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悉尼電影節

鎖定
澳大利亞悉尼國際電影節是澳洲最大的電影節,澳大利亞每年最大的電影盛會,瞭解澳大利亞電影文化的最佳場所。每年舉辦一屆,每屆評出十部最佳影片和十部最佳短片。
2020年3月18日,原定於6月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行的悉尼電影節正式宣佈取消。 [1] 
中文名
澳大利亞悉尼國際電影節
舉辦時間
每年六月初
誕生時間
1954年
活動項目1
舉行影片比賽評獎
活動項目2
舉行短片比賽評獎
活動項目3
舉辦回顧展
活動項目4
召開專題報告會
活動項目5
開展商業性交易活動

悉尼電影節資料背景

1954年開始舉辦,之後每年6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週。宗旨是放映
傑弗瑞·卡森伯格與熊貓合影 傑弗瑞·卡森伯格與熊貓合影
世界各國優秀的、新的及有創意的影片,使本國觀眾大飽眼福。只有澳大利亞優秀影片方可獲獎。其中以1974年以後頒發的“羅本·馬莫良獎”尤為聞名,該獎授予青年電影製作者。
澳大利亞最一流的電影節上,探索您的電影激情。多彩的節目能滿足每個人的需求,不管您是一個紀錄片愛好者、動漫迷、嶄露頭角的電影製作者,或者只是渴望看到一些頗受好評的新影片。參加熱鬧的墨爾本國際電影節,或在阿得萊德電影節觀看一些備受期待的世界首演。悉尼的Tropfest短片展,是全球最大的短片電影節。在珀斯大量欣賞獨立製片,在達爾文節觀看澳大利亞的景觀展現,在堪培拉國際電影節上了解其它世界,或者觀賞布里斯班電影節上來自亞太地區的最佳電影。
Flickerfest的一部分 - 澳大利亞唯一的經奧斯卡獎認證的短片電影節。二月份,領地擠滿了野餐的人羣,在此參加Tropfest節。這是全球最大的短片電影節,並且每年規模越來越大,向墨爾本堪培拉、布里斯班、荷伯特阿得萊德珀斯進行衞星直播。六月份的悉尼電影節在兩個多星期內上映大量的澳大利亞、國際和另類電影,您可要對着節目單認真考慮您的計劃。
澳大利亞最一流的電影節上,探索您的電影激情。多彩的節目能滿足每個人的需求,不管您是一個紀錄片愛好者、動漫迷、嶄露頭角的電影製作者,或者只是渴望看到一些頗受好評的新影片。參加熱鬧的墨爾本國際電影節,或在阿得萊德電影節觀看一些備受期待的世界首演。悉尼的Tropfest短片展,是全球最大的短片電影節。在珀斯大量欣賞獨立製片,在達爾文節觀看澳大利亞的景觀展現,在堪培拉國際電影節上了解其它世界,或者觀賞布里斯班電影節上來自亞太地區的最佳電影。
無需飛往戛納、鹿特丹、柏林和多倫多。每年冬天有三個星期,墨爾本國際電影節放映來自世界所有著名電影節的電影。觀看著名的影片,發現不為人知的電影珍品,或者觀看著名的短片比賽的參賽作品。六月份,為期一週的墨爾本國際動畫節中,有來自30多個國家的400多部動畫影片。參戰影片從文化經典到最新制作,展示着創意和技術天才。千萬不要錯過五月份舉辦的為期一個星期的聖科達電影節。該電影節吸引世界各地的數百部電影短片來到墨爾本,此外還將上映澳大利亞百佳短片競賽的參賽作品。
[2] 

悉尼電影節官網介紹

官方電影巡展悉尼
官方網站: 悉尼電影節是新南威爾士州展示來自澳大利亞和世界各地傑出當代電影。 成立於1954年,悉尼電影節是一個重大的文化活動,是城市社會的日曆和世界上時間最長的電影節。
傑弗瑞·卡森伯格與熊貓合影 傑弗瑞·卡森伯格與熊貓合影
節日顧客包括凱特布蘭切特,薩姆尼爾,吉蓮阿姆斯特朗,簡坎皮恩,妮可基德曼,巴茲魯曼,喬治米勒博士,菲利普諾伊斯和雨果威文,除許多的職業生涯已經啓動在聖丹斯電影節放映。自1974年以來, 一直在擴大我們接觸到的觀眾區域中心與旅遊電影節。從2008年,第55屆電影節,已經成為澳大利亞唯一的電影節有一個FIAPF認可的正式比賽,有12部來自世界各地的選定競爭現金獎6萬美元。澳大利亞小童星夏嘉樂2011年獲悉尼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演員獎,2013年獲悉尼國際電影節最具潛質演員獎

悉尼電影節活動項目

傑弗瑞·卡森伯格與熊貓合影 傑弗瑞·卡森伯格與熊貓合影
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瞭解世界各國的電影情況,促進澳大利亞電影工作者與外國電影工作者的密切合作,為發展本國的電影事業作出貢獻。根據電影節的章程規定:宗旨是放映世界各國優秀的、新的及有創意的影片,使本國觀眾大飽眼福。只有澳大利亞優秀影片方可獲獎。主要活動項目有:
①舉行影片比賽評獎;
②舉行短片比賽評獎;
③舉辦回顧展;④召開專題報告會;
⑤開展商業性交易活動。

悉尼電影節影屆歷史

悉尼國際電影節標誌
1896年8月在墨爾本的歌劇院首次放映了英國人R.W.保羅攝製的關於倫敦威斯敏斯特橋的紀錄短片。法國盧米埃爾兄弟派出的攝影師在墨爾本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反映盛大
傑弗瑞·卡森伯格與熊貓合影 傑弗瑞·卡森伯格與熊貓合影
墨爾本盃賽馬活動。這部影片在墨爾本和悉尼上映達3個月之久,是外國人在澳大利亞拍攝的最早的一部影片。 20世紀初,英國人類學家C.斯潘塞來澳拍攝了關於土著居民的風俗習尚的紀錄片,開創了以研究土著居民文化生活為目的的人類學紀錄片之先河,救世軍也在這個時候開始拍攝宣傳宗教的短故事片,如《早期的基督教殉難者》(1899年)。第一部澳大利亞人攝製的影片《凱利幫的故事》是1906年上映的,它標誌着澳大利亞電影的誕生。從70年代開始,澳大利亞電影進入了復興時期。
澳大利亞每年約舉辦10餘個電影節,其中較有影響的是:悉尼國際電影節和墨爾本國際電影節。

悉尼電影節時代影響

澳大利亞影院
澳大利亞年產影片約20部,有影院900餘座(包括汽車電影場),年觀眾3500萬人次,票房收入1億美元。影片的內容取材於歷史,不直接反映現實,能引起觀眾對社會問題的聯想和思考。有些影片的內容層次較多、涉及面較廣,耐人尋味。這些影片一般來講構圖講究,光和色彩的運用恰到好處;鏡頭流暢,善於利用大自然的景色作背景。隨着國產片的發展,在澳大利亞銀幕上也出現了一批有影響的澳大利亞電影明星:梅爾·吉布森、約翰·哈格里夫斯、傑克·湯浦森、布賴恩、布朗、海倫·莫斯等。

悉尼電影節中國元素

第55屆悉尼電影節於2008年6月4日開幕,為期18天的電影節期間有117部故事片,55部紀錄片以及45部電影短片上映。其中,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影片展播以及美國夢工廠動畫片《功夫熊貓》的首映,為本屆電影節增添了更多中國元素。

悉尼電影節特色

功夫熊貓》在悉尼州立劇院(State Theatre)舉行首映式,好來塢當紅諧星傑克
傑弗瑞·卡森伯格與熊貓合影 傑弗瑞·卡森伯格與熊貓合影
·布萊克(Jack Black),夢工廠動畫製作部門主席傑弗瑞·卡森伯格(Jeffrey Katzenberg)以及眾多澳大利亞電視娛樂名人紛紛走上紅毯為該片造勢。這部以古代中國為故事背景的《功夫熊貓》講述一隻名叫波的熊貓臨危受命成為動物世界武林盟主的喜劇故事,故事中的中國元素幫助擅長動物題材動畫片的夢工廠再次獲得票房成功。除傑克·布萊克為片中肥胖笨拙的熊貓波配音外,達斯廷· 霍夫曼、安吉麗娜·朱莉、成龍和劉玉玲等著名影星也為該片配音。首映式悉尼電影節特別請來了華人鑼鼓隊,在熱鬧的鑼鼓聲中迎接各位嘉賓的到來。情緒高漲的傑克·布萊克身穿金黃色綢緞唐裝夾克,與卡通熊貓造型一起大擺搞笑功夫架勢,任媒體記者拍個不停。澳大利亞著名晚間脱口秀節目主任人羅夫·麥克慕斯(Rove McManus)也出現在紅毯,並特別穿上熊貓圖案的T恤。也許因為動畫片的功夫情節,今天走紅毯的名人們紛紛在鏡頭前擺出各種武術動作,場面十分熱鬧。他們也專程將自己的孩子或親友中的小朋友帶來,讓孩子們跟卡通熊貓合影留念。

悉尼電影節做法

本屆(第55屆)悉尼電影節延續上屆做法,專門設立華語電影展播。電影節為突出自身特點,設立了六萬澳元的電影獎金以及12晚的紅毯秀。獲獎影片將由澳洲導演Gillian Armstrong為首的國際認可的評委會來決定.同時,悉尼電影節也將為後續的墨爾本國際電影節和布里斯本國際電影節奏響狂歡序曲。新南威爾士州政府希望將悉尼電影節辦成像嘎納、威尼斯、柏林電影節一樣聲望的國際性電影盛會。

悉尼電影節歷屆獎況

第66屆(2019年)
最高獎項Sydney Film Prize獎:奉俊昊寄生蟲》(韓國) [3] 
第58屆(2011年)
最佳影片獎:《內達和西敏:一次別離》(伊朗) [4] 
第46屆(1999年)
第四十六屆悉尼電影節 (1999年)
獎 項
獲 獎 影 片
獲 獎 人
最佳影片
My Name is Joe (UK)
Ken Loach
Children of Heaven (Iran)
Majid Majidi
-
It All Starts Today (France)
Bertrand Tavernier
-
Run Lola Run (Germany)
Tom Tykwer
-
Gods and Monsters (USA)
Bill Condon
-
Earth (Canada/India)
Deepa Mehta
-
Get Real (UK)
Simon Shore
-
Soft Fruit (Australia)
Christina Andreef
-
West Beirut (France/Lebanon)
Ziad Doueiri
-
Chance or Coincidence (France)
Claude Lelouch
-
最佳紀錄片
Genghis Blues (USA)
Roko Belic
Punitive Damage (New Zealand)
Annie Goldson
-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USA/Germany)
Wim Wenders
-
Emily's Eyes (Australia)
Jessica Douglas-Henry
-
Kurt Gerron's Karussell (Germany)
Ilona Ziok
-
Leonard Bernstein - Reaching for the Note (USA)
Susan Lacy
-
Hitchcock, Selznick and the End of Hollywood (USA)
Michael Epstein
-
Concert of Wills: Making the Getty Centre (USA)
Susan Froemke, Bob Eisenhardt and Albert Maysles
-
Megacities (Austria/Switzerland)
Michael Glawogger
-
Hitman Hart: Wrestling with Shadows (Canada)
Paul Jay
-
最佳短片
Desserts (UK)
Jeff Stark
Peep Show (USA)
Charlie Call
-
Pretty Penny (Australia)
Shane Luther
-
Patterns (Ireland)
Kirsten Sheridan
-
Abuse Will Be Fined (Austria)
Ulrike Schweiger
-
Harry's War (Australia)
Richard Frankland
-
Billy's Balloon (USA)
Don Hertzfeldt
-
Bunny (USA)
Chris Wedge
-
In the Mirror of the Sky (Mexico)
Carlos Salces
-
Drifting (UK)
Martin Brierley
-
第45屆(1998年)
第四十五屆悉尼電影節 (1998年)
獎 項
獲 獎 影 片
獲 獎 人
最佳影片
Radiance (Australia)
Rachel Perkins
Gadjo Dilo (France)
Tony Gatlif
-
Marius and Jeannette (France)
Robert Guediguian
-
Perfect Circle (Bosnia/France)
Ademir Kenovic
-
The Sweet Hereafter (Canada)
Atom Egoyan
-
Leila (Iran)
Dariush Mehrjui
-
The Butcher Boy (lreland)
Neil Jordan
-
Hana-Bi (Japan)
Takeshi Kitano
-
Welcome to Sarajevo (UK/USA)
Michael Winterbottom
-
Streetlife (Wales)
Karl Francis
-
最佳紀錄片
Waco: The Rules of Engagement (USA)
William Gazecki
Vision Man (Sweden/Denmark)
William Long
-
Hephzibah (Australia)
Curtis Levy
-
To Get Rich is Glorious (Australia)
Nick Torrens
-
A Place Called Chiapas (Canada)
Nettie Wild
-
Our Park (Australia)
Gillian Leahy
-
The War Room (USA)
D.A. Pennebaker, Chris Hegedus
-
Moon Over Broadway (USA)
D.A. Pennebaker, Chris Hegedus
-
Nadro (France)
lvana Massetti
-
Tu as Crie/Let Me Go (Canada)
Anne Claire Poirier
-
最佳短片
Everybody's Pregnant (USA)
Debra Solomon
Seven Virtues (USA)
Mike Zykoff
-
Three Chords and a Wardrobe (Australia)
Brendan Young
-
Fetch (Australia)
Lynn-Maree Danzey
-
A Day (France)
Marie Paccou
-
Relative Strangers (Australia)
Rosemary Hesp
-
Rat Women (UK)
Minke Spiro
-
Masseur (Australia)
John O'Brien
-
The Picture Woman (Australia)
Peter Rasmussen
-
Jess' Homecoming (Australia)
Philip Joseph
-
第44屆(1997年)
第四十四屆悉尼電影節 (1997年)
獎 項
獲 獎 影 片
獲 獎 人
最佳影片
Prisoner of the Mountains (Kazakhstan)
Sergei Bodrov
Topless Women Talk About Their Lives (NZ)
Harry Sinclair
-
Kiss or Kill (Australia)
Bill Bennett
-
Pretty Village, Pretty Flame (Former Yugoslavia)
Srdjan Dragojevic
-
Drifting Clouds (Finland)
Aki Kaurismaki
-
The Promise (Belgium)
Luc and Jean-Pierre Dardenne
-
Kissed (Canada)
Lynne Stopkewich
-
Jump The Gun (UK)
Les Blair
-
Nikolaikirche (Germany)
Frank Beyer
-
Focus (Japan)
Satoshi lsaka
-
最佳紀錄片
Mabo - Life of an Island Man (Australia)
Trevor Graham
Exile in Sarajevo (Australia)
Tahir Cambis and Alma Sahbaz
-
Tupamaros (Germany/Switzerland)
Heidi Specogha and Rainer Hoffmann
-
Project Grizzly (Canada)
Peter Lynch
-
O Amor Natural (Netherlands)
Heddy Honigmann
-
Year of the Dogs (Australia)
Michael Cordell
-
40,000 Years of Dreaming (Australia)
George Miller
-
Atman (Finland)
Pirjo Honkasalo
-
Calling The Ghosts (USA)
Mandy Jacobson and Carmen Jelincic
-
10 You Don't Know Dick: Courageous Hearts Of Transsexual Men (USA)
Bestor Cram
-
East Side Story (Germany)
Dana Ranga
-
最佳短片
The Latest News (Sweden)
Per Carleson
The Alarm Clock (Belgium)
Marc-Henri Wajnberg
-
Dual Balls (UK)
Dan Zeff
-
Trainspotter (UK)
Jeff Newitt and Neville Astley
-
Bicycle (USA)
Jonah Kaplan
-
At Sea (Australia)
Penny Fawler-Smith
-
Whacked (USA)
Rolf Gibbs
-
Planet Sarajeva (Bosnia and Herzegovina)
Sahin Sisic
-
Life Somewhere Else (Brazil)
Walter Salles
-
Jodie: An Icon (UK)
Pratibha Parmar
-
第43屆(1996年)
第四十三屆悉尼電影節 (1996年)
獎 項
獲 獎 影 片
獲 獎 人
最佳影片
Secrets And Lies (UK/France)
-
Zero Kelvin (Norway/Sweden)
-
-
Love And Other Catastrophes (Australia)
-
-
Floating Life (Australia)
-
-
Cold Fever (Iceland/USA)
-
-
Love Serenade (Australia)
-
-
Pillow Book (UK/Netherlands/France)
-
-
The Confessional (Canada/UK/France)
-
-
To Have or Not (France)
-
-
The Quiet Room (Australia/Italy)
-
-
最佳紀錄片
Troublesome Creek (US)
-
Rats In The Ranks (Australia)
-
-
Paradise Lost (US)
-
-
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 (US)
-
-
From The Journals of Jean Seberg (US)
-
-
The Celluloid Closet (US)
-
-
The Battle Over Citizen Kane (US)
-
-
Out Of The Present (Germany)
-
-
Predictions of Fire (Slovenia)
-
-
Billal (Australia)
-
-
最佳短片
Pig! (US)
-
Thirty-Five Aside (Ireland)
-
-
Surprise! (Germany)
-
-
Depth Solitude (Norway)
-
-
Hello Hello Hello (UK)
-
-
Paradise (Russia/Kazakhstan)
-
-
The Chicken From Outer Space (US)
-
-
Reconstruction (Canada)
-
-
Dike (Canada)
-
-
The Children (New Zealand)
-
-
第42屆(1995年)
第四十二屆悉尼電影節 (1995年)
獎 項
獲 獎 影 片
獲 獎 人
最佳影片
Burnt By The Sun (Russia/France)
Nikita Mikhalkov
When Night Is Falling (Canada)
Patricia Rozema
-
Fresh (USA)
Boaz Yakin
-
Amateur (USA)
Hal Hartley
-
Butterfly Kiss (UK)
Michael Winterbottom
-
Last Call (The Netherlands)
Frans Weisz
-
Vanya On 42nd Street (USA)
Louis Malle
-
Vacant Posession (Australia)
Margot Nash
-
That Eye, The Sky (Australia)
John Ruane
-
Vive L'Amour (Taiwan)
Tsai Ming-liang
-
最佳紀錄片
War Stories (New Zealand)
Gaylene Preston
The Troubles We've Seen (UK/France)
Marcel Ophul
-
MGM Sarajevo - Man, God, the Monster (Bosnia/Herzegovina)
Sarajevo Group of Auteurs
-
The Atlantic (Sweden)
Jan Roed, Kristian Petri, Magnus Enquist
-
September Song: The Music of Kurt Weill (Canda/Germany)
Larry Weinstein
-
Crumb (USA)
Terry Zwigoff
-
Hell Bento! (Australia)
Andrew Sully and Anna Broinowski
-
A Great Day In Harlem (USA)
Jean Bach
-
Video Fool For Love (Australia)
Robert Gibson
-
Home of the Blizzard (Australia)
Frank Hurley
-
最佳短片
Off Key (Canada)
Wade Ferley
Robin (Sweden)
Magnus Carlsson
-
89mm From Europe (Poland)
Marcel Lozinski
-
Without Rockets (Canada)
Gary Yates
-
What's Going On Frank? (Australia)
John Polson
-
Emile Muller (France)
Yvon Marciano
-
The Bear (France)
Bernard Nissille
-
What Comes After Why? (Australia)
Graham Thorburn
-
I Think I Was An Alcoholic (USA)
John Callahan
-
I Love My Work (Canada)
Ann Marie Fleming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