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錫市蠡湖中心小學

鎖定
無錫市蠡湖中心小學1921---1935學校創辦時為初級小學,兩個複式班,學生近百人。第一任校長戴宗德,無錫玉祁人,清朝秀才,資深博學,造詣頗深,辦事認真,深得校董和學生家長推崇。
中文名
無錫市蠡湖中心小學
創辦時間
1921年
前    身
尚德小學、夏家邊小學
辦學原因
受新學思潮影響

無錫市蠡湖中心小學學校校史

(前身尚德小學、夏家邊小學)

無錫市蠡湖中心小學初期歷程

1921---1935
學校創辦時為初級小學,兩個複式班,學生近百人。第一任校長戴宗德,無錫玉祁人,清朝秀才,資深博學,造詣頗深,辦事認真,深得校董和學生家長推崇。
為適應新教育的發展,1923年,學校聘請北洋大學畢業生陳道章任校長。陳校長南方泉人,數理化、英語、文體無一不擅長,任用的教師大都學歷較高,崇德敬業,學校形成了良好的學風、校風,獲得教育局的匾額褒獎,辦學成績斐然,聲名遐邇。南方泉、軍嶂、許舍等遠道學生,慕名前來求學,學校有了寄宿生,學生人數激增至700餘人。原有校舍不敷使用,校董張叔平(其兄張育明在開辦初期因病作故)獨自出資在宗祠西側再建四開間四造,一備弄的新校舍,作為教室與辦公室,校內增疫了“校董紀念堂”,供奉張育明校董的遺像,造了“玻璃方室”,作為圖書閲覽室,修建了禮堂,建築了上嵌“尚德學校”石碑的東校門。

無錫市蠡湖中心小學學校校訓

當時學校把“勤”、“儉”、“慎”作為校訓,“勤”是勤勞,勤奮,埋頭苦幹;“儉”是節儉,樸素,不怕吃苦;“慎”是細心,謹慎,三思而行,以此激勵師生勤奮進取,求上進,成為有用之人才。那時的學校都以“仁、義、至、信”和“禮義廉恥、孝悌忠信”教育學生,尚德學校增加了“勞動光榮”的教育,重視文體活動,增強學生體質。學校有籃球隊、乒乓隊、足球隊和小樂隊,在校內活動很活躍,在那時體現了新的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進步性。
為鼓勵學生勤奮讀書競爭第一,培養優秀生,為了幫助貧困家庭的孩子能有機會上學讀書,學校設立了獎學金,實行減免學雜費制度和特優生跳級制度。

無錫市蠡湖中心小學中興時期

這段時期,是尚德學校的中興時期。
1936---1949
1936年年底,負責籌集辦學經費的蔣魯先生,年邁風腫,告辭回家。尚德學校由校董張育明之子張維藩親自負責經管。
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國難當頭,民族危亡,社會經濟蕭條,百姓離鄉背井。張氏經商失利,無力資助學校,依靠田租收入難以維持學校正常開支,學校事業逐漸萎縮。
日寇侵佔無錫期間,學校校舍、課桌、椅子等設施設備遭受嚴懲破壞。房屋年久失修,屋頂漏水,學校面目全非,瀕於中輟。
1945年抗戰勝利後,校董張叔平之長子張錫瑞先生痛惜尚德學校之衰落,為繼承前輩熱心地方教育的遺志,決心親自經管、整頓學校,以求新的發展。
1946年春,校董會聘任王容(尚德學校首屆畢業生,集美大學畢業)和蔣疏影夫婦倆主持校務,王容任校長。1947年,蔣疏影女士任校長
斯時,內戰又起,學校前途陷入困境。王容、蔣疏影挑起辦學重擔,通過籌備併成立校友會募集辦學經費。在校友蔣懷春先生(蔣魯之子)、夏志超先生、劉楚善先生等聯絡下,1945年底校友相聚上海,正式成立“尚德校友會”,編印了同學通訊錄,由夏志超先生任理事長,蔣懷春先生、華耀根先生、朱曉昌先生等人為理事。校友會發起“重振尚德學校”募捐活動,廣大校友和有識之士,慷慨解囊,支持學校。如:陸堯佐先生(滬申新九廠)、夏志超先生(禮鋼鋼絲廠)、許心培先生(進出口行),朱曉慶先生(報關行),顧寧人先生(報關行),王仲謀先生(無錫華新麪粉廠)和本地的商界人士朱永良先生,夏耀根先生,朱曉昌先生,顧鼎盛先生等等。(因資料散失,不能一一説述,望見諒)。這次募捐到辦學經費共計三百餘石大米。在校友會的督促下,學校按計劃修理、加固、油漆校舍,添置課桌等設備和運動器材等,才使歷史悠久的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學校事業得到了新的發展。在校學生四百餘名,13名教師,6個班級,一片興盛景象。當時,13位教師是:王丙吉、吳景圻、陶慕柳、朱尚珍、陸汀瑩、費仲達、唐正、沈本南、王照清、施永明、謝錫玲、章文絢、蔣月華。

無錫市蠡湖中心小學解放初期

1950年---1959年
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
當時,該校根據上級“維持現狀,逐步改造”的精神,13名教師全部留用,維持原職原薪,蔣疏影女士繼續任校長,至1951年暑假。
4月24日,學校繼續上課,師生參加慶祝無錫解放的集會遊行。
1951年9月,無錫縣人民政府委任夏雨鈴同志擔任校長。教師也作了個別調動。學校更名為“無錫縣私立尚德小學”。縣文教助理毛冷西同志具體領導該校工作。
在“教育必須為國家建設服務,學校必須向工農大眾開門”的指引下,在上級政府的領導下,學校對舊的一套教育制度、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等進行了改造。
1950年4月,成立了“中國少年先鋒隊”。陸鶴振等40餘名優秀學生成為學校首批少先隊員,唐正同志為該校首任少先隊大隊輔導員。
1952年,學校降低了雜費標準,改交實物(大米)為現金(人民幣),減輕勞動人民子女上學的經濟負擔,確保工農子女受教育的機會。
1952年起,教師實行固定工資制。教師工資由教師集體討論定等級。當時,該校教師的平均月工資為30萬元(舊幣)左右(約為現在的人民幣30元)。
1952年,在縣教育局的領導下,學校開展思想改造運動。教師集中住校,實行“坐班制”和夜辦公制,實行政治學習制度。
1954年,該校開辦“星期學校”,組織全體教師集中系統地學習蘇聯教育家凱洛夫《教育學》,全面推行凱洛夫的“五環節”教學法,學習成績廢“百分制”,改“五級記分法”。
這一時期的學校教學工作突出“三中心”:以教學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學校教學質量有明顯提高。
1956年春,該校改為公立學校,更名為“無錫夏家邊小學”。全體教師成為國家幹部。教師的工作和生老病死都有了保障。
學校又一次降低了學雜費,低、中、高年級分別收取雜費3元、4元、5元(人民幣)。
1956年底,第一次工資改革,國家實行新的工資標準。這次“工改”,該校教師人人都長了工資,且增幅比較大。
1957年寒假,全區教師集中無錫師範,參加“整風”,“反右”學習。該校一位教師被劃為“右派分子”。
1958年,在“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思潮影響下,該校教師再次走出校門,再次走出課堂,參加“大鍊鋼鐵”,大搞高產試驗田,“除四害”等羣眾運動。校內擺起“擂台”,在師生中搞“奪擂台主”,“放衞星”等競賽活動。
這一年,該校被區文教科命名為中心小學,更名為“無錫市青祁中心小學”。管轄包括西園弄和大浮範圍的23所學校。上級派談榮欣同志擔任校長,鬱沛霖同志擔任副校長。
1959年,經上級黨委批准,學校成立了黨支部。葛文雲同志擔任黨支部書記。黨員有4名:史保生、李永源、莊品初、劉春耕。
1960年---1965年
60至62年,三年自然災害。該校貫徹:“勞逸結合”的精神,調整作息時間,取消“坐班制”,給因飢餓患浮腫病的教師,給補助和假期養病。學校各項活動,尤其是體育類的活動予以精簡。在“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生產自救中,學校發動和平共處組織師生種“十邊田”,搞代食品等,以此補充口糧不足。
1960年下半年,該校蔣榮初、惠映玉、周龍英、席惠珍、陸富生、糜根梅等老師,相繼“精簡下放”,回到農村務農。
1962年春,《小學教育四十條》頒佈。該校列為區試行《四十條》的重點學校之一。學校退回試驗田。再次明確“學校以教學為,教師以教為主,學生以學為主”,恢復正常的教學秩序。
1962年8月,西園弄,大浮單獨建立輔導區。該校管轄區域為蠡園範圍。
上世紀60年代初,學校作為“五年一貫制”試點學校,認真抓“德、智、體”三育。“智育”:質量好,合格率高。“德育”:有兩個班獲得“市優秀中隊”稱號。一個班是61年的六(2)班,班主任錢瑞林。另一個是62年的五(1)班,班主任季洪光。
當時參加市體育、歌舞比賽經常得獎。1964年,舞蹈《草原英雄小姐妹》獲元旦演出一等獎,扮演榮梅和玉榮的小演員分別是王秀芳和顧毓辰。體育上,曾獲全市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第一名。著名運動小將有鮑寶琴、夏蓮成、夏蓮潔。
1966年---1976年
1966年上半年,“文化大革命”工作隊進駐該校,領導學校的“文化大革命”。
砸掉了“無革命性”的校名,易名為“東風小學”。
下半年,學校內部出現兩派羣眾組織。年底,兩派羣眾的代表上北京“串連”,學校停課,師生“破四舊”,批判“封、資、修”,搞“紅海洋”。黨支部和校行政工作陷入癱瘓。
1967年1月,學校校長交出學校的“印把子”,靠邊審查,學校工作由羣眾組織負責。
1967年2月,學校“復課鬧革命”,學生中建立“紅小兵”組織,替代“少先隊”,佩戴“紅小兵”袖章。學生上學不交雜費,一律讀
《毛主席語錄》。
1967年5月,學校繼續“停課鬧革命” 《草原英雄小姐妹》
1968年春,蠡園鄉“貧宣隊”進駐該校,學校成立了“革命領導小組”,廢除校長制,史保生同志兼任學校“革命領導小組組長。
下半年,學校再次“復課鬧革命”,學《語錄》,學《毛選》。
這年寒假,該校全體教師集中住宿市六中,進行“清隊”,揪“地富反壞右”。
1969年上半年,該校下放到大隊辦,由夏家邊大隊選派潘錫生、陳和尚、周林仙等3人組成貧下中農管理委員會,進駐學校,實行貧下中農管理學校,改變了學校“知識分子一統天下”的現象。
1969年,學校實行春季招生,改為五年制,取消考試,廢除留級,讀完五年直升初中,學雜費一律每學期3元人民幣。
在“上山下鄉幹革命”運動中,該校顧啓秀老師被下放農村。
1969年年底,該校教師“接受再教育”,參加梅園圍湖造田勞動。
1971年暑假,該校教師集中住宿河埒團結新村,深挖“五. 一六”。
1972年,學校恢復“以教學為中心”,恢復秋季招生,恢復留級重讀。實行開卷與閉卷相結合的考試辦法。
學校秩序、教學秩序有了轉機。
1975年下半年,該校周林仙老師承擔了市教研室下達的“漢語拼音基本式教學方法”的課題試驗。取得了成果,向市區和外地教師多次上彙報課,受到好評。
是年,該校四、五年級增設了英語課。進行小學高年級學生學英語試驗。1973年和1975年期間,學校先後出現兩次“批判運動”,使得教師欲教不能,欲批不得,左右為難境地。學校又一次陷入混亂之中。
1976年8月,學校提前放假,預防地震災害。操場搭簡易防震棚,校園圍牆增開了3個邊門,便於疏散。在學生中進行有關地震知識的宣傳教育。
1976年至1977年8月,學校增設了一個初中班,俗稱“戴帽子初中”。
此階段季洪光同志任命為代理教革組組長,主持學校行政工作。
1977年---1989年、
1977年9月,毛富寶同志擔任該校“教革組”組長職務。
1977年底,教師調整工資。60%的教師都增加了一級工資。這是十七年以來教師第一次增加工資。
1978年起,學校開始“撥亂反正”,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恢復了“學校是傳授知識的場所”的正名;
恢復了少先隊組織;
恢復了“學校以教為主,教師以教為主,學生以學為主”。
78年初中入學考試,該校畢業生升學率為94.6%,被評為78年度郊區先進學校。
1978年底,蠡園、溪南兩鄉合併。該校為鄉中心小學,更名為“無錫市蠡園中心小學”,毛富寶同志任校長。
1979年,該校以貫徹《小學生守則》為中心,開展“樹新風”活動。提出了新的校風:勤奮、守紀、文明、樸實。
從這學期起,該校開展“兩課兩操兩活動”的羣眾體育活動,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在學生中開展“達標”鍛鍊。
是年,該校畢業生有4名考入市重點中學。該校同時被評為郊區先進學校,無錫市羣眾活動先進單位。蔣茂盛老師被評為市體育標兵。
1980年7月,學校組建校辦工廠:蠡園電動工具廠。派蔣文欽老師任廠長。
1980年下半年起,學校根據上級通知精神,實行班主任崗位津貼。
1980年,該校積極響應團中央等單位的“五講四美”,“三熱愛”的倡議,在師生中開展樹立文明禮貌新風尚的活動。各年級開設思想品德課,強化政治思想和良好道德品質的教育。

無錫市蠡湖中心小學重點學校

經無錫市體委批准,該校為“田徑傳統項目重點學校”。在市傳統項目學校對抗賽中,該校獲第三名的好成績。
1982年,該校三(1)中隊,響應“為綠化大西北而出力”的倡議,把收集到的樹種和花草籽郵寄給寧夏小朋友,受到有關單位的表彰。
在全國“第一個文明禮貌月”中,該校少先隊開展的“再添光彩”活動的事蹟,刊登在1982年3月26日的《無錫日報》上。
下半年起,“五年制”又改為“六年制”。該校一至三年級全部改為“六年制”,四、五、六年級各一個班轉為六年制。
該校榮獲郊區小學生“春芽杯”田徑比賽團體總分第二名。
是年,教師又一次增加工資,每人加一級。該校5位教師加2級。
1982年10月起,按上級通知精神,該校教室內、開大會時不再掛領袖像。
1983年,該校被評為郊區先進集體。

無錫市蠡湖中心小學優秀教師

黃錦華老師被評為市優秀班主任。
蔣茂盛老師被評為區先進體育工作者。
1983年月11月,該校更名為“無錫市夏家邊中心小學”。
該校少先隊大隊部編寫的《星星火炬鼓舞我們前進》的隊史,參加市少年宮的隊史展覽,獲獎通報。
1984年3月,該校教師開展“為人師表”師德教育活動。朱亞萍老師的思想品德課獲市二等獎。
暑假,該校教師首次外出旅遊---杭州。
9月4日,經鄉黨委批准,撤消“中小學聯合支部”,成立“夏家邊中心小學黨支部”,毛富寶任黨支部書記。
1985年,該校朱亞萍老師被評為市優秀班主任。
1986年,在鄉、村兩級領導關心與支持下,投資20餘萬元,拆除部分平房校舍,翻建了近1000平方米的教學大樓,添置了鋼琴、彩電、放像機和電腦各一件,更新了部分桌椅,基本配齊了自然實驗儀器、音、體、美器材,添購了圖書資料。基本達到了“普九”標準,學校辦學條件有了較大改善。
1987年,第一次教師專業技術職稱評審。部分教師成為首批“小學高級教師”,“小學一級教師”。職稱評定後,教師工資又一次進行了調整,按教師職級核定工資。當時,該校在職教師人均基本月工資為164.79元(不含獎金),退休教師人均月工資為170.65元。
1987年,該校少先隊積極組織少先隊員參加團中央發起的“少先隊創造杯”活動。宋新疆老師輔導的六(!)中隊,朱亞萍老師輔導的六(2)中隊,獲得“全國創造杯獎”。
這年,秦錫亞老師被評為市優秀班主任。
1987年至1989年間,該校開展“班(隊)集體建設專題研究”,全區六個研究班級,該校佔兩個班級:徐錫琳的四(1)班;秦錫亞的四(2)班。在“班集體”專題研究的推動和帶領下,該校其他班主任老師紛紛學習班集體建設理論,改進班級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在郊區首屆“改革開放條件下班級建設專題研討會”上,該校劉偉祥、宋新疆、秦錫亞、成燕等4位教師參加併發言交流。
1990年---2000年
1990年,蠡園鄉政府決定:鄉中心小學搬遷到溪南新村新校舍,大劉村小學併入夏家邊小學,校名為“無錫市夏家邊小學”,改為村校。鄉政府委派陸培麟任校長,蔣泳琪任副校長。爾後,陸校長調任鄉成人教育輔導員之職,學校行政事務由蔣泳琪校長主持。全校共有學生446名(女學生198名),12班,22名教師。學校佔地面積3818平方米,校舍建築
面積1644平方米,操場面積2797平方米。
在郊區1990年小學生足球比賽中,該校小足球隊榮獲亞軍。
90年10月,夏家邊小學社區教育委員會成立,名譽會長陸炳仁、王洪其、楊南瑜。副會長俞自清、吳銀娟、糜鼎昌。
1991年,蔣泳琪調至中心任職,楊坤泉擔任校長。
1991年11月,國家南方教育督導培訓班的滬、浙、贛、閩、粵、黔等省市的督學組成的“普九”督導驗收小組,對該校“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1992年4月,拆除全部老校舍建築,新建築700平方米的三層教學新樓一幢(外牆貼瓷磚,窗户全部鋁合金)、食堂和傳達室,總投資約為47萬元。學校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全新的校舍,齊全的設施。
1993年,夏家邊村委無償支持學校建築操場用地5畝菜田。
1994年至1995年,學校為美化、綠化校園,自籌資金先後建造了假山,蘑菇亭等景點,種植花木,鋪設草坪等。
1995年起,該校重視藝術教育,以舞蹈訓練為主,積極開展文體活動、興趣小組活動。在郊區小學“百靈鳥”文藝匯演中,該校舞蹈隊的舞蹈《向陽花》獲得一等獎。1999年,該校舞蹈隊的舞蹈《歡天喜地》獲得了無錫市一等獎。2000年,該校的舞蹈《童趣》獲得在郊區和無錫市的“百靈鳥”歌舞比賽中均獲一等獎。這隻舞蹈深受歡迎,在相當一段時間裏,代表無錫市參加外事接待,並在六一節參加八佰伴廣場文藝表演。同時這個節目也深入到村企,為工人師傅表演過。當時擔任這個舞蹈的隊員共7名,她們是王敏娜、陶曉娟、金婷婷、(大)楊悦(五2班)、(小)楊悦(四2班)、顧麗芳、王代卉。王敏娜擔任主角,她當時三年級,非常機靈,也肯吃苦。其中有一個前後搖頭的動作難度很大,但她練得出神入化,以至每次演到這個動作,全場均爆發掌聲。
1997年上半年,學校自籌資金17.8萬元,鄉政府撥款5萬元,按現代化小學的“省標”規定建成了電腦房,購置現代化教學儀器、教具、增添圖書資料和文體器械(器具)。
11月,郊區教育督導室對該校進行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評估驗收,一次通過,評為“區教育現代化工程先進學校”,獲匾牌獎勵。
1999至2000年,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周邊村企(夏家邊、蠡湖、中南、中北等村委及有關企業)等關心支持下,在曹榮等企業家的熱情贊助下,該校第三次擴建教學大樓400平方米,建造了3只專用教室,148座位的階梯電化教室。

無錫市蠡湖中心小學學校併入

此階段,中橋小學併入該校。
2000年8月,陳麗潔同志通過競爭上崗擔任校長。同年,蠡園鎮政府下達任命。
9月,鎮政府召集周邊企事業單位共商“創建示範村小”大事,集得硬件建設款38萬到元。夏家邊村委贈12畝菜田為新田徑場基地。
12月初,學校大門東移工程開工。130米麪向經貿路的中央大道竣工;重整車棚附近坡地,開設“學農基地”,新闢校園景點“蠡華苑”,增添1000平方米綠化面積;建成25台機的電腦房,兩人一桌水電到位自然實驗室,添置大批教學儀器;裝修舞蹈房。鴻億金屬製品廠贈送10卡西歐電子琴,價值2萬餘元。
12月中旬,校器樂隊參加郊區第二屆器樂大賽,獲二等獎,指導老師劉穎。
12月23日,郊區教育局“示範村小”驗收團對該校評估驗收,驗收順利通過,授予學校“區示範小學”稱號,獎贈銅牌。
2001年1月,學校榮獲郊區“常規管理先進學校”稱號,並獲區“綜合督導優秀”榮譽。
2月,新大門竣工,240米田徑運動場投入使用。
4月,校舞蹈隊《向前衝》節目獲郊區“百靈鳥”舞蹈比賽一等獎。
6月,華美不鏽鋼不限公司資助2萬元,鋪設新操場草坪,面積4000平方米,後命名為“華美大草坪”。蠡園商業銀行贊助3萬元,改建學校荒地為景點,後取名“蠡華苑”,內植玉蘭樹、桂花樹、法冬,還有竹林。夏家邊再生棉絨廠出資2萬元,資助建設學校20米不鏽鋼宣傳長廊。
8月,新的司令台、升旗台、130米中央大道旁的綠色道板路、操場西邊的道板場地建設完工。
10月,蠡園輔導區第三屆田徑運動會在該校舉行,新操場第一次展示風采。學校在這次比賽中獲團體總分第二名。
10月30日,學校“農村小學開放性教育實踐研究”階段性成果彙報。濱湖區教育局局長陳錫生到校視察並指導工作。
12月,學校舉行建校80週年慶典活動,區教育局凌志明督導代表教育條線參加並講話。鎮黨委書記過偉忠到會祝賀並講話。參加慶典的鎮領導還有鎮長許青凱、主管教育的副鎮長陳璞、助理歐陽麗華等。同時還邀請到了時年93歲和92歲的前任校長王容、蔣疏影夫婦。
一大批校友參加了校慶。夏家邊村村書記王敬倫作為村委和校友代表發言。
為紀念這次活動,學校編輯出版了校史《尚德紀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