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牛頭

(佛教傳説中的角色)

鎖定
牛頭來源於佛家,又叫阿傍,其形為牛頭人身,手持鋼叉,力能排山。據《鐵城泥犁經》説:阿傍為人時,因不孝父母,死後在陰間為牛頭人身,擔任巡邏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牛頭馬面也是冥府著名的勾魂使者。鬼城酆都,及各地城隍廟中,均有牛頭馬面的形象。佛經故事見於《佛學常見辭彙》。此外,還有日語電影,牛頭人(起源於古希臘神話忒修斯米諾斯的故事)等。
中文名
牛頭
外文名
head of an ox
別    名
阿傍
形    象
牛頭人身,手持鋼叉,力能排山
來    源
《佛學常見辭彙》
其    他
古希臘神話牛頭人
搭    檔
馬面

牛頭牛頭馬面

牛頭 牛頭
有資料説,佛教最初只有牛頭,傳入中國時,由於民間最講對稱、成雙,才又配上了馬面。但也有資料説馬面也稱馬面羅剎,同樣來自佛家。但本人在查閲資料中,並未發現印度神話中有馬面作為冥府差役的説法。密宗中倒是有“馬面明王”的形象,但那是密宗佛教中的一位大神,相傳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和冥府差役相距甚遠。

牛頭史料

牛頭 牛頭
1、《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編)
【大白牛車】 法華經以羊車聲聞乘,鹿車喻緣覺乘,牛車喻菩薩乘,這三乘都是權乘,大白牛車喻佛乘,這一乘才是實乘。
木牛頭 木牛頭
2、《法華經》中的一段故事
説佛是一所大宅子的家長,世人就是在大宅子裏嬉戲的孩子。宅子雖大卻只有一扇門。有一天佛知道有大火將至,便告訴孩子們,讓大家趕快逃生。但孩子們一點也不驚慌,他們不相信如此安全美麗的房子會發生火災。眼看大火就要燒到屋子,佛就對孩子們説:你們快出來,我有好東西送給你們,有羊車鹿車和牛車已經在屋外等着你們,車上什麼玩物都有,還有珍稀七寶。孩子們想到有這些他們喜歡的東西就都跑了出來,逃過了火災。但是他們並沒有看到佛所説的羊車鹿車和牛車,而是他們原先想都不敢想的大白牛車,載滿寶物,一人一輛。

牛頭註解其中的譬喻

首先以聲聞緣覺、菩薩,的三車(羊車、鹿車、牛車)做引誘,然後開示最高的幸福境界:唯一佛乘(大白牛車),這就是開三顯一。
這大白牛車的長寬高度,有五百由旬(約三千五百公尺)。金的車輪、白銀的柱樑、鑲金的繩子,裝飾着八萬四千個寶鈴。車內搭乘所有的佛菩薩。佛招待持有一乘佛(妙法蓮華經)的我們,乘坐這個極美的大白牛車。
乘坐此大白牛車,就能永遠在這無限大宇宙中,自由自在地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