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狂歡化

鎖定
“狂歡化”這一文化美學及詩學命題,是前蘇聯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文論家之一的巴赫金(1895—1975)提出來的。所謂狂歡化,是指一切狂歡節式的慶賀、儀式、形式在文學體裁中的轉化與滲透。
中文名
狂歡化
作    者
巴赫金
意    義
指一切狂歡節式的慶賀、儀式
地    區
前蘇聯

目錄

狂歡化來源

在其代表作《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和《拉伯雷的創作和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的民間文化》這兩本專著中,巴赫金都談到了狂歡化問題。他認為只有從狂歡化的角度,從民間詼諧文化的角度切入,才能真正把握拉伯雷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的本質特徵。而在長篇小説話語研究的散論中,巴赫金則試圖通過研究狂歡化問題來探討長篇小説話語的發端。

狂歡化特徵

“狂歡化的淵源,就是狂歡節本身。” 中世紀晚期的各大城市(如羅馬威尼斯、巴黎等),每年合計起來有大約三個月的時間,過着狂歡節的生活。在這期間,人們放棄那種教規常規下、十分嚴肅而緊蹙眉頭的生活,打破嚴格的等級秩序,同一切人隨意不拘的交往,隨心所欲地妝扮自己,狂放不羈地載歌載舞,自由自在地説説笑笑,縱情於食慾聲色。因而這種狂歡活動,還與肉體—物質因素聯繫在一起。但照巴赫金的解釋,這不是個體化了的肉體—物質因素,而是充斥宇宙、生生不息的人民大眾。在其看來,狂歡節的主要特點是:狂歡時,先前存在的等級關係和官銜差別統統暫時取消,人彷彿為了新型的、純粹的人際關係而得到了再生;狂歡節上,笑謔佔據主導地位,這種笑謔是節慶的、歡樂的,它針對一切,同時也針對取笑者本人,並充滿了對一切神聖物的不敬、歪曲和褻瀆;狂歡節上,一切話語都成了相對性的,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摹擬諷刺的對象,被摹擬的話語與摹擬話語交織在一起,形成多語並存現象;狂歡節是全民性的,在狂歡中,沒有觀眾,全民都是演員,或者説,生活本身成了表演,而表演則暫時成了生活本身。

狂歡化主要觀點

1、重視民間的詼諧文化,把狂歡化文學看作是文學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部分。
2、提倡平等對待一切文學體裁、語言和風格,否定文學藝術創作形式中的一切權威性。
3、尋求各種複雜的文學因素的融合,注重文學內容和形式開放性
4.、以狂歡化思維方式來顛覆理性化思維結構,重視語言環境和話語交際的分析。
5、以開放的態度對待人和世界,拒絕把人和世界看成已經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