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朱村

(淄博市辛店街道辦事處下轄村)

鎖定
淄博市辛店街道辦事處王朱村由建國前的東、西、南三莊合併,連接為一個自然村。位於臨淄城區南郊,東傍淄河,西鄰齊魯石化公司勝利煉油廠,南與南王鎮南楊村接壤。該村是淄博市百強村之一,臨淄區24家強村之一。
中文名
王朱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淄博市
面    積
400 公頃
人口數量
3200人

王朱村村莊概況

隸屬臨淄區辛店街道辦事處管轄。全村轄區總面積400公頃,其中村莊、企業佔地267公頃,耕地133公頃。
該村西傍羣山,地處淄河沖積平原,地下水儲量大,地勢平坦,農業生產條件良好。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及各種蔬菜。轄區內林木覆蓋率40%。
該村交通便利,辛(店) 泰(安)鐵路縱貫南北,309國道緊連村路,辛化路穿境而過。
2000年,該村共有970户,總人口320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現有曹、朱、郗、秦、張、王、李、薛等37個姓氏,均為漢族。
1949年,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僅1.5萬元。1978年,達到37.5萬元。2000年達2.5億元,人均純收入4300元,第一、二、三產業佔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8 0∶15,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入總額2500萬元,全村純收入800萬元。 [1] 

王朱村村莊榮譽

該村是淄博市百強村之一,臨淄區24家強村之一,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名列全區第三名。
1992年,被山東省政府授予“村鎮建設明星村”稱號,被淄博市政府授予“淄博市小康先進村”稱號。
1995被市政府授予“尊師重教先進集體”“淄博市特色文化村” 稱號。
1999年,被中共淄博市委授予“全市‘五好’村黨支部”稱號。
2000年,被中共淄博市委授予“全市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1] 

王朱村村莊名人

王朱村朱傳濱

(1923~2000) 1940年參軍,在惠民地區做後勤工作,參加過淮海戰役。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解放後分配到山東省人事部門任職,1953年調到東北,1954年起任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市長。1985年離休。2000年秋病逝。

王朱村朱靖宇

1925年生,原名朱傳理,文史研究員。1946年在博山上學時參加革命,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解放後,在兗州等地文化部門任職。1960年調入北京魯迅博物館,1980年調入北京市文聯,負責理論研究和評論工作。在《人民日報》《人民文學》等國家級報刊及各級地方報刊發表大量文章。1994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其專著《文史鈎沉》 ,共編入文章390篇。離休後,為家鄉寫下珍貴村史資料幾萬字,受到鄉親稱讚。

王朱村曹茂梅

1940年12月生,1956年參加工作,先後在臨淄辛店糧所、青州市城關糧所工作。1967年-1983年任村會計。197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2001年,先後任黨支部書記、黨總支書記、黨委書記。1999年被評為高級經濟師。現任臨淄區辛店街道黨工委委員、王朱村黨委書記、山東天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1996年被評為淄博市優秀共產黨員,1990年-2000年連續11年被評為臨淄區優秀農村黨支部(黨委)書記,2001年被評為淄博市勞動模範、淄博市優秀鄉鎮企業廠長(經理)。

王朱村曹永慶

1941年6月出生, 1964年7月大學畢業, 1970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 1年退休前, 任齊魯石化公司史志辦公室主任,山東省年鑑學會副秘書長。曾創辦《石化工人報》(現為《齊魯石化報》)並任總編。主編大型企業志《齊魯石化志》(15 0萬字),1995年榮獲全國企業史志“銀龍獎”。主編的大型企業年鑑《齊魯石化年鑑》兩卷(1990~1994卷,137萬字;1995~1996卷,90萬字) 均獲山東省年鑑評比特別獎。 1995年~1997年連續3年獲得山東省“年鑑工作突出貢獻獎”。他領導的齊魯石化公司史志辦公室榮獲“山東省史志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先後在全國及各級報刊發表論文及其他文章數百篇,有多篇獲獎。 [1] 

王朱村歷史起源

宋朝立莊,清《益都縣圖志》載:臨淄縣第十都南高陽王二公置石獅子二座,至1294年(元三十一年),第六都王朱莊張汝舟造。初定居者有王、朱兩姓,王朱應因此得名。後有曹氏、郗氏等遷此定居。 [1] 

王朱村大事年表

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自春至秋大旱,莊稼歉收,村內井水乾涸,村民吃水困難。 農曆七月二十三日下大雨,由上午9點一直下到黃昏,街道積水數尺,大部院牆倒塌,有300餘間民房被泡倒,村外田地一片汪洋。
1928年,村內組織紅槍會,聯合周圍村莊的紅槍會,兩次攻打臨淄城。失敗後,村內被縣警備隊放火燒燬民房上千間。
1945年秋,抗日戰爭勝利後,魯中軍區第四師進駐臨淄。師長廖容標率師部駐北王朱。1946年春節,軍民同慶,舉行了盛大熱烈的文藝表演活動。
1948年初夏,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反動派軍隊在村西大虎山進行了兩天兩夜激烈戰鬥。敵軍受到嚴重打擊後狼狽逃竄。為報復,敵軍向村中發射炮彈幾百發,炸燬上百間民房。
1955年,隨着合作化運動的興起,村中組織起建國、五一、新華、勝利四個初級農業合作社。
1957年,村中成立第一屆黨支部,張敬先任支部書記。
1962年,第三生產隊在二虎山南坡建起第一座石灰窯,隨後大隊和各生產隊先後在附近建起十幾座石灰窯,年產石灰幾萬噸,暢銷東營等地。
1965年,勝利煉油廠開始籌建,該村先後讓出土地3000多畝供齊魯石化公司建設使用。
1987年起,對村莊進行全面改建,投資70多萬元,拓寬街道,鋪設瀝青路面,搬遷近百户。王朱村面貌煥然一新。
1989年底, 與勝利煉油廠合作,投入450萬元建設的勝利炭素廠一次試車成功。生產的鍛燒石油焦,榮獲“山東省星火計劃銅牌獎”。
1990年秋,成立臨淄齊珠實業總公司,對村內企業實行統一管理,促進了經濟發展。
1992年,與勝利煉油廠等單位聯建的勝利油品儲運站投入運營。
1992年,村委辦公樓建成投用。
1992年,該村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村鎮建設明星村”稱號。
1992年,投資300萬元建設面積為2500平方米的三層教學樓。
1993年,建成市級小康先進村。
1994年,臨淄齊珠實業總公司實行股份制,更名為淄博星海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秋,新建學校三層教學樓投入使用。
1994年,淄博星海股份有限公司被國家農業部授予“全國1000家最佳經濟效益鄉鎮企業”稱號。
1994年,王朱村躋身淄博市百強村。
1994年,第一棟五層村民住宅樓建成。
1995年,淄博星海股份有限公司榮獲“全國1000家最大經營規模鄉鎮企業”稱號,同年榮獲“全國1000家最高利税總額鄉鎮企業”稱號,總經理曹茂梅被薦為中國鄉鎮企業協會、中國鄉鎮企業家委員會常務理事。
1995年,王朱小學被評為市級規範化學校,王朱村被淄博市委、市政府授予“尊師重教先進單位”稱號。
1996年5月,文化大院建成,面積為10000平方米,內建各種文體設施,並舉行了全村春季運動會。
1996年,王朱村被評為市級特色文化村。
1997年6月至7月, 少雨,8月初受颱風影響,連日大雨,有的樹木被颳倒,局部電線被砸斷。
1997年,撤銷村黨總支,組建村黨委,曹茂梅任黨委書記。
1997年,投資3000餘萬元的預焙陽極項目動工。
1997年,聯誼小學併入王朱小學。
1997年,村裏開始為6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生活補助金(每人每年120元)。
1998年5月,創辦《王朱村報》,4開4版,每週1期,每期800份,分發到户。
1998年秋,消失多年的王朱村集,因經濟繁榮而重新復活,市面興隆,買賣火爆。
1998年12月,勝利炭素廠舉行十年廠慶,全國十幾家鋁廠派代表或來電祝賀。
1999年3月,炭素廠投資3000多萬元建設的預焙陽極項目建成投產。
1999年12月,炭素廠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1999年,村內重新調整土地,與村民簽訂30年不變的承包合同。
1999年,投入100萬元建成幼兒園。
1999年秋, 王朱新村建設工程全面啓動,容水5萬平方米的水上樂園挖土並開始砌石牆,面積為3萬平方米的廣場開始清基並填土鋪平。
2000年,山東星海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山東天辰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投資500萬元建成工業陶瓷廠。
2000年,山東天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工會,張恩澤任首屆工會主席。
2001年4月,炭素廠第二座焙燒爐開建。
2001年8月,村中水上樂園及上面的橋、涼亭建成。村北路東建成建築面積為644平方米的二層商業樓房。
2001年,王朱小學被省教委評為省級規範化學校。
2001年,村婦聯成立,劉玉英任主席。 [1] 

王朱村經濟發展

王朱村第一產業

1949年前, 糧食畝產量最高100公斤。1955年先後辦起了建國、五一、新華、勝利四個初級社,以後合併成立了高級社。1958年改稱王朱大隊,下轄14個生產小隊。農田灌溉依靠人工挖井,購進抽水機提水。全村挖井、架電、修渠,投入了大量勞力, 改善了4000多畝平原地的灌溉條件,糧食畝產達到260公斤,被區裏評為農業生產先進單位。
1970年-1977年, 投資4萬多元,投工3萬多個,整修方田生產路,大搞平原綠化林網。投入3萬元打深井5眼,建配電室5處。修建水泥沙石渠道4000餘米。投入6萬元,購置農業機械,實現了機耕。引進玉米、小麥良種,提高了糧食產量,全村糧食總產達到100萬公斤。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村實行農業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村民的生產積極性,1984年糧食單產600公斤,總產達到115萬元公斤。之後村集體增購履帶拖拉機4台,收割機5台,總投入達30萬元,全村農業生產實現了耕、種、收、灌四統一。糧食畝產達到800公斤,總產160萬公斤,每年向國家交售公糧15萬公斤(定購糧)。
1990年以來, 該村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林果、蔬菜生產,建起冬暖式大棚10個,蘋果園、葡萄園6個,黃瓜、西紅柿、芸豆、茄子、辣椒等蔬菜四季上市,蘋果等鮮果產量達4萬公斤,經濟作物的畝產值5200元。2000年,實現農業總收入300萬元。

王朱村第二產業

工業:該村工業始於生產大隊時期,當時建起兩座小石灰窯,從業人員60名, 收入1.5萬元,後因勝利煉油廠建設佔地而無償拆除。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特別是1984年以來,該村抓住機遇,加快發展。1985年與勝利煉油廠聯營建起了加油站,投入40萬元。1987年,與煉油廠聯營建成臨淄勝利炭素廠,投入450萬元。1988年-1993年, 先後建成了臨淄勝利油品儲運站、化工廠、汽運公司、鋼窗廠等12個企業。 1993年,年產值9000萬元,利税850萬元。1994年,經省政府批准,省工商局註冊,成立了山東天辰股份有限公司(原山東星海集團),當時為臨淄區首家村級股份制企業。2000年,村裏又投入500萬元,建成了工業陶瓷廠,年新增產值1000萬元,新增利税150萬元。2000年,全村企業職工達到1100名,實現企業產值1.5億元,銷售收入1.3億元,利税2000萬元。
建築業: 1990年,投資360萬元建立了建築工程一公司、建築工程二公司、安裝工程公司、防腐保温工程公司。建安、防腐工程公司被確定為國家三級企業。2000年,建安業從業人員600人,實現總產值2000萬元,年末固定資產總值1000萬元,利税200萬元。
近幾年來,該村黨委一班人利用中國即將加入世貿組織的有利時機,緊緊抓住鄉鎮企業二次創業的機遇,1997年-2000年,4年投入9000多萬元,發展勢頭強勁。

王朱村第三產業

1950年,建立了王朱合作社,以後,又辦了粉坊、磨坊、油坊、個體豆腐坊達12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該村在加快集體企業發展和增加村民收入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充分利用地處勝利煉油廠腹地的優勢,在辛化路東側千餘米的繁華地段, 建起了商業樓房3棟,平房80多處,建築面積達5000平方米。賓館、飯店、五金交電、土產雜品、日用百貨門市部佈滿路東,承包商業房從事各類經營的業户達50户, 年收入達50萬元。2000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200餘人,實現總產值1250萬元,年末固定資產原值1300萬元,創利税200萬元。 [1] 

王朱村文教科技

建國前,羣眾文化科技知識缺乏,學齡兒童入學率僅有25%。建國後,逐步改善了辦學條件。1957年投資5000元建起了王朱小學。1984年投資20萬元,擴建小學,建起了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的二層教學樓。1995年,隨着學齡兒童增加和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深入實施, 投資300萬元建起了建築面積為2500平方米的三層教學樓,配備了多媒體微機50台(套) ;投資100萬元建起了高標準的幼兒園,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幼兒入園率100%。2000年,王朱小學成為省級規範化學校,在臨淄區村級學校中尚屬首家。1985年投資90萬元建起了文化大院,配備了圖書館、燈光籃球場等文體設施。1996年成立了王朱村廣播電視管理站,王朱村京劇團,中老年太極拳、太極劍表演隊等。1998年創辦了《王朱村報》,活躍了村民文化生活。1996年被評為“市級文化大院” “市級特色文化村”“市級體育先進村”。近年先後派100餘人到市區黨校、技工學校培訓,有2人獲高級職稱,50人獲中級職稱,200人獲初級職稱。 [1] 

王朱村村莊建設

建國前,村內街道狹窄,逢雨泥濘不堪,村民住房大多數為土石木結構, 人均居住面積4平方米。建國後以磚混結構為主建房。1984年,全村統一規劃,實施舊房改造,開通南北中心街一條、東西街5條,硬化路面4萬平方米,並逐步綠化美化, 安裝路燈。有6名清潔工負責街道衞生。2000年人均住房面積50平方米。1992年投資80萬元在村北建起了四層辦公樓,1994~2000年,投資2080萬元在村北二次規劃區內建起了8棟330户村民住宅樓。 [1] 

王朱村組織建設

  •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1938年,該村23歲的張友東參加游擊隊,翌年任渤海軍區海防大隊隊長(營級),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是該村在外工作的第一名中共黨員。1950~1 955年,村裏有共產黨員4名:王光彩、朱長貴、張敬先、朱傳山,由上級駐村黨員幹部周天祥負責開展黨內活動。1957年成立第一屆村黨支部,張敬先任書記;同年成立團支部,張恩澤任團支部書記。1984年,曹茂梅任支部書記。1992年成立黨總支,曹茂梅任總支書記。1997年成立村黨委,曹茂梅任黨委書記。改革開放以來,村黨委加強組織建設和黨委自身建設,黨員隊伍不斷擴大,至2000年黨員總數發展到74名。村黨委是臨淄區三處村級黨委之一。1990年,村黨支部被淄博市委授予“淄博市先進黨支部”稱號;2000年,被授予“淄博市五好村黨支部(黨委)”稱號。連續10年被臨淄區授予“全區紅旗黨支部(黨委)”稱號。2000年,村黨委下設商業、工業、農業三個黨支部,20個黨小組,黨員總數74名。
  •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
1948年成立農救會,李民告、曹永祥先後擔任農救會長。解放戰爭時期,村政權發動羣眾積極參軍參戰,組織民工參加過濟南戰役、淮海戰役。1 955年建立四個初級社, 朱傳珩、王光彩、張木先、秦文勝分別擔任建國、興華、五一、勝利四個初級社的社長。1956年成立高級社,由薛錫鑄任社長。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設立王朱大隊,薛錫鑄任大隊長。1968年成立王朱大隊革命委員會,朱長念任主任。 1983年建立王朱村民委員會,設委員5人,朱傳顏任主任,下設14個村民小組。2000年王朱村民委員會有5人組成,主任朱傳顏,委員秦繼安、張恩澤、徐廣學、張吉平,民兵連長王光強,調解主任張恩澤,婦聯主席劉玉英。1983年以來,村民委員會連年被評為臨淄區模範村民委員會。1998年,村主任朱傳顏被授予“淄博市模範村主任”稱號。 [1] 

王朱村人民生活

建國前,絕大多數村民過着食不飽肚、衣不遮體的生活,人均純收入不足20元。 建國後,隨着農村經濟的逐年發展,1978年人均純收入達到300元。1980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後,村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00年人均純收入4300元,人均年末存款餘額達到15000元, 40%的村民住進了三室一廳的樓房;全村擁有個人機動車輛150輛、摩托車150輛。程控電話600部。彩色電視機860台,並全部實現有線電視信號入户。 [1] 

王朱村集體福利

改革開放以來,集體經濟逐年發展壯大,村民福利事業突飛猛進。70年代村民免費用上自來水;每度電村民自付0.3元,集體補助0.3元。鼓勵村民拆舊房住樓房, 拆房補助一般每户8000元至1萬元。自1990年以來,村集體為村民代交“三提五統費”,每年達26萬元,並免除村民義務工和勞動積累工。對全村60歲以上的老人實行養老補助金制度,自1997年,每年發放補助金5萬元至6萬元。為村辦企業職工辦理了社會養老保險,對幾個困難户實行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村衞生所設有內科、外科,設有病牀16張,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能初診,就醫方便。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