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爵(拼音:jué)是漢語一級通用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爵:爵身前有流(傾酒的流槽),後有尖狀尾,杯身下有三足。爵是一種酒器。這種酒器是天子分封諸侯時賞賜給諸侯的。後由此引申指爵位、官位。古代“爵”與“雀”同音,所以“爵”在古書中也被假借作“雀”。 [2] 
(基本信息主要來源:《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 [3]  、漢典網 [4] 
中文名
拼    音
jué
注音字母
ㄐㄩㄝˊ
平水韻部
入聲十藥 [5] 
部    首
總筆畫數
4+13
造字法
象形字
結    構
獨體字,上中下結構
五    筆
ELVF
倉頡碼
BWLI
統一碼
基本區 U+7235
四角碼
2074₆
鄭    碼
PVXD
異體字
𠋓、𠙘、𡬠、𡭌、𩰧、𢋺、𣡫、𩰥、𩰨
字    級
一級(3421) [1]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2]
象形字。從“爵”字的甲骨文(圖2、4、5)字形來看,畫得完全像古代的一個酒器形狀,它的下面有兩個或三個“足”,實際上“爵”通常有三支杯腳;中間是用來酒或者盛酒的容器(腹),小方塊像手提的把手,又叫“鋬(pàn)”;上面的箭頭符號“↑”表示“柱”;左邊的開口表示人嘴飲酒的“流”。商代金文(圖1、3)的“爵”更加形象,就是“爵”的實物描摹,右下方像一隻手(“又”),表示持爵飲酒。
爵實物圖(商代·婦好爵) 爵實物圖(商代·婦好爵)
至西周,爵柱形訛作“圖A”形,下體省變為二足。東周古文字材料中尚未發現“爵”字。在秦並六國前後的秦簡裏(圖8-10),“爵”字變異較多,柱形多作“圖B”,手形(又)下增一短畫而訛變作“寸”,整體訛斷為上下兩塊,全失爵形。秦簡字左下或作“圖C”,為漢隸(圖15-18)繼承;或作“圖D”,導致《説文解字》小篆訛作“鬯”(圖12)。秦簡字中間有多種形式,其中的“圖E”形,不僅可能是《説文》小篆“圖F”形之所由,而且成為漢隸“圖E”“罒”兩種寫法的發端。“圖E”形在漢隸中多見,“罒”形在漢隸中並不普遍,但後者傳入楷書。《説文》古文“爵”字可能出於漢初,因為它實際是截取秦簡一種字形上部後的變化形式;而漢初馬王堆帛書“爵”字又有截取秦或漢初“爵”字下部的形式“𡬠”(圖17)。幾經變化的爵柱形,在楷書中變成了扁“爪”形,因此,楷書舊字形寫作圖19,現代規範字形寫作“爵”。
“爵”的本義就是酒器,是一種裝酒的禮器。“爵”既然是裝酒的器皿,那麼自然可以用來代指“酒”“飲酒”,因此《易·中孚》中説:“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是説我有好酒,與你共享。在古代使用“爵”這種酒器的人通常地位比較高,因此“爵”被借作爵位,《禮記·王制》中就有記載:“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古代往往會因功賜爵,《韓非子·五蠹》中就説:“以其有功也爵之。”這裏的“爵”用作動詞,表示授予爵位。隨着時代發展,“爵”這種酒器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使用頻率也大大降低。在現代漢語中,“爵”主要用作音譯詞,如爵士樂。 [2]  [6]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jué
名詞
古代一種盛酒禮器,一般用青銅製成,有三足。

《詩經·大雅·行葦》:“或獻或酢,洗爵奠斝。”
《左傳·莊公二十一年》:“鄭伯之享王也,王以後之鞶鑑予之。虢公請器,王予之爵。”

酒的代稱。

《詩經·邶風·簡兮》:“赫如渥赭,公言錫爵。”
《詩經·小雅·賓之初筵》:“發彼有的,以祈爾爵。”

爵位;君主國家貴族封號的等級。
the rank of nobility;
peerage
《詩經·小雅·角弓》:“民之無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讓,至於己斯忘。”
袁枚《隨園隨筆·爵官職秩之分》:“爵者,公、侯、伯、子、男也。”
公爵;封爵;賣官鬻爵
(Jué)姓氏用字。



量詞
用於酒。

曹植《箜篌引》:“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
《遼史·禮志一》:“皇帝、皇后各與酒二爵,肉二器,再奠。”

動詞
使飲酒。

《國語·魯語下》:“賓發幣於大夫,及仲尼,仲尼爵之。”

授爵或授官。
confer(a title of nobility)
《禮記·王制》:“論定然後官之,任官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祿之。”
《國語·魯語上》:“乃出而爵之。”

què
名詞
通“”。鳥名。
sparrow
《逸周書·時訓》:“寒露之日,鴻雁來賓,又五日,爵入大水化為蛤。”
《漢書·王莽傳上》:“鳳皇來儀,神爵降集。”

形容詞
通“雀”。赤黑色。

《儀禮·士冠禮》:“爵弁服:纁裳、純衣、緇帶、韎韐。”

(表格信息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7]  《漢語大字典》 [8]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五】【鬯部】即畧切(jué)
爵,禮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飲。器象爵者,取其鳴節節足足也。
𠕢,古文爵,象形。 [9] 

説文解字注

爵,禮器也。
段注:古説今説皆雲爵一升。《韓詩》説:爵觚觶角散緫名曰爵,其實曰觴。
𠋓象雀之形
段注:各本作象爵之形四字,今正。古文全象爵形,即象雀形也。小篆改古文省之。首象其正形,下象其側形也。
中有鬯酒,又持之也。
段注:又,手也。《祭統》:屍酢夫人執柄,夫人受屍執足。柄者,尾也。
皆㠯飲器象雀者。
段注:各本雀作爵,今正。
取其鳴節節足足也。
段注:節節足足,雀音如是。《廣雅》曰:鳳皇雄鳴即即,雌鳴足足。宋書符瑞志因之,皮傅之説耳。即略切,二部。爵引伸為爵秩字,假借為雀字。《韓詩》説曰:爵,盡也、足也。《白虎通·説爵祿》曰:爵者,盡也。所以盡人材。古爵音同焦,釂潐字皆取盡意。
𠙘(依古文四聲韻),古文爵如此,象形。
段注:首尾喙翼足具見,爵形即雀形也。程氏《瑤田通藝錄》曰:前有流,喙也,腦與項也,胡也。後有柄,尾也。容酒之量,其口左右侈出者,翅也。近前二柱,聳翅將飛皃也。其量,腹也。腹下卓爾鼎立者,其足也。古爵之存於今者驗之,兩柱拄眉而酒盡,古經立之容不能昂其首也。不昂首而實盡,取節於兩柱之拄眉,梓人所謂鄉衡者如是。 [10] 

廣韻

即略切,入藥精 ‖爵聲藥2部
爵,封也。《禮含文嘉》曰:“殷爵三等,周爵五等。”《白虎通》曰:“三等法三光,五等法五行也。”《淮南子》曰:“爵祿者,人臣之銜轡也。”《文字音義》曰:“爵,量也,量其職盡其才也。”又禮器。《周禮》曰:“享先王以玉爵。”即略切。七。 [11] 

康熙字典

【巳集中】【爪部】 爵·康熙筆畫:18 ·部外筆畫:14
古文:𥥼、𩰧、𣡫、𠙘
《唐韻》即略切。《集韻》《韻會》《正韻》即約切。竝音雀。《説文》:禮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
又持之也。所以飮器。象爵者取其鳴節。節足,足也。《字彙》:取其能飛而不溺於酒,以示儆焉。《埤雅》:一升曰爵。亦取其鳴節,以戒荒淫。《詩·小雅》:發彼有的,以祈爾爵,又酌彼康爵。鄭箋康虛也。
又《禮記·投壺》:正爵既行,請立馬。
又《儀禮·鄉飲酒禮》:揖讓如初,升乃羞無算爵。
又《玉篇》:竹器,所以酌酒也。
又《集韻》:爵位也。《廣韻》:封也。殷爵三等。周爵五等。三等法三光也。五等法五行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柄馭羣臣,一曰爵。注:爵謂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也。疏:以德詔爵以賢乃受爵也。
又《埤雅》:大夫以上與燕賞。然後賜爵,以章有德,故謂命秩為爵祿爵位。《書·武成》:列爵惟五。傳:公侯伯子男也。
又《廣韻》:爵,量也。量其職,盡其才也。
又官名。《前漢·汲黯傳》:為主爵都尉。
又鳥名。《孟子》:為叢敺爵者鸇也。疏:鸇能食鳥雀。
又葉資昔切。音即。陸機《贈顧驃騎》詩:清塵既彰,朝虛好爵,敬子侯度,愼徽百辟。
又葉子結切。音節。蘇軾《補龍山文》:宰夫揚觶,兕觥舉罰,請歌相䑕,以侑此爵。注:罰,房穴反。《玉篇》:本作𩰥。 [12] 
古籍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4]

書寫提示

“爵”字書寫演示 “爵”字書寫演示
上窄下寬。“爫、罒”居上半格,“爫”窄“罒”寬;“爫”居上居中,第三筆點在豎中線左側;“罒”扁,底部在橫中線上側。 [3] 

書法欣賞

“爵”字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ts
i̯ok
王力系統
ts
ǐauk
董同龢系統
ts
jɔk
周法高系統
ts
jawk
李方桂系統
ts
jakw
西漢



東漢





jak


jak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藥鐸

jɑk
北魏後期北齊
藥鐸

jɑk
齊梁陳北周隋
藥鐸

jɑk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ts
i̯ak
擬音/王力系統

ts
ǐak
擬音/董同龢系統

ts
jɑk
擬音/周法高系統

ts
iɑk
擬音/李方桂系統

ts
jak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3] 

韻書集成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韻系
聲母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入聲
十八藥
開口呼
三等
全清
即略切
tsjɑk
集韻
入聲
十八藥
開口呼
三等
全清
即約切
tsiɑk
韻略


入聲





即約切

增韻


入聲





即約切

中原音韻

入聲作上聲
蕭豪

齊齒呼

全清

tsiau
中州音韻


入聲作上聲
蕭豪





葉勦

洪武正韻

入聲
六藥


全清
即約切
tsiak
分韻撮要

陰入
第九張掌帳着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3]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5-15]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453
  •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179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8-08-11]
  • 5.    平水韻 十藥  .搜韻[引用日期2020-05-15]
  • 6.    陳政 著.字源談趣 800個常用漢字之由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7:30-31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711-712
  • 8.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 漢語大字典 第2版縮印本 上[M]. 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 2018.01:1066.
  • 9.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688.
  • 10.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20-05-15]
  • 11.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503
  • 1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642.
  • 13.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5-1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