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世靜

(原福州大學副主任委員)

鎖定
王世靜,人名。主要包括原福州大學副主任委員、中信銀行葫蘆島分行行長等。
中文名
王世靜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97年
畢業院校
密執安大學
出生地
福建閩縣
性    別

王世靜個人簡介

王世靜,女,福建閩縣人。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生於名門望族。祖父王仁堪是光緒三年狀元。

王世靜個人生平

她從小在教會學校唸書,篤信基督教,民國3年(1914)入華英女子學堂學習,兩年後進美國晨邊學院,畢業後,又到密執安大學學習,民國12年獲碩士學位。當年回國,在廈門大學執教。翌年應母校之召,回到華南女子學校任教。
民國16年,我國人民展開反對帝國主義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權運動,華南女校外籍校長辭職。翌年,董事會決定聘請王世靜為校長。上任前,她再次到美國學習,除進修有關專業課程外,曾到美國各地演講,介紹華南女子學校的現狀和困難,籲請熱心人士給予贊助。她的活動得到高度評價,並爭取到華南女校可以一直保持派遣一名教師到密執安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待遇。民國18年1月,正式上任後,她便致力於爭取國民政府對學校的承認。民國20年10月向中央教育部提出申請。民國22年獲准以“華南女子文理學院”臨時立案。翌年6月又獲准永久立案。在爭取學校立案的同時,世靜積極召聘在美國獲得碩士、博士的校友回校工作,加強華人師資力量,提高教學質量。民國23年9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承認該校具有文學士、理學士兩個學位的授予權。
抗日戰爭爆發後,華南女子文理學院於民國27年6月內遷延平(今南平)。世靜領導師生克服種種困難,堅持辦學。民國30年,在福州的校舍彭氏樓失火,圖書館、試驗室和教室都付之一炬。世靜十分傷心,但她決心領導學生創造更加優異的成績,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援,重建教學大樓。在她的努力下,被焚燬的教學樓終於在抗戰勝利後修復,學校也在民國35年1月遷回福州復課。
民國36年初,董事會在美國召開戰後復興會議,世靜在會上報告華南在抗戰期間堅持辦學的情況,會後又到各大學、學院講演,備受歡迎和讚揚。同年3月16日,波士頓大學授予她榮譽博士獎狀。許多美國人士和在美國的華南校友紛紛解囊,中國教會聯合會也在這年撥款50000美元資助華南重建彭氏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王世靜領導師生堅持正常教學,對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必要的改革,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1950年我國掀起抗美援朝運動。12月16日,美國宣佈凍結我國在美國的資金,華南學院經費來源斷絕。不久,政務院頒佈“關於處理接受美國津貼的文化、教育、救濟機關及團體的方針”的決定。中央教育部召開接受外國津貼的高等學校會議,世靜和陳叔圭代表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出席參加,她們一致擁護人民政府接收自辦的決定。1951年2月16日,福州協和大學和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兩校合併,成立福州大學,王世靜任副主任委員,分管總務處、處理日常事務工作。
1952年2月,學校開展“三反思想改造運動”。3月21日王世靜在會上檢討自己親美奴化思想,決心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努力學習馬列主義,進行思想改造。同年6月15日,福州大學與福建師專合併成立福建師範學院,王世靜退任圖書館館長,她服從組織決定,工作盡心盡責。世靜還擔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省政協第一屆常委會委員等職務。
1957年學校開展反右派鬥爭,一些與她共事多年的原華南校友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她心存疑慮,思想負擔很重,先後兩次向校領導提出退休申請。1958年8月退休回家養病。退休後,她繼續擔任二、三、四屆省政協常委,積極參與政協的活動。1983年9月因病在家中逝世,享年87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