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牛憨笨

鎖定
牛憨笨(1940年2月11日—2016年7月4日),山西壺關人。光電子學和超快診斷技術專家,物理電子學專家,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導師,原深圳大學光電子學研究所所長、深圳大學光電工程學院院長。 [1-2] 
牛憨笨1960年9月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1962年任學生政治輔導員,畢業後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工作。1978年晉升為助理研究員,1986年晉升為副研究員,1989年晉升為研究員。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9年9月調入深圳大學工作,組建了深圳大學光電子學研究所。 [1] 
牛憨笨畢生從事國防軍工研究,專業光電子學,主要研究變像管超快診斷基技術、微光夜視技術和生物醫學成像技術等。 [3] 
中文名
牛憨笨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
出生日期
1940年2月11日
逝世日期
2016年7月4日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中國工程院院士(1997年當選)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2年)
廣東省“十大傑出創新人物”(2010年)

牛憨笨人物生平

牛憨笨
牛憨笨(4張)
1940年2月,牛憨笨出生于山西壺關。
1960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9月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
196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
1966年至1999年,在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工作。
1968年8月至1970年1月,到洪澤湖解放軍農場勞動鍛鍊。
1978年,晉升為助理研究員。
1979年8月至1981年11月,在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物理系進修。
1986年,晉升為副研究員。
1987年至1996年間,先後多次應邀到前蘇聯科學院普通物理研究所、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物理天文系、美國馬里蘭大學電子工程系、法國斯特拉斯堡核物理研究中心及中國台灣新竹交通大學光電子學研究所進行合作研究。 [3] 
1989年,晉升為研究員。
199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物理電子學專業博士生導師。
1999年9月,調入深圳大學工作,並組建了深圳大學光電子學研究所。
2016年7月4日15時30分,因病醫治無效,在深圳逝世,享年76歲。 [1]  [3-4] 

牛憨笨主要成就

牛憨笨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牛憨笨從研究微光夜視開始,一直從事圖像信息的獲取、處理、傳輸和顯示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變像管超快診斷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就,為中國地下核試驗、激光核聚變、光化學、光生物學、凝聚態物理、激光技術等研究領域提供了多種超快圖像信息獲取手段;設計並負責研製成功了中國第一個獲得重大應用的靜電聚焦、靜電偏轉通用變像管;創建了動態電子光學理論,負責研製成功的九種變像管和七種變像管相機,打破了西方對中國的禁運,並使中國超快診斷技術躋身世界前列;發展了動態電子光學理論。 [5-6] 
  • 發表論文
牛憨笨生前曾發表論文150餘篇;論文被英、美、俄、德、法、日等國的學者引用近百次。 [6] 
  • 科技成果獎勵
牛憨笨生前曾先後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2項、國家發明獎三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和三等獎2項、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和二等獎1項。 [7] 
獲獎年份
獎項級別
獲獎項目
1997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軟X射線瞬時攝譜儀
1993年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一種同步重複掃描變像管
1991年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一種飛秒掃描變像管
1990年
國家技術發明獎三等獎
一種光電陰極導電基底
1985年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現代國防實驗中動態光學觀測及測量技術
參考資料: [8] 
  • 專利成果
牛憨笨生前曾獲國家發明專利21項、蘇聯發明專利和美國專利各1項。 [7] 

牛憨笨人才培養

  • 培養理念
牛憨笨院士和學生在一起 牛憨笨院士和學生在一起
2005年,牛憨笨用自己的工資設立了“牛憨笨獎學金”。他説:“真正的人才不是培養的,而是被發現的,要為我們國家的科技發展培養出創造性人才。學校的名氣大,壓力也大,不要懼怕這種壓力,更不要將壓力轉嫁給教師和學生們,那會限制他們自由創造的能力。學校要把大環境打造好,為教師和學生們都提供一個寬鬆的、自由的創造環境,激發他們的創造力,發揮他們的創造力,不要限制人才的發展。” [1] 
  • 培養成果
來到深圳大學後,牛憨笨組建了深圳大學光電子學研究所和光電工程學院,在他的帶領下,光電工程學院建立了光學工程博士點、光學工程博士後流動站以及三個碩士點,形成了從本科到博士後完整的人才培養鏈,光學工程被評為廣東省攀峯學科;在深圳大學培養了近70名碩士、博士。 [5]  [7] 

牛憨笨榮譽表彰

獲得年份
榮譽稱號
1991年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2年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1993年
第二屆王丹萍科學獎
1997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7年
陝西省先進工作者
1997年
中國科學院模範導師
2010年
深圳改革開放“30年30位傑出人物”
2010年
廣東省“十大傑出創新人物”
參考資料: [3]  [9] 

牛憨笨社會任職

牛憨笨曾擔任太原理工大學雙聘院士,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教授,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深圳市光學學會理事長,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廣東省及深圳市光學學會名譽理事長及理事長,微光夜視專業委員會成員。 [10] 

牛憨笨個人生活

  • 名字即是人生態度
牛憨笨 牛憨笨
牛憨笨很喜歡喬布斯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認為話雖簡單卻藴含着很深的哲理。同時,他認為喬布斯雖然很聰明,但遠遠不及自己的祖母,祖母在七十多年前就已經參透了這個道理。
牛憨笨的父親在他出生前就已去世,母親在他2歲時改嫁。祖母為他起名“憨笨”,本意是“取個歪名好養活”,希望他能好好地活下去。牛憨笨不僅健康成長,並用名字來勉勵自己,名字成為了他的座右銘。“我覺得自己的名字很好,人有點憨、有點笨是好事。人就是要感到自己foolish,才會不斷地去學習;人的一生,總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進步。名字不重要,最本質的是對自己的認識。我的名字其實藴含了老祖母的智慧。”
這位叫“憨笨”的老者一生都有點憨直,一生都在要求自己憨直;“憨笨”,於他,已不再是一個名字,已經成為了對待人生的態度。 [1] 
  • 在清華擔任輔導員
牛憨笨院士和他的團隊 牛憨笨院士和他的團隊
牛憨笨1960年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入學後擔任電61班班長,他學習刻苦、思想要求進步,大一下學期即由預備黨員轉為正式黨員。1962年,牛憨笨開始擔任本年級的輔導員,也是電61班第一批擔任輔導員的學生。
“輔導員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學生們的思想工作。要與同學們談話、要了解同學的心理和情緒、要掌握同學學習和生活的實際情況、當同學遇到困難要及時給與幫助……輔導員的工作很多,也確實是很辛苦。”
當時清華大學規定,輔導員要比普通同學多學一年,即七年畢業。因為輔導員的工作太多,嚴重影響輔導員的課業時間,以至輔導員會耽誤課程、要等到第二年再重修課程,所以擔任輔導員的同學普遍要7 年才能完成課程。牛憨笨一直很勤奮、刻苦,雖然長期擔任輔導員,但是一門功課都沒有落下,始終堅持着和本班同學一起上課、學習、考試,甚至完成了三個月的畢業設計。當時,牛憨笨找到學校,因為課業已經完成,希望能與本班同學一起畢業。最終,學校決定讓他再輔修一個專業,仍是七年畢業。世事難料,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學生們全部被滯留在“園子裏”,牛憨笨輔修專業一事亦被擱置。直到1967年,牛憨笨與同學們一同離校,如願成為1966屆畢業生。 [1] 
  • 帶頭做模範少吃糧食
牛憨笨在清華大學求學時正是中國的困難時期,每個人都要報定糧。“因為我肚皮大,高中時45斤的定量都不夠吃,所以上大學後,我就報了45斤,當時只是想45斤都不夠吃啊。書記找我談話,説你是輔導員又是班長,要起模範帶頭作用。後來就改成了30斤,最後學校考慮到30斤確實是不夠吃,就給我批了35斤。”牛憨笨回憶道。 [1] 

牛憨笨人物評價

牛憨笨是中國電子光學理論和變象管診斷技術研究領域的傑出代表之一;為中國的國防建設和高科技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2]  (中國工程院評)
“牛憨笨院士是中國電子光學理論和變像管診斷技術研究領域的傑出代表之一,在變像管超快診斷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就,為中國地下核試驗、激光核聚變、光化學、光生物學、凝聚態物理、激光技術等研究領域提供了多種超快圖像信息獲取手段。他設計並負責研製成功了中國第一個獲得重大應用的靜電聚焦、靜電偏轉通用變像管,創建了動態電子光學理論,負責研製成功的九種變像管和七種變像管相機,打破了西方對中國的禁運,並使中國超快診斷技術躋身世界前列,為國防建設及核聚變新能源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牛憨笨院士把畢生精力獻給了他所鍾愛的光電子學事業。他的逝世是國家科技界的重大損失,對此我們表示沉痛的悼念和深切的緬懷!” [4]  (深圳大學評)
牛憨笨作為中國電子光學理論和變像管診斷技術研究領域的傑出代表之一、深圳經濟特區引進的第一位院士,牛院士主持成立了深圳大學第一個一級學科博士點、華南第一個光電博士後工作站、深圳大學唯一一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為中國國防建設和高科技發展,為提升深圳科技創新水平,推動特區高水平科研機構、高水平大學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7]  (《人民日報海外版》評)
牛憨笨投身祖國的科研事業鑽研奮鬥了一生,矢志不渝。牛憨笨是中國國內外著名的光電子學和超快診斷技術專家。老驥伏櫪,壯心不已,從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到深圳大學,牛憨笨幾十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他以實驗室為家,廢寢忘食,帶領同事們一起潛心研究,攻克一個個科學難題。除了把畢生精力獻給了他所鍾愛的光電子學事業,他同時還是一位仁慈寬厚的長者,在他的培養帶動下,一大批年輕科研人才脱穎而出。雖然他已經逝世,但科學大師留下的堅定不移的信念、求真務實的科學思想、鍥而不捨的攻關精神以及對於事業的孜孜以求,將會一直傳承下去。 [11]  (新華網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