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瀟賀古道

(旅遊地理)

鎖定
瀟賀古道,又名秦建新道,原稱嶺口古道,後稱楚粵通衢、富川驛道,起於道州(今湖南道縣),終於臨賀(今廣西賀州八步區),是秦漢時期海陸絲綢之路重要的陸路和水路連接線,也是古代中原連通嶺南地區的交通要道、嶺南與嶺北民間交往貿易和多民族遷徙交融的重要通道,多元文化在此匯聚交融。 [2] 
瀟賀古道位於湘桂之間,連瀟水賀州,沿永州、道縣、江華、富川,穿越都龐嶺和白芒嶺(今白芒營一帶)過賀州縣(今八步區)南下。修建的瀟賀古道路寬為1米左右,古道遺留的痕跡在五庵嶺村可隨處找到。其西方是越城嶺都龐嶺之間一條狹長的谷地“湘桂走廊”。
瀟賀古道又名秦建"新道",其雛形秦"古道"最初建成於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冬。富川於春秋戰國時屬楚地,為楚越之交境,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中文名
瀟賀古道 [1] 
地    址
賀州市八步區開山鎮豪界村
別    名
秦建"新道"
寬    度
1米左右

瀟賀古道發展歷史

秦統一後,開啓了平定嶺南的進程,並於“三十四年,適治獄吏不直者,築長城及南越地”,修建瀟賀古道等入嶺通道。秦代的瀟賀古道大致分兩種走向:一是西線,據《富川縣誌》載,先秦時楚越民間多利用南嶺天然孔道交往,公元前213年,秦擴建嶺口古道為“新道”,新道起於湖南道縣雙屋涼亭,經江永縣入富川縣,經麥嶺、青山口(葛坡)、黃龍至古城接賀江,全程170公里,寬1米至1.5米,為青石或鵝卵石鋪築;二是東線,從湖南道縣經江華縣的大路鋪、白芒營、大石橋至廣西的白沙達賀州。另外,從白芒營也可入萌渚嶺一側的小圩、大圩,經廣西的開山後達桂嶺,《賀縣誌》稱此岔道為桂嶺通楚古道,闢於春秋戰國時期,全道翻山越嶺,蜿蜒曲折,長22.5公里,寬2米,路心砌鵝卵石、片石。
至漢代,古道基本沿用秦時線路,是漢朝統一嶺南的主要通道,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維護與擴建。公元前111年,古道擴修為“楚粵通衢”,江永縣經桃川至富川古城的線路,東移至經麥嶺、葛坡南下至古城,並在富川西北設謝沐關,由陸賈等將官駐守,關內有千夫營、兵棧、糧庫等,目的是控制此要道。
唐以降,隨着梅關古道(一東)的開闢與靈渠(一西)的重修,瀟賀古道作為官方通道的地位下降。此後,瀟賀古道逐漸從國家性的交通要道轉變為地方性的民間通道,但其仍是溝通嶺南、嶺北民間交往、商貿往來、民族遷徙的通道,歷代地方官府與民間士紳不斷對其改造與修繕,逐漸形成了一套主次分明、水陸並舉、路路相通的複雜交通網絡,古道沿線也留下大量關隘、祠堂、長亭、碼頭、文廟、橋樑、寺廟等歷史遺蹟。新中國成立後,隨着湘桂鐵路與各級公路的修建與開通,尤其是1966年龜石水庫建成後富江航道的衰落,導致古道失去樞紐作用而退出歷史舞台,如今只能在其沿線的鄉野或古村落中覓得部分殘跡。 [3] 

瀟賀古道地理概況

對瀟賀古道的描述,《晉書·地理下》説:"自北徂南,入城之道,必由嶺嶠"。宋人周去非在《嶺南代答》卷一《地理門》中説:入嶺南之途有五,"自道(道州)入廣西之賀(臨賀)四也"。説明道州至賀州的這條古道屬於五道中的第四條。清地理學家顧祖禹在《讀書方輿紀要》卷八十一中,説秦末尉佗如不在桂嶺拒防,其後果必然是,北兵"從道州而風馳富川、臨賀之郡,則西粵之藩籬盡決矣",文中説明了這條"新道"的具體走向是"道州-富川-臨賀新道"。它是在楚越嶺口。"古道"的基礎上擴築而成,是一條水陸兼程,以水路為主的秦通"新道"。它由湖南道縣的雙屋涼亭、麥山洞入江永縣的錦江、巖口塘至廣西富川的麥嶺、青山口、黃龍(富陽)、古城。陸程全長為170多公里,經過三十多個村寨和城鎮。路寬1米至1.5米不等。多為鵝卵石和碎角石鋪成,也有用青石塊鋪墊而成的,它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蜿蜒曲回於巍峨的西嶺山脈丘陵之間,北連瀟水、湘水和長江,南結臨水(富江),封水(賀江)和西江,連通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另外,由於這條古道連瀟水達賀州,所以人們將之命名為"瀟賀古道"。
區別:其西方是越城嶺都龐嶺之間一條狹長的谷地“湘桂走廊”。

瀟賀古道歷史意義

瀟賀古道至少包含三個要素:一是時間上,瀟賀古道是成形於先秦楚越民間交往的嶺口小道,由秦徵百越而開拓,並由後世官方、民間不斷修築和完善的水陸交通系統;二是線路上,瀟賀古道連接了長江水系的湘江系之瀟水和珠江水系的西江支流之賀江,道縣作為交通樞紐既可南下走都龐嶺一側的江永進入廣西,也可南下走萌渚嶺一側的江華進入廣西、廣東;三是功能上,瀟賀古道表面上是一條包括關隘、長亭、驛站等的官方通道,實際上是一條打通中原和嶺南的交通障礙和文化區隔,促進民間商貿、農業、人口、民俗、建築等交流,實現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族羣互動的“文化通道”。
此通道可視為南嶺交通的對外延伸,即藉助連接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瀟賀古道等通嶺要道,中外的海陸交通與商貿往來得以溝通,因為瀟賀古道的東西線路在賀州匯合後可順流南下,往東可通珠江,出粵、港和東南亞地區;往西沿西江與徐聞、合浦的港口相通。海上貿易暢通以後,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黃金、漆器、香料等不斷傳至海外,國外的珊瑚、琥珀、玳瑁、珍珠以及胡椒、玉米、番薯、馬鈴薯等相繼傳入中國,從而促進了中西方的商貿互惠、文明交流以及中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3] 
抗日戰爭時期,富川軍民曾在麥嶺抗擊日寇,工農紅軍一部分也經"瀟賀古道"走湘桂邊境北上抗日,1949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四十軍一一九師的指戰員,也是沿古道自湘南而至攻下麥嶺南下解放富川的。由此可見,麥嶺這古道軍事要塞的歷史及作用,確是非同一般。

瀟賀古道歷代管理

漢唐以後,瀟賀古道成了楚粵通衢、富川驛道,明朝初年,富川縣劃為油塘、靈亭、奉政三個鄉(清朝稱為上、中、下三鄉),共轄全縣五個都:即七都、八都、九都、一六都、二五都,此期麥嶺街屬油塘鄉八都所轄。明末清初,當局又以"團、排、寨"劃分縣內漢族居住區,這樣八都又被劃為六大寨,即:寶劍寨、黃石寨、湧泉寨、牛巖寨、石密寨、秀山寨。此時麥嶺隸屬於寶劍寨。
清代,鑑於農民起義烽火不斷,滿清朝廷在古道軍營麥嶺街於雍正八年(1730年)在麥嶺街大興土木,創建了平樂府知暑衙、麥嶺營守備(後改為都司)署衙、千總署衙,麥嶺營額設兵丁310名,建有騎訊、兵庫和糧棧。麥嶺街升格為麥嶺府。

瀟賀古道主要景點

瀟賀古道麥嶺府

麥嶺府原先叫麥嶺營、麥嶺街,瀟賀古道(後來稱楚粵通衢、富川驛道)的軍事要塞,清雍正八年(1730年),時任雍正王朝雲貴、廣西兩省總督的鄂爾泰,經過考察富川的地域形勢後,相中了古道軍營麥嶺街這軍事要地,上疏給雍正帝在麥嶺設同知職司都府,添設守備、千總、營汛,重兵駐守。雍正帝批准了鄂爾泰的建議,於雍正八年(1730年)在麥嶺街大興土木,創建了平樂府知暑衙、麥嶺營守備(後改為都司)署衙、千總署衙,麥嶺營額設兵丁310名,建有騎訊、兵庫和糧棧。隨着文武官員、步騎兵丁、車馬輜重的浩蕩開入,麥嶺街升格為麥嶺府,成為清廷扼守賀忻州地區的軍事要塞和重鎮。
富川各族人民在與封建統治階級的鬥爭中,不堪忍受反動階級的統治,頻頻發動武裝起義,以反抗封建王朝的暴政,不少起義都在麥嶺街附近與封建王朝發生過激戰。
此後,富川人民又發生過多起武裝起義,在麥嶺、寶劍、石家、新華一帶與麥嶺府的官兵交火,湧現了許多英雄人物。而且這些農民起義還對廣西大藤峽瑤民起義產生過巨大影響,其中有些人還參加了這次起義並壯烈捐軀。

瀟賀古道謝沐關

謝沐關又叫世睦關,莫邪關,位天富川縣城以北三十多公里的朝東鎮小水村附近,富川至道縣的二級公路沿關旁穿松林而過。秦始皇三十二至三十四年(公元前215-213),秦始皇為了統一嶺南,于都寵、萌渚兩嶺餘脈間築嶺口"新道"-瀟賀古道,由湖南道 州、桂嶺直達廣東的封開和韶關。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214年)統一嶺南後設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富川屬南海郡地。因為富川是瀟賀古道水陸的交通樞紐,所以西漢皇朝在將秦時新道擴修為"楚粵通衢"時,將富川至源口的古道東移,使其由馮乘縣之青山口(葛坡)改道經謝沐縣直達道州,與瀟賀古道由青山口、麥嶺府、沅江之主幹道相匯合,並在馮乘縣(今富川瑤族自治縣)西北大鵬嶺下的西隘口小水峽處修建雄關鎮守,稱謝沐關。
謝沐關是瀟賀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關卡,它西連龍虎關,東接寶劍寨(富川的石硯、龍窩一帶具體地點待考)。現存連接小水峽和牛塘峽的土夯關牆城垣遺址約5公里長,並有塊刻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修路碑及兩塊刻於民車十九年(1930年)的修路碑述修古道建雄關、溝通"楚粵通衢"之事,為專家學者所珍視。關內除設有千夫營外,還有騎汛、兵棧、糧庫。秦守源口營的百夫長為猛將尉屠睢所屬,西漢轄謝沐關而守之的將官司歸中大夫陸賈轄制。
秦始皇為了實現他稱帝華夏,"書同文、行同倫、車同切、治同論"的霸業,在少數民族地區採取"謫戍民"的政策,從中原派大批漢人進入長沙蠻、萌渚嶺一帶的少數民族地區,此舉延續被沿用至西漢時期。因戍卒與當地瑤民時有磨擦和爭鬥,流血事件並不少見。當時的官吏為之取為名"世睦關",就是希望當地的瑤漢人民能世代和睦相處,團結共存。
關內有謝水、沐水兩河匯流,故稱為"謝沐",當地土著也有人將其關名倒置,稱"沐謝關",《宋史》還因之把它記為"莫邪關"。《宋史·列傳》中記載:宋紹興二年(1132年),岳飛兵伐富川追剿遭成,在關前宋軍與曹成兵血戰,雙方傷亡慘重,最後"岳飛破曹成,入莫邪關"。到了明代,謝沐關被稱為"雄關",在關的東西進口分設巖口營和白象營,駐兵守關。明末張獻部將曹志建擁兵關上,更其名為"鳳凰關",清代稱之為小水峽汛,派重兵把守,防衞極嚴,清《富川縣誌》稱之為"小水固西北之金湯",可見謝沐關軍事地位的重要。
富川(馮乘)作為瀟賀古道的水陸兩路交通樞紐,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謝沐關雄鎮一方,在它的關內外也曾5發生過很多激烈而殘酷的戰鬥。漢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歸義侯田甲就是率軍由富川取此古道南下蒼梧,其一部曾於謝沐關與當地襯軍激戰;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靖自四川出兵兩湖擊敗梁帝肖銑,"由夷陵(今湖北武昌)抵富川度至桂州(桂林),駐師黃沙嶺",與梁軍血戰於謝沐關(見乾隆版《富川縣誌》);宋開保三年八月(公元970年9月),"潘美伐南漢,自道州進,次白象","進克富川",謝沐關亦戰之(見道光《永明縣誌》卷十)。由此可見,謝沐關作為古道雄鎮、古代邊關,曾在歷朝歷代的軍事防禦、治安守衞等方面起到過巨大作用,也在富川乃至嶺南地區的戰爭史上留下了十分重要的一頁。
瀟賀古道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開闢一條通往嶺南地區的驛道,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在現今賀州市八步區開山鎮豪界村至桂嶺鎮七里山的這一路段稱為桂嶺古道,路面用大塊山石和河卵石鋪成,寬約1.5米,全長約18公里,綿延在崇山峻嶺之間,殘存8公里。
1931年1月11日,由張雲逸、鄧小平、李明瑞率領紅七軍經湖南江華,沿瀟賀古道,於14日抵達廣西賀縣桂嶺,並進行整編。為了紀念紅七軍北上的壯舉,緬懷紅七軍以及革命前輩和革命先烈,開展革命傳統再教育,讓人們更切實地理解和體會到今天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前輩和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育人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永遠跟黨走,賀州市把開展“追隨紅軍腳步,弘揚革命精神”重走紅軍路融入幹部教育課程教學活動,作為黨員幹部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把“重走紅軍路”作為一項紅色旅遊開發,讓活動參與者重温歷史,親身體驗紅七軍革命的艱苦歷程。
1931年1月,紅七軍從湖南江華翻過大苗山繞道賀縣東進粵北。開山鎮是紅七軍進入賀縣的第一站,由於一路跋涉,飢寒交迫,白鶴巖遮風避雨又暖和,是一個天然的屏障,而且部隊在山洞又不會擾民,所以紅七軍選擇在此休整。
1931年1月,紅七軍來到開山鎮開寧寺,此地勢險峻,山下有一峽谷,寺前河面的獨木橋是唯一通道。當地200餘人的民團和地主武裝試圖堵截紅軍於此地,便向紅七軍開槍射擊。紅七軍先頭部隊見是地方武裝,不予還擊,喊話宣傳紅軍政策,要求他們不要開槍,讓紅七軍通過,但不見效果,紅七軍炮兵營遂向對岸發射了兩發炮彈,民團和地主武裝嚇得倉惶逃竄,紅七軍順利通過獨木橋,經登斜領界、爬百步梯翻越山嶺前往桂嶺 [1] 

瀟賀古道五庵嶺

湖南永州市江華縣白芒營鎮五庵嶺村周圍(其高峯是娘子嶺),瀟賀古道路寬為1米左右,至今古道遺留的痕跡在五庵嶺村可隨處找到。
白芒營(白芒嶺)是湖南邊境通往兩廣的門户,娘子嶺就是扼守交通要道的咽喉。娘子嶺頂居高臨下,可將五庵嶺及周邊十幾裏遠的村鎮情況盡收眼底。《江華縣誌》記載:“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尉屠睢率兵50萬分五路進攻南嶺,其中一路戌於白芒嶺(今白芒營)一帶”。而位於白芒營近郊的五庵嶺村自然成了秦漢時期白芒營駐軍的首選位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