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玉梅令

鎖定
玉梅令,詞牌名,曲調為范成大家所創,詞為姜夔所填,調名本意即以令曲的形式歌詠白梅花。定格為雙調,六十六字,前段七句,四仄韻;後段六句,三仄韻,以姜夔詞《玉梅令·疏疏雪片》為代表。另有陳維崧詞《玉梅令·舊營梅舍》等代表作品。
詞牌名
玉梅令
字    數
六十六
始興年代
宋代
流行年代
清代
正體韻格
仄韻格
代表作品
《玉梅令·舊營梅舍》等

玉梅令詞牌沿革

此為南宋姜夔依范成大調自制詞。即曲調為范成大家所創,詞為姜夔所填。《白石道人歌曲》注高平調(林鐘羽)。《詞律》卷一〇、《詞譜》卷一五收錄姜夔詞。玉梅:白梅花。令:唐宋雜曲的一種體制。它源自“酒令”,多以流行小曲充之。調名本意即以令曲的形式歌詠白梅花。
《詞譜》卷十五:“姜夔自度高平曲。因詞中有‘有玉梅幾樹’句,取以為名。”《填詞名解》卷二:“《玉梅令》,高平調曲也。宋姜夔自度此曲。注云:‘石湖畏寒不出,作此戲之。’採本詞中字以名。”按姜夔詞序雲:“石湖家自制此聲,未有語實之,命予作。石湖宅南隔河有圃,梅開雪落,竹院深靜,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殘及之。”此序明明説此調乃范成大家所譜之樂曲,沒有歌辭,范成大請姜夔作辭。作辭乃文學創作,豈可與作曲混為一談,用現代歌曲之署名方式,當為:范成大家作曲,姜夔作詞。故不能説“姜夔自度”。《詞譜》固言而未明。而《填詞名解》之引語。更是本末倒置。 [1]  [2] 

玉梅令格律説明

定格,雙調,六十六字。前段七句,四仄韻;後段六句,三仄韻。以姜夔詞《玉梅令·疏疏雪片》為代表。《全宋詞》:“花未吐”作“高花未吐”。“梅下花能勸”作“梅花能勸”。《詞譜》:“坊本此詞,前段第六旬作“高花未吐”,多一‘高’字,後段第二句作‘梅花能勸’,少一‘下’字。今從《詞緯》本改正。蓋以‘花未吐。暗香已遠’正與後段‘拚一日,繞花千轉’句法相對,‘梅下花能勸’正與前段‘散入溪南苑’句法對也。”此詞無別首宋詞可校,其平仄當遵之。 [1]  [3] 

玉梅令格律對照

定格
格律對照詞:《玉梅令·疏疏雪片》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
疏疏雪,散入溪南。春寒鎖、舊家亭。有玉梅幾樹,背立怨東風,花未吐,暗香已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公來領客,梅下花能。花長好、願公更。便揉春為酒,剪雪作新詩,拌一日、繞花千 [3-4] 
(説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玉梅令典範作品

宋·姜夔《玉梅令·疏疏雪片》
清·董元愷《玉梅令·曹溪折梅花有感》
清·鄭文焯《玉梅令·滄波舊苑》
清·鄭文焯《玉梅令·纖雲壓臂》
清·陳維崧《玉梅令·舊營梅舍》
清末近現代初·何振岱《玉梅令·江樓秋夜》
清末近現代初·汪東《玉梅令·寄題冷香閣用白石韻》
參考資料
  • 1.    潘慎,秋楓總編.中華詞律辭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0:931
  • 2.    潘天寧著.詞調名稱集釋: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03:334
  • 3.    玉梅令  .搜韻[引用日期2018-08-10]
  • 4.    玉梅令  .詩·詞·曲[引用日期2018-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