無着,但他對子女們説:“只要國家民族不淪亡,個人損失算不了什麼;勤儉奮鬥,就可重建家園。”這種“有國無家、先國後家”的思想境界值得學習與弘揚。
王璡在浙大任教,為國憂,為校憂,不辭辛勞,孜孜不倦,成為竺校長的好助手之一。在西遷10年辦學過程中,他攜師生與眷屬,顛沛流離,歷盡艱難,在川桂公路上一次遭翻車之禍險些喪命,不説家產蕩然無存,更有喪偶之痛,經受人生最嚴酷的打擊,令人崇敬與唏噓不已。
在壓頂的災難面前,他始終挺直腰桿,視校如家,鑽研學問,教書育人。
凡此種種,王璡不顧自家為人家,為了國家利益,犧牲個人利益,等等,正是竺校長倡導的求是精神的具體內涵。
1938年8月,浙江大學師範學院成立,王璡被學校聘為院長。他受命於危難之際,師院開辦費甚微,教師緊缺,可他沒有退卻,而是發揚求是精神迎難而上,與文理學院合作,共渡難關。

王璡個人觀點

1916年,王璡為《科學》雜誌編輯了《愛迪生專號》,以飽滿的激情親自寫發刊詞:“科學家和發明家,要使人欽仰,不但靠他科學上的貢獻,也在乎人格的偉大。大科學家如法拉第(Faraday),麥克斯韋(Maxwell)、巴斯德 (Pastear)等俱富人類應有的美德,例如謙遜、直爽、簡單、有目的的努力、誠實、富有同情心、高尚和對社會有責任心,這種優美品格在愛迪生身上都可尋到,貧窮和失學不能挫折他上進的毅力,婦孺皆知的名譽和著名大學最高的學位,不能引發他一毫的虛榮心,耄耋的年齡和鉅萬的資產,不能懈怠他要探討新學説和做新實驗的鋭志。而他愛國的熱腸尤其在歐戰時期可以看出,他在祖國困難的時期,將他的學識精神和他設備完美的實驗室,俱供獻於政府,作國防研究之用。這種精神在我們中國正要極力提倡,所以我們要紀念愛迪生,把他來做我們的榜樣。”
王璡熱情地讚美愛迪生等偉大科學家的愛國主義精神及其崇高的品格,正是他長期以來追求並躬身實踐的精神與品格的寫照,值得後學崇敬與弘揚。他寫道:“真正的學者,思想家,科學家,沒有一個不希望中國急起直追,去利用文明新利器 ——科學,來解決她自身的困難的,不過直到現在,我們仍是落後,我們感到慚愧,所以我們要紀念愛迪生和發刊‘愛迪生專號’。”
1952年,王璡教授説:"科學是最冷靜、最客觀的東西。不過,你對她冷淡,她也對你冷淡;若是你對她熱烈的話,她也會對你熱烈的。……科學又是最富於革命性的,時刻在變革、在創新。只要有persistence(堅持)和imagination(想象),做一個優秀的科學家絕非難事。" [27] 
王先生帶着惋惜的口吻説:"中國的科學家太淺溥,不夠熱烈,淺嘗輒止,這樣永遠不會有很大的成就。" [27] 

王璡個人詩作

王璡勤讀古今中外名典,他讀過《三字經》、《千字文》、《尚書》、《爾雅》等古書,以及大部頭的英文或德文版原著。科學方面:除化學外,天文、地理、生物學、真菌學、礦物學等。文學方面:中外歷史,特別是明清史以及古今作家的筆記、傳記和遊記都涉獵,對《紅樓夢》也有研究。
王璡也是一位詩人。抗日戰爭時,浙大西遷遵義湄潭辦學,他和錢寶琮蘇步青江問漁等 7人創辦湄江吟社
1943年5月20日,《湄江吟社詩存第一輯》刊登之王璡詩《試新茶》:
送茶
劉郎河洛豪爽人,買山種茶湄水濱。
才高更復嗜文藝,欲為詩社款詩神。
許分清品勝龍井,一盞定教四壁春。
錢公喜極急折柬,淨掃小閣無纖塵。
大鐺小碗盡羅列,呼童汲水燃爐薪。
飲茶
寒泉才沸瀉碧玉,一甌泛綠流芳茵。
浮杯已覺風生肘,引盞更若雲隨身。
豈必武夷坐九曲,且效北苑來三巡。
飲罷文思得神助,羣公詩意生蓁蓁。
1943年6月13日,湄江吟社第五次集會,吟詠湄潭茶場新八景,王季梁《詠虹橋夕照》:
髣髴江南舊畫橋,綠楊低處坐吹簫。
遠山漠漠雲疑樹,曲澗淙淙水似潮。
夾岸新蒲迷藥徑,繞垣古木護茶寮。
夕陽影裏扶欄立,鴉背飛霞極目遙。 [28] 
1961年,王璡寫的《詠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兩首):
其一
客觀真理本分明,詳辯深思理更清。
自我批評提武器,當仁不讓立標兵。
和風細雨花爭放,百鍊千錘鐵始成。
馬列方針牢握住,何妨萬籟一齊鳴。
其二
桃花灼灼柳依依,滿院春光各獻奇。
見得同時仍見異,既知是處又知非。
百川歸海方能大,歧路亡羊免自悲。
矛盾紛紜看統一,全憑辯證不懷疑。
1964年國慶前夕,王璡在九三學社《杭州社訊》頭版發表了題為《七十年的回憶,新和舊的對比》的文章,介紹了新舊社會的巨大差異,號召大家積極投身經濟社會建設,並附上詩歌一首:
回首迷茫七十年,而今撥霧見晴天。
衰年也似青年樂,建設聲中喜萬千。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