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雅·角弓

鎖定
《小雅·角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勸告周王不要疏遠兄弟親戚而親近小人的詩歌。全詩八章,每章四句。前四章告誡統治者要兄弟相親,給下民作出表率;後四章反覆申説君民相處之道,或君子御民之術。此詩前半用賦,後半用比興,取喻多奇,因而產生“光怪陸離,眩人耳目”的藝術效果,其實各章之間有內在脈絡流動,且有機交融,渾然一體。
作品名稱
小雅·角弓
作品別名
角弓
作    者
無名氏
創作年代
周代
作品出處
《詩經》
文學體裁
雜言古詩

小雅·角弓作品原文

小雅·角弓
騂騂角弓,翩其反矣。兄弟昏姻,無胥遠矣
爾之遠矣,民胥然矣。爾之教矣,民胥效矣
此令兄弟,綽綽有裕。不令兄弟,交相為瘉
民之無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讓,至於已斯亡
老馬反為駒,不顧其後。如食宜饇,如酌孔取
毋教猱升木,如塗塗附。君子有徽猷,小人與屬
雨雪瀌瀌,見晛曰消。莫肯下遺,式居婁驕
雨雪浮浮,見晛曰流。如蠻如髦,我是用憂。 [1] 

小雅·角弓註釋譯文

小雅·角弓詞句註釋

①小雅:《詩經》中“雅”部分,分為大雅、小雅,合稱“二雅”。雅,雅樂,即正調,指當時西周都城鎬京地區的詩歌樂調。小雅部分今存七十四篇。
②角弓:兩端用獸角裝飾的弓。
③騂(xīng)騂:弦和弓調和的樣子。一説赤紅色。
④翩:此指反過來彎曲的樣子。
⑤昏姻:即“婚姻”,指姻親。
⑥無:不要。胥(xū):相,互相。遠:疏遠。
⑦爾:你,指周王。
⑧民:人,指親屬。胥:皆,都。然:這樣。
⑨教:教導。
⑩效:仿效,效法。
⑪令:善,指兄弟友善。
⑫綽綽:寬裕舒緩的樣子。裕:寬大。
⑬不令:不善,指兄弟不相友善。
⑭瘉(yù):病,此指殘害。
⑮無良:不善。
⑯相怨一方:相互怨恨。一方,另一方,對方。
⑰受爵:接受官爵、俸祿的意思。讓:謙讓。
⑱亡:通“忘”。
⑲老馬:指不和兄弟背後的老人。反為駒:回頭照顧自己的馬駒。一説意為老馬反而像小馬駒。
⑳饇(yù):飽。
㉑孔:恰如其分。一説多,很。
㉒猱(náo):猿類,善攀援。
㉓塗:泥土。附:沾着。
㉔徽:美。猷(yóu):道。
㉕與:從,屬,依附。
㉖瀌(biāo)瀌:下雪很盛的樣子。
㉗晛(xiàn):日氣。曰:語助詞。消:消融。
㉘遺:通“隤”,柔順的樣子。
㉙式:用,因。居:通“倨”,倨傲,傲慢。婁:借為“屢”,每每,屢次。
㉚浮浮:厚積的樣子。一説與“瀌瀌”同義。
㉛流:猶“消”,融化。
㉜蠻:周人稱南方人為“蠻”。髦(máo):周人對西南夷的稱呼。 [2]  [3]  [4]  [5]  [6] 

小雅·角弓白話譯文

調好角弓繃緊弦,弦弛便向反面轉。兄弟姻親一家人,相互親愛不疏遠。
你和兄弟太疏遠,民眾就會跟着幹。你能言傳加身教,民眾互相來仿效。
彼此和睦親兄弟,感情深厚少怨怒。彼此不和親兄弟,相互殘害全不顧。
民眾心地如不善,就會相互成積怨。接受爵祿不相讓,輪到自己道理忘。
老馬當作駒使喚,不顧其後生禍患。如像吃飯只宜飽,又像喝酒不貪歡。
猴子爬樹不用教,如泥塗牆容易牢。君子善政去引導,小民自然跟着跑。
紛紛雪花滿天飄,一見陽光全融銷。居於上位不謙恭,別人學樣耍高傲。
紛紛雪花飄悠悠,一見陽光化水流。無良小人像蠻髦,對此我心深煩憂。 [3]  [4]  [5] 

小雅·角弓創作背景

關於《小雅·角弓》的主題背景,《毛詩序》已説得相當明白:“《角弓》,父兄刺幽王也。不親九族而好讒佞,骨肉相怨,故作是詩也。”雖然詩中所刺,是否確指周幽王難以認定,但為王室父兄刺王好近小人,不親九族,而骨肉相怨的作品是可信的。從社會分析的角度看,這首詩反映的實際上是遠自父系氏族社會沿襲而來的一種宗法思想,也就是以宗族為紐帶而相互依存結為政治經濟勢力的思想。雖然在詩的第一章提及兄弟昏姻,好像是將同姓兄弟與異姓兄弟(姻親)並説,以至於何楷以為這首詩是“刺幽王寵任昏姻而疏遠兄弟之詩”(《詩經世本古義》),但從詩第三章兩提兄弟不及昏姻可見詩的重點是落在同姓兄弟上的。 [2]  [3] 

小雅·角弓作品鑑賞

小雅·角弓整體賞析

《小雅·角弓》全詩共八章,取喻多奇,因而給人“光怪陸離,眩人耳目”的感覺,仔細誦讀,方可發現各章之間確有內在脈絡流動,且有機交融,渾然一體。
第一章開門見山,以形象的比喻挑明瞭全詩的旨意:完美的角弓,是弓木與弓弦相合而成,稍有不諧,便會分崩離析;兄弟親友之間,應該相親相愛,不要彼此疏遠。兩相聯繫,説理簡潔明瞭,比喻貼切生動。
第二章緊承上文,從國王的角度,假設正、反兩方面的結果來深化上述道理。説明國家風氣的好壞,主要取決於君王,只要君王廣佈德澤,與人為善,人民便會竟相效仿,蔚然成風。否則便會道德淪喪、民風日下。這種方法的運用使説理更加豐厚、深刻,而且在程度上做了廣義的推展,使“兄弟友善”越出了家庭的範疇,具有了影響整個國家風氣的作用,大大強化了説服力。
第三章則進一步從民眾的角度深化所述道理。善良、有修養的兄弟之間的和諧相處,可以彼此受益無窮;而醜惡小人則往往相互攻訐,使兄弟變為仇敵,結果深受其害。
以上三章只是委婉而略帶憂傷地講述一般性的道理,為下文的展開做了鋪墊。結合當時的現實背景,不難看出是周王的父兄在遭到冷落後向周王進行規勸和説理,委婉中包含着譏刺,憂傷中帶着憤怒。
第四、五章筆鋒一轉,結合現實,對不良兄弟進行了堅決的譴責。詩人以旁觀者的身份,指責人們失掉了兄弟間的美好情誼,彼此怨懟。一面不斷地抱怨對方不知相讓,一面自己內心貪婪至極,見利忘義。顯而易見,這是瞄準對方的指桑罵槐。尤其“相怨一方”一句,抓住了不善良兄弟普遍的齷齪心理,一語點破。所以鍾惺説這一句“説盡千古人情”。第五章詩人恢復詩中的對稱身份,繼續申述,用形象、離奇的比喻説明自己一生不辭勞苦為君王效力,不僅得不到豐厚的薪俸和周到的照顧,而且連起碼的生活待遇也沒有保障。抱怨之情,譴責之意,溢於言表。陳子展説這一章“一喻小人不知憂老,又兩喻小人須知養老。確似‘父兄’口吻”。這兩章與前三章形成鮮明對照。既使所述道理更加鮮明,又使現實的境遇得到更深刻的暴露。
第六章是詩人自我情懷、品德的表露,表明自己和臣民的美好稟性就像猴子爬樹,泥漿附着一樣是天生的本性,只要君王施仁佈德,大家就會相親相愛,聯綴不離。這一章與前三章在意思上並無差別,但在對現實的境況表述之後,使詩章前後得到照應,結構上顯得循環往復,氣韻上流連不斷,藝術上感染力大大增強。
第七、八兩章轉入收束全詩。在對君王提出懇切希望的同時,又表現了一種失落感,情緒呈現出憂苦色彩。這種結局的造成,表面看是小人作奸引起,其實是君王不施仁政,混淆視聽所造成的。作者表面上憂的是小人,骨子裏憂的是君王。為了表達難以排遣的憂愁,作者採用了反覆的方法,重疊詠唱,把積鬱的情懷錶述得淋漓盡致。
總體上看,《小雅·角弓》反映了一種典型的封建宗法意識。而且,又表露了濃厚的“君本”觀念,將君王置於決定歷史的地位上。因此,內容上有較大的侷限性。在方法上,此詩結構複雜,富有變化。敍事、説理、抒情交叉出現,顯示了作者高超的組織能力。修辭上多用奇巧的比喻和反覆,表達了較為豐富的情感,哀怨、憤怒、憂愁,逐層變化,過渡婉轉。不足的是有些地方表達得稍嫌晦暗。這大約和詩人的特殊身份有關聯。 [3]  [4] 

小雅·角弓名家點評

宋代朱熹詩集傳》:“興也。此刺王不親九族而好讒佞,有使宗族相怨之詩。弓之為物,張之則內向而來,弛之則外反而去,有似兄弟婚姻親疏遠近之意。言騂騂角弓,既翩然反矣。兄弟昏姻,則屆可以相怨哉?” [1] 
明代孫鑛《批評詩經》:“少微婉,多切直,然新意新語竟出,風骨自奇高。” [3] 
明代鍾惺《評點詩經》:“‘相怨一方’,説盡千古人情。‘受爵不讓’是相怨之根。故‘老馬’以下皆承此意。” [3] 
清代方玉潤詩經原始》:“詩中無刺讒語,唯疏遠兄弟而親近小人,是此詩大旨。” [2] 
參考資料
  • 1.    朱 熹.詩經集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13
  • 2.    周振甫.詩經譯註.北京:中華書局,2013:372-384
  • 3.    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491-494
  • 4.    周嘯天.詩經楚辭鑑賞辭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640-644
  • 5.    王秀梅譯註.詩經(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547-550
  • 6.    李 山解讀.詩經(節選).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2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