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灌木紫菀木

鎖定
灌木紫菀木(Asterothamnus fruticosus (C. Winkl.) Novopokr.)是菊科、紫菀木屬多分枝半灌木。莖全部呈帚狀分枝,下部木質,外皮淡黃色或黃褐色,上部草質,灰綠色。葉較密集,線形,無柄,頂端尖,基部漸狹,邊緣反捲。頭狀花序較大,在莖枝端排列成疏傘房花序,花序梗細長,直立或稍彎曲;總苞寬倒卵形,總苞片3層,頂端全部長漸尖,背面被疏蛛絲狀短絨毛,邊緣白色寬膜質,頂端綠色或白色,少有紫紅色;有舌狀花,或有時無舌狀花;舌片開展,淡紫色;中央的兩性花15-18個,花冠管狀;瘦果長圓形,基部縮小,常具小環;冠毛白色,糙毛狀。 [1] 
分佈於中國新疆中部和西部; [1]  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也有分佈。 [5]  適應暖熱乾旱的荒漠氣候、山地砂礫質棕漠土條件。生於山地荒漠和山地荒漠草原草地。 [6] 
株叢不高,分枝多,僅可作放牧利用;鮮嫩枝葉馬、牛、羊喜食,冬季殘存保留率高,馬、牛、羊採食,駱駝全年喜食。 [6] 
中文名
灌木紫菀木
拉丁學名
Asterothamnus fruticosus (C. Winkl.) Novopokr. [2] 
別    名
灌木紫菀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紫菀木屬
灌木紫菀木
分佈區域
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
命名者及年代
(C. Winkl.) Novopokr.,1950

灌木紫菀木形態特徵

灌木紫菀木
灌木紫菀木(9張)
多分枝半灌木,高20-40釐米。莖全部呈帚狀分枝,中部徑1-1.5毫米,下部木質,堅硬,外皮淡黃色或黃褐色,常有被絨毛的冬芽,上部草質,灰綠色,果成熟後常枯萎而變成淡黃色,被薄,不明顯的蛛絲狀短毛,近基部多少脱毛。葉較密集,線形,長10-15(20)毫米,寬1-1.5毫米,無柄,頂端尖,基部漸狹,邊緣反捲,具1條明顯的中脈,兩面被蛛絲狀短絨毛,或有時上面近無毛,上部葉漸小。 [1] 
頭狀花序較大,在莖枝端排列成疏傘房花序,長8-10毫米,寬約10毫米,具較多數個花,花序梗細長,直立或稍彎曲,常具多少線形的小葉;總苞寬倒卵形,長6-7毫米,寬8-10毫米,總苞片3層,革質,覆瓦狀,外層和中層較小,卵狀披針形,內層長圓形,頂端全部長漸尖,背面被疏蛛絲狀短絨毛,邊緣白色寬膜質,頂端綠色或白色,少有紫紅色,具1條綠色或暗綠色的中脈;有舌狀花,或有時無舌狀花,外圍有7-10個舌狀花;舌片開展,淡紫色,長約10毫米;中央的兩性花15-18個,花冠管狀,長4-5毫米,檐部鐘形,有5個披針形的裂;瘦果長圓形,基部縮小,常具小環,長3.5-4毫米,被白色長伏毛;冠毛白色,糙毛狀,與花冠等長。花果期7-9月。 [1]  [3] 

灌木紫菀木生長環境

灌木紫菀木是一種超旱生半灌木,山地荒漠草地植物。適應暖熱乾旱的荒漠氣候、山地砂礫質棕漠土條件。稍耐寒、極抗旱、不耐鹽鹼、是山地荒漠和山地荒漠草原草地常見的建羣種。在天山中段南麓海拔1800-2300米範圍內,它常與中麻黃Ephedra intermedia)、灌木亞菊Ajania fruticolosa)、沙生針茅Stipa glareosa)組合成山地荒漠常見的草地型、伴生有駝絨藜Ceratoides latens)、草原錦雞兒Caragana pumila),草層高 25釐米,總蓋度30%,有時沙生針茅處於優勢層片,使上述類型往往具有草原化的特色,當處於海拔2100米的陰坡時,它則以亞建羣種地位與沙生針茅、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組成山地荒漠草原,伴生種有刺木蓼Atraphaxis spinosa)、中麻黃、冷蒿Artemisia frigida)、毛節兔唇花Lagochilus lanatonodus)等,草層高30釐米,總蓋度35%。 [6] 

灌木紫菀木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新疆中部和西部(吐魯番、烏魯木齊、烏柏、托克遜、達板城、焉耆、和靖、和碩、拜城、柯平、阿克蘇、阿克陶等); [1]  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也有分佈。 [5] 

灌木紫菀木生長習性

灌木紫菀木在天山南麓4月下旬萌發新枝,6月下旬初花。7月下旬結實,8月下旬種子成熟,9月底枝葉開始枯黃。 [6] 

灌木紫菀木主要價值

灌木紫菀木株叢不高,分枝多,再生性強,僅可作放牧利用;株叢基部雖木質化,適口性尚好,鮮嫩枝葉馬、牛、羊喜食,冬季殘存保留率高,馬、牛、羊採食,駱駝全年喜食。營養價值中等,屬中等牧草。 [6] 

灌木紫菀木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無危(LC)。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