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潮劇

(中國傳統戲劇)

鎖定
潮劇,俗稱潮音、潮調、白字戲 [21]  又名潮州戲、潮音戲、泉潮雅調、白字戲, 閩南語系劇種之一, [20]  是用潮語演唱的一個古老的戲曲劇種。 [21]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3-6] 
潮劇是用潮州方言(漳州南部用閩南方言) [22]  演唱的一個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是宋元南戲的一個分支,吸收了弋陽、崑曲、皮黃、梆子戲的特長,結合本地民間藝術,如潮州音樂等,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和風格。潮劇傳統劇目分宋元南戲和明清傳奇、文明戲和新編歷史劇兩大類,有劇目兩千多個。潮劇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是中國古老戲曲存活於舞台的生動例證,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表現形式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和較高的審美價值。 [4]  [18]  [20] 
2006年5月20日,廣東省汕頭市、潮州市申報的潮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4。 [19]  2008年6月7日,廣東省揭陽市申報的潮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編號Ⅳ-4。 [7]  2011年5月23日,福建省雲霄縣申報的潮劇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編號Ⅳ-4。 [8] 
中文名
潮劇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編號
Ⅳ-4
非遺類別
傳統戲劇
申報地區
廣東省潮州市揭陽市汕頭市、福建省漳州市
第一批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第一批擴展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第三批批准時間
2011年5月23日

潮劇歷史淵源

潮劇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個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是宋元南戲的一個分支。 [4] 
明代,有了潮腔、潮調的稱謂。1958年在揭陽縣明代墓葬中發現題名《蔡伯皆》的兩個寫本,有全劇總綱本和小生使用的已本,其中一本有“嘉靖”年號題記。該本《蔡伯皆》同宋元南戲的《蔡伯喈琵琵記》基本相同,但已增加一些賓白,戲文雜有潮州俗字方言,説明潮州民間藝人在演出時已根據當地條件有所發展。
清代前期,潮劇稱為泉潮雅調、潮州戲。順治八年(1651年)印行的《新刊時興泉潮雅調陳伯卿荔枝記大全》所稱的泉潮雅調,是泉州、潮州這兩個同一大方言區的泉腔、潮腔相互滲透融合,並接受弋、昆、徽池雅調的影響而形成的“雅調”。
從清朝前期到中期,潮州戲演出活動頻繁。這個時期,因為有以板式變化為音樂結構的西秦戲、外江戲傳入潮州,潮州戲吸收了它們變化靈活的唱腔,故在“歌參閩腔”,的基礎上,創造了“閩粵新腔”。這時,人民羣眾也把潮州戲叫做潮州白字戲。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潮州、汕頭開闢為通商口岸,潮汕地區商業經濟有所發展,城鎮增多和擴大,出洋謀生者日眾;加之民族矛盾尖鋭,反清革命興起,潮州戲跟隨時代有所改良和發展。這時潮州戲又叫白字戲、本地戲、潮音班。
潮汕祭祀遊神離不開潮劇 潮汕祭祀遊神離不開潮劇
1919年五四運動後至抗日戰爭前夕,王永載在《潮州民間戲劇概觀》中把此時稱為白話劇運動和國產電影流入潮州的時代,他認為潮音戲“演出的形式、音樂的節拍,以及演員的動作與表情等……漸趨向解放的程途”。“劇本的內容多以忠臣孝子烈女節婦……為主題,間也有演些才子佳人一類的戲,這個時期的劇本,多是傳襲的,很少有創作的勇氣”。除了演出古裝戲外,還向話劇和電影取材,舞台上出現過《林則徐燒英鴉片煙》《徐錫麟》《袁世凱》《黎元洪反正》等劇目,也演《火燒紅蓮寺》一類劍俠神怪戲。唱腔的節奏趨向自由,產生了許多新創作的唱腔。演出形式向話劇學習,服裝、化妝逐漸現代化,舞台裝置變得複雜,出現了電光、水景和火景。此外,還吸收京劇的劇目、武打、鑼鼓、服裝和粵劇的音樂、樂器。
《蔡伯喈》 《蔡伯喈》
抗日戰爭開始後,“潮劇雖一部分仍保持着固有的作風,但亦有一部分以抗戰為題材,傾向於光明的前路。他們將陳舊的形式裝進了前進的內容,故近來編了幾齣較有意義的劇本如《韓復渠伏法記》《盧溝橋紀實》等”。由於注重編演新戲,音樂和表演突破了傳統的拘謹和呆板,唱腔音樂廣採博取,發展板式變化,形成以曲牌為基礎、與板式變化相結合的體制,還產生了編曲的制度。教戲先生成為創作的中心,有的教戲先生還兼編劇本。舞台佈景受到話劇影響,一度以硬景代替布幕,由繡幕改畫幕,水景、火景、機關佈景也搬上舞台。服裝隨內容而變化,時裝、西裝、長衫、便服並用;古裝戲仍以潮繡戲服為主。
1939年,潮汕大部被日本侵略軍佔領,藝人星散,有些流落泰國。1932年後東南亞地區先後為日本侵略軍佔領,其地潮劇班社多數解體,國內也僅有幾班在山村和邊遠地區謀生,藝術上難有建樹。
解放戰爭時期,潮汕經濟發展緩慢,劇團多演平庸劇目,潮劇慘淡經營,在掙扎中求生存。
五六十年代第一代五朵金花 五六十年代第一代五朵金花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4月8日,在汕頭成立潮劇改進會,推動潮劇進行全面的改革。同時,成立潮劇職業劇團通訊處,加強對潮劇團的管理。
1951年6月,潮劇源正、正順等六大班廢除童伶制,還童伶以人身自由,各班成立工人管理委員會管理劇團,變班主製為共和制。同年,成立潮劇職業劇團聯合辦事處,負責處理劇團與劇場關係等問題。
1954年,正式建立導演制,改變了由教戲先生一人負責藝術業務的傳統,此後劇本創作和舞台藝術都有很大的提高。
七八十年代第二代五朵金花 七八十年代第二代五朵金花
1955年至1957年間,潮汕地區各縣專業潮劇團紛紛成立,計有玉春香、榕江、元華、梅正、一枝香、正天香、稻香、怡香、玉正、饒平等潮劇團,潮劇的普及和提高都有很大發展,收集整理傳統劇目一千三百多個,音樂曲譜一批,並公開出版《潮劇音樂》。
1963年下半年開始,潮劇和全國各劇種一樣執行“寫現代、演現代、唱現代”,排演現代戲成為主攻方向,到1965年上演劇目百分之百是現代戲。1965年11月開始,對戲曲劇團人員實行集訓,集中了一千零二十三人以“活學活用”逐步代替藝術創作演出活動。
《班曲荔鏡戲文》
《班曲荔鏡戲文》(2張)
1966年5月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潮劇遭受到嚴重的摧殘。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反革命集團後“文化大革命”宣告結束,1977年12月開始,廣東潮劇院和各市、縣潮劇團陸續恢復建制,汕頭地區戲曲學校也重新復辦,潮劇的藝術創作才得以正常進行。
1979年至1982年,廣東潮劇院兩次組團到泰國、新加坡和香港演出,潮劇又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
改革開放以來,面對各式娛樂品種的競爭和商品文化的衝擊,潮劇也同其他戲曲劇種一樣難以避免演出淡風的困擾。 [9] 

潮劇文化特徵

潮劇腔調

潮劇唱腔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唱腔的用調上。曲牌唱腔或對偶曲唱腔一般都應用四種調即〔輕三六調〕〔重三六調〕〔活三五調〕〔反線調〕,此外還有〔鎖南枝〕調、〔鬥鶴鶉〕調,以及犯腔犯調。潮劇演唱用真聲,主要受外地傳人的弋陽腔、崑腔影響,與京劇、粵劇等的假聲唱腔有很大區別,唱唸用古譜“二四譜”,韻味濃郁。唱腔是以曲牌連綴為主的曲牌體和板腔體的聯和體制,仍保留着一唱眾合(幫腔),二三人合唱一曲或曲尾的形式,風格獨特,表現力較強。 [10] 

潮劇樂器

潮劇的伴奏樂器隨着時代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而不斷髮展豐富。20世紀20年代以前,樂器只有竹弦、嗩吶、椰胡和月琴,以竹弦為領奏樂器。20、30年代,竹弦被二絃取代,月琴為揚琴取代,還增加了大笛和小笛。40年代開始,又增加二胡、琵琶和大胡。潮劇曲牌很多,板式多變,常用二板、二板慢、三板慢等板式。 [10] 
潮劇樂器

潮劇角色

潮劇的角色很多。明代為生、旦、貼、外、醜、末、淨七行,而且每一種還有不同類型。俗語用“四生、八旦、十六老阿兄”來形容一個演員陣容齊全的標準。四生指小生、老生、花(醜)生、武生;八旦指烏衫旦、閨門旦、衫裙旦、彩羅衣旦、武旦、刀馬旦、老旦、丑旦(女丑)。“老阿兄”是指在劇中扮演各種雜角。
花旦和老醜
花旦和老醜(6張)
從表演上來看,潮劇的角色行當中以生、旦、醜最具地方特色。生旦戲《掃窗會》被譽為中國戲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典型代表;潮劇丑角分為十類,其中項衫醜的扇子功蜚聲南北,為世所稱。老醜戲《柴房會》中,丑角的溜梯功為潮劇所獨有,在戲曲界享有盛譽。潮劇在過去一直實行童伶制,小生、青衣、花旦均由兒童藝人擔任,這些藝人長大後,聲音改變,即被淘汰,這一體制嚴重阻礙潮劇藝術的發展。新中國成立後,廢除了童伶制,並在各方面鋭意改革,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演員,使潮劇這一古老藝術煥發出新的光彩。 [10] 

潮劇劇目

潮劇的傳統劇目大體可分為三類:一是南戲、傳奇劇本的地方化,如《琵琶記》《荊釵記》《拜月記》《白兔記》《高文舉珍珠記》《破窯記》等,都有整本或錦出流傳;二是取材當地民間故事傳説的劇目,如《荔鏡記》《蘇六娘》《金花女》《龍井渡頭》《剪月蓉》等,因鄉土氣息濃郁而為人民羣眾歡迎;三是辛亥革命後創作的時裝戲,如《林則徐燒英鴉片煙》《黎元洪反正》《請命從戎》《姐妹花》《人道》《爪哇案》《平江潮》等,曾產生過比較深刻的社會影響。 [9] 
潮劇老照片

潮劇戲服

潮劇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舞台服飾(戲服、盔帽、靴鞋、髯口等)實行衣箱規制。有三四十種特定造型的戲服和盔帽,通過造型、色彩圖案的變化,配套使用,除了清代另設之外,適用於周秦兩漢、唐、宋、元、明。
這套傳統衣箱規制的形成,是歷代戲曲藝人們在藝術實踐中,運用他們的智慧和藝術想象力,不斷創造的結晶。劇團只擁有幾隻箱子,裝上最少最簡單的行頭,就能轉移穿梭於各地巡迴演出。這種簡單而適用的方式,直至今天仍在繼承運用。 [17] 
潮劇帽子款式 潮劇帽子款式

潮劇分佈地區

潮劇主要流行於廣東省潮汕地區潮州、惠來、汕頭揭陽普寧澄海潮陽饒平豐順陸豐等地),福建省閩南地區的南部(詔安東山雲霄、漳浦等地),還有海外的東南亞諸國(主要是越南泰國新加坡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法國等潮人聚居區。 [21] 

潮劇傳承保護

潮劇傳承價值

潮劇是中國古老戲曲存活於舞台的生動例證,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表現形式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和較高的審美價值。 [4] 

潮劇傳承現狀

1990年以後,潮劇受到市場經濟的制約和多種現代文藝形式的衝擊,投資減少,人才流失,藝術水平下降,優秀的傳統表演藝術瀕臨滅亡,正處在艱難發展的狀況之中,亟待保護和扶植。 [5] 
潮劇書籍

潮劇傳承人物

方展榮,男,漢族,1948年生,廣東普寧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潮劇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 [11] 
姚璇秋,女,漢族,1935年生,廣東澄海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潮劇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 [12] 
陳鵬,男,漢族,1942年生,廣東潮州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潮劇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二級作曲。 [13] 
鄭舜英,女,漢族,1962年生,廣東潮州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潮劇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 [14] 
林柔佳,男,漢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潮劇代表性傳承人。 [15] 

潮劇保護措施

2012年9月24日,第四屆潮劇節在汕頭開幕,潮劇向聯合國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1]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潮州市潮劇團、揭陽市潮劇傳承保護中心、汕頭市潮劇研究傳承中心(廣東潮劇院)、雲霄縣潮劇傳承保護中心獲得“潮劇”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6] 
2022年,潮劇(平和)被列入第七批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潮劇項目保護單位汕頭市潮劇潮樂傳承中心(廣東潮劇院)評估合格。 [23] 

潮劇社會影響

潮劇獲獎記錄

1952年9月,《大難陳三》一劇在中南區第一屆戲曲會演獲優秀劇目獎和音樂獎。 [9] 
1987年,連演四百多場的《張春郎削髮》參加首屆中國藝術節,獲紀念獎並獲得廣東省人民政府嘉獎。 [9] 

潮劇重要演出

1954年,廣東省廣州市戲曲改革委員會粵東分會先後整理演出了《掃窗會》《辯本》《搜樓》《鬧釵》《桃花過渡》等傳統劇,改編演出了《婦女代表》《海上漁歌》等現代劇,在廣東省的各次戲曲會演中,都獲得較高的評價。 [9] 
1957年4月至6月間,廣東潮劇團以《陳三五娘》《蘇六娘》《掃窗會》《辯本》《鬧釵》等劇目參加廣東潮、瓊、漢劇赴京彙報演出團到北京演出,首都一批戲曲專家熱情讚揚潮劇在繼承和發揚優秀藝術傳統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少春把《辯本》《掃窗會》《鬧釵》三出摺子戲美譽為“百花潮中三塊寶石”。潮、瓊、漢劇這次赴京演出,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出席觀看,並接見演員和攝影留念,加以勉勵。 [9] 
1959年9月、10月間,廣東潮劇院赴北京參加慶祝建國十週年的獻禮演出,也得到首都觀眾和文藝界人土的熱烈歡迎和鼓勵,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賀龍、葉劍英等出席觀看,並與演員合影。 [9] 
1960年5月和10月,廣東潮劇院組成中國潮劇團到柬埔寨王國和香港進行友好訪問演出,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潮劇第一次開展海外藝術交流。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