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濱州市公路管理局

鎖定
濱州市公路管理局是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正縣級事業單位,成立於1950年,現轄7個縣區局,6個副縣級直屬單位和7個正科級單位,共有幹部職工1886人,固定資產5億元。全市國、省道幹線公路通車裏程達到1135.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1.1公里,一級公路372.6公里,二級公路586公里。全市公路密度為157公里/百平方公里,39.9公里/萬人(加縣鄉路里程)。
中文名
濱州市公路管理局
成立時間
1950年
性    質
事業單位
行政級別
正縣級
類    別
正縣級事業單位

濱州市公路管理局單位簡介

濱州市公路管理局成立於1950年,下轄7個縣區局,7個副縣級、7個正科級直屬單位,負責全市幹線公路的工程建設、養護路政管理、通行費徵收及綜合管理工作,共有幹部職工2400人,固定資產5億元。截至目前,全市國省幹線公路通車裏程達到1189.0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99.04公里,一級公路541.72公里,二級公路443.82公里,境內4條高速公路、3條國道、16條省道縱橫交錯,構築起一個以市區為中心,以高等級公路為主框架,輻射全市、干支相連、四通八達、暢安舒美優的現代化大公路網絡。
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運輸廳、省廳公路局及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濱州市公路局創新思路謀發展、一心一意幹事業,秉承“拼搏、和諧、奉獻”的單位精神,全力打造“與時代同步、與文明同行”的行業品牌,積極倡樹“為民、清廉、實幹”的工作作風,建成通車了長深高速、榮烏高速、濱德高速、220國道一級路、大濟路一級路、疏港公路等一大批重點項目,並先後對千餘公里幹線公路實施高標準改造,完成公路建設總投資過百億元;濱州境內全長82公里的濟南—濱州—東營高速公路正在加快建設,建成後將為濱州黃藍兩區開發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拉動。
在加快公路建設的同時,始終堅持建、養、徵、管並舉,全面提升綜合管理和服務水平,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優良的通行環境。濱州市公路管理局已連續23年保持“省級文明單位”稱號,2009年榮膺“全國文明單位”,在每年全市科學發展綜合考核中均名列前茅,2009、2010年蟬聯政府序列經濟類第一名,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記集體二等功,並通令嘉獎。在全省公路系統“創建文明行業,構建和諧公路”綜合競賽中,連續五年獲得綜合銀盃,穩居第一方陣。系統內已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五四紅旗團總支”、“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巾幗文明崗”等國家級榮譽11項,省級榮譽40餘項。
關山初度塵未洗,策馬揚鞭再奮蹄。今後幾年,將是濱州公路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濟濱東高速公路將力爭2015年底建成通車,儘快開工建設埕口(魯冀界)—沾化高速公路、長深高速高青—廣饒段,積極做好其他高速公路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同時紮實做好乾線公路的養護和管理,為加快全市“兩區一圈”開發建設,推進全省公路交通現代化進程做出積極貢獻。 [1] 

濱州市公路管理局社會貢獻

濱州市公路局創新思路謀發展、一心一意幹事業,全力打造“拼搏、和諧、奉獻”的行業品牌,積極倡樹“為民、清廉、實幹”的工作作風,多項工作實現歷史性突破。五年完成公路建設總投資百億元,保持了加快發展的良好勢頭。以國道205線濱州黃河公路大橋、濱大高速、津汕高速、榮烏高速、220國道一級路、大濟路一級路為代表的二十餘個重點工程項目竣工通車,濱德高速開工建設,全市高速公路通車裏程達171.1公里,一個以高等級公路為主框架的現代化公路交通網絡已初具雛形,為推進全市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追趕超越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先後對700多公里幹線公路實施高標準改造,路網結構顯著優化,通達能力明顯提升,“暢、安、舒、美、優”的幹線公路通行環境,為全市的對外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拉動作用。市公路局已連續18年保持“省級文明單位”稱號,2009年1月榮膺“全國文明單位”,三年間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國家級工人先鋒號”、“全國五四紅旗團總支”等10餘項國字號榮譽。
為當好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開路先鋒,不辜負全市人民羣眾的殷切期望,市公路局千方百計籌集資金,先後投入4億多元,積極參與濱州大開發,完成各類建設項目20多個,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社會各界的一致讚譽。其中,疏港公路在承受巨大資金壓力的情況下,堅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不等不靠,主動出擊,通過利用辦公樓、職工宿舍樓抵押貸款、向職工借款以及用行政經費墊付工程款等方式,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努力盡早把疏港公路打造成為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經濟大動脈

濱州市公路管理局獲得榮譽

2009年1月,獲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第二批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