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亞文

(中共情報人員)

鎖定
王亞文(1910-1999),湖南醴陵人。中學期間,他就與陳覺蔡升熙陳恭左權宋時輪等組織了“社會問題研究社”,創辦《前進》週刊,宣傳進步思想。1923年,王亞文參加了李立三領導的安源煤礦罷工運動,接觸到李立三、劉少奇等中共早期革命者,在其影響下進一步投身革命。從那年起,他在革命征程中,領導農民運動,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從事黨的秘密工作,曾受命擔任上海海陸空軍策反工作組組長、上海起義軍政委,經受了血與火的錘鍊。上海解放後,王亞文放棄進京工作和隨粟裕南下的機會,留在上海從事教育和科研工作。1999年10月31日,王亞文逝世,享年89歲。 [1] 
中文名
王亞文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10年
逝世日期
1999年
出生地
湖南醴陵

王亞文人物生平

王亞文早年經歷

王亞文,1910年1月出生於湖南醴陵的一個務農世家,為家中次子,因家境相對寬裕而在當地接受了新式的中學基礎教育。他的理想本來是做個讀書人,但亂世總是激盪着他的書桌。1922年考入醴陵縣立中學,中學期間,他就與陳覺、蔡升熙、陳恭、左權、宋時輪等組織了“社會問題研究社”,創辦《前進》週刊,宣傳進步思想。1923年,王亞文參加了李立三領導的安源煤礦罷工運動,接觸到李立三、劉少奇等中共早期革命者,在其影響下進一步投身革命。 [2] 
1924年,王亞文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5年轉中國共產黨;同年16歲的王亞文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與林彪是一個宿舍同學。黃埔期間,他參加了國民革命軍東征和北伐。因勇於衝鋒、奮勇殺敵,時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來稱讚他是一尊敢打敢拼的“小鋼炮”。 [2] 
1926年,王亞文任湖南省學生聯合會常委,醴陵縣學生聯合會主席,代表學生組參加湖南農民運動調查工作;1926年冬,湖南農民運動發展迅猛。王亞文以中共青年團湖南區委委員身份,協助滕代遠在醴陵組建蘇維埃政府,當選為醴陵南二區、南三區蘇維埃政府主席。王亞文組織農民成立自衞隊,十人或五人一組,出工農作時帶大刀、鐮刀,遇敵來襲,立刻操起傢伙投入戰鬥;如兵力懸殊,就立即轉移。這種“寓兵於民”“勞武結合”的做法,很適合當時的特殊環境。20萬醴陵民眾熱情擁護蘇維埃政府,生產搞得風生水起,農民革命運動蓬勃開展。 [2] 
一日,反動武裝包圍了正在開會的黨支部,被包圍的黨員與敵人展開激烈鬥爭。因兵力懸殊,很多黨員犧牲了,王亞文和他的哥哥王大科也受傷倒在血泊中。敵人對現場嚴加看管,不讓親屬收屍,還強迫村民“參觀”,叫囂“誰參加共產黨,就是這個下場”。如此折騰了三天三夜才罷休。但王亞文、王大科和其他10位黨員,硬是在屍體堆中活了下來。王亞文和中共早期黨員羅學瓚再次組織農民自衞隊,打擊反動武裝。 [2] 
1927年初,毛澤東聽聞湖南農民運動搞得好,即赴醴陵考察。羅學瓚與王亞文代表縣黨、團組織,前去迎接。王亞文與羅學瓚陪同毛澤東到醴陵縣多個鄉村考察,召開農會骨幹座談會,讓毛澤東全面瞭解農民運動情況。這次調研後,毛澤東寫就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2] 
1927年9月,滕代遠任中共湘東特派員,王亞文任共青團特派員,王亞文協助滕代遠組織農民自衞隊參加秋收起義,兩次攻打醴陵縣城都失敗了。參加戰鬥的幾支隊伍上了井岡山,王亞文與滕代遠等人堅守醴陵,堅持與敵人鬥爭。1928年 王亞文奉命以學生身份從事碼頭工人運動,農民運動;1931年 “九一八”事變組織學生示威被開除學籍,王亞文經組織批准到北京,入大學學習; [2] 
1934年,王亞文受組織派遣,入北京朝陽大學,後入北京大學學習。在學校,他組建了“兄弟團”。1935年,王亞文率“兄弟團”參加“一二·九”運動,國民黨當局派出打手進行鎮壓,王亞文高舉大旗衝在最前面,與阻攔遊行隊伍的國民黨軍隊發生衝突,被宋哲元的大刀隊砍傷脊樑骨,頓時血流不止,後被同學們送往醫院治療,背上終身都留有刀痕。 [2] 
1937年“七七”事變後,王亞文化回到湖南,在長江局周恩來,董必武領導下,隨任卓民(任弼時的哥哥)參加恢復湖南省臨時省委、臨時軍委、長沙臨時市委的工作,任臨時省軍委幹事,負責軍事領導工作。在盧溝橋事變前,北京大學有中共地下黨員46人,清華大學有中共地下黨員42人。事變發生後,大部分奔赴抗日前線,到長沙臨時大學的只是較少的一部分,他們先後到達長沙臨時大學之後,陸續與湖南中共地下黨接上了關係。9月下旬,隨校南遷的北大中共地下黨員吳磊伯、黃啓威等8人在長沙黃啓威家開會,決定建立中共黨支部,並推舉吳磊伯任書記。11月1日,長沙臨大開學上課,原北大、清華的黨員共同組成長沙臨時大學黨支部,有黨員20人,後來發展黨員9人,共有黨員29人,受中共湖南臨時省委、長沙臨時市委領導。 [2] 
在南京淪陷、武漢告急、長沙不斷遭到日機轟炸的形勢下,長沙臨時大學同學們的愛國抗日激情高漲。1937年底,長沙臨時大學黨支部邀請八路軍駐湘辦事處主任徐特立到校作報告。徐特立在報告中闡述了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介紹延安和八路軍的情況,號召同學們在民族危機深重的時刻,拿起槍桿到革命隊伍中去。12月31日,中共中央領導人周恩來在武漢大學發表重要演講《現階段青年運動的性質和任務》。 [2] 
在徐特立和周恩來的講話之後,在國民黨統治區的長沙,長沙臨時大學掀起了一個大規模的從軍運動。有近半數的同學離校,有的參加八路軍、新四軍,有的奔赴延安,有的到軍事系統從事技術工作,有的投入“保衞武漢”的戰鬥行列,還有四五十人蔘加湖南青年戰地服務團。大多數黨員帶頭奔向抗戰第一線。 [2] 
長沙臨時大學常委會討論認為,必須把學校遷到一個較為安全的地方,才能繼續辦學。考慮到當時雲南離前線較遠,有滇越鐵路與滇緬公路可通國外,設備儀器容易運輸,於是經過教育部批准,決定長沙臨時大學遷往昆明。 [2] 
1938年,王亞文奉周恩來、葉劍英黃文傑(中央組織部長)之命任青年特派員進西南聯大。1938年2月,長沙臨時大學西遷昆明,師生們分兩路出發,一路由粵漢鐵路南下,取道香港、越南,經滇越鐵路到昆明,這一路主要是教職員和女同學。王亞文帶着一批黨員關係,由湖南來到昆明。王亞文到昆後入西南聯大經濟系四年級學習。他根據葉劍英、黃文傑的指示,在西南聯大建立了另—個黨支部,指定徐賢議為支部書記。這個支部的黨員有從長沙來的王亞文、徐賢議、張遵驤、湯一雄、張鵲梅和平津來的莫家鼎共6人。不久,又發展了張定華、湯德明入黨。 [2] 
另一路由244名男同學組成湘黔滇旅行團,11名教師組成輔導團,實行軍事管理,步行前往昆明,歷時68天,行程1671公里,師生沿途目睹了國民黨統治下人民羣眾的困苦生活,同時受到磨鍊。由長沙臨時大學隨遷來的少數黨員如徐賢議、王天眷、田方增、楊賡等的組織關係未能及時接上。 [2] 
在西南聯大,王亞文與西南聯大教授聞一多、曾昭掄等取得聯繫,同他們一起開展抗日宣傳活動;組織學生演出《祖國》、《放下你的鞭子》、《黑字二十八》、《原野》等話劇,在春城引起轟動,激發眾多愛國民眾投身抗日鬥爭。 [2] 

王亞文情報工作

1939年7月,王亞文畢業,到重慶中共南方局工作,他把自己領導的支部黨員關係交給中共南方局,中共南方局又經雲南省工委轉給西南聯大袁永熙領導的黨支部,袁永熙仍任支部書記。至此,西南聯大初期兩個黨支部並存的情況結束,黨的組織統一之後,領導力量進一步加強。 [2] 
王亞文接到中共中央南方局命令,趕赴重慶曾家巖50號周公館報到,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南方局在重慶曾家巖50號正式成立,對外稱周公館。從這時起,王亞文就在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王若飛等同志的直接領導下開展情報工作。王亞文的任務是利用親友、同鄉不少人在國民政府高層的關係,打入國民政府內部進行策反與分化。在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等直接領導下,潛伏在國民黨黨軍政上層,從事秘密工作。 [2] 
1941年1月16日下午5時許,王亞文與符昭騫造訪程潛。聊得正酣,程潛接到蔣介石打來的電話。接完電話後,程潛告訴在座的人:“部分新四軍被‘國軍’‘剿滅’,葉挺被俘,項英周子昆被叛變的部下打死,明天宣佈新四軍“叛變”,取消新四軍番號。”熬到夜幕降臨,王亞文避開特務的視線,趕到曾家巖50號,報告皖南事變這一事件。葉劍英聽完彙報後説:“蔣要取消新四軍番號,我們就立即重建新四軍!”周恩來説:“戰端既起,當仁不讓,以打對打。” [2] 
收到情報後,中共中央南方局立刻向延安黨中央彙報。周恩來在《新華日報》上發表親筆題詞:“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下達命令,任命陳毅為新四軍代軍長、張雲逸為副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他們及時集聚四散各處、倖免於難的新四軍將士,恢復了新四軍番號,新四軍軍部在蘇北重建,繼續堅持抗戰。國民黨當局在政治上陷於空前孤立局面,不得不收斂反共活動。 [2] 

王亞文策動起義

1947年3月,王亞文收到董必武的來信,命他到上海着手開展對國民黨海空陸的策反工作。王亞文被任命為上海海陸空軍策反工作組組長,不久被任命為起義軍政委。 [1] 
王亞文到上海後,首先對國民黨海軍開展策反。他與何燧、吳石、蔣子英等人交好。何燧、吳石、蔣子英三位,與國民黨海軍司令部參謀長周應聰、“重慶號”艦長鄧兆祥、海軍第二艦隊司令林遵等交情甚好。林遵、周應聰、鄧兆祥在國民黨海軍中是實力派,且都具有強烈的愛國思想,同周恩來、董必武等中共領導也有過交往。 [1] 
周應聰是國民黨海軍參謀長兼上海海軍辦事處主任,指揮八艘主力艦,國民黨海軍機要內容都在他的掌控中。抗戰時期,董必武把周應聰介紹給王亞文,一段接觸後,王亞文與其成為至交,為日後周策動國民黨海軍起義奠定了基礎。 [1] 
王亞文還與周應聰聯手,做鄧兆祥的工作。鄧兆祥是國民黨海軍最大軍艦“重慶號”巡洋艦的艦長,憤恨國民黨的腐敗無能,在中共感召下,於1949年2月25日率全艦官兵舉行起義。 [1] 
王亞文還借用周應聰的專用汽車,派何友恪帶上他以張子舒化名寫給林遵的信,趕赴南京,代表黨中央向林遵下達率領軍艦起義的命令。1949年4月23日,林遵親率軍艦在南京長江江面起義成功。義舉所及,影響很廣,70多艘國民黨軍艦相繼起義。 [1] 
與此同時策動國民黨空軍起義也收效很大。原先估計有70餘架飛機參與起義,需要黨組織準備1500元大洋作為起義人員的安家費。就在王亞文着手籌措安家費時,因起義事項緊迫,一大部分還沒領到安家費的起義人員率先起義。 [1] 
上海解放前夕,國民黨炮兵中將張權到上海,被任命為上海起義軍司令員。早在1941年,周恩來就通過國民黨上將張治中,將王亞文介紹給張權,任上校秘書。張權有“中國炮兵之父”的美譽,組建訓練的戰車防禦炮部隊參加了滇緬會戰,在抗戰中屢建奇功。他有滿腔報國熱情,憎恨蔣介石的獨裁和國民黨的腐敗。在與王亞文的交往中,對中共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1] 
渡江戰役前,張權根據地下黨組織的要求,利用聯勤中隊中將觀察員的合法身份,到長江沿江前線“視察、指導”佈防。回上海後,立即到王亞文家,將沿途記錄、速畫的一大包小紙片鋪在地板上,王亞文與張權拼紙片,王亞文之妻繪圖,用三天三夜時間繪製出一張《長江沿岸佈防圖》,連同父親從吳石那裏獲得的《國民黨國防部全國軍備部署圖》,經地下黨組織交通站送到解放軍前敵指揮部,對解放軍勝利渡江、攻打上海、解放全中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 
王亞文與張權將軍擬定了上海國民黨陸軍武裝起義的周密計劃:1949年5月16日上午10時舉行起義,在虹口吉祥路121號設起義臨時司令部。以四川北路底施高塔大樓為基地,屆時升起義旗,發號施令;駐紮西體育會路一帶的機械化炮兵團,沿西體育會路向張華浜、薀藻浜打出去,迎接解放軍入城;駐紮在浦東前線的青年軍二〇九師師長方懋鍇,在解放軍進攻該陣地時,豎起白旗,為解放軍讓路。 [1] 
王挽危師長、王秉鉞軍長等均應允及時響應起義,配合還擊。起義計劃中,還有重要的一環,是由起義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鄭振華擔任破壞機場的任務,由張權單線聯繫青島艦的陳艦長在吳淞口要隘處炸沉軍艦,使飛機不能起飛,軍艦駛不出去。如此,在復興島督戰的蔣介石父子必被活捉,上海和平解放可期。 [1] 
然而1949年5月15日,張權被舊部下供出,不幸被捕。面對敵人酷刑,張權為保全王亞文和參與起義者,選擇犧牲。張權就義時,距上海解放僅6天。 [1] 
上海解放後,王亞文放棄進京工作和隨粟裕大將南下的機會,留在上海陪伴着張權的在天之靈,從事教育和科研工作,直至1999年10月31日逝世,享年89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