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磊伯

鎖定
吳磊伯(1914—1984)地質專家。湖南臨湘人。北京大學地質系肄業。1936年加入共產黨。1938年西南聯大畢業後任地質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東北地質學院教授、礦物研究室主任、地質力學研究所副所長、《地質力學分析》編委會主任等職,對山字型、棋盤格式等構造作過深入研究,對小型結構研究造詣尤深。是中國巖組學及礫組學開拓者之一。一生髮表學術論文近百篇。是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3] 
中文名
吳磊伯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4年
逝世日期
1984年12月2日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職    稱
研究員

吳磊伯人物經歷

1914年生於臨湘縣長塘鎮一個書香世家。1931年嶽郡聯合中學畢業後,考入長沙省立一中,積極參加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的愛國學生運動。1934年考入北京大學地質系。在1935年一二九運動中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進行抗日救亡宣傳活動。1936年5月以後加入共青團和中國共產黨,任北京大學中共支部委員。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長沙臨時大學的抗日救亡工作,任《民族呼聲》編輯、《觀察日報》記者,進行抗日宣傳活動。後復學,1938年9月從西南聯合大學畢業,進入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任所長的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歷任研究生、助理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多次隨同李四光、張文佑等地質專家,去廣西、江西、湖南、貴州、廣東、四川、福建等地調查地質構造、金屬礦藏、煤礦的分佈等情況,收集資料,撰寫了一批地質調查材料和地質學術論文,在中國首先發現鈾礦,證明中國是鈾礦富藏國。同時,與中共地下黨組織保持密切聯繫,在白區積極開展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革命鬥爭。1946年隨地質所到南京,繼續從事地質研究工作,並加入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和南京科學時代社。
1949年全國解放後,先後任中國科學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東北地質學院教授、中央地質部資料局編譯室主任、地質出版社副社長兼總編輯、地質部地質力學研究所副所長等職。在工作中,特別注重實地調查,先後考察了廣西大埔的白雲岩、富賀鍾區的鈾礦牀、象縣的重晶石礦牀、花山花崗岩脈排列,廣東南嶺地區鈾礦、新豐江水庫地區地震地質、海南島的鐵礦和水晶礦,安徽大別山地質構造,湖南湘南區域地質大義山系構造,福建廈門、金門列島的地質構造,浙江北部火山岩發生方式,山東青島地質構造,北京西山礫石層等。他掌握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撰寫了數百萬字的科學論文和著作。主要有《廣西富賀鍾區鈾礦之發現》、《對於湘南山系構造的幾點意見》、《湖南大義山系構造並略述中國南部走向北偏西十度至二十度之構造關係》、《中國顯著的經向構造帶及有關的磁力重力異常》、《長期重力下岩石的非彈性變形》、《地質力學簡介》等,發表了近百篇地質考察報告和科研論文。
60年代,多次出國考察,進行學術交流。1963年赴匈牙利布達佩斯的羅蘭大學考察並參加匈牙利地球物理學家羅蘭逝世100週年紀念會,宣讀了《中國顯著的經向構造帶及有關的磁力重力異常》(英文)的論文,受到國外學者的好評。1964年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萊比錫考察,參加國際岩石力學會第七次學術年會,宣讀長篇論文《長期重力下岩石的非彈性變形》(德文)。1965年,再赴民主德國出席福來堡礦業學院200週年紀念會,介紹地質力學,並提交《地質力學簡介》(英文)的論文,受到與會者的廣泛關注。他在小型構造研究上有很深造詣,是中國巖組學及礫組學研究的開拓者之一。
“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科研工作難以為繼。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雖然身患多種疾病,仍堅持努力工作,撰寫了《一門誕生在我國的地質學科一一地質力學》、《地質力學的發展和探索中的問題》、《北京西門礫石層》等論著。他是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力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地質力學分刊》編委會主任。
1984年12月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70歲。 [2] 

吳磊伯主要成就

吳磊伯獻身地質科學事業五十多年,熱愛科學,勇於探索,治學嚴謹,學識淵博。他在從事地質科學研究與教學,和擔負地質力學研究所領導工作期間,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地質科學研究方面,他長期追隨李四光先生,是地質力學這門新興學科的著名學者之一。吳磊伯參予釐定中國經向構造體系和大義山向構造,並對山字型、棋盤格式等構造體系作過深入地研究,豐富了構造體系的內容, 為地質力學的發展作出了顯著貢獻。特別是在小型構造研究方面,造詣很深。他是中國巖組學及礫組學研究的開拓者之一。此外,他在礦田構造、地震地質等領域建樹良多。 [1] 

吳磊伯社會任職

他先後當選為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積極參加國家政治生活,參與國家大事協商。作為高級知識分子、學術帶頭人,他於1951年加入了九三學社,既是中共黨員,又是民主黨派成員,成為了佳話。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