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無(拼音:wú,mó)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5]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人拿着舞具起舞的樣子,是“”的初文。“無”後假借表示沒有,此義在現代漢語中最為常用。“無”又表示不要的意思,通“毋”。“無”也同“不”,表示一般否定。 [6] 
中文名
拼    音
wú、mó
繁    體
部    首
無、一 [7] 
五    筆
FQV [3] 
倉    頡
MKU [3] 
鄭    碼
GAR [3] 
筆    順
橫、橫、撇、豎彎鈎
字    級
一級(編號:0081) [5] 
平水韻
上平聲·七虞 [1] 
漢字結構
獨體字,獨體結構
總筆畫
4+0、1+3(部首+部首外)
注音字母
ㄇㄛˋ、ㄨˊ
四角碼
1041₂
造字法
象形字
異體字
橆、𠑶、𠘩、𣑨、𣚨、𣟒、𣠮、𤍍、𣞣、𣞤
統一碼
基本區 U+65E0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2]
“無”的繁體字作“無”。“無”在甲骨文中已經出現,甲骨文作圖1、圖2等形狀。西周金文基本繼承了甲骨文字形(圖3-圖6),但所持之物變為上“口”下“木”,且與人手分離(如圖3、4、5);後兩“口”之橫畫延長,連為一筆(如圖6)。從字形上看,甲骨文、金文中的“無”字像一人雙手持羽毛或牛尾起舞的樣子。“無”字的本義是“舞蹈”,也就是“舞”的初文。甲骨卜辭中的“無”也都用作“舞蹈、跳舞”義,大體與祭祀和求雨有關。傳世文獻中也有通用的例子,如《周禮·地官·鄉大夫》:“五日興舞。”鄭注:“故書‘舞’為‘無’,杜子春‘無’讀為‘舞’。”為了明確“無”的“舞蹈”意義,後來就在“無”的基礎上加上表示左右兩隻腳的部件“舛”,就是“舞”字。
春秋戰國時期,東方國家的文字多將“人”形的兩臂與“口”形之豎筆相交(如圖8,子午鼎),又或省去“口”形(如圖10,侯馬盟書),或省去“人”形中像軀幹和兩腿的部分(如圖11,郭店楚簡);秦國文字則承襲西周金文,變化不大(圖7,秦公鍾;圖9,詛楚文)。秦統一後,文字分正、俗二體:前者(圖12)演變為《説文》小篆(圖18),又增加“亡”分化出“𣞣”(圖19)。圖19字形的產生有兩種可能。一是“無”在演變過程中,由於材料的模糊而摹寫錯誤,以訛傳訛。二是為了明確字義新增形符。“亡”本義為有無之“無”,“無”的本義為“舞”。後來由於二字讀音相近,“亡”為明母陽部字,“無”為明母魚部字。二字雙聲,魚陽陰陽對轉。於是“無”字便具有了“亡”的字義。為了使字形與字義的關係更緊密,於是在“無”的基礎上加“亡”分化出“圖19”。根據已有的出土文獻推測,這種字形當產生於東漢時期。
到了現代則把“無”簡化為“無”。“無”在先秦傳世古文獻一度通行,如《周易》凡“無”字皆寫作“無”,古本《老子》和《尚書》也用“無”,可見先秦時“無”是相當通行的古字。漢以後,“無”仍繼續使用,從出土文獻中就可以看到,如秦簡、漢簡帛、石碑中就出現了“無”(如圖13、16)。這種字形是在字形8、10一類寫法的基礎上,省去表示舞具的構件(僅保留人形和舞具中的橫畫)改變筆勢而成的。這種改變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它的文獻性質是醫書,主要是一些民間醫方為了廣泛推廣讓人們看懂;二是因為通假字眾多,當時使用通假字的特點就是以簡代繁。在漢《孔和碑》等碑的隸書裏也開始出現了“無”,這就是許慎在《説文解字》中所提到的奇字。許慎説“無”的奇字便是“無”。“無”這個簡體字,應該是由此而來的。
上文説到,“無”的“沒有”之義是假借“亡”字得到的。在漢古文獻中,“無”一般都用作“沒有”之義。後來,在假借義“沒有”的基礎上又引申為“不是”之義,如《管子·形勢》中:“則國非其國,而民無其民也。”“無”在現代已經失去了其本義,其假借義成了常用義。此外,“無”的語法功能也比較豐富,不僅可以用為代詞、連詞,還可以用作副詞、助詞等。 [2]  [22-23] 

詳細釋義

詳細釋義
讀音
語法屬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動詞
沒有,表示不存在,不具有(跟“有”相對)。
not have;there is not
詩經·小雅·車攻》:“之子於徵,有聞無聲。”
宋·陸游 《遊山西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魯迅《朝花夕拾·範愛農》:“刀傷縮小到幾乎等於無。”
無能;無解;無涯;無故;無病呻吟無獨有偶;無條件
非,不是。
is not
《管子·形勢》:“無德厚以安之,無度數以治之,則國非其國而民無其民。”
《禮記·禮器》:“忠信之人,可以學禮。苟無忠信之人,則禮不虛道。”
死的婉辭。

《北齊書·神武帝紀下》:“王在,吾不敢有異;王無,吾不能與鮮卑小兒共事。”
連詞
表示條件關係,相當於“不論”“無論”。
no matter what;
whatever
《詩經·魯頌·泮水》:“無小無大,從公於邁。”
《史記·孟嘗君列傳》:“食客數千人,無貴賤一與文等。”
無論
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即使”。
even if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國無小,不可易也。無備,雖眾,不可恃也。”
副詞
一般否定,相當於“不”。
not
《尚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
南朝梁·沈約《冠子祝文》:“無恥下問,乃致高車。”
無論;無須;無動於衷
否定行為已經發生,相當於“未” “沒”。
no;not
《荀子·正名》:“外危而不內恐者,無之有也。”
唐·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學書初學衞夫人,但恨無過王右軍。”
表示反問,相當於“得無”。
《儀禮·士喪禮》:“兆基,無有後艱?”
《韓非子·內儲説上》:“太仁薛公則大臣無重,太不忍諸田則父兄犯法。”
用同“毋”。表示禁止,相當於“不可”“不要”。
don't
《詩經·魏風·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唐·韓愈《元和聖德詩》:“皇帝曰嘻,無汝煩苦。”
代詞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時間、處所等。相當於“沒有哪個”“沒有法子”。
none;
nothing
《孟子·梁惠王上》:“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助詞
用於句首,無義。
《詩經·大雅·文王》:“王之藎臣,無念爾祖。”
《左傳·昭公六年》:“《書》曰:‘聖作則。’無寧以善人為則,而則人之闢乎?”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相當於“否”“不”。

唐·白居易《問劉十九》詩:“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唐·楊巨源《寄江州白司馬》詩:“江州司馬平安否,惠遠東林住得無?”

形容詞
微小。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對揚我高祖之休命”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不意陛下乃發盛意……非臣無功所宜膺據。”
荒蕪。後作“蕪”。
戰國·宋玉《九辯》:“塊獨守此無澤兮,仰浮雲而永欺。”
名詞
哲學概念。指無形、虛無、空虛等,或指物質的隱微狀態。
nihility
《老子》:“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唐·韓愈《明水賦》:“應於有,生於無。”
無中生有
(Wú)姓氏用字。
-
【南無】(nāmó)佛教用語,表示對佛尊敬或皈依
動詞
通“幠”。覆蓋。
《荀子·禮論》:“無褚絲訾縷,其䫉以象菲帷幬尉也。”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大詞典》 [8]  《現代漢語詞典》 [9]  《漢語大字典》 [10]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二】【亾部】武扶切(wú)
(𣠮/無)亡也。從亡𣞤聲。
無,奇字無,通於元者。王育説:天屈西北為無。 [11] 

説文解字注

“(𣠮/無)亡也”注:凡所失者,所未有者,皆如逃亡然也。此有無字之正體,而俗作無。無乃𣞤之隸變,𣞤之訓豐也,與無義正相反。然則隸變之時,昧於亡為其義,𣞤為其聲,有聲無義,殊為乖繆。古有叚𣞤為𣠮者,要不得雲本無二字。漢隸多作𣠮,可證也。或叚亡為無者,其義同,其音則雙聲也。
“從亡,𣞤聲”注:按,不用莫聲,而用𣞤聲者,形聲中有會意。凡物必自多而少而無,《老子》所謂“多藏必厚亡”也。武夫切,五部。古音武夫與莫胡二切不別,故無、模同音,其轉語則《水經注》雲燕人謂無為毛,楊子以曼為無,今人謂無有為沒有,皆是也。
“無,奇字無也”注:謂古文奇字如此作也。今六經惟《易》用此字。
“通於元者”注:元俗刻作無,今依宋本正。《禮運》曰:“是謂合莫。”注引《孝經》説曰:“上通元莫。”正義雲:“上通元莫者,《孝經緯》文。言人之精靈所感,上通元氣寂寞。引之者,證莫為虛無也。正本元字作無,謂虛無寂寞,義或然也。”按,此註疏,今本譌誤不可讀,而北宋本可據正。疏正本字當是定本之誤,謂鄭引上通元莫,顔師古定本作無莫也。依許雲:“通於元者,虛無道也。”則《孝經緯》必作元莫矣。蓋其義謂上通元始,故其字形亦用元篆,上毌於一。
“虛無道也”注:謂虛無之道,上通元氣寂寞也。《玉篇》曰:“無,虛無也。”奇字之無與篆文之𣞤,義乃微別。許説其義,非僅説其形也。
“王育説:天屈西北為無”注:此稱王育説,又無之別一義也。亦説其義,非説其形。屈猶傾也,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見《列子》及《素問》。天傾西北者,謂天體不能正圜也。 [4]  [14] 

廣韻

武夫切,平虞明 ‖ 無聲魚部(wú)
無,有無也。亦漢複姓,二氏。楚熊渠之後號無庸,其後為氏。又有無鈎氏,出自楚姓。武夫切。二十二。
【校釋】二十二:原訛作“二十一”。
武夫切,平虞明 ‖ 無聲魚部(wú)
無,虛無之道。又漢複姓,《左傳》莒有大夫無𡝤修胡。
莫胡切,平模明 ‖ 無聲魚部(mó)
無,南無,出釋典。又音無。 [19] 

康熙字典

【卯集下】【無部】 無;部外筆畫:0
古文:𠑶
《唐韻》武夫切。音巫。《説文》:𣞣,亡也。奇字,無通𣞣。王育説:天屈西北為無。《易·乾卦》:無咎。《釋文》:無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無亦作亡。古皆用亡無,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為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無字,變篆者變為無,惟《易》《周禮》盡用無。然《論語》亡而為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為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無,出《釋典》。 [12] 
【巳集中】【火部】 無;部外筆畫:8
古文:𣟒、𣚨、𠘩
《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並音巫。《説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𥳑而無傲。
又《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又《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周子·太極圖説》:無極而太極。
又《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又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又《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鈎,俱出自楚。
又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又《説文》:奇字作無。《玉篇》:虛無也。《周易》無字俱作無。
又《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又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又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又《集韻》:或作武。〇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為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為一,非。
《集韻》:無或作橆。《韻會》:𣞣,本古文蕃𣞣字。篆借為有無字。李斯變隸變林為四點。〇按《説文》𣠮,從亡,無聲,在亡部。至蕃橆之橆,在林部。音義各別,不雲相通。且有無與蕃橆義尤相反,不應借用。《玉篇》《集韻》《韻會》俱非。《韻會》蕃橆作蕃𣞣,尤非。又按《讀書通》雲: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又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雲歸依也。 [13] 

書法演示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提示

無字書寫筆畫 無字書寫筆畫
“二”居上居中,下橫起筆於橫中線。長撇與上橫相接於豎中線左側,撇尖超出上部。乚(豎彎鈎)從田字格中心起筆,沿豎中線下行,鈎部超出上部。 [24]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字頭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無、無
高本漢系統

m
i̯wo
先秦
王力系統
m
ǐwa
先秦
董同龢系統
m
juaɡ
先秦
無、無
周法高系統
m
jwaɣ
先秦
李方桂系統
m
jag
西漢



東漢



無、無


juo
無、無


juo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魚虞模

jwo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魚虞模

jwo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虞模

ju
隋唐
無、無
擬音/高本漢系統

m
i̯u
隋唐
無、無
擬音/王力系統

m
ǐu
隋唐
無、無
擬音/董同龢系統

m
juo
隋唐
無、無
擬音/周法高系統

m
iuo
隋唐
無、無
擬音/李方桂系統

m
ju
隋唐
無、無
擬音/陳新雄系統
ɱ
ǐu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7-18]  [20-21]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無、無
平聲
上平十虞

合口呼
次濁
武夫切
mjuo
平聲
上平十一模
合口呼
次濁
莫胡切/音無
muo
集韻
平聲
上平十虞

合口呼
次濁
微夫切
ɱio
禮部韻略

平聲





微夫切

增韻
無、無

平聲





微夫切

中原音韻

陽平
魚模

合口呼

次濁

ʋu
中州音韻

平聲
魚模





忘逋切

洪武正韻
無、無

平聲
五模


次濁
微夫切
ɱu
分韻撮要
陽平
第十二孤古故
陽上
第十二孤古故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5-18] 
參考資料
  • 1.    平水韻 七虞 無  .搜韻網[引用日期2019-11-29]
  • 2.    李學勤 編.字源[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544;1115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8-11-03]
  • 4.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許惟賢整理.説文解字注 下:鳳凰出版社,2015.07:第1102頁
  • 5.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2-15]
  • 6.    丁義誠等主編.常用字音·形·義·用 第3分冊[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8.01:3-4
  • 7.    GB13000.1字符集漢字部首歸部規範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2-15]
  • 8.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7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97
  •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1381
  • 10.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1228
  • 11.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824
  • 1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434
  • 13.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624
  • 14.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5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2103
  • 15.    無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2-02-15]
  • 16.    無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2-02-15]
  • 17.    無的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2-15]
  • 18.    無的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2-15]
  • 19.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72-73;80
  • 20.    無的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2-15]
  • 21.    無的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2-15]
  • 22.    袁香琴著.漢字中的謀略之美[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7.12:34-37
  • 23.    李豐娟.“無”形體考[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第1期).:50-51
  • 2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36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