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雀(拼音:què、qiāo、qiǎo)是漢語一級通用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從小、從隹,指體型較小的鳥,一般指麻雀。雀又讀作qiǎo,是口語的讀法。 [2] 
(基本信息主要來源:《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 [3]  、漢典網 [4] 
中文名
拼    音
què、qiāo、qiǎo
部    首
小、隹
五    筆
IWYF(86、98)
倉    頡
FOG
鄭    碼
KONI
筆    順
豎、撇、點、撇、豎、點、橫、橫、橫、豎、橫
字    級
一級(編號:2255) [1] 
平水韻
入聲十藥 [5] 
注音字母
ㄑㄩㄝˋ、ㄑㄧㄠˇ、ㄑㄧㄠ
總筆畫
3+7、7+3
造字法
會意字
結    構
合體字,半包圍或上下結構
四角號碼
9021₅
異體字
䲵、𠋓、𩾟
統一碼
CJK統一漢字 U+96C0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2]
會意字。商代甲骨文作圖1-4,上部的幾個點是“小”字,下部是鳥(隹),“小”和“隹”會意表示小鳥。西周金文(圖5)與甲骨文大致相同。戰國時小作少(圖6),古文字中“”和“”是同一個字,因此“少”也表示“小”。小篆(圖7)的結構來自甲骨文,只有筆畫的調整。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 [2] 
在上古,“雀”通常指麻雀,是一種體型小巧的圓頭小鳥。《説文解字》解釋雀説:“依人小鳥也。”這種“依人小鳥”,據段玉裁説,就是麻雀。麻雀廣泛地分佈在歐亞大陸,由於多半棲息在有人活動的地區,並經常在屋壁、房檐築巢,所以又叫家雀兒,即“依人小鳥”。後來成為一種泛稱,泛指小鳥,例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其中“雀”都是泛指小鳥;又如“孔雀”“朱雀”“雲雀”,等等。因為麻雀背上的黑色斑點和人皮膚上的斑點有相似性,因此又稱臉上皮膚長的斑點為“雀斑”。麻雀覓食總在地上跳躍,於是用“雀躍”比喻人高興得跳了起來。 [6]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què
名詞
鳥名。體型小,喙圓錐狀。種類很多,有麻雀燕雀等。
sparrow

雀躍;門可羅雀
特指麻雀。
sparrow
《詩經·召南·行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
泛指小鳥,鳥。
bird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然明)對曰:視民如子。見不仁者,誅之,如鷹鸇之逐鳥雀也。”
毛澤東《念奴嬌·鳥兒問答》詞:“炮火連天,彈痕遍地,嚇倒蓬間雀。”

燕麥。

宋應星《天工開物·麥》:“雜麥曰雀,曰蕎。”

形容詞
赤黑色。

《尚書·顧命》 :“二人雀弁執惠。”

qiǎo
-
義同“雀”(鳥名),用於一些口語詞。


雀盲眼(夜盲);家雀兒
qiāo
-
【雀子(zi)】雀(què)斑。



(表格信息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7]  《漢語大字典》 [8]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卷四】【隹部】即略切(què)
依人小鳥也。從小、隹。讀與爵同。 [9] 

説文解字注

依人小鳥也。
段注:今俗雲麻雀者是也,其色褐,其鳴節節足足,禮器象之曰爵,爵與雀同音,後人因書小鳥之字為爵矣。《月令》:鴻鴈來賓。爵入大水為蛤。高注《呂覽》曰:賓爵,老爵也。棲宿於人堂宇,有似賓客,故謂之賓爵。又有似雀而色純黃者曰黃雀。《戰國策》雲:俛啄白粒,仰棲茂樹。《詩》所謂黃鳥也。
從小隹。讀與爵同。
段注:小亦聲也,即略切。古音在二部。 [10] 

康熙字典

【戌集中】【隹部】雀
《唐韻》即略切。《集韻》《韻會》《正韻》即約切,並音爵。《説文》:依人小鳥也。從小,隹。讀與爵同。《古今注》:雀,一名家賔。《埤雅》:雀,物之淫者。《詩·召南》:誰謂雀無角。《左傳·襄二十五年》:如鷹鸇之逐鳥雀也。
又《書·顧命》:二人雀弁。傳:雀韋弁。疏:雀,言如雀頭色也。
又《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豻𧜀雀飾。
又《戰國策》:雀立不轉。注:雀立,踴也。
又《揚子·方言》:鸝黃,或謂之楚雀。《爾雅·釋鳥》:鵹黃,楚雀。注:即倉庚也。
又《爾雅·釋鳥》:鷣,負雀。注:鷣,鷂也。善捉雀,因名。
又《爾雅·釋鳥》桑鳸,竊脂。注:俗謂之青雀。
又《爾雅·釋鳥》桃蟲,鷦。注:鷦𪃦,桃雀也,俗呼為巧婦。疏:《方言》説巧婦之名,自關而東謂之工爵,自關而西或謂之韈雀。
又揚雄《羽獵賦》:玄鸞,孔雀。
又《臨海異物志》:南海有黃雀魚,六月化為黃雀,十月入海為魚。
又《爾雅·釋草》:蘥,雀麥。注:即燕麥也。
又朱雀,南方宿名。《禮·曲禮》:前朱雀而後玄武。 [11]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4]

書寫提示

“小”小“隹”大。中間豎在豎中線,兩點左低右高。“隹”,長撇從右上格撇向左下格,左豎從長撇與橫中線相交點起筆,寫在豎中線左側;“隹”橫筆都從豎中線左側起筆。 [3] 

書法欣賞

音韻集匯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ts
i̯ok
王力系統
ts
ǐauk
周法高系統
ts
jawk
西漢



東漢





jak


jak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藥鐸

jɑk
北魏後期北齊
藥鐸

jɑk
齊梁陳北周隋
藥鐸

jɑk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ts
i̯ak
擬音/王力系統

ts
ǐak
擬音/董同龢系統

ts
jɑk
擬音/周法高系統

ts
iɑk
擬音/李方桂系統

ts
jak
擬音/陳新雄系統

ts
ǐɑk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2] 

韻書集成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韻系
聲母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入聲
十八藥
開口呼
三等
全清
即略切
tsjɑk
集韻
入聲
十八藥
開口呼
三等
全清
即約切
tsiɑk
禮部韻略


入聲





即約切

增韻


入聲





即約切

中原音韻

入聲作上聲
蕭豪

齊齒呼

次清

tsʼiau
中州音韻


入聲作上聲
蕭豪





葉勦

洪武正韻

入聲
六藥


全清
即約切
tsiak
分韻撮要

陰入
第九張掌帳着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2] 

方音集匯

注意:發音用國際音標標註,僅作參考,可能與當地實際發音存在差異
方言類別
方言點
發音
調類
調值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ɕʰye
去聲
51
文讀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ɕʰiau
上聲
214
白讀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ɕʰiau
陰平
55
白讀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tɕʰye
陰平
213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ɕʰyo
陰平
21
文讀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ɕʰiau
上聲
53
白讀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ɕʰio
陽平
213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ɕʰyo
陽平
21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ɕʰyɐʔ
入聲
4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ɕʰiaʔ
入聲
4

晉語
太原
tɕʰyəʔ
陰入
2
文讀
晉語
太原
tɕʰieʔ
陰入
2
白讀
晉語
太原
tɕʰiau
陰入
2
白讀
吳語
蘇州
tsiɒʔ
陰入
4
未註明異讀原因
吳語
蘇州
tsʰiɒʔ
陰入
4
吳語
温州
tɕʰia
陰入
323

吳語
温州
tɕi
陰去
42
俗讀,為“雀”的兒化形式
湘語
長沙
tɕʰio
入聲
24

湘語
雙峯
tɕʰiʊ
陰去
35

贛語
南昌
tɕʰiɔk
陰入
5

客家話
梅縣
tsiɔk
陰入
1

粵語
廣州
tʃœk
下陰入
33

粵語
陽江
tʃʰiɛk
下陰入
21

閩語(閩南語)
廈門
tsʰiɔk
陰入
32
文讀
閩語(閩南語)
廈門
tsiaʔ
陰入
32
白讀
閩語(閩南語)
潮州
tsʰiak
陰入
21
文讀
閩語(閩南語)
潮州
tsieuʔ
陰入
21
白讀
閩語(閩東語)
福州
tsʰuɔʔ
陰入
23

閩語(閩東語)
福州
tsieʔ
陰入
23

閩語(閩北語)
建甌
tsia
陰入
24

閩語(閩北語)
建甌
tsʰiɔ
陰入
24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12]  、《漢語方音字彙》 [13]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5-07]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303
  •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288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6-01-22]
  • 5.    平水韻 十藥  .搜韻[引用日期2020-05-07]
  • 6.    鄭春蘭.精彩漢字[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8.06:418-419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081
  • 8.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第2版縮印本 下[M]: 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8.01:2144
  • 9.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494
  • 10.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20-05-07]
  • 1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1353
  • 12.    “雀”字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16-01-22]
  • 13.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4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