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燙飯

鎖定
燙飯是源於北京、上海、武漢等地的一種泡飯。做法簡單方便,原料可繁可簡,用些剩飯、剩菜製作。
中文名
燙飯
外文名
boiled rice
主要食材
剩米飯

燙飯各地特色

燙飯北京燙飯

剩菜加水和米飯煮一下,熱熱乎乎的挺好吃。

燙飯上海燙飯

又叫鹹泡飯,做法比北京講究,一般是火腿絲、青菜和蝦仁等,湯也講究。上海人早餐喜歡吃泡飯,早上起來,用開水將頭天的剩飯一泡,就點鹹菜,連湯帶水吃下去。

燙飯武漢燙飯

武漢人一般不説燙而説“塔(音)”,比如:“水這‘塔’,這麼樣能洗臉咧?”“伢發燒了,腦殼好‘塔’,快克醫院!”但是,有一個例外——燙飯,武漢話也説燙飯,沒有哪個武漢人説塔飯的。大冬天孩子們賴在牀上不起來,做媽媽的也會把剩飯用水煮了才給孩子們吃。煮的時候,還要加青菜、豬油作料,趁熱吃。這就是燙飯,困難時期武漢人吃得較多。
隨着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燙飯早就退出了武漢人的食譜。如今的孩子根本不曉得燙飯是什麼東西了。燙飯遠離了武漢人,但作為一個名詞,一個被武漢人加以引申,轉變了涵義的名詞,仍舊保留在武漢人的口語裏。在武漢話裏,保留下來的燙飯的另一層意思,就是“熊包”。電影《冰山上的來客》快結束時,阿米爾不敢去抱真古蘭丹姆,楊排長於是慫恿道:“阿米爾,衝!”楊排長要是武漢人,就不會那樣喊,而是會這樣惡奢地 :“阿米爾,燙飯!”“阿米爾,燙飯!”這是靈光的武漢人的激將法,一樣可以達到讓阿米爾衝的目的。

燙飯燙飯諺語

舊時民間流傳“人要帶三分飢寒,燙飯三年買塊田”的俗語,這既是對舊時人民生活困苦的現實反映(人們總帶着三分飢寒),也體現了當時人民的節儉,吃燙飯本身即是一種節儉的行為,用前一天的剩菜剩飯烹飪而成,省吃儉用三年就可以買下一塊田,也體現了農耕經濟下人們對於農田的依賴。

燙飯典型做法

西紅柿燙飯
原料:
鹹菜燙飯 鹹菜燙飯
一碗剩米飯、西紅柿1大個、掛麪50克、雞蛋1個。
調料:油10克、生抽10克、鹽2克、胡椒粉2克。
做法:
1.炒鍋加油爆香葱花,煸炒西紅柿,加水2小中碗;
2.水開後小火煮掛麪3分鐘,加剩米飯,咕嘟5分鐘,甩個雞蛋花,關火調味。 [1] 

燙飯製作須知

1.燙飯有許多講究,首先就是水的多少頗有講究,必須依食量、胃口,也就是你準備燙多少飯而定。燙飯的關鍵就在水。因為必須靠水淹着煮出來的飯才叫燙飯,一旦水乾了,就變成大頭稀飯,而不再算是燙飯了。
2.燙飯的菜必須先加,不可在飯之後。但等鍋中的菜一開,就得立即往裏加飯。否則,菜煮得過爛,維生素什麼的也就沒有了。
3.可口的燙飯又不宜過爛,過爛了類似於稀飯,沒有嚼頭。所以兩到三開後,就得往裏加味精、胡椒粉、香葱、姜、蒜之類,只管根據自己的愛好往裏放。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